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治淮》1996,(8):34-36
水利部丹江和苏南水利经济工作会议以来,我委在进一步抓好治淮工程建设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下大力气发展水利经济,着重在“两个转变”上狠下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到1995年底,水利资产经营投资4551万元,兴办各类经济实体21个,1995年全委多种经营收入及各类收费总额2200万元,人均创收超过1万元,职工人均收入由1994年的7200元增加到1995年的8500元,经济工作开始走上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八五”期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高开雄 《治淮》1998,(11):17-17
近几年来,大丰市水利局充分利用水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利渔业,全市水利渔业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市已形成水产养殖基地11个,苗种繁育场一个,养殖面积16570亩。1997年,全系统共产各类水产品376.75万公斤,实现产值6930万元,利税430万元,水利渔业走上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轨道。具体做法是; 一、立足优势,理清开发水利渔业发展思路 大丰市地处江苏沿海,经济并不十分发达。在这样地区发展水利经济受到过挫折,也经历过失败。但失败和挫折使他们认识到:水利部门的优势在资源、技  相似文献   

3.
薛金林 《江苏水利》1998,(12):19-19
改革开放20年来,吴江市始终坚持一手抓水利建设,一手抓水利经济,两手齐抓,两手都硬。水利经济已从70年代的艰苦创业、自我维持,80年代的加快积累、自我壮大,发展到90年培优汰劣、调整增长的新阶段。20年来,全市水利经济总量快速增长,1978年水利经济固定资产仅为1000万元,产值350万元,利润75万元,到1997年底已拥有固定资产1.5亿元,产值5.0亿元,实现净收入2000万元。回顾吴江水利经济20年的发展历程,主要有三点启示: 启示之一:深化改革,要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吴江的水利经济起步于70年代。在创业初期,仅仅依靠机电排灌管理人员的一技之长,做些维修服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江苏省大丰市牢固树立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思想,在抓好水利建设的同时,坚持把水利经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1994年、1995年大丰市水利经济总产值和利税均列全市行业之首,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水利先进单位”。1996年,全市水利经济总产值达2亿元,实现利税800万元;计收水费525万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枣庄市在发展水利事业上实行两手抓,在强化水利基础没施建设的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发挥产业优势,强化质量管理,大力发展水利经济和多种经营,通过不断改革体制,创新机制,使工程建设和水利企业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全市水利经济逐步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截止2001年,全市已形成水利经营固定资产6.5998亿元,发展经营项目592个,从业人员3600余人,水利经营总收入3.3772亿元,利润3200万元,水利职工年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水利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保证水资源的有序利用和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江阴市的水利经济工作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导下,紧紧围绕水利建设和创建水利产业,致力于优化水利经济结构,努力转变水利经济的增长方式,使全市的水利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997年共完成经济总收入6.5亿元,比上年增长近10%,考核效益达4800万元。目前,全系统已拥有固定资产2.9亿元,净资产(所有者权益)达2.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1%,经济实力有了极大的增强。综观近年来的江阴水利经济的发展,他们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海林市土地面积9 987平方公里,自然分布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可开发利用水资源总量为 31.77亿立方米。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水利要有大的发展,就必须针对不适应水利发展的旧机制和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以改革求发展。为此,几年来,海林市水务局抓住实现“水务一体化”的契机,主要进行了4个方面的改革,促进了水利经济的较大发展。 一是在水利管理体制上改革。为树立“大水利”观念,适应“大水利”发展,1998年海林市水利局改为水务局,接纳原市自来水公司后,成立了市供水总公司及海林市水利水能开发集团,从此统管…  相似文献   

8.
海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不仅素有“林海雪原”、“中国雪乡”的美誉,而且水利水能资源非常充沛,境内有大小河流144条,水资源总量78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500万千瓦。多年来,我市一直把发展水利经济作为强基础、富自身、安置职工就业和奔小康的战略性任务来抓。经过多年来的艰苦努力,全市水利系统现已拥有水电、供水、旅游、建筑、水泥制品、轧钢、水保基地、商店、饭店、氧气厂10个行业,58个经营实体。2002年水利固定资产达到7056万元,水利经济总产值达9373万元,企业职工人均收入7263元,从业人员达到450人,占全市水务系统职工人数的72.2%,振兴了水利行业,富裕了水利职工,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的进步。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朱国华 《治淮》1998,(4):45-46
1996年,江苏省大丰市水利局水利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产值2.02亿元,利润954万元,比1995年分别增长153.2%和132.4%。全市水利系统51个事业单位均收入大于支出,142个经济实体无一亏损,基本实现“行业致富职工脱贫”目标。我们的做法是: 抓资源开发,主攻规模集约经营,营建“三个万亩”基地。  相似文献   

