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全面综合分析忻州市地质、降水、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该区域内水旱灾害的形成特点和发生规律,计算得出了水旱灾害的表现频率,认真分析了水旱灾害的主要成因,具体提出了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防治和减轻水旱灾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水旱灾害是辽宁省最大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严重,是影响全省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防灾减灾,提高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任务。通过对辽宁省水旱灾害的历史回顾和水旱灾害资料的分析,总结辽宁省水旱灾害发生的一些规律和特点,提出对水旱灾害防治工作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
高志良 《山西水利》2003,(6):18-18,62
结合晋中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及水旱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内,要立足防灾减灾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实施防洪保安三项战略,建设抗旱增效五大工程”为重点,全面提升水旱灾害抗御能力。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一直影响大连市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水旱灾害。据统计,1943~1997年154年间,共发生水旱灾害113次,其中水灾67次,旱灾46次。从水旱灾害的发生规律来看,水灾和旱灾是交替出现的;从受灾的程度来看,旱灾明显大于水灾。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长江流域近500年水旱灾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省境内长江流域近500年水旱灾害史料的统计,并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阐述了历史,阐述了历史水旱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在500年中发生各级水、旱灾合计223年,平均约2年即有1年灾。另外,大水灾和大旱灾的连续发展生具有交替规律。水、旱灾发生的季节分布统计表明,大多数的水、旱灾发生在夏季节,均占统计年数的90%以上。从地区分布看,境内和茳以南地区水灾较多,以北地区旱灾较多。对今后研究水旱灾害和  相似文献   

6.
水旱灾害统计既可以为各级领导实行科学决策、指挥防汛抗旱救灾提供灾情信息,也可以为研究水旱灾害发生规律、研究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基础资料.结合湖南省水旱灾害统计工作现状,在信息网络、人员培训、队伍建设、管理考核等方面提出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降水的年内与年际变化分析着手,寻找异常的雨水情特征与重大水旱灾害的相关关系,认识湘西水旱灾害的发生规律,得出湘西重大水旱灾害与厄尔尼诺间的关系,并据此建立预报模型,超长期预测区域降水,从而预测重大水旱灾害,达到防灾减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豫东南水旱灾害及减灾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口地区位于豫东偏南,历史上水旱灾害频繁。建国后,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灾害有所减轻,但水旱灾害仍然是影响本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水旱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减免对策作一探讨。 一、水旱灾特点及成因 据历史资料统计,自周庄王十四年(前683年)至1949年,区内共发生大雨涝163年,旱灾118年,黄河决口入侵境内74次,沙河决溢60  相似文献   

9.
水旱灾害统计是防汛减灾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各级领导做出防汛抗旱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也为研究灾害发生规律、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基础资料。简洁明了、统一规范的水旱灾害统计报表是做好灾情统计工作的重要工具,文章结合在庄河市多年工作经历,提出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新乡县水旱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乡县历年来水旱灾害的研究,分析水旱灾害的成因、特征、规律及发展趋势,提出解决水旱灾害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梧州六百多年的灾情记录,统计分析该地区水旱灾害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为分析研究梧州及广西较大面积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及防灾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费县水旱灾害发生情况,系统地分析了其灾害产生的规律、特点及成因,并提出了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水旱灾害就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大敌,水旱灾害不仅直接影响和破坏人类的生产活动,而且常常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水旱灾害发生的机遇最多,占的比重最大,造成的危害也最严重。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是减轻水旱灾害的治本措  相似文献   

14.
根据历史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对浙江省的水旱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水旱灾害发生的时间与区域规律,特别是利用全省各地历年最高洪水位超过警戒水位的情况来分析全省水灾发生的时间与区域规律,用各地多年平均受埋面积占当地总耕地面积面分比来分析全省旱灾发生的区域分布规律,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株洲市辖炎陵县、茶陵县、攸县、醴陵市、株洲县和城市四区,总面积11420km2,是典型的山丘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水旱灾害经常发生,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直是株洲市的心腹之患。总结长期与水旱灾害斗争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对山丘区的水旱灾害必须进行综合治理。1 山丘区治水要先治山治理水旱灾害,有效控制迳流的第一道防线是植被。据专家研究,在南方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高质量的阔叶林可年截蓄高达300mm的降水,33333hm2专门用于水土保持的成年森林约等于1座1000万m3永不干涸的水库。株洲共有…  相似文献   

16.
杨云华 《东北水利水电》2004,22(7):13-14,17
本文分析了辽宁省水旱灾害各因素的发生发展规律、特点及物理成因,对今后一段时间洪旱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辽宁省防灾减灾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翠艳 《水利天地》2009,(11):18-18
水灾和旱灾是当今世界发生最频繁、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资料表明,在过去的2200多年间,我国共发生1600多次大水灾和1300多次大旱灾,其中以区域性的水旱灾害为多。为了抗御水旱灾害,减少灾害损失,需要我们迅速而准确地对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做出评估,以此作为组织实施抗灾救灾的决策依据。水旱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迅速而准确地评估一次水旱灾害经济损失,除了需要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外,还需要科学的评估方法。目前,评估水旱灾害经济损失的方法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宜章县水多水少都成灾,水旱灾害往往交替发生。文章针对近年所发生的水旱灾害,结合现有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分析了造成宜章县水旱灾害的成因,并提出抗御水旱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防汛抗旱的形势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旱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可设法将灾害损失减轻到最低限度,云南 是中国水旱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防治水旱灾害的过程中,要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与减灾的关系,运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减少水旱灾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农田水利是控制水旱灾害、调节土壤水分状况,发挥土地综合生产力和开发利用农业新技术的基础设施。在我国气候多变,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特殊自然环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