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Planning》2019,(26)
艾柯在他的诸多作品中多次谈论到他对于巴洛克风格的独特见解,作为20世纪后半期最伟大的意大利作家之一,风格主义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与凝聚,交织着巴洛克时期特有的力量。相比文艺复兴早期对于回归古典的"层次极高的完美"孕育在它末期的风格主义显现为一种更为模糊并且更令人惊叹的美,从风格主义到巴洛克的"开放性",再到"新科学"精神的觉醒,艾柯用他独特的思维方式为我们进行了一场生动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杨逸菲 《现代装饰》2016,(5):105-106
正"巴洛克"是流行于欧洲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上半叶的艺术风格,它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确立起来的错觉主义再现传统,但却抛弃了单纯、和谐、稳重的古典风范,追求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极富动感的艺术境界。虽然,当下世界服装从高级时装到高级成衣无不倡导"少即是多"的简洁风,但是,"巴洛克"风格在历经四个世纪的演变后,依然为服装设计大师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并在繁杂的服装风格领  相似文献   

3.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欧洲文艺复兴时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等、它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反列僵化的古典形式,表达出一种世俗情趣,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4.
巴洛克(Baroque)流行于17世纪的欧洲,以法国为中心。巴洛克成为独特的风格,是由于它在艺术精神和手法上,巴洛克服装既没有古希腊的典雅,巴洛克式服装呈现的是一种柔美而奇异的风格。它强调服饰的宏伟华丽,注重服装造型,色彩绚丽夸张。在几年百的发展历史中,巴洛克风格的一些设计原则和美学思想对现代设计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为我们今天的服装和服装设计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营养。在现代服装中,设计师勇于结合新材料、新技术、新观念,将具有丰富的装饰语言的巴洛克风格演绎得淋漓尽致,为现代流行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陈秀珍 《广东建材》2010,26(4):153-154
<正>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造型追求新奇,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巴洛克建筑在中国的传播与变异过程,并与中国传统建筑合流,生成了所谓"中华巴洛克"。在中国传统建筑向近代转型时,巴洛克调和了若干冲突。  相似文献   

6.
读书     
<正>文艺复兴与巴洛克作者:[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Heinrich Wofflin译者:沈莹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是瑞士艺术史学家海因里希·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的早期重要著作。该书主要包括3个章节:第一章"风格转变的特征"指出,不同于文艺复兴静态严谨的"线性"(Linear)风格,巴洛克建筑具有"图绘"(painterly)、"庄严"(grand)、"厚重"(massiveness)和"动  相似文献   

7.
手法主义,最早被用来描述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风格出现之前的艺术。手法主义建筑,从艺术史领域应用到同一时期建筑领域的术语,由建筑历史学家安东尼·布伦特和尼古拉斯·佩夫斯纳于20世纪20年代后提出,指向形式上具有戏谑、反常等挑战文艺复兴原则的建筑艺术。米开朗基罗的建筑是手法主义风格中最负盛名的杰作,朱利亚.罗马诺、乔治.瓦萨里和安德烈亚.帕拉第奥的作品,也被视为最具代表性的例子。1950年,柯林·罗敏锐地将手法主义拓展至对现代建筑的另一种形式解读。罗伯特·文丘里在20世纪60年代又将这一“风格”议题转换到反对现代主义建筑理性主义和纯净形式的后现代话语讨论中。笔者基于2022年举办的同一主题的研讨会,以及相应的论文和译文成果,纂写这篇综述,拟对手法主义建筑的源起与变化,对这一历史研究的当代意义,作一基础性的介绍和探讨,以期为读者理解专辑内容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继文艺复兴之后而来的巴洛克建筑,正值欧洲文化"除旧布新",在各方面都有重大的改变与成就,而其怪异迷乱的形象在历史上饱受争议,但作为人类后辈的我们回头再看巴洛克,不由得也会为之有所称奇。作为修建过程凝结了西方建筑历史的教堂——圣彼得教堂,在文艺复兴的主体下,巴洛克风格展示出它的魅力所在,并且激发着我们对于建筑空间感知的认识,而当结合那时的历史环境,我们又可以发现近现代生态知觉理论和其形象的碰撞交接,引起我们审视与学习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张军  陈晨 《华中建筑》2011,29(3):136-139
哈尔滨市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建筑的装饰符号,在延续欧洲"巴洛克"建筑风格特色的同时受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装饰风格的影响,因而呈现出独特的形态.该文对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与装饰符号的形式美进行解析,阐述了其体现的20世纪初期哈尔滨居民的独特审美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样式特征及文艺复兴风格对后期建筑的影响,并对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折中主义建筑的样式特征进行了阐述,指出西方古建筑在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后,建筑审美的标准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4)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外形自由奔放,追求多变和动态以及繁复的装饰,并运用许多雕塑和浮雕使建筑产生丰富的运动感,具有强烈的凹凸感,用大量的曲线代替直线,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的空间使形象产生强烈的扭曲感。巴洛克风格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广受建筑设计师的青睐,并被广泛运用于欧洲、亚洲等世界各国的建筑当中。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23)
巴洛克艺术起源于16世纪后期并延续到18世纪上半叶,巴洛克艺术几乎涵盖了那个时代的所有艺术领域,比较典型的类型包括音乐、绘画、建筑、雕塑、装饰艺术等。这一阶段上接文艺复兴时期,下启古典浪漫时期。巴洛克艺术具有热情和奋发的精神,给人一种华丽、夸张的美感,但同时也给巴洛克带来了宗教神权文化的特色和享乐主义的元素。如何评价巴洛克艺术,迄今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古典主义批评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今天虽然还有学术上的争论,但大多数人已经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中性偏正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尹丹 《建筑知识》2012,(6):41-43,40
建筑史上的"巴洛克"诞生于16世纪波尔塔设计的耶稣会教堂,这种强调华丽与动态的建筑体系在17世纪的罗马城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虽然它作为反宗教改革的产物因而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不过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却突破了宗教局限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建筑风格。作为一个建筑史风格词汇,"巴洛克"有其较为固定的形式特征。但随后这个词的使用则超越了建筑领域而被音乐和文学等领域所普遍接纳。  相似文献   

