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高压电器》2015,(3):135-139
笔者对某750 kV变电站高压并联电抗器乙炔气体体积分数超过标准规定数值的原因及设备故障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根据电抗器油色谱检测数据,通过采取局部放电定位、振动检测、器体吊罩检查、高抗温升试验等手段,确定了设备故障原因为电抗器铁心压紧结构设计不佳,建议改变电抗器压紧方式,将单中轴压紧改为多点压紧方式,从而有效抑制电抗器振动,经改进目前该电抗器运行情况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2.
66kV电抗器局部放电试验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台66 kV油浸式电抗器局部放电试验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经分析计算,现有试验设备满足该电抗器局部放电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吴鹏 《江苏电机工程》2016,(4):20-23,27
局放试验是检测电力设备绝缘状况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在中国特高压1000 k V电压等级并联电抗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还处于论证摸索阶段。相比1000 k V变压器局放试验,1000 k V电抗器局放试验具有试验容量大、试验装置复杂、屏蔽难度大等特征。文中对1000 k V并联电抗器局放试验的主回路原理进行了分析,对主回路参数如试验电流、电容补偿量、损耗等试验参数进行计算,对局放检测回路的检测灵敏度和抗干扰性进行了分析,结合试验装备技术水平对主要试验设备补偿电容器、变频电压、励磁变压器、阻波电抗器等进行了参数设计和选型,为试验装备研制和现场开展试验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5.
通过获取高压电抗器特高频局部放电信号,对局部放电波形进行特征向量提取处理,用降维后的向量作为输入对BP分类器进行训练和测试类型识别。识别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进行高压电抗器绝缘缺陷类型识别,可以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保持较高的识别率,证明其在高压电抗器局部放电模式识别应用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局放试验是检测电力设备绝缘状况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在中国500 kV电压等级电抗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还处于研究摸索阶段。相比变压器局放试验,电抗器局放试验具有试验容量大、试验装置复杂、屏蔽难度大、检测回路电流大等特征。笔者介绍了500 kV电抗器局放试验装置的配备情况,以及试验方法、试验原理和相关计算。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设备的配置具备在现场完成1台500 kV、4060 MV.A电抗器局部放电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500kV变电站带电检测时发现的500kV 1号电抗器A相存在明显的局部放电信号情况,根据油色谱检测数据,通过现场检查、测试及故障分析,显示该电抗器乙炔含量超标,初步判断缺陷为电抗器爬梯对侧的屏蔽件、定位件、紧固件等金属部件发生悬浮放电,进一步确认是因为此处的铁轭穿心杆螺母松动导致局部放电。根据故障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故障检修处理措施,有效消除了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8.
500kV并联电抗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在运行状态下500kV并联电抗器主绝缘、匝间绝缘情况,对500kV并联电抗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由于变频串联谐振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低局放大功率变频电源的研制成功,使得500kV并联电抗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完全可以进行。通过计算合理配置了试验参数,在设计和工艺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并构建一套现场测试装置,完全符合现场局放试验要求。应用该套试验装置进行了10台500kV并联电抗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套装置可用于500kV并联电抗器局部放电的现场检测,该项技术可以提高500kV并联电抗器的技术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现场变压器、电抗器的噪声及局部放电超声信号的频谱特性及其区别,文中列举了有关现场实测并给出了有关频谱图,本文表明局部放电超声波信号与变压器电抗器运行的噪声频率分布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XLPE高压电力电缆局部放电检测是目前国内外广泛用于分析和判断XLPE高压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绝缘故障缺陷的有效方法。首先讲述了对XLPE高压电力电缆及其附件进行局部放电检测的实际意义,其次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常用的电缆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并对每一种检测方法的检测原理、适用场合、优缺点做了详细的论述,最后立足于实际对电力电缆局部放电检测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分级式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原理结构,分析了控制部分短路故障对各控制支路的电流的影响,得出短路点所在控制支路及下级控制支路电流发生显著变化的结论,并提出如下保护方案:通过实时采集电流计算流过各辅助电抗器的电流值,分析以辅助电抗器的理论电流值作为基础的故障电流定值制定方案,两者比较构成故障电流判据,实现对故障进行判断并判别故障位置的作用。RTDS试验结果反映了此保护具有以下特点:不仅能对控制部分的短路故障进行快速判断,而且能对短路故障发生的位置进行区分,故障判据灵敏、短路故障覆盖范围广且定值易整定。  相似文献   

12.
