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格尔《美学》指出,园林,"不是一种正式的建筑",却是融合着一切建筑手段的一种"高级建筑艺术";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景色秀丽,江山多娇,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自然拥有融合一切建筑手段的"高级建筑艺术",况且,园林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三千多年,也留下了很多经典园林供现代景观设计参考学习。因古典园林美学思想多通过构景的手法来表现,所以,本文以表现美学思想的园林构景手段来论述其在现代建筑景观和居住区环境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中,中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独特美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空间环境的构成,其中,将中国园林文化艺术美学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之中,满足了人们对于安静、舒适、健康生活环境的追求,同时,也能够适应新时期人们的审美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大厅装饰设计效果图.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强调空间意境的构建,而山、水、树木等自然要素则需要较为宽阔的空间,因此,建筑设计中园林美学的应用则需要适应其特点,大厅横向、纵向跨度较大,从而提供了足够的平面空间,采用可透视的镂空隔断设计.体现了传统园林美学中通过建筑设计而丰富了空间的视觉层次感,并利用镂空设计使人的视觉能够定位于特定景观之上.松树的盆景设计,采用了较为常见的微缩景观,从而将中国园林中的室外元素转移至室内,使建筑空间元素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中,中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独特美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空间环境的构成,其中,将中国园林文化艺术美学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之中,满足了人们对于安静、舒适、健康生活环境的追求,同时,也能够适应新时期人们的审美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大厅装饰设计效果图.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强调空间意境的构建,而山、水、树木等自然要素则需要较为宽阔的空间,因此,建筑设计中园林美学的应用则需要适应其特点,大厅横向、纵向跨度较大,从而提供了足够的平面空间,采用可透视的镂空隔断设计.体现了传统园林美学中通过建筑设计而丰富了空间的视觉层次感,并利用镂空设计使人的视觉能够定位于特定景观之上.松树的盆景设计,采用了较为常见的微缩景观,从而将中国园林中的室外元素转移至室内,使建筑空间元素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中,中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独特美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空间环境的构成,其中,将中国园林文化艺术美学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之中,满足了人们对于安静、舒适、健康生活环境的追求,同时,也能够适应新时期人们的审美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大厅装饰设计效果图.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强调空间意境的构建,而山、水、树木等自然要素则需要较为宽阔的空间,因此,建筑设计中园林美学的应用则需要适应其特点,大厅横向、纵向跨度较大,从而提供了足够的平面空间,采用可透视的镂空隔断设计.体现了传统园林美学中通过建筑设计而丰富了空间的视觉层次感,并利用镂空设计使人的视觉能够定位于特定景观之上.松树的盆景设计,采用了较为常见的微缩景观,从而将中国园林中的室外元素转移至室内,使建筑空间元素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园林的内在要求、美学对园林建设的指导作用和园林对游客的美学教育几方面论述了园林美学教育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我国园林美学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在思想上、理论上、学生艺术修养上、师资上存在的诸多不足,还探讨了加强园林美学教育的措施,对统一认识、明确任务、编写教材、合理教学、培养师资和提高理论水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与审美两个角度阐述了明清山水画的艺术价值,通过分析明清山水画的布局手法,探讨了明清时期园林美学观在文人山水画中的体现,总结了明清山水画中的园林美学思想,对传承与发展中国的绘画艺术及园林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玏  魏雷  赵鸣 《华中建筑》2012,(5):105-107
中国古典园林的完成多与画家有关,许多园林理论也与画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该文以王维的画论《山水诀》为研究基础,通过系统分析其画理,结合辋川别业这一园林实例,探讨了《山水诀》中的相关绘画布局理论与园林布局美学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了《山水诀》中的园林美学观点。希望通过对传统画理与园林美学的研究,在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式园林的工作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明代以来,对中国园林的研究不乏佳作,但尚无从美学角度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最近,金学智教授所著《中国园林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1990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是我国第一部对中国古典园林美进行系统化研究的专著,填补了这一门类艺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吴隽宇  肖艺 《中国园林》2001,17(3):84-86
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相似文献   

10.
园林·园林艺术·园林美和园林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园林美学涉及的园林、园林艺术、园林美的概念作了简明的论述,认为园林美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相互融和而构成的一种特殊的美的形态,指出了园林美学的研究内容,并扼要地回顾了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1.
2011年5月下旬在苏州,与摄影家丁虹君重逢.得知金学智君正要出《中国园林美学》一书,他正为此书拍摄园林风景作插图.我很赞成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兴旺起来,生活实践很需要这方面的理论.园林美学关系着园林艺术的美丑判断;它所要探讨的是园林艺术为什么能适应人们对它的审美需要,怎样才能适应人们的审美需要的问题.在人们还不很重视精神需要而比较强调物质需要的情势之下,探讨与精神需要密切相关的园林美学,它的社会作用可能超越园林建设自身.  相似文献   

