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结合ECC密码体制优点和有限域上离散对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混合安全双向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协议基于有限域上切比雪夫多项式的半群特性,运用ECC密码算法隐藏通信双方产生的有限域上切比雪夫多项式值,实现了通信双方双向认证,避免了Bergamo攻击,抵抗了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保证了密钥协商的安全性。理论上分析表明,该协议不仅具有强安全性,而且具有高效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可认证的密钥交换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逐渐应用于各种安全协议中.分析了DH密钥交换协议不能抵抗中间人攻击得弱点,基于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难解性,利用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数字签名方案,提出了基于身份认证的密钥交换协议.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提供身份认证、密钥认证性、密钥的可知安全性、前向保密性,并有效能够防止中间人攻击和重放攻击.把椭圆曲线密码应用于密钥交换协议的认证过程,能有效提高密钥交换协议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认证密钥协商是保证参与者后续通信安全的一种重要机制。2007年,J.Oh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通过一次会话密钥协商过程生成两个会话密钥。但研究发现,该协议不能抵抗基本的冒充攻击和密钥泄露冒充攻击,详细地描述了这两个安全弱点后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方法,并分析了新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认证密钥协议对于在公共网络上安全通信至关重要,它使通信方能够在恶意攻击者当前安全地设置共享会话密钥.基于证书的密码学(CBC)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公钥密码体制中的证书撤销问题、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中的密钥托管问题和无证书密码体制中安全信道建立困难问题.现有的基于证书认证密钥协商方案大多都采用了昂贵的双线性配对,不适合计算资源有限的移动设备.本文设计了一种轻量级的基于证书的AKA协议,该协议用假名技术实现用户身份匿名.该协议提供了前向保密,抵抗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等安全性分析.与以往基于证书的AKA协议相比,该协议在计算效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一直都是一个著名难题,很多协议在设计完成后都被发现有某些安全缺陷,为了使得通信参与方能在公共数据网络进行安全通信,分析了孙继敏等人在2008年给出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研究证明该协议不能抵抗密钥泄露伪装攻击,给出了具体的攻击方案,在原有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可以抵抗这种攻击的改进协议,最后对改进...  相似文献   

6.
一种可认证的群组密钥协商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组密钥协商协议可以使得所有组员协商出一个相同的密钥,该密钥可以被用到后续的组员之间的安全通信中,保证群组通信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本文在可认证双方密钥认证协议和BD群组密钥协商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认证的群组密钥协商协议(ABD)。和BD相比,ABD不仅能抵抗被动攻击还能抵抗主动攻击。  相似文献   

7.
舒剑 《计算机工程》2012,38(10):117-119
针对LLH协议不能抵抗伪装攻击的问题,提出一个改进的基于签密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在计算性Diffie-Hellman问题假设下,利用椭圆曲线密码体制将认证与会话密钥相结合,由此实现协议的双向认证和密钥确认,增强协议的安全性。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具有强安全特性,可以抵抗伪装攻击。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身份的三方认证密钥交换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保公共网络环境的安全通信,一种三方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得到了广泛关注。2009年,Yang等提出了一个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移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有效的三方认证密钥交换协议,然而Tan指出Yang等的协议会遭受假冒攻击,1h随后提出了一种改进协议。但是,Nose指出Tm的协议不能抵抗假冒攻击和中间人攻击。为了提高安全性,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三方认证密钥交换协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分簇的Ad Hoc网络密钥协商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节点的公钥证书为基础,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提出一种分簇结构的Ad Hoc网络会话密钥协商协议,对协议的安全性和效率进行分析。该协议满足普遍认可的密钥协商安全要求,可抵抗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消息伪造攻击等多种攻击,有效地降低终端的计算、存储能力需求,减少了协商过程的通信开销。  相似文献   

10.
改进的基于口令的群密钥协商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红宇  李军义 《计算机工程》2011,37(3):132-133,136
群密钥协商协议是保证后续群组安全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研究Byun和Lee提出的基于口令的群密钥协商协议,指出该协议不能抵抗不可检测的在线字典攻击。基于这个发现,对该方案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群密钥协商协议。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可以抵抗基于口令的群密钥协商协议的常见攻击。  相似文献   