基于恒流源充电软开关型高压直流电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关频率小于1/2谐振频率的情况下,串联谐振变换器具有对小电容负载进行等台阶恒流线性充电和软开关特性。推导并分析了串联谐振变换器在一个工作周期内的6种工作模式及每种模式下的谐振电感电流和谐振电容电压公式。利用全桥串联谐振变换器对倍压整流器进行类似均充恒流充电,结合脉幅调制(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简称PAM)和脉频调制(Pulse Frequence Modulation,简称PFM)控制方式,研制了一台软开关型高压直流电源。电源的设计过程和测试结果分析表明,该电源满足了软开关和恒流源充电的要求。最后提出一种采用多模块串联叠加技术来提高功率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3.
高压大容量的磁通可控型可调电抗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实现磁通可控型可调电抗器的高压大容量化,分析介绍了多支路补偿技术和基于级联型变流器的系统拓扑结构,前者在线性变压器二次侧设计多个绕组,各绕组用变流器同时注入电流来控制铁心主磁通,以实现一次侧绕组等效电抗无级可调;后者则是将多个电压源型逆变器在输出首尾相连形成前述的变流器。该文还指明了系统设计要点及控制所采用的三角波调制PWM电流控制法。样机实验证明了该技术实现高压大容量可调电抗系统的可行性及这种磁通可控型可调电抗器响应快、运行稳定、低谐波和电抗值极大范围连续可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一种高压发生器串联谐振变换器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高压发生器电源的效率,降低其体积和重量,设计了一种基于UC3875的医用高压发生器直流电源。首先给出主电路拓扑结构,详细介绍了利用UC3875实现变换器零电压零电流开关(ZVZCS)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脉冲频率调制(PFM)和直流侧调功的原理,以保证在负载变化条件下实现大范围平滑调节高压输出。最后设计并实现了一个40~120 kV高压直流输出、额定功率20 kW的样机,并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熊元新  陈绪轩  文武 《电力学报》2010,25(6):444-446
通过引用零值器与泛值器的概念设计无铁磁材料电抗器,将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器件用零值器与泛值器等效表示,用零值器与泛值器设计频率固定的电压反向型和电流反向型电抗器。根据IGBT器件等效成零值器与泛值器总是连接在一起的特点,将零值器与泛值器设计的电压反向型和电流反向型电抗器进行等效变换,最后用IGBT器件变换零值器与泛值器,得到了IGBT电路实现频率固定的电压反向型和电流反向型电抗器原理电路。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电子束熔炼炉高压电源大多是由晶闸管控制的工频升压电源,不仅变压器和滤波器体积庞大,而且电源不具有抗短路特性和快速保护与重启的特点,这严重影响了电子枪的寿命和冶炼质量。针对工频升压电源的缺点和电子束熔炼的特点,将一种高频谐振变换器应用于高压电源。减小了电源体积,降低了开关损耗,实现了快速保护与重启。实验研究表明该电源能满足冶炼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存在补偿容量不灵活的缺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采用调容串联电抗器以实现分级补偿。通过分析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对串联电抗器的参数要求,对调容铁心串联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作了介绍;对无功补偿方案进行对比,说明采用调容铁心串联电抗器后收到的有益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杨文广  张长栓 《变压器》2007,44(2):32-34,57
分析了用串联补偿法进行超高压并联电抗器ACSD试验的原理和可行性,并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19.
简介铁芯串联电抗器技术参数的测定方法及运行检修调试,这些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其它电抗器的试验。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高压可控并联电抗器匝间短路时负序电流和零序电流的计算方法,并以晋东南-荆门1 000 kV特高压电网实例进行计算,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依据计算所得结论提出了电抗器新原理的绝对值比较式负序及零序复合型方向保护判据,其灵敏度较高、整定方便.分析认为:由于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的特殊结构及其纵差保护主要是保护高、低压侧的单相接地故障,因此宜采用分侧差动,不宜采用一般变压器常规的高、低压侧电流互感器组成的差动,也不宜采用零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