12.
东晋时期的《兰亭序》,不仅是一篇语言上具有独特价值的名文,更是一本名帖,堪称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侧面,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文学、美学、书法、园林等多个领域。基于园林、书法、文学艺术具有时代共通性的特点以及艺术泛化思想的基础,从魏晋士人园林的地域环境特征、园林美学思想的重大转变、山水自然审美意识的真正觉醒、哲学思想对园林的影响、"曲水流觞"文化实践在后世的持续发展等方面对魏晋园林文化意象进行了解析。揭示出魏晋园林是中国自然山水园林文化的奠基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大转折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赖德霖 《建筑师》2018,(5):15-22
20世纪中国园林美学研究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众多学者在法、变、境、情诸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明清以来中国园林美学的不同追求,即本文借用清代诗学理论所归纳的"肌理说""格调说""神韵说"和"性灵说"。陈从周以其对生命的热爱,对性灵的追求,在文学、艺术和建筑学诸多领域的精湛学识,对实地和遗存乐此不疲地探访,对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以及对园林营造的躬自实践,在所有这些方面的贡献尤其突出:他以诗法画理和实践经验入"肌理说",以诗词、戏曲品鉴补"格调说",在建筑界开园林"意境"品评之先,带动"神韵说"发展,并通过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国园林的生命和情感表达,在中国园林美学的"性灵说"方面独树一帜,从法、变、境到情,揭示了中国园林美学的一个新境界,并代表了对于"诗意栖居"理想的一种东方式理解和追求。  相似文献   

14.
文章聚焦于传统中国园林遗产在新世纪的保护工作中面临的理论问题,指出中国传统园林遗产保护区别于普通的建筑遗产保护,也与西方古典园林遗产保护有所不同.文章认为,园林遗产的保护修缮不仅涉及到如何维系原有的生态系统和发挥其作为生态环境资源的作用,也涉及到如何传承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发挥中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的作用.文章从七个方面提出修缮与利用传统园林遗产的理念,也提出在以传承为目标的项目中,应结合园林遗产的类别和可能的愿景,补充更多的展示和利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英国在18世纪发展起来的如画园林美学对世界性的园林风格作出了重要贡献。如画园林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有对传统的回归,也有打破旧传统建立新传统的超越。其中,被誉为英国18世纪自然风景式园林之父的威廉·肯特,被公认为是首先使如画在园林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造园师。基于大量文献的考据,从其成长背景、设计思想、方法和手段等多个层面探讨了威廉·肯特对如画园林美学思想所产生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和贡献。  相似文献   

16.
英国在18世纪发展起来的如画园林美学对世界性的园林风格作出了重要贡献。如画园林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有对传统的回归,也有打破旧传统建立新传统的超越。其中,被誉为英国18世纪自然风景式园林之父的威廉·肯特,被公认为是首先使如画在园林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造园师。基于大量文献的考据,从其成长背景、设计思想、方法和手段等多个层面探讨了威廉·肯特对如画园林美学思想所产生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和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中国古典园林构成特点、发展历史分析基础上,通过与西方园林美学思想进行对比,分别从人造美与自然美,形式美与意境美,逻辑性与混沌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及入世与出世五方面进行讨论,最后揭示了中国园林在营造过程中所遵循的美学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8.
园林具有精神极乐又现实可行的特征,具有极高的美学精神要义。园林主要由园林建筑、山石、河池及花木等要素组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们是被赋予精神涵义的物质实体,是主观化了的客体。文章通过对园林美学精神、要素及意韵、空间和节奏的阐释,进一步探索岭南可园的序列、节奏和意境。  相似文献   

19.
从黑格尔《美学》中译本正文与朱光潜先生所作注释中,均可看出黑格尔对受中国元素影响的18-19世纪欧洲园林评价不高,并且其中可能存在对中国传统园林美学价值的误读与遮蔽。作为传统园林代表的明清江南私园具有自成体系的美学特征,与黑格尔《美学》体系有相恰之处,也有超越之处。黑格尔哲学与美学体系在中国具有巨大影响,借鉴其角度来看江南私园空间,可以为对后者的普适性解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有利于东西方园林美学的沟通,并为传统园林手法的当代运用提供参考原则。  相似文献   

20.
彭源芳 《城市住宅》2022,29(3):118-120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古典园林占据重要地位,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它深浸着中华文化的内蕴,是中华五千年文化造就的艺术珍品.通过探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美学范畴,分析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以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为例,探讨古典园林四大美学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