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饰》2009,(7):127-135
空间和材质,是这套案例最大的特点。设计师的笔触间或有力间或柔美,在硬朗的现代风格中糅入温和的材质.突破了传统与现代的格格不入。原生态的材料以忠于建筑本身空间的方式引入,不仅延伸了室外的美景,亦给居住者提供了一个平和宁谧的享受空间。  相似文献   

2.
《新建筑》2017,(3)
结合南京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深入探讨城市历史脉络及其空间肌理与传统建筑改造设计的关系,通过分析改造的历史沿革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历史街区的改造内涵和整体策略,并结合具体改造设计,阐释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与传统风格及构建方式之间的关联,从而形成有助于当前城市发展的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路径和方法,为历史街区的肌理延续和文脉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立军 《建筑结构》2021,51(12):后插22-后插23
建筑的空间序列设计与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例如,可通过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相隔形成序列化的空间,也可以利用建筑形体之间的轴线化设计形成视觉上的序列感.再如,也可以运用景墙设计的方式营造一种序列化的行进感,在整体的设计中结合路径、时间、体验、感知等进行场所与空间的设计与营造,让序列化的设计理念充分融入到建筑的空间设计中.  相似文献   

4.
异彩纷呈的福建地域性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丽娥 《华中建筑》2007,25(2):144-146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地域性建筑在"现代建筑地区化、乡土建筑现代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汲取闽北传统民居元素而形成的"武夷风格"、发展传统"嘉庚风格"而形成的"新嘉庚风格"、延续与发展福建传统民居底蕴丰厚的红砖文化、灰砖文化和石材文化而创作的"新红砖建筑"、"新灰砖建筑"和"新石材建筑",使地域性建筑成为福建多元其生的现代建筑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该文旨在通过对它们不同创作倾向的分析与梳理,揭示建筑师隐藏于作品背后的创作智慧,以启迪人们去探寻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前言 上海市新天地地区位于上海市卢湾区中共一大会址周边地区,黄陂南路-自忠路-马当路-太仓路之间地段.是香港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它保留了较大一片里弄建筑,新老建筑相结合,精心保护与修复了石库门建筑的外观立面,同时较大地改变了建筑物的内部结构,按现代风格组织建筑内部空间.在延续了上海里弄住区的传统风貌特色的同时,传统建筑与现代风格的室外环境与新建筑形成了"新老对比"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福州三坊七巷南街地段建筑设计方案为例,从历史空间、城市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历史风貌区建筑更新的设计出发点和设计要义。新建筑在建筑尺度与规模上形成历史街区与现代城市生活主轴的有机对话与和谐过渡,体现福州民居与现代建筑杂糅的建筑空间和形态。  相似文献   

7.
湛江历史建筑特征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冠贤  魏清泉 《规划师》2003,19(3):42-47
湛江历史建筑具有传统建筑风格的和谐之美和欧式建筑风格的浪漫之美。但它在保护改造,协调其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务之急。作者指出它在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与城市交通、城市市容美化、城市现代化的不协调,以及与现代化商业经营的不适应,提出应定位历史建筑,多渠道进行保护;新旧建筑的衔接附会,利用旧建筑发展新内容;整合弘扬历史建筑文化以及用法制手段严格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传统材料是地域特色重要的表现形式,将其运用于景墙有助于提升城市景观效果、展现城市地域特征与人文内涵。本文总结了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传统材料运用于景墙的现状特点以及同质化危机,进而探讨了如何进行合理的设计,在新时代背景下将传统材料及其构造传统继承并发扬,更好地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景墙,延续历史文脉。  相似文献   

9.
新中式家具在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和新的建筑空间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保留传统意境和精神象征,摒弃繁杂的制作工艺,采取与现代人们居住空间相协调的元素,线条更加圆润流畅,如材质、造型、色彩、功能等,将东方独有的清雅含蓄、端庄丰华与现代室内空间的特色相融合,使得其在符合现代人居住要求的同时,保留传统家具的华丽、优雅、厚重之感,提升整个空间设计的层次感和艺术感,使之能更好的融入到现代室内空间中。  相似文献   

10.
在198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影响下,城市历史街区内出现了很多的大体量现代建筑.引入"消隐"理念,探讨历史街区内非历史保护建筑的立面改造设计方法.以全新的视角分析目前普遍存在于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的难题——对历史街区已造成破坏的大型现代建筑的保留改造问题.大型现代建筑与小型历史建筑在体量上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对于如何积极地缓解这种矛盾,使现代建筑与历史建筑、历史环境和谐共融,通过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提出一种历史街区中大型现代建筑体型改造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这座传统的日式旅馆位于东京远郊,其周边群山环绕,又有河水川流不息,优美的自然环境给建筑师以最初的启发。设计师所用的石材取自当地,与极具代表性的日式传统装饰风格结合在一起,运用材料、图案等元素,创造出一个层次感丰富又和谐统一的全新酒店空间。这是一个旧建筑改造项目,设计师对其室内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他们在设计中移除了室内多余的墙壁,将原本分裂的室内转化为一个连续的空间。不是依靠隔  相似文献   

