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司剑钧 《山西建筑》2003,29(6):245-246
以北京地铁四号线宣武门车站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工程为例 ,介绍了其具体工程概况 ,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经采用该方案托起既有地铁车站 ,确保了既有线运营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2.
隧道下穿既有地铁车站施工结构沉降控制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地铁6号线朝阳门站至东大桥站区间隧道采用平顶直墙结构垂直密贴下穿既有2号线朝阳门站。采用FLAC~(3D)模拟分析了密贴下穿施工引起既有地铁车站结构沉降规律,据此提出了下穿施工期间既有地铁车站结构沉降控制方案,并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对既有地铁车站结构沉降进行了分析与安全性评价,主要取得以下认识:下穿段两沉降缝间的既有地铁车站结构为沉降控制的重点区域;区间隧道下穿施工期间,初支背后回填注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既有地铁车站结构沉降,千斤顶顶升则是既有地铁车站结构沉降控制的关键措施;隧道开挖初期既有地铁车站结构沉降显著,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千斤顶顶升力并加强注浆质量,确保了下穿施工期间既有地铁车站的结构安全。研究成果可为城市新建隧道密贴下穿既有地下结构等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3.
《低温建筑技术》2015,(10):119-121
盾构下穿既有车站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地面沉降不容易控制,因此要精心组织,严格控制地面沉降。以某地铁盾构隧道下穿车站施工实际情况为背景,主要从施工参数设定、技术措施等关键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依托某地铁车站下穿既有轻轨区间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问题,利用数值分析和监控量测手段对新建地铁车站展开前期预测和影响分析,并结合既有结构的先行评估结果,建立变形控制标准,制订动态加固措施;最终提出了新建车站施工,以小导洞开挖期沉降控制为重点工序、以相邻两沉降缝间既有结构变形为沉降控制重点区段、以初期支护注浆和千斤顶为沉降控制关键措施的综合控制方案。该方案的实施,确保了密贴下穿施工的安全以及既有地铁的安全运营,为新建结构密贴下穿既有地下结构等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导致线路之间的交叉穿越日益增多,地铁新建车站下穿既有车站土建技术尚无统一认识.在国内工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现有穿越技术措施,并以国内目前穿越规模最大的北京地铁6号线苹果园站下穿1号线苹果园站工程为例,介绍了各类土建技术措施在该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表明:(1)可从既有车站沉降的影响来源、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6.
杨武林 《四川建材》2021,(4):151-152,161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全方位立体式的城市交通体系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于地面道路空间有限,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地铁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但是新建地铁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总会产生穿越既有地铁线路的现象,为了保证既有地铁的安全以及满足新建地铁的要求,人们逐渐研究出新的施工技术和安全措施以保证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地铁的施工技术。常见的穿越既有地铁存在三种形式,分别是上穿、侧穿以及下穿,本文就以难度最大的下穿方式来进行研究和论述,以期为相关工作者在施工过程中提供一些好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下穿既有地铁线工程技术文献的基础上,以北京地铁16号线苏州街站密贴下穿10号线车站为例,重点阐述了下穿既有线工程采用"深孔注浆+1 000t级千斤顶+超细水泥浆"优势及实施方案。通过实际监测数据看出,该方案能够实现既有线结构变形稳定可控,最终变形量控制在2mm内,效果较好,可为其它下穿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志伟 《建筑技术》2023,(8):908-910
为研究PBA工法在站站密贴下穿施工中的适用性,以北京地铁6号线苹果园站为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站站密贴下穿既有车站的洞桩法施工工艺的选择、工艺的原理和特点、施工步骤、施工关键技术、施工难点及相应的对策等,通过对国内首次进行的站站密贴车站洞桩法开挖技术进行总结,给出施工建议,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新建隧道工程实际情况,对其下穿既有车站时所用施工技术措施进行深入分析,明确相关的技术要点,并通过实践验证了工程所用施工技术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为其推广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代翼飞  孙磊  张伟 《土工基础》2012,26(2):13-15
通过对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盾构隧道下穿2号线既有隧道工程实例的分析,结合类似地层工程经验提出了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的工程措施,并运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得到了盾构下穿过程中既有隧道的竖向位移与盾构机顶推力、土层加固、盾构机掘进位置的关系,验证了工程措施的可行性,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任力青 《建筑施工》2010,32(12):1238-1241
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昌平路至静安寺站区间须穿越运营中的地铁2号线,是该工程施工的难点。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信息化施工管理。通过采用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和科学管理,成功地解决了”贴身”进洞的沉降量控制、结构变形等难题,最终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并保障了2号线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3.
叶松明 《建筑施工》2006,28(10):762-764
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10标段首次采用双圆盾构机掘进施工,实现了地铁上下行线一次成活的理想,避免了以往单圆盾构机需来回推进、以及进行第二区间掘进时盾构机的装拆吊运之累。结合工程实际,对比介绍了双圆盾构机分别在德平路站和北洋泾站不同的过站施工工艺,其中采用了八爪替换法和四鼎垫实法、千斤顶顶推法和卷扬机牵引法等施工技术,实现了双圆盾构机顺利过站,降低了工程成本、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14.
以深圳某地铁项目近邻既有地铁高架桥线下狭小空间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施工为依托,研究综合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超前加固防护,低锤密冲的施工工艺,BIM可视化动态模拟交底,装配式钢筋笼安装,立体感应监控,精确监测、前置预防的成套施工技术,确保工程安全顺利竣工,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5.
尚艳娜 《建筑施工》2021,43(7):1362-1363,1375
以上海轨交15号线古北路站深基坑工程为例,研究了新建轨道交通车站基坑开挖及降水对既有构筑物结构安全的影响.为确保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及既有构筑物的正常使用,从基坑围护结构、地基加固、施工监测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对既有构筑物的保护措施.相关研究结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头岭隧道进口位于104国道下方,地层极其复杂,文章介绍了进洞口采用大管棚和超前小导管的方法,穿过复杂地层,解决了隧道进洞穿越残破积和人工填土地质的施工难题,避免了原国道改线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广州地铁十四号线嘉禾望岗站基坑设计、施工和监测资料,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基坑施工对已建地铁车站及隧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施工对其影响较小,基坑支护结构能有效保证其安全;分析结果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下连接通道下穿既有构筑物通常采用以顶管为主的非开挖技术,在上海世博会B片区地下空间开发——下穿博成路3条地下连通道工程中,首次尝试采用明挖法施工工艺,工程下穿上海市目前最大断面共同沟。施工阶段克服了围护结构不封闭、大断面共同沟悬吊保护、共同沟结构开孔等施工难题,在通道施工阶段保障了运营共同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洪三金 《建筑施工》2011,33(10):901-903
在广州市轨交9号线与3号线平行换乘的高增站施工中,由于9号线基坑与既有3号线盾构隧道的水平距离仅有3.8 m。为了确保3号线隧道的稳定以及正常运营,在其深基坑施工中,采取了旋喷桩加固、地下连续墙、分段对称开挖的保护措施。监测结果表明,基坑施工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地铁10号线长春桥站的基坑施工为例,基于对该车站穿桥、临水、临路等环境风险叠加复杂工况的分析,分析了基坑施工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有针对性、科学地制定了相应的组合技术措施,包括桥基础注浆加固、增加钢支撑刚度、加密围护桩间距、钢支撑端头增设千斤顶等。此外,还应严格遵循"时空效应"控制开挖步序、科学组织施工;加密桥区监测点,做好信息化施工。工程实践表明,所确定的技术措施科学合理,工程实施在与周边复杂环境友好协作下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