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豪  温茂萍  田勇  谭凯元 《材料导报》2013,27(1):99-102
介绍了国内外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PC膜)聚集态结构的研究动态,包括PC膜聚集态结构的表征,随沉积条件、温度变化的演变及其与宏观性能的关系。对PC膜聚集态结构的表征主要局限于晶胞结构、细观形貌。在沉积条件中,沉积压力和温度是影响PC膜聚集态结构的主要因素,同时PC膜在高温下会发生晶相转换以及结晶度的变化,而其聚集态结构的差异会对PC膜的透湿性、力学性能及其表面性能产生显著影响。针对PC膜面向微器件的应用,进一步提出在其聚集态结构方面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聚合制备的聚氯代对二甲苯膜(简称PC膜)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在多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耐冲击性能较差,影响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通过在其表面涂覆柔韧性好的材料以提高其耐冲击性能是一种可选的改进方案。针对PC膜保护研制了一种紫外光固化漆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研制的漆膜具有优异的附着力(0级)、柔韧性、耐酸碱性,漆膜对PC膜断裂伸长率和耐冲击强度都有显著提高;固化漆膜不降低PC膜对水蒸气的阻隔性能,而复合膜对空气和氢气阻隔性能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3.
气相沉积法制备聚对二甲苯薄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占文  李波  王朝阳  余斌  林波 《材料导报》2003,17(6):86-87,83
原于序数低的CH薄膜在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用靶的制各中应用很广泛。介绍了真空气相沉积法制各聚对二甲苯薄膜的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制备聚对二甲苯薄膜的原料在400K附近蒸发,950K附近裂解成单体,单体在300K的低温表面聚合成膜。研究了薄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实验数据推导了计算公式,从而实现了对薄膜厚度的精确控制,使其在惯性约束聚变靶制备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等离子聚合法所合成的聚对二甲苯(ppPX)薄膜的化学结构和性能的基础上,考察了ppPX作为铜在Si-SiLK基体上阻隔层的应用可能性.在特定辉光射频条件下,ppPX膜表面的苯环能够保留。加热退火后,铜向裸Si-SiLK和向经ppPX接枝修饰的Si-SiLK基体的扩散程度存在差异。经由Ar和N_2载气所承载的对二甲苯单体所聚合得到的ppPX,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能,后者能改善铜和聚合物膜间的粘附力。因此,在Si-SiLK基底表面制备ppPX膜,可提高铜在基体上的粘附强度,又能阻隔铜向内基体内扩散。  相似文献   

5.
聚对二甲苯 /SiO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对二甲苯是一种可应用于光学器件和晶体保护的新型高分子材料。采用真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聚对二甲苯薄膜,并通过提拉镀膜法在其表面镀制一层SiO2增透膜,可提高薄膜的透射率至90%以上。用FT-IR、紫外一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XPS对聚对二甲苯/SiO2复合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并初步研究了薄膜受紫外光辐照而产生光氧化现象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热丝辅助裂解法制备聚对二甲苯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对二甲苯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传感器和库存武器防护等。本文主要研究了热丝辅助裂解电阻蒸发法制备该薄膜的制备工艺,并采用红外,质谱和热重等分析方法对薄膜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分析表明在热丝的辅助裂解作用下,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可聚合成膜,薄膜中主要成分是聚对二甲苯,但同时存在一定比例的交联成分。  相似文献   

7.
化学改性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表面润湿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一种自制的改性剂对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表面改性,研究了不同改性剂浓度以及反应时间对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改性前后薄膜的表面特性.结果表明,改性剂浓度为1.5mol/L和反应处理时间为10min时处理效果最好,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表面与去离子水的接触角从未改性时的96.49°减小到改性后的67.5°,改性后的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表面能由未改性时的14.335mJ/m2提高到34.798mJ/m2,薄膜表面氯元素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通过自制改性剂对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表面进行改性,两片改性膜采用单搭接方式用普通氟碳树脂粘接。通过剪切强度测试和水接触角测量研究了不同改性剂浓度的改性效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改性前后薄膜的表面形态,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了改性前后薄膜中各基团的变化、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反应前后薄膜的物相变化并通过其物相分析功能确定反应的产物。结果表明:自制改性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在室温条件下当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与改性剂接触时快速发生反应,反应的最终结果是改性剂中亲核试剂破坏苯环上的C-Cl键,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中苯环上的Cl原子与改性试剂中的钠离子形成的氯化钠附着在膜的表面;改性剂浓度为1.5mol/L时处理效果最好,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表面与去离子水的接触角从未改性时的96.49度降到67.5度,改性后的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表面能由14.335mJ/m2提高到34.798mJ/m2;剪切强度值由改性前的150.4KPa提高到212.8KPa。  相似文献   

