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聚丙烯辐射接枝硅烷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γ射线固相辐射接枝方法,在聚丙烯粉末表面接枝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制备PP—g—Si。研究了不同吸收剂量对聚丙烯接枝率的影响,发现加入第二单体苯乙烯可以提高其接枝率到4.2%。吸收剂量的提高可显著提高硅烷在聚丙烯上的接枝量,使得接枝聚丙烯水解后物理交联凝胶含量增加。由于γ射线辐射会引起聚丙烯分子链断裂,经固相辐射接枝聚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会变大。利用DSC研究了产物PP—g—Si的熔点随辐射吸收剂量的变化,同时以XRD研究了PP-g—Si的结晶形态。  相似文献   

2.
预辐照聚丙烯接枝研究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预辐照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接枝法,介绍了预辐照接枝方法的性质、反应机理、特点、应用及辐射降解的防止;PP预辐照接枝带有功能基团的单体,能改变其染色性、粘接性、抗静电性、亲水性等,使PP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预辐射聚丙烯膜接枝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预辐射接枝法对预辐射的聚丙烯(PP)膜接枝不同分子量的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EGMA)。分别研究了不同接枝溶液体系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ART)和水接触角等的测定,观察了接枝前后PP膜表面性能的变化;还接枝前后PP膜绎血液蛋白吸附、血小弧的吸附以及样品表面血栓量等,以比较接枝前后样品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γ射线辐照水溶液中氯霉素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γ射线辐照水溶液中氯霉素的降解规律,并对辐解产物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辐照前后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图谱中氯霉素峰面积变化,分析得出氯霉素随吸收剂量和初始浓度的降解规律.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定性分析氯霉素的辐解产物.结果表明,氯霉素残留量随吸收剂量和初始浓度的变化关系满足指数方程;氯霉素辐射降解后形成了30个以上的辐解产物,它们在氯霉素检测波长278nm下的响应值均较低;确定了氯霉素在不同辐解条件下均出现的8种主要辐解产物,它们的准分子离子质量[M-H]分别为:353、337、335(A)、335(B)、319、289、127、166,并对主要辐解产物进行了初步的结构解析.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耐辐射菌对60Coγ射线的辐射抗性,观察不同剂量照射后,细菌中蛋白质含量、辐照剂量及照射后培养不同时间的关系.应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计数不同剂量辐照后的克隆数,计算存活率,绘制剂量-存活曲线.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菌中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耐辐射菌的存活曲线呈肩型,具有极强的辐射抗性.蛋白质的含量随着照射剂量的升高而不断增加,当辐射剂量达到5kGy时,蛋白质含量最高(p<0.01);若受照剂量>5kGy时,则蛋白质含量随受照射剂量的升高而逐渐降低.5kGy辐照后,随照射后温育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含量不断降低,培养时间为6h,蛋白质的含量最低(p<0.01),与对照组(未受照射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和不同介质存在时,γ射线对等规立构聚丙烯的性能与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的特性粘度随剂量的增加而减少,而且初始下降相当大。当在室温下空气中辐照时,聚丙烯的裂解稍占优势;真空中辐照时则能使聚丙烯的交联效率增加。若提高辐照温度,聚丙烯的凝胶点则向高剂量方向移动,在180℃下真空辐照的聚丙烯就不再产生凝胶了。X射线和红外光谱测定结果指出,聚丙烯的结晶度和等规度随辐照温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在室温下,真空,氮气或空气存在时,γ射线对聚丙烯毡和薄膜性能的影响(包括粘均分子量、等规度、机械强度和结晶度)。测定了辐照时产生的气体,并计算了它们的G值,分别为G_(H2)=2.52~3.56,G_(CH4)=0.11~0.21,G_(C2H4)=0.01~0.02,G_(C3H6)=0.13~0.21,G_(C4H8)=0.26~0.24 实验结果表明,剂量率在2.78×10~2rad/s时,辐照剂量小于5×10~5rad,材料性能几乎没有变化,剂量继续增加,物理和机械性能逐渐下降,辐照剂量超过5×10~6rad后,就产生大量低分子碳氢化合物,辐照剂量达到3×10~7rad时,试样受到极大破坏,甚至可成粉末。 ESR光谱测定结果指出,在真空辐照时产生的陷落自由基,一旦暴露空气就转变成过氧化自由基,并可引起自氧化降解反应,使试样进一步裂解。因此,我们认为要提高聚丙烯的辐射稳定性,可添加某些抗氧剂或做成多组份共聚物。  相似文献   

