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蔚  戴月  郭宏楠  刘晨 《建筑技艺》2022,(10):26-31
原型是建筑研究的基础话题之一。借助荣格“集体无(潜)意识”文化原型生产理论,对影响藏彝走廊地区住屋主室空间结构深层文化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基本结构和象征寓意非常稳固的“中柱-火塘”结构的共享内核。  相似文献   

2.
陈蔚  梁蕤 《风景园林》2021,28(2):109-115
民族聚居区"圣–俗"文化景观是历史上长时段层叠累积、相互融合的宗教形态和宗教文化心理以及神圣空间生产方式的外化,是民族集体身份认同感最完整的视觉表达。以藏彝走廊氐羌族群"纳–槃木系"及其分支的聚居地为研究对象,从因人口迁徙、生存空间差异、历史政治和宗教文化植入等因素干扰所导致的聚落与建筑文化景观形态差异现象入手,指出不同族群通过对"神山—聚落"关系、"神圣景观—聚落"关系的建构以及对神圣路径的演绎行为建立自身的族群身份与边界,并在建筑空间中以"中柱通天,火塘驻祖"的观念再现聚落中的"圣–俗"观念。归纳出"神圣中心""人—署分界"和"多元融合"等"圣–俗"文化景观模式,深化对藏彝走廊多民族聚居区文化景观"同源—异形"发展历史与演化规律的认识以及民族之间"和而不同"文化景观多样性和生态文明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艺术、文化及城市的文脉等特征,市级博物馆通常会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与建筑特征,建筑师在设计时也会着重探索城市的建筑本源。建筑类型学通过提取"原型"进行一定的转化并进行建筑新形势的创新,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为找寻博物馆的本源提供一定参考。文章从建筑类型学的角度对中原地区市级博物馆形式与空间进行分析,从城市的历史、环境、文化及地域特征探寻博物馆设计所依据的原型,通过这些研究,试图为博物馆建筑在契合城市性格设计的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轻质装配式建筑气候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文章立足“建构”与“能量”双重视角,以轻质装配式建筑气候适应表皮为对象,因循“设计—实践—测试”原型路径展开设计研究。进而依托温和与寒冷地区实验平台,对该表皮原型展开夏冬季节的实测检验,最终得到其具体的设计与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的人口规模、人口增长和空间分布既是影响甚至是决定当前北京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更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北京未来的空间布局、空间品质及城市目标的实现.从全国的城市化进程、京津走廊地区的经济活力等角度,京津走廊地区未来人口不可避免地会大规模的膨胀.从城市建设和规划的角度,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方面是未来的人口规模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这些增长的人口在空间上怎样分配,带来怎样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空间等诸多方面的效应等.基于此,本文将主要的研究重点放在未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人口增长的可能性模拟上,研究意义在于:据此我们可以进一步通过其他的模拟来进行不同人口空间增长和分布模式下对社会、经济、环境造成的可能影响和效应,最后为城市规划对策及政府干预进行指导.事实上,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人口规模、结构,分布、迁移等一直是关注的前提和重点,在此,我们试图通过情景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大区域的中长期人口增长和空间分布的可能性预测(吴良镛,吴唯佳等,2012;吴唯佳,2012).  相似文献   

6.
林建京 《福建建筑》2010,(6):46-47,38
对于由钢斜梁与钢筋混凝土柱组成的混合排架结构,在新建工程的结构设计时一般按平面结构体系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计算分析。在既有建筑的可靠性鉴定中,若按平面计算模型分析的排架柱承载能力略偏低时,是否可以考虑纵向连系梁对排架柱的约束作用,进而尽可能地降低实际的加固工作量,本文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空间计算分析时,纵向连系梁的支点位于山墙处,由于一般工程的纵向平面尺寸较大,连系梁在排架平面内的线刚度较排架柱线刚度小得多,无法有效约束排架柱的变形,在竖向荷载、风荷载以及局部荷载等各种工况组合作用下,排架柱按平面模型计算的结果与按空间模型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即对于该类型结构,在既有建筑可靠性鉴定以及排架柱的加固设计时,一般仍按平面结构体系进行结构横向与纵向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7.
蔡丽 《华中建筑》2011,29(5):128-132
该文通过比较徽州民居和宁波民居的原型,从建筑学角度描述两者的特色和区别,从社会学角度深层次地分析差异背后的原因。即在血缘聚落中,宗族观念及其内部结构的差异性如何影响甚至决定着不同民居的原型和特征。  相似文献   

