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插条造林     
<正>以树木的枝条作插穗,直接扦插到造林地上的方法,其关键是插穗的选取。一般宜采用中、壮年优良母树上1~2年生枝条或1~2年生的苗干。某些树种如杉木,则用根桩或根部萌发的1~2年生的枝条为宜。针叶树种的插穗应带顶芽。插穗的长度一般要求30~70 cm。干旱砂地必须深插,要求较长的插穗。地下水位  相似文献   

2.
插条造林     
<正>以树木的枝条作插穗,直接扦插到造林地上的方法。其关键是插穗的选取。一般宜采用中、壮年优良母树上1~2年生枝条或1~2年生的苗干。某些树种如杉木,则用根桩或根部萌发的1~2年生的枝条为宜。针叶树种的插穗应带顶芽。插穗的长度一般要求30~70厘米。干旱砂地必须深插,要求较长的插穗。地下水位较高,立地条件较好的造林地可浅插,插穗可短些。采集插穗在秋季生长停止以后到春季萌发以前进行,有时也可随采随插。为提高成活率,在干旱地区宜对插穗进行浸水处理;湿润地区在保藏中也要注意使  相似文献   

3.
绥德地区约有占总土地面积20%的荒坡。依据土地利用规划,主要作为宜林地,用以造林。这类土地较本地区的农耕地埂为破碎、干旱、陡峻瘠薄,为黄土或红色土,生有白草、狗尾草、鬼箭、阿尔泰紫莞、草木樨状紫云英、高蔓草藤、旱卢苇藁属,羊厌厌、杜柳、达乌里胡枝子等杂草灌木,因而在造林技术上,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今就有关造林季节、树种、方法等几方面的问题研讨如下。一、造林季节:应依据各个季节的降水、土壤水分、霜冻及树种的造林特性来选择适宜的造林季节。本地区全年降水约400~500公厘,初霜约在十月中旬,终霜在四月中旬,十一月中旬士地开始结冻,三月中旬解冻。全年降水分布及土壤水分(0~30公分及0~10公分)变化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使造林树种与造林地合理配置,在高塬沟壑区的阴坡和阳坡分别采用集水造林、普通造林和荒山3种处理,对O~200cm土层水分分布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阴坡各层土壤含水率比阳坡高1.65~4.14个百分点,平均高2.58个百分点;在春季造林时,栽植营养钵苗深度为20cm和栽植大苗深度为40cm的土壤含水率,集水造林最高,荒山次之,普通造林最低,阴坡土壤含水率都高于15.19%,阳坡都低于11.51%。  相似文献   

5.
整治国土的生物武器——沙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胡颓子科沙棘属。又名酸柳、酸棘、黑棘等,是一种小浆果植物,落叶灌木或亚乔木,主干可达10米,常见干2米左右。因为它满身都是宝,所以被人们誉为“神奇植物”、“绿色瑰宝”、“整治国土的生物武器”。在我国水土保持部门推广的26个树种、草种之中,沙棘被...  相似文献   

6.
洋槐是营造水土保持林的优良树种,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呂二溝流域从1953年起开始选用洋槐造林,几年来全流域造林3,081,501株中,洋槐达80%以上。現在这些洋槐大部分已成幼林,最高的有6~7公尺。一般的都有1~2公尺,很多溝壑滑坡,已被洋槐的迅速生長控制起來或减少了土壤的冲刷流失现象,使  相似文献   

7.
沙棘是耐干旱、耐水湿、耐贫瘠的树种,无论什么土壤条件的侵蚀沟,都适合栽植沙棘。治沟的第一步是修沟头谷坊。为了防止侵蚀沟向上扩展,在沟头用石头和水泥修上永久性的谷坊,把沟头困住,谷坊迎水面与地面平行,顺水面修成台阶,阶面的长度宜长些,台阶高30厘米一40厘米,台阶延伸到沟底,台阶的个数视沟深而定。第二步是削坡呈阶梯形整地。整地最好在秋季进行,沟壁两侧削坡后,修成阶梯形,阶梯数量团沟深而定,阶梯的宽和高各70厘米一脱厘米,植树坑径深30厘米X30厘米,株距1米,底层台阶距离沟底1米一1.5米。第三步是造林。春季在…  相似文献   