10.
对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物的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对试样进行湿热老化和紫外老化的加速老化实验,得到了拉伸强度和色差值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湿热老化过程中,拉伸强度随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小,且PVDF与PMMA的质量比为70∶30时最大,但此时材料脆性太大;而在老化121 d后,随PM-MA含量的增加,试样的熔融指数增加;在老化152 d内,四组试样色差值ΔE<1.5,属于可接受的范围。同样两组薄膜样品在紫外光老化实验中,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且在紫外老化的1040h内,色差值ΔE<1,耐紫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Parylene膜的沉积聚合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rylene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制备一般采用Gorham法,即在真空条件下,将对二甲苯环二体在373K以上加热升华为气态,再经963K左右高温裂解成对二甲苯单体粒子单分子,单体进入娩积室,在基体表面沉积、聚合,形成线性的聚对二甲苯薄膜。原料的升华与裂解速率、沉积压力、基体温度等都是影响Parylene膜沉积速率、膜结构与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X光电子能谱(XPS)及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试分析技术(PY-GC/MS),对经过氙灯照射的Parylene C膜的紫外吸收、表面元素组成和含量以及热裂解的产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arylene C膜在光照过程中会被氧化,表面出现了黄化现象,其表面的氧含量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后趋于稳定,而裂解产物中氧化碎片的量首先出现了一个最大值,而后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采用真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聚对二甲苯薄膜和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的二氧化硅增透膜,通过提拉镀膜法在聚对二甲苯薄膜表面镀制SiO2增透膜得到的双层膜可应用于KDP晶体的增透保护膜.用FT-IR、紫外-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聚对二甲苯/SiO2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双层膜的透射率达到92%以上,激光损伤阈值为8J/cm2.镀有保护膜的KDP晶体在相对温度稳定的环境下放置半年多后透射率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4.
派拉纶真空镀膜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之一,但对其在铁质文物保护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为此,通过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研究了pH值为5的H2SO4溶液中派拉纶镀膜对铁质文物模拟试样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派拉纶真空涂覆层主要通过抑制阴极的氧还原反应过程,起到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在海水淡化中的老化现象进行了研究,采用差热扫描、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扫描电镜等方法对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在海水中应用前后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表征,通过多组比对浸泡实验,分析了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海水浸泡后强度降低的原因,并对如何防止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在海水中快速老化,提高其使用寿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马丽婷  陈新文  苏彬 《材料工程》2004,(8):57-59,64
介绍了航空有机玻璃老化的研究现状,包括老化性能研究、实验方法研究和老化寿命研究.展望了有机玻璃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抗污染性能是最近几年水处理工业对反渗透膜提出的新要求,相对于传统的反渗透膜,抗污染反渗透膜的使用可以显著减少反渗透系统的化学药剂使用量和反冲洗频率,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节省系统的运行成本.主要介绍了目前市场上的商品化抗污染反渗透膜、相关制膜技术以及抗污染膜的研发趋势.  相似文献   

18.
围绕铸造铝硅系合金,基于国内外文献调研,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的时效研究与应用进展.通过调整合金成分、改善热处理工艺等方式可以调控铸造铝硅系合金中析出相的形貌与分布,从而改善合金的性能以满足工业应用的需求.在现有的时效处理工艺中,主要分为单级时效、双级时效以及回归再时效.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不同时效工艺下铸造铝硅合金的组织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