8.
综述我国八十年代以来,辐射加工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1)生物医学材料或制品γ辐射消毒研究的进展;(2)利用辐射技术制备生物材料的进展。还讨论了应用前景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由乙烯和降冰片烯共聚合成的环烯烃共聚物(Cyclic Olefin Copolymer,COC)具有良好的透光性、水蒸气阻隔性,以及生物相容性,适用于医疗器械和药物包装领域。这类COC医疗用品通常采用辐照灭菌来确保生物安全性,然而辐射过程会使分子链断裂产生自由基,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辐射裂解、氧化、变色等现象。因此,探究电离辐射引发的自由基反应导致的COC性能变化对COC医疗用品的辐照灭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辐照灭菌剂量下COC的辐射效应,考察了剂量范围内γ射线对COC的化学结构、自由基信号、玻璃化转变温度、热稳定性、分子量分布、表面性质以及熔融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空气中COC经辐照产生的自由基浓度随着吸收剂量增大线性增加;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大,包括羰基、羟基类化合物等辐射氧化产物的平均分子量减小,辐射降解占优势;同时COC表面亲水性增强,熔融指数增加。辐射导致的分子链断裂以及自由基的氧化反应是COC降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灵敏辐射变色薄膜γ射线辐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一种在低剂量射线辐照下能产生明显颜色变化的灵敏辐射变色薄膜,经γ射线辐照后,由粉红色变为蓝色,在5-50 Gy辐照剂量内,其主吸收峰的吸光度与吸收剂量成良好线性关系.该薄膜体系中的协同剂有明显增敏效果,调整协同剂浓度来调节变色膜的响应区间及响应灵敏度.此辐射变色薄膜有良好的批内均匀性(与平均值偏差<3%)和较好的批间均匀性(与平均值偏差<5%),可作为辐射变色薄膜剂量计探测γ射线吸收剂量.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丝束预辐射接枝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利用γ射线预照射对聚丙烯丝束进行了辐射接枝改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单体接枝到聚丙烯(PP)丝束上。接枝实验结果显示,增加接枝体系的单体浓度和吸收剂量可以提高PP的接枝率,在反应温度为70℃时,接枝反应4h即可以完成。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接枝率可达200%,丝束的回潮率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纤维共辐射接枝苯乙烯-二乙烯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Coγ射线为辐射源,研究了聚丙烯(PP)纤维共辐射接枝苯乙烯?二乙烯苯反应中的影响因素。结60果表明,当单体浓度为20%—25%,吸收剂量>15kGy时,自由基利用率高,产生的共聚物少,导入率高。接枝反应前纤维在接枝液中的溶胀时间大于7h以上,可避免扩散效应对反应的影响,提高导入率。当溶剂以溶胀作用为主导作用时,可促进接枝反应的进行。同时保持一定的接枝反应后效应时间,可提高导入率。通过研究,得到了接枝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制备出导入率在200%—280%且机械强度很好的产品,为工业化生产离子交换纤维提供了良好的中间产品。  相似文献   

13.
对γ-射线辐射改性聚丙烯(PP)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CO2)发泡研究。用差示扫描热仪(DSC)、高级流变扩展系统(ARES)、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和扫描电镜(SEM)分别对辐射改性PP样品的熔点、粘度、熔体流动速率和PP泡沫的微孔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过γ-射线辐照后PP熔点略有降低,粘度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PP经过辐射改性后的发泡性能得到改善,辐射改性PP容易获得发泡倍率更高的泡沫,同等发泡压力下辐射改性PP需要较低的发泡温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子束预辐射接枝法将丙烯腈和丙烯酸接枝于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纤维上,并探讨了吸收剂量和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随后通过偕胺肟化反应制备出含偕胺肟基和羧基的PP纤维吸附剂。红外光谱数据表明,丙烯腈和丙烯酸成功接枝到PP纤维上,偕胺肟化反应将腈基转化为偕胺肟基,同时对改性前后PP纤维的表面形貌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厦门海域真实海水吸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P纤维吸附剂铀吸附容量最高可达到0.81 mg·g~(-1)(吸附时间为68 d),PP纤维吸附剂的铀吸附容量与其接枝率和偕胺肟基密度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蒙脱土预辐射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effraction,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对复合材料中蒙脱土的分散状态进行了表征,在空气氛围下利用电子束辐照对复合材料进行辐照交联,研究了交联剂在辐照中起的作用和蒙脱土对辐照交联的影响。结果表明:没有加入交联剂的PP不能交联,在PP中加入了蒙脱土以后,在一定的辐照剂量下可以促进PP的交联,含有蒙脱土PP交联体系的力学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和多普勒展宽方法研究高能电子(12MeV)辐照聚丙烯和聚乙烯的不同特性,发现在160kGy剂量内,正电子在聚丙烯内的短寿命成分随着电子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变长,中间成分的强度则减弱,但当剂量为320kGy时,各湮没寿命与没有辐照的样品类似。而长寿命成分的强度不随剂量增加而变化。在电子辐照的聚乙烯薄膜中,当剂量为80kGy时,正电子中间寿命强度I2增加,长寿命成分的强度I5则有所减少。之后,随着电子辐照剂量的增加,则不再变化。正电子湮没γ射线多普勒展宽S参数随电子辐照聚乙烯的剂量变化与I5相同。正电子湮没特性的差别表明高能电子辐照这两种聚合物所引起结构上的变化是不同的,并为其宏观特性(如力学性质变化)的改变提供了微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预辐照聚丙烯无纺布共接枝丙烯腈和丙烯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空气条件下丙烯腈和丙烯酸在预辐照聚丙烯无纺布上的共接枝反应,以及预辐照吸收剂量、接枝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及比例和摩尔盐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4h,单体浓度50%。并对接枝前后的聚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蚀刻剂中重铬酸钾浓度、硫酸浓度及蚀刻温度、蚀刻时间等因素对聚丙烯膜基体蚀刻速率的影响;建立了基体蚀刻速率与重铬酸钾浓度,硫酸浓度、蚀刻温度的数学关联式;并选择一定的蚀刻条件对辐照过的聚丙烯膜进行蚀刻,得到了预期孔径的聚丙烯核孔膜。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子束辐照方法成功制备了微孔阵列聚丙烯(PP)膜,将微孔阵列掩膜覆盖在聚丙烯膜上,在电子束下进行辐照,然后将样品在蚀刻剂中进行蚀刻,即可得到微孔阵列聚丙烯膜,其孔径为200μm.在研究中采用XRD、GPC、DSC等仪器分别测定了不同剂量辐照的PP样品的结晶度和分子量,分析了它们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及其对蚀刻工艺的影响,并对不同方法测得的结晶度结果进行了对比;探讨了蚀刻时间、蚀刻温度、蚀刻剂浓度等因素对蚀刻结果的影响;使用电子拉力机测定了不同电子束辐照剂量PP膜的力学性能;采用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微孔阵列聚丙烯膜图案和孔径进行了相关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