8.
刘志琴 《海河水利》2002,(3):43-43,46
三倍体白杨比普通毛白杨具有生长迅速,抗病虫强,经济价值高的优点,是目前堤防绿化采用的主要优良树种之一,由于堤防造林方法不当,往往使造林成活率低,影响堤防工程的生物防护功能和经济效益,为此,适时选苗,栽种,剪枝,防虫是确保三倍体毛白杨成材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浅谈沙棘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是干旱风沙地区水保造林的先锋树种,它适应能力强,繁殖容易,经济价值高,被广泛应用于黑龙江省水保造林和退耕还林。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涇河北部地广人稀于旱地区的造林綠化,給發展山区生产、迅速实現园林化、控制水土流失、根治黄河寻求費省效宏的造林方法和速生树种,在洪德地区进行了初步的調查研究工作。調查的方法是以新造林地为主,結合群众以往所种植的林木进行树木生長及造林工程标准效益的观測以取得对比資料。調查的重点在鋪溝流域及洪德附近地区的群众造林和国家造林的林地上。通过調查已經取得一些資料,現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11.
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27(11):75-80
 在陕南秦岭山区的在摞荒地,用本土树种进行人工造林研究。在田间实验中,通过在2个地点(一个清除植被,一个没有清除植被)比较4个树种(中国杉、栓皮栎、山东槭树、中国榛树)的优劣程度,并在种植后一年,用树种存活量和高度来评价实验是否成功。结果显示,所有调查树种的成活率是令人满意的,然后高度不十分理想。由于中国杉种植在好的母质上,它的高度是非常合理的,然而栓皮栎和山东槭树很矮。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榛树嫩枝枯死,导致它的嫩枝数量呈减少趋势。竞争植被的砍伐对存活量和高度没有重要影响。长时期的调查将为用本土树种进行人工造林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GDF40-WY-460型蝴蝶阀是一种新型蝴蝶阀,在结构设计和综合性能上有限多优点,其活门设计成弓形结构。具有良好的强度性能、工艺性能及水力性能等,并可作为引水钢管的挡水堵头。该蝴蝶阀在水东水电站运行情况良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蝴蝶阀型式。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科学院研制成一种能准确测量冰层厚度的无线电探测仪。仪器靠支架固定在汽车或拖拉机上,雷达天线方向朝下并指向冰层。仪器可连续提供所在位置的冰层厚度数据。这种无线电测厚仪的工作性能可靠,即使在冰层上覆盖有0.4米厚积雪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冰厚的测量精度。仪器的首批样机已在西西伯利亚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水利冲填工程处于1994至1995年期间,调遣一艘绞吸式200米3/时挖泥船,完成江苏省望虞河整治工程的疏浚任务.该河道设计底高程为-3.0米,平均地面高程为4.5米,河道边坡为变坡式,在-1.0米以下边坡坡度为1:5,在-1.0米以上边坡坡度为1:3.施工人员根据下超上欠的原则,采取阶梯式开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控制河道边坡的质量呢?常规的施工放样方法是,采用浮标成浮灯等明显标志,测设在水面上.但是,这种方法控制边坡质量效果很差,受水池流速、风浪波动和水位涨落等因素影响极大.尤其是在施工期间,保证河道通航的要…  相似文献   

15.
水泵,作为一种通用水力机械,已应用到了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特别是用途广泛的离心泵。但在许多单位,由于对水泵维护不够或长时间使用,水泵没有了铭牌,不知其型号,对其性能的了解、使用变得尤为困难。下面,就无铭牌的水泵的型号,介绍一种简易的推求方法,供同行参考。首先,利用下面估算公式,求流责转速和扬程等有关参数:1.流量式中:F-一泵进口面积(米勺D——泵进口直径(米)V——泵进口流速(米/秒)。一般为2.5-3.0米/秒,取V=2.8米/秒,则:Q=2.2D2(立方米/秒)2.转速可查下表求得:3.扬…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讷河市在水利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当基础土质为细沙性或破土性时,常常采用一种暗排方式--组合井排水。即将4根底部钻有花管的2寸铁管(按要求分别打在基坑中的指定位置)联接在一个组合体上,然后与6寸水泵相连,再将水泵安上出水管。通常将组合井体放在基坑上岸,离上岸边有一定的距离,防止后期组合体及泵体下滑。而在九井尾水工程施工中,将组合体安放在开挖基坑的边坡上,即在不影响施工的情况下,在边坡上将打入地下约1米深的4根木桩连成整体框架,然后将组合体及泵体固定在其上,再将水泵安上出水管。通过改进后较大…  相似文献   

17.
侧柏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是我省石灰岩山地干旱阳坡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由于春季干旱少雨,侧柏山地造林多在雨季进行,这样受天气状况的影响很大,必须是在土壤水分含量高,且造林后出现连阴天时,才能保证成活,否则往往造林成活率很低,甚至造成失败。 容器育苗造林具有抗旱保墒、成本低廉、成活率高等优点。但是,由于侧柏容器育苗造林的主要技术环节上缺乏系统的试验研究,在生产实践中还有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在植被日渐缺乏保护的情况下,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极易发生侵蚀,造成水土流失,引发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从立地条件、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草种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等方面分析了造林种草水土保持因素与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的先锋树种。近几年来,黑龙江省龙江县开展了大面积的沙棘人工造林,现拥有沙棘人工林近10万亩,特别是在西部半山区,集中栽植的6万亩沙棘水保林,在治理侵蚀沟、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及农村经济发展上起到了积级作用。 一、沙棘林的树冠截流与枯枝落叶的持水作用 龙江县西部半山区土壤瘠薄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全县境内已形成侵蚀沟2万多条。为根本改变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20.
我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即将启动。解决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是实现山川秀美的关键环节。这在黄土高原治理中尤为重要。实践证明,沙棘灌木是生态环境恶劣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难得的先锋树种。发展沙棘是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是实现山绿、水清、人富的一项重要措施。   之所以把沙棘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一是沙棘耐旱、耐寒、耐瘠薄,适用范围广。大力发展沙棘,有利于加快山川秀美工程实施步伐。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的症结在于水分奇缺,而沙棘具有刺多、叶小且含腊质、蒸腾量小的优点。它能耐- 50℃和 60℃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