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治淮》2019,(8)
<正>水库是我国防洪广泛采用的工程措施之一。我国各地普遍兴建了大量调蓄洪水的综合利用水库,利用水库库容拦蓄洪水,削减进入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达到减免洪水灾害的目的。同时,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库不仅能够防御洪水,还承担着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现阶段由于极端气候的影响,水库常常受到溃坝事故的威胁,降低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坝址上游本流域建有两座小(Ⅰ)型水库,由于水库的调洪作用,改变了下游河道天然洪水特性.水库调洪后的下泄流量过程与天然洪水过程相比,一般洪峰及时段洪量减小,峰现时间延后.这种削峰及延后峰现时间的结果随天然洪水的大小和洪水过程线开头的不同而不同.水库的下泄流量过程与区间洪水过程组合后形成下游断面受水库调洪影响后的洪水过程.  相似文献   

3.
水库调度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优化可用水资源和减少水资源利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水资源管理创新技术的侧重点.在多水库系统的运行中,有效调节泄水量以满足家庭、灌溉和水力发电等各种目的需求,可以增加水库的收益,并显著减少洪水造成的破坏.限制供水规则是水库运营中新兴的技术之一,它通过容纳一些较小的短缺来降低干旱的严...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分析连江控制站高道站在飞来峡水库建成运行后近20年来的河道断面实测资料,发现该站河道断面在不断下切,前十年下切得比较严重,后十年比较平缓,最低河底高程也不断走低,分析结果对连江洪水预报、北江防汛抗旱、北江航运安全、水库下游供水、水库库区河床变化、水库上下游水资源水环境变化及水库防洪安全调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昔阳县松溪河两条支流安坪河和巴洲河概况,为合理确定治理段洪水设计洪峰流量,对河道上游控制流域各单元进行了洪水组成分析,并对流域内水库调蓄后的下泄洪水进行了河道演进分析。通过计算分析发现水库调蓄对下游河道洪峰值有一定影响。水库至治理断面距离较短,下泄洪水进行河道演进时只产生了小时段的推后,洪峰变化不大,因此对河道洪峰流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对平谷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地点雨洪水进行取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雨洪水中的有机物、营养物质、悬浮物含量普遍较高,是主要污染物.对于不同类型的雨洪水,其中水库拦蓄洪水的水质状况最好,河道径流水受污染严重,水质最差.从雨洪水利用的水质适宜性角度看,区内几乎所有雨洪水的水质均适于农业灌溉,其中利用途径最广的类型为水库拦蓄洪水,在农业灌溉、冲厕、绿化、洗车、清扫以及地下回灌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而河道径流的整体水质较差仅在农业灌溉中有一定的可适性.  相似文献   

7.
确定水库洪水标准,依据《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计算得到流域各水库及区间天然洪水成果,上游水库入库洪水经调洪演算得出下泄洪水过程,下泄洪水考虑河道槽蓄作用,根据演进距离与区间洪水错时叠加,得出下游水库的入库洪水.经过逐级分析计算,得到西湖水库设计入库洪水,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三门峡水库建库后渭河下游河道演变及洪水过程实测资料,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渭河下游河道发生冲淤变化对洪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水库建成至2003年间,渭河下游河道发生淤积萎缩引起渭河洪水演变特性发生了显著地改变,渭河下游洪水位抬升、洪水传播历时延长以及洪峰削峰率增大,而这些洪水特性也是造成渭河下游河道发生淤积萎缩的主要原因。2003年之后,因渭河下游河道水沙条件的变化,洪水洪峰流量大幅度减小,河道出现冲刷,漫滩流量相较于先前减小,使渭河下游洪水位下降、洪峰传播历时缩短、洪峰削峰率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9.
文峪河水库是我省的大型水库之一 ,该水库洪水成果的合理与否 ,除影响该库的的运行管理外 ,对拟在近期兴建的位于文峪河上游 30 .7m的柏叶口水库的规模也有一定影响。但由于文峪河水库从 196 1年拦洪蓄水后 ,只有出库资料 ,无入库资料 ,本文根据文峪河水库的资料情况 ,介绍将出库洪水还原成入库洪水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DAMBRK程序是美国天气局编制的,主要用于溃坝洪水计算.其功能由三部分组成:(1)坝失事状况的描述,即决口在过程及几何方面的描述;(2)决口出流过程的计算,受决口描述、水库入流、水库蓄水特性、溢洪道出流及下游尾水位的影响;(3)出流过程在下游河道中的演进,过程由于河道槽蓄、摩阻、下游水库或桥梁而产生变化,并确定所得到的水位及洪水波演进时间.  相似文献   