8.
云南彝族传统民居,是我国民居建筑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云南彝族传统民居进行研究和分析,有益于建筑师设计思路的拓展,并对少数民族民居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传承和促进的作用.对云南彝族传统民居生成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目的在于试图还原云南彝族传统民居生成机制,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义县传统民居特征的调查研究,提出因地制宜、因境而生、因其固然的设计立意,以义县新民居的设计实例,诠释了对传统文化、材料的二次利用、能源的低耗、空间的整合等方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作为南疆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室外空间有起居中心、空间组织中心的重要意义。在以往研究中,各类型间的共时性比较较多,历时性的演变探究鲜少。以库车民居为例,以半室外空间与环境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各类空间的开敞度、方向性、平面布局、与景观的关系等,尝试探讨各类半室外空间之间的源流变迁,提出以封闭空间、“元关系空间”、“可能关系空间”、“确定关系空间”来概括各类别空间与环境的关系种类。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房地产企业的内外部复杂环境,分析房地产企业的复杂适应性特征,探讨房地产企业系统的主体在交互与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企业适应性的演化机制,建立房地产企业演化发展模型,得出房地产企业发展应遵循"感知环境—选择—复制—变异—涌现"的演化路径,为房地产企业在复杂环境下健康发展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杨建军  闫辉 《华中建筑》2014,(3):117-121
该文从国内城市生态规划理论的发展脉络出发,试图从生态规划自身定位以及与城市规划关系的角度寻找生态失效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城市生态规划理论发展的有益经验,进而提出"系统化融合"的城市规划生态化发展趋势,指出该趋势是实现生态规划融入城市规划体系、提高生态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并从价值观与规划过程体系两方面探讨系统化融合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在Pro/E环境中建立了冲击压实机构的三维模型,利用ADAMS软件对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研究。分析获得了冲击压实机构在起步过程和正常工作过程中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压实轮的动能和势能在压实地面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可以为设计该类机械结构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满足履带车辆在恶劣路面实现原地转向是转向系统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我国履带车辆普遍采用液压机械双功率流的无级转向系统,为满足大吨位车辆原地转向要求,必须匹配大排量的液压泵-马达或提高液压泵-马达的系统压力.为克服这些不足,提出液压液力复合转向工作机构.首先分析了液压液力复合转向机构的工作原理,确定了液力偶合器的原始特性.然后,以某车的综合传动系统为研究基础,通过引入液力偶合器构成液压液力复合转向机构,并在ADAMS/View环境中建立了相应的虚拟样机模型.以此模型为蓝本,确定了4个设计变量,通过分析,偶合器的有效直径和动力输入到液力偶合器泵轮的传动比为关键变量,并进行变量的敏度分析.最后,建立了优化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利用ADAMS的DOE(Design of Experiment)功能进行了优化设计的仿真分析,确定了偶合器的有效直径和传动比,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表明,设计的液压液力复合转向机构可满足车辆在恶劣路面原地转向的要求,同时显著降低了液压泵-马达的排量,为低排量泵-马达实现大吨位车辆的转向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层次理论的保障住房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保障住房推行过程中存在资金难落实、监管不到位、隐患易聚集等问题。为完善保障住房制度的建设,在分析过滤模型的基础上,建议加大二手房市场扶持力度,规范住房租赁市场,严格执行退出机制,开征相关税费等,构建完备的保障住房运行机制,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雷州红砖民居以其特有的色彩与形式在岭南地区传统民居中独树一帜。那一片片色彩艳丽、形式多样、造型夸张的封火山墙成为其显著的标志。雷州红砖民居封火山墙样式源于福佬,在继承福佬系传统特征的基础上,受历史移民、地域文化、社会背景、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又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并在色彩、形式、装饰等方面衍生出了自身独特的特征。以乡野调查研究为基础,通过描述封火山墙的多样性特征,对雷州传统红砖民居封火山墙多样性演变的产生诱因,从美学、功能、技术等角度进行实证分析,透彻探寻其在建筑中功能、形式、艺术等多方面和谐统一的人居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17.
冲击地压是目前我国煤矿开采发生的主要动力灾害之一,并常发生在断层、褶曲和煤层变化带等构造异常区域,给矿井造成严重的破坏后果。针对断层冲击地压频繁发生的情况,采用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断层冲击地压发生过程及其应力场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基于"粘滑理论",从力学的角度对断层冲击地压发生机制进行了阐释。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接近断层时,断层冲击地压的发生过程可分为"起始活化"—"剧烈活化—"冲击显现"三个阶段;开采活动引起了覆岩破坏,导致裂隙带向断层扩展,断层应力场受到扰动,从而诱发了断层冲击地压;采动影响使得断层带应力场呈现应力比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当应力比达到极值时,断层错动失稳;开采扰动导致断层开始粘滑的临界剪应力值降低,使得断层剪应力更易达到该阈值,是断层冲击地压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