12.
国风盛行,是一种“文化寻回”,亦是现在室内设计新的设计风向.在传统美学规范之下,新中式风格以现代主义为基础框架,将中式元素与现代材质巧妙兼柔,能够打造出彰显居室主人文化底蕴的雅致空间,在彰显出中式儒雅之风的同时,勾勒出向心而生的精奢情境.热爱生活的人对家的想象总是有着明晰的构思,在深度洞察居室主人的喜好与审美的前提下,设计师将新中式风格视为室内设计风格,以唯美大气且雅致的空间格调为设计追求,以阴阳平衡概念调和室内生态,通过现代风格框架与中式元素的融合,碰撞出具有现代品质感的诗意禅韵,尽显含蓄端庄的东方韵味.  相似文献   

13.
钱锋 《时代建筑》2011,(3):134-141
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是中国近代时期最早全面引进现代建筑思想的教学机构。文章研究了该系师生设计的一组早期校舍作品——原山东省中等技术学校校舍(1951年建成),分析建筑所蕴藏的现代特点,指出设计者在注重功能、结构等现代建筑的基本特征之外,采用"流动空间"的处理、"风格派"的造型、多种材质的精心搭配等多重现代设计方法。文章进一步揭示了这些手法源自于西方现代建筑运动中的多条探索路线,包括密斯的空间处理、"风格派"的建筑形态操作方式、格罗比乌斯和包豪斯的教育中对材质的关注等。同时文章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对该系师生探索现代建筑的重要影响,阐述了他们在建筑创作中融合传统文化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14.
《城市环境设计》2014,(8):218-219
里卡德基金会空间 雅各布+麦克法兰建筑事务所将旧空间改造成为一系列新的画廊空间.设计概念是创造一个新建筑,基本原则是将一个白色盒子放置在旧结构内,利用剩余的墙壁凹处打造技术空间,赋予建筑以更大的创造性和灵活度.所有的天花板都显露在外,形成了开放的技术表面.  相似文献   

15.
传统民居作为一种有形的建筑实体,传承和记载着人类的历史文化。由于许多现实因素,传统民居很难适应现代的生活需求,如何将传统民居空间再获新生,是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该文以斗门镇南门村旧房建筑改造设计为例,探讨对传统民居空间理念的传承、扩容提质与更新改造的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对比各空间表达策略与改造手法的异同,归纳其中可行的现代改造手法,寻求传统民居空间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旨在为设计师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卓刚 《新建筑》2011,(1):110-113
建筑风格的研究一直是业界较复杂的理论问题.从高层建筑历史分期和典型风格类型入手,通过分析高层建筑造型与立面的设计手法,对现代建筑运动之后即当代高层建筑的风格特征进行较深入的探讨,意在厘清晚期现代主义和新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和新构成主义,灰色派、现代传统主义与新地方主义等几种容易混淆的高层建筑风格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7.
对现代建筑形式进行符合传统文化特征的再创造,以展示城市人文魅力、彰显历史文脉底蕴,是当下古城风貌改造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历史文化名城——四川都江堰伏龙区、文庙区风貌改造实例,针对传统街区新老建筑并存、风格凌乱的现状,探索多层、高层现代建筑仿古风貌塑造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思路对策及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8.
遵循历史发展进程,总结我国居住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及人居环境状况.结合当前居住建筑现状,提出我国居住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即继承传统居住建筑精华,丰富现代住宅设计的文化内涵;对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和再利用,解决大量低端住宅的居住环境问题;重视居住建筑的智能化和健康化应用,满足人居环境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9.
夏雨  马婧祎 《福建建筑》2012,(10):28-32,37
路易斯·康强调建筑的纪念性精神,主张用当代技术来实现现代建筑的形式,反对自由平面,认为建筑的建造系统和空间关系要统一,建筑精神与环境结合形成跨越现代与后现代的风格。西萨.佩里建筑,讲究不同材质的运用,结构的合理性,建筑中流线系统与开放端形成的脊椎空间,流线组织为设计提供了合乎理性的高效率的组织。二者的结合是当代高层建筑的设计的一种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重返外滩     
Kokaistudios秉承其独特的历史建筑修复改造理念.即一方面改造设计后的室内空间能与建筑本体浓郁的历史特性产生对话.另一方面建筑师也考虑到在上海的旧建改造项目也需充分体现并满足现今中国同类建筑所必须呈现的现代风格与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