11.
根据洪水特性,研究子牙河流域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的措施,规范调整水库调度运用原则,利用河道、水库、蓄滞洪区对洪水进行引蓄管理,理性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洪水组成复杂的贾鲁河为例,提出了洪水设计新的思路,详细说明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计算其设计洪水的合理方法,并通过实际运用,对上游有多座水库、平原段河道长的多支河流,综合考虑水库调蓄、支流汇入、河道洪水演进等多种因素,提出合理的设计洪水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钱塘江河口是强潮河口,流域来水过大、下游潮位过高,沿江即可能造成非常高水位.半个世纪以来,上游兴修水库,流域洪水已得到部分控制.河口地区大规模围涂,河道趋于稳定.同时,沿江对洪水、潮汐的响应特性有一定程度变化.上游水库拦蓄了一些小洪水,汛前河道容积因此减小;大规模围涂缩窄了河道,加强潮波反射,影响波及杭州湾湾口;河道过水断面减小,杭州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高潮位比80年代高近50cm,70年代开始,年最高水位超过警戒水位的次数几乎每10年增加1倍.  相似文献   

14.
洪水预报理论的新进展及现行方法的适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水预报是防洪减灾的重要非工程措施之一 ,其精度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科技进步 .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 ,对近 30年来流域产流理论、河道洪水波运动理论和流域汇流理论的新进展作了扼要介绍 .根据我国近半个世纪以来开展洪水预报工作的经验 ,对现行河段洪水预报方法、水库洪水预报方法、流域降雨径流预报方法和实时洪水预报误差校正方法的适用性作了初步分析 .  相似文献   

15.
汤河京广铁路至南店段(桩号0+000~7+800)生态治理工程位于山丘区与平原区过渡地带,地势较高,两岸涝水无法汇入河道,且区间无支流汇入,其主要功能为将上游京广铁路以上的山区洪水安全输送至下游,设计洪水采用京广铁路处的20 a一遇下泄洪水。河道上游有汤河水库、中张贾水库及部落水库,治理措施中设计洪水采用中张贾水库下泄洪水演进至京广铁路处进行计算,该段河道20 a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560 m~3/s。  相似文献   

16.
江锦红 《人民长江》2010,41(14):15-19
由于受河道安全泄洪能力的限制,建设防洪水库已成为防治山洪灾害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但受库址、坝址、造价、移民、生态等多方面的制约,建设防洪水库往往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针对山洪暴涨暴落、洪峰大洪量少的特点,提出了平时不蓄水,洪水来临时,单一削减洪峰的新型防洪水库—滞洪削峰水库。在分析河道最大安全泄洪流量和滞洪削峰水库运行特点基础上,提出了滞洪削峰水库的选址、选型要求及滞洪削峰水库大坝主要尺寸的确定方法。由于滞洪削峰水库削减洪峰流量非常突出,在山洪灾害防治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全面分析了小浪底水库蓄水拦沙期2000-2006年库区及下游河道泥沙冲淤调整;在分析泥沙输移规律的基础上量化了连续冲刷状态下河道输沙能力变化与累计冲刷量间的关系,揭示了冲刷条件下河道输沙能力降低是因为床沙有效交换层内小于0.05mm的细沙及中沙补给不足造成的;结合三门峡水库拦沙期的观测资料,对比研究了异重流洪水期间小浪底水库的排沙效果及其下游河道对高含沙异重流水沙过程的响应,指出了小浪底水库对洪水具有较大的"拦粗排细"潜力,且高含沙异重流洪水不会造成河道严重淤积.因此,在洪水调度中,要充分利用水库塑造异重流洪水,多排少拦,以达到下游河道长期减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治淮》2012,(9):48-48
防洪措施是指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损失的各种手段和对策。防洪措施包括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堤防、河道整治工程、分蓄洪工程与水库等,通过这些工程手段以扩大河道泄量、分流、疏导和拦蓄洪水,以减轻洪水灾害;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内容有洪水预报、洪水警报、  相似文献   

19.
相应流量法是在河道上下游断面进行洪水预报的一种常用方法,根据河道洪水波运动原理,分析洪水波上任一位相流量沿河道传播过程中在流量值与传播速度上的变化规律。文章根据区间入库控制站的流量与水库坝址区间入库流量建立相关关系,并对降水分布对相关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基于降水分布的相应流量法在水库洪水预报中的应用,实现快速、便捷预报水库入库洪峰流量,预报精度较高,可为水库实时调度提供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20.
清溪水电站水库下闸蓄水前后洪水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预报方法的确定对于水库下闸蓄水前后的安全度汛十分重要。水库下闸蓄水前,正确的、符合流域特性的洪水预报方法可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顺利完建;水库下闸蓄水后,由于水库改变了原河道的水力要素与水文特性,制定符合水库运行特点的洪水预报方法,可以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提高电站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