11.
一种无线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新的无线局域网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可以提供双方相互认证及密钥确认。该协议在密钥设置上基于挑战响应协议和KAS方案,在密钥预分配上基于Diffie—Hellman协议,可以提供完美前向安全性,抵抗被动攻击、字典攻击、中间人攻击、假冒攻击等。并对协议的计算代价和通信代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NTRU是目前最实用的基于格构造的密码体制,然而相对于基于NTRU的加密、签名方案,其密钥协商协议却一直很少见诸文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TRU格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该方案是eCK模型中可证明安全,并且可以抵抗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冒充攻击、达到弱完美前向安全;与传统的DH、ECDH等方案相比,该方案计算效率更高,同时因其安全性可以规约到基于格中最短向量困难问题,可以抗量子攻击。  相似文献   

13.
跨域端到端口令认证密钥协商协议(C2C-PAKA)的主要目的是使分布在不同域中持有不同口令的两个客户端可以在各自服务器的协助下实现相互认证并协商出共同的会话密钥。本文中,我们基于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问题,在直接通信架构下给出一个跨域的口令认证的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中,诚实的服务器是不能获取任何关于会话密钥的值。各参与方之间能够实现相互认证。与同类协议比较,该协议具有较小的通信负担和计算负担,更易于实现。此外,协议还能够抵抗字典攻击、口令泄露模仿攻击和未知会话密钥共享攻击等通用攻击类型,同时能够实现前向安全、无密钥控制和已知会话密钥安全等安全属性。  相似文献   

14.

With the growth of the internet, development of IP based services has increased. Voice over IP (VoIP)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services which works based on the internet and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and uses this structure to transfer the multimedia data e.g. voices and images. Recently, Chaudhry et al., Zhang et al. and Nikooghadam et al. have presented three 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 protocols, separately. However, in this paper, it is proved that the presented protocols by Chaudhry et al. and also Nikooghadam et al. do not provide the perfect forward secrecy, and the presented protocol by Zhang et al. not only is vulnerable to replay attack, and known session-specific temporary information attack, but also does not provide user anonymity, re-registration and revocation, and violation of fast error detection. Therefore, a secure and efficient 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 protocol is presented. The security analysis proves that our proposed protocol is secure against various attacks. Furthermore, security of proposed scheme is formally analyzed using BAN logic and simulated by means of the AVISPA too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security of presented protocol against active and passive attacks.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ation cost of the proposed scheme is compared with previously proposed authentication schemes and results confirm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scheme.

  相似文献   

15.
基于自认证的认知无线电密钥交换协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频谱策略使得认知无线电网络面临比传统网络更为复杂的安全威胁.频谱切换引发时延,降低认知无线电网络密钥交换协议的性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适合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密钥交换协议,在分簇基础上根据切换时延使用旅行商问题和组播路由树提高簇内和簇间路径选择效率.簇间和簇内使用基于自认证的多方密钥交换协议,不仅可以防止被动攻击,也可以阻止主动攻击,保证认证和密钥协商同步进行,其运行效率为O(2m),m为簇中节点数量.  相似文献   

16.
密码协议的前向保密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Diffie-Hellman密钥建立协议的密码协议可以提供前向保密,该文通过分析Diffie-Hellman密钥建立协议获得了其原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可以应用于任何非对称密码体制的具有前向保密的密码协议原型,并应用该原型设计了一个具有前向保密的协议。  相似文献   

17.
移动Agent技术是分布式人工智能与Internet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解决移动Agent安全问题是移动Agent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该文首先对移动Agent安全性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然后结合密码学知识和洋葱路由工作原理,以防范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为前提,改进已有的移动Agent安全检测协议,提出了一种更完善的移动Agent安全检测协议;最后是对该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RFID系统中基于公钥加密的相互认证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RFID系统能力的提高和标签应用的日益普及,安全问题,特别是用户隐私问题变得日益严重。提出了一种新的RFID认证协议。认为基于公钥加密的RFID认证协议相对基于哈希函数和基于对称密钥加密的RFID认证协议,有较好的安全性。公钥加密算法NTRU被认为是一种效率较高的加密算法,且更适合于RFID系统,因此提出的协议采用了NTRU公钥加密算法。对该协议的安全性和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可以为RFID系统提供更好的安全性,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隐私保护,且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群密钥协商协议能够抵抗主动攻击,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可认证方案。该方案以一种可认证的两方密钥协商协议为基础,首先提出了该协议的无认证版本,然后通过二叉树把两方认证版本、一方认证版本和无认证版本结合起来。该方案提供了隐含密钥认证和完善前向保密等安全属性。其通信开销是常数,计算开销与成员数目的对数成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