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科学》2021,37(3)
历史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反映出一座城市的历史面貌与地域文化,代表着城市的品位与厚重,具有文化性、历史性等多重属性.因此,应当重视城市历史建筑传承与发展的相关研究,使得历史建筑与现代城市环境实现协调与和谐.  相似文献   

2.
城市历史文化建筑代表着城市的过去,是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精髓之作。近年来,城市逐渐发展对历史文化建筑进行开发与应用,在控制不好发展对策的基础上,使得城市历史文化建筑被破坏。协调好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与城市建筑开发之间的关系,需要对城市文化建筑进行科学的保护,并且在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激活城市——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与城市历史街区复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建筑文化酱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城市传媒”与“城市织补”像城市发展的“催化剂”,能够带动和激发城市的建设与复兴并有效地解决城市历史街区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本文在解读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同去,将城市触媒理论与城市织补理论应用于其中,图图找出使城市建筑文化资本最大化的方法,并对哈尔滨历史街区的保护复兴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赵红梅  呼丽娟 《城市规划》2000,24(2):38-38,36
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载体,反映着城市文脉的延续和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长春市文化广场正是利用这样一种历史文化资源形成的一座城市中心广场,是长春市的城市标志之一.文化广场位于长春市城市中心区,总用地21.25ha,是我市能够满足市民游憩、文化、娱乐需要的高品位的城市公共空间.选址在原皇宫宫前广场,因其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独特位置与文化内涵而命名为"文化广场".广场规划是通过全国范围的招标形式确定的,于1996年竣工并向市民开放.广场建成后我们感到广场周围的建筑及环境与广场平面不相匹配,围合广场的建筑在建筑风格、建筑语言,特别是建筑体量等方面与历史建筑不相协调,尤其高层建筑与"皇宫"的叠加效果对历史街区的景观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市政府决定对文化广场周边建筑及环境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文化建筑与城市开发之间的关系出发,针对当今历史文化建筑周边区域城市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设计原则和策略,旨在实现历史文化建筑和现代城市和谐共存,在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基础上,促进周边区域的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景观建筑要受城市文化(历史的与时代的)的制约,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景观建筑应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相默契。新建洛阳王城公园主入口的大门就是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社会功能要求相结合的一个城市景观建筑。在设计中考虑了如下条件和要求: (一)洛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求,结合城市园林建设,增添名城的历史显形文化,在城市景  相似文献   

7.
文化建筑综合体是近年来涌现的一个建筑类型,营造具有叙事感的场所与空间,是这类建筑最为重要的设计倾向之一.作为城市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它需要很好地凝练城市地域文化、承载城市历史记忆、展现城市人文精神,成为表达城市文化地域特征的空间叙事载体.结合烟台市文化中心和牟平区文化中心两个建成案例,从建筑空间的叙事表达视角出发,探索文化建筑综合体设计中关于人、空间、功能使用之间互动感知的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朱蓉 《工业建筑》2011,41(2):21-23
城市滨水工业建筑遗产作为一种提升城市活力与文化特征的积极因素,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介绍英国迪尔码头改造的代表性实例,从历史建筑再利用以及可持续生态设计理念的角度,分析探讨了城市滨水工业建筑遗产在城市复兴改造中的可行性与发展方式,以及对于达成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整体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脉资源的重要构成,也是文明价值继承与传递的重要载体.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同时,带来了一些新的城市问题:城市外貌"千城一面",个性缺失;城市内部特色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承载历史文脉的空间载体逐渐消亡.为此,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价值的传承和发掘是各城市面临的挑战.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强调了地方政府应当充分认识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加大投入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0.
常德作为一个两千多年的古城,近代以前有大量的古建筑遗存.本文通过对常德城市建筑文化的变迁研究,阐明城市代表性建筑对城市历史文脉传承的意义,以加强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增强城市的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类型化研究,有效识别历史建筑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进而形成行之有效的保护与利用对策,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至关重要。基于城市整体性视角,本文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市为例,提出了西安历史建筑分类标准体系,并根据历史建筑分类,探讨了历史建筑与现代城市空间的融合机制及保护监督机制。基于城市整体性视角,建立时空演进的动态思维,对于历史建筑的分类和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在保护历史的同时,要坚持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激发城市活力和创新力,建构可持续的城市文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都浓缩于城市之中,通过城市环境和建筑得到具体的表现,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特质,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为有着无形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的魂.由此可见,地域性是城市文化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该立足于地域文化特性,通过对建筑表现手段的细致推敲,注重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弘扬与营造.  相似文献   

13.
田海涛 《山西建筑》2008,34(12):24-26
针对历史建筑的保留与超大型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城市设计与历史文化的保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历史文化的保护方法及保护意义,探讨了保证历史文化街区独特个性的原则,从而使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城市发展互相协调。  相似文献   

14.
李政清 《城乡建设》2021,(14):14-16
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2016年以来,各地积极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是城乡记忆的物质留存,是人民群众乡愁的见证,是城乡深厚历史底蕴和特色风貌的体现,具有不可再生的宝贵价值.在城乡建设中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北京前门大栅栏地区北京坊城市更新为例,从历史演进、运作特点及对未来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更新保护利用方面的启示等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建筑不仅记载了城市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而且还不断继续记载着今天城市的发展信息。本文以汉口原租界建筑为例,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相应措施,即建筑内部空间形态的保护与更新、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的保护与更新、城市整体环境的整治。  相似文献   

16.
西安以其深厚的历史、众多的古迹、优美的环境彰显出独特的文化气质。皇城复兴、历史延续、文化传承作为城市建设的关键词,历史文化覆盖了城市气质,汉韵唐风演变成建筑思潮。基于西安独特的历史文化语境,在历史空间中,当代西安城市建筑的悬置与错位现象表现出与传统文脉的机械粘合以及与当代生活的格格不入。建筑如何在城市空间的有机更新中,避免地域化的形式主义表达,实现城市文化和建筑特色的再造是建筑师值得思考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7.
城市文明文化是人类文明文化的主体,而城市建筑文化又是城市文化最具活力及表象特征的物质载体.城市建筑不仅仅只是一般概念上的土木工程,它是城市文化的开启和创造,是城市历史文脉传承的一种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8.
城市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与空问环境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裁体,记录着城市的历史演化的痕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除了具有本土特色、民族特色,还具多样性.而建筑形式也是与民俗文化有密切关系的.本文浅析了就两者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历史建筑作为城市文脉环境与历史底蕴的重要符号,是展现城市文脉与地域特色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我国主要城市自21世纪初开始,针对城市历史建筑的保护编制修缮规程或相关导则,对于有效控制历史建筑风貌,延续城市建筑文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文从城市历史建筑所处环境现状出发,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探究历史建筑保护修缮规程的编制思路和方法,并结合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修缮规程编制中的具体问题,分析该规程编制过程中对关键问题的思考。该文旨在探讨城市历史建筑修缮规程编制的一般原则与方法,为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形成特色历史风貌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如何处理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与城市特色建设之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作为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传统民居建筑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不仅延续了城市文化特色,还为城市发展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该文将"共生"的思想引入到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实践,尝试从人文生态学的角度对历史建筑保护的内涵做出解读,并结合沈阳市老城区传统民居易地迁建保护这一工程实践,从建筑与环境的共生、空间与功能的适应、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的契合三方面研究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共生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