14.
薛天  陈易 《住宅科技》2014,(10):49-54
公元11~17世纪,欧洲的基督教从中世纪的极盛时期逐渐走向世俗化,整个社会文化亦渐渐退去了中世纪经验主义与神秘主义,走向对理性精神的推崇.教堂建筑随之经历了相应的变化:从哥特式教堂走向推崇理性主义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和追求感官猎奇的巴洛克教堂,同时也出现了体现新教理念的教堂建筑.这一时期是欧洲传统基督教教堂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建造的大量教堂都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5.
《建筑人造板》2002,(2):38-38
建筑是人类进步与文明的标志 ,欧式建筑以它几千年的文化精华、由爱琴文化、古代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拜占庭建筑、西欧罗马风格建筑、哥特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艺术古典主义建筑、发展成为当今欧式风格建筑装饰。在我国 ,新型建筑装饰材料新品迭出 ,装饰风格日新月异 ,建筑装饰业每年产值达 2 0 0 0多亿元 ,市场前景广阔 ,现代建筑装饰强调更鲜明地反映时代气息、文化特征、人文背景、民族风格的怀旧情绪 ,古典主义在人们审美意识上的复苏 ,将那些精美的艺术典范又重应用于现代建筑之中。在我国欧式建筑装饰风格 ,以蓬勃趋势发展 ,…  相似文献   

16.
国萃 《中外建筑》2011,(4):36-38
"风格"是建筑师最熟悉、但却最琢磨不透的一件事情。从最开始学习建筑,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构成主义、立体派等等关于描述建筑风格的名词就铺天盖地的充斥着我们的大脑。倘若离开书本,"风格"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前些时候参加了某项目的投标,招标文件中赫然写着"建筑为欧式风格"。答疑会时,建筑师出人意  相似文献   

17.
姜敏华 《现代装饰》2014,(5):98-101
<正>自18世纪以来,蒙彼利埃的Foilies(是18世纪流行的当地富商的标志性建筑,多为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已经成为这个城市建筑史中不可或缺的标记。它不仅给这个城市增添了新的生活方式、新特征以及新项目,也提升了蒙彼利埃对居民和游客的吸引力。21世纪的Foilis是蒙特利埃确定其大都市中心地位的机会,用具有革新意义和创造性的大胆建筑来定义城市新地标,并提升城市价值。那么21世纪的foilies将会被塑  相似文献   

18.
建筑是人类进步与文明的标志,欧式建筑以它几千年的文化精华,由爱琴文化、古代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拜占庭建筑、西欧罗马风格建筑、哥德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艺术古典主义建筑、发展成为当今欧式风格建筑装饰。在我国,新型建筑装饰材料新品迭出,装饰风格日新月异,建筑装饰业每年产值达2000多亿元,市场前景广阔。现代建筑装饰强调更鲜明地反映时代气息、文化特征、人文背景、民族风格和审美意识,建筑装饰与人们的心里沟通,建筑风格的怀旧情绪,  相似文献   

19.
建筑是重要的物质文化之一,是时代的一个写照,其以独特的艺术语言汇总,反映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灵魂追求。在俄罗斯建筑历史上,以外在形式元素进行风格定义,将建筑分为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和拜占庭风格。  相似文献   

20.
黄欣  张磊 《建筑师》2011,(6):57-61
本文以海因里希·沃尔夫林在《艺术史原理》中概括出的从古典主义《也即文艺复兴)向巴洛克的转变的五个特征为讨论基点和框架.以罗马耶稣会教堂这一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为例.分析16世纪的现象化(phenomenization)和参与性(participation)背景下教会建筑的深刻转变及耶稣会堂为传统母题一一天堂与救赎在空间概念和意义上所做的积极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