10.
泰州市自1996年成立以来,十分注重增加对水利的投入,特别是注重调动社会办水利的积极性。1997年全市水利总投入达28466万元,其中直接以资金形态投放的为13536万元(不含省属重点泰州引江河工程投入数,下同),占总投放量的47.6%,其余为农民投劳。全市水利投入水平比上年平均增幅高达88%。总结泰州市加大水利投资的思路和做法主要为:  相似文献   

11.
1994年水利部在丹江口第一次召开全国水利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发展水利经济的命题。改革开放以来,河北水利经济逐年壮大,尤其是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我省水利经济明显加快了发展速度。1979年水利经济总收入1610万元,到1992年总收入44613万元,增长了20倍。1998年总收入33.1亿元,利润1.9亿元,1993年至1998年总收入年均递增28%。1996年我省水利经济总收入和利润全国排序双双进入前十名。在务实中解放思想。我省在解放思想上最大的特色就是经过长期不断探索,理顺了…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千方百计发展水利经济。经营触角已扩展到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电子元件、丝绸服装、包装材料、建筑材料、汽车修理、乡镇供水、商贸服务等行业。水利经济的销售收入、利税也分别由1980年的1847万元和356万元发展到1998年的22.94亿元和1.342亿元,销售收入增长了123倍,利税增长了37倍。这其中,依托行业优势可以说是苏州水利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水利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因 苏州市水利经济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发展,从外部环境来看,是和改革开放20年来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乡镇企业膨胀型发展密不可分的;从系统内部来看,是水利干部职工转变思想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晋城市水务系统以"1321"工作为重点,以民生水利为基础,以重点水利工程为龙头,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水利改革发展实现了新跨越. 一、水利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水利发展快速推进 市水务局"三定"方案获市政府批复,市水务局正式成立;新增了基建科和水环境科两个职能科室,全市涉水事务行政管理职能逐步向一体化管理转变;成立了晋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指导并监督全市实施节约用水工作.市水务公司良性运行,相继组建了8个子公司,资本金规模由成立初的5500万元增加到3亿元,为全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水利投资稳步增长,2012年全市水利总投资达4.5亿元,比2011年提高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拓宽水保思路夯实基础产业郭鹏刘育明宁武县水利水保行业抓住汾河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机遇,大力发展水利经济。经过十年的艰苦努力,由原来固定资产35万元发展到现有固定资产2480万元;由原来仅有的一个小水电企业发展到现在的9个各类经济实体。年创产值...  相似文献   

15.
在“转轨变型、全面服务”和“一把钥匙,两个支柱”方针指引下,我市水利综合经营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1年同1984年相比,综合经营企业(项目)由2个增加到21个,固定资产由13.24万元扩大到114.8万元,产值由78.4万元增加到629.98万元,利润由11.14万元增加到36.21万元,税金由1.12万元递增到12.76万元,从业人数由29人增加到399人。六年来,我市水利综合经营共创利润142.3万元,上缴国家税金36.47万元,上缴能源交通基金、农业发展基金3.42万元,弥补事业经费28万元,用于工程维修配套16万元,并增加了广大职工的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聊城市各级水利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水利经济工作取得全方位的突破和较快发展。到2001年底,全市水利经营固定资产净值达到8.62亿元,比1999年末增长22%,年均增长10.4%;2001年全市水利经济总收入比1999年增长17.64%;实现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济南市不断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济南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又为全市水利信息化建设绘出了宏伟蓝图。随着“规划”的逐步实施,打造济南数字水利的目标将很快实现。1信息化建设概况济南市水利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已建成应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有以下6大系统。1·1雨水情遥测及数据处理系统济南市防汛调度雨水情遥测系统从1990年开始建设,雨量遥测站已由当初的12个发展到现在的113个,遥测站遍布全市每一个乡镇,同时,在卧虎山水库、锦绣川水库及小清河市区段设置了8个水情遥测站。现有的…  相似文献   

18.
无锡市水利经济考察点滴张玉凤1997年10月20日至28日,我参加了由省防办组织在无锡市召开的“山西水利经济研讨会”,经过几天的研讨和考察,收获很大。1无锡市水利经济发展特点无锡市水利经济的起步和发展离不开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大气候。全市改革的...  相似文献   

19.
刘文凤  王树声 《江苏水利》1999,(1):41-41,43
近年来,兴化市东鲍水利站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水利经济稳中有进,目前已拥有经营项目8个,固定资产总值218万元,生产经营场地7200多平方米。1997年实现经营总产值830万元,创利税74.6万元,成为兴化市水利经济十强水利站。全乡水利基础设施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全乡已建排涝站37座,排涝能力37.08立方米/秒,达到了日雨200毫米两日排出的  相似文献   

20.
1999年,阳谷县水利经济综合经营产值达到7200万元,利税突破710万元大关,创该局水利经济工作有史以来最高水平。在水利经济工作中,他们把用足用好上级关于发展水利经济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作为搞好水利经济工作的前提,把“一头两翼”、“两个根本转变”作为发展水利经济的总体思路来抓,结合自身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