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FRP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通过对一组外贴CFRP布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抗弯承载力进行了理论公式计算,并总结出了各国加固规范给出的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情况。其次,对同一组梁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模拟了加固梁在四点弯曲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后,利用验证后的有限元模型进一步分析研究了相关参数对加固梁抗弯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与配筋率相关的承载力修正系数,为加固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CFRP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江波  叶列平 《工业建筑》2004,34(Z1):72-78
本文沿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基本理论,对CFRP加固梁的裂缝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包括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CFRP布加固后钢筋应力的计算问题,提出的裂缝间距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建议了CFRP加固后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本文提出的计算表达式简单,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计算计算公式统一,可作为实际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3.
CFRP加固梁U型锚固效果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FRP与混凝土层间剥离是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中最常见的破坏形式,在CFRP端部或沿全梁设置横向U型锚固是目前工程中使用最广泛的防止过早剥离破坏的方法。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比了无U型锚固,端部设置U型锚固以及沿全梁施加U型锚固3种情况下,加固梁的承载力、变形、粘结层的滑移量以及CFRP应变分布,分析研究U型锚固在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中的作用。由计算分析结果可知,U型锚固可有效提高加固梁的承载力和刚度,防止过早剥离破坏的发生。在钢筋屈服后,沿全梁设置U型锚固比端部设置U型锚固能够更有效防止发生剥离破坏,但同时也引起CFRP应变分布不均匀,当CFRP被拉断破坏时,沿全梁锚固时加固梁的极限承载力低于端部锚固情形。  相似文献   

4.
新型CFRP抗弯加固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外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法中加固构件因发生CFRP布剥离而使加固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端部锚固方法,即将CFRP布两端缠绕在铁片上,然后用螺栓把铁片固定于混凝土梁的支座处;对采用该方法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三点弯曲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端部锚固方法可以延缓CFRP布的剥离,即使CFRP布在跨中剥离仍可与梁共同受力,直至CFRP布拉断,从而有效地提高CFRP的利用率;此外,加固梁表现出良好的延性破坏特征。  相似文献   

5.
杨志  应永祥  鲍安红 《山西建筑》2009,35(20):59-60
通过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粘贴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前后的受力特征和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的确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CFRP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新型复合粘结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外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通常发生CFRP布与混凝土之间的剥离破坏,使得CFRP布的抗拉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外贴法与机械锚固法相结合的新型复合粘结技术,由1个钢片和2个螺栓组成的锚固件对外贴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上的CFRP布进行锚固,并进行了7根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主要研究CFRP布的粘贴层数及锚固件间距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复合粘结技术可以有效地阻止剥离破坏的发生,使梁的极限承载力得到显著提高,提高程度随CFRP布粘贴层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6)
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CFRP加固一次和二次受力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在短期荷栽作用下裂缝的发展规律以及裂缝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数据模型与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非常比较接近,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大幅度提高了其抗疲劳性能,所以,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将要广泛的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领域。  相似文献   

8.
9.
《安徽建筑》2019,(7):75-76
随着建筑服役年限的增长,环境腐蚀限制结构承载力的问题已不容忽视。CFRP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修复领域受到了青睐,CFRP加固结构疲劳性能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文章结合现有实验,较完整地总结了CFRP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0.
对在汶川地震的震损建筑中拆下的强度等级约C13的钢筋混凝土梁,加载到相同损伤程度后,进行8种加固方法 22个钢筋混凝土梁单调加载试验,探讨梁的极限承载力、破坏模式、裂缝开展和应变变化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采用剔槽植入钢筋置换混凝土灌胶再粘贴碳纤维布(CFRP)的复合加固方案,加固梁的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与直接粘贴CFRP布比有显著提高。2)剔槽植筋复合加固方案中的CFRP布上的应变值比简单粘贴CFRP布后应变值增大更多,新旧混凝土间协同工作性强,可以很好地发挥CFRP布高强作用。3)采用复合工艺加固的梁,如适当提高碳纤维布的用量,可以进一步改善钢筋的受力状态,有效地提高梁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  相似文献   

11.
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梁技术是目前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进行了全过程的非线性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2.
碳纤维布加固已损伤高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5根碳纤维布加固高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试验,其中3根为预裂梁,2根为对比梁,分析了不同损伤程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损伤程度对加固梁的极限荷载影响不大,对梁的抗弯刚度影响较多.  相似文献   

13.
碳纤维片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弯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碳纤维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加固后梁的承载力、延性等结构性能指标,并探讨了受拉纵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碳纤维量及二次受力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对碳纤维工程加固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碳纤维布加固高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苏岩  杨玫 《建筑科学》2006,22(5):34-38,70
在12根梁的试验基础上,对碳纤维布加固高强钢筋混凝土梁后的受弯破坏特征及对梁的极限承载力、刚度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试验中考虑了纵筋配筋率、加固量与加固方式、锚固情况、粘结长度四个变化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碳纤维布加固的高强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提高较多,加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在对8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静载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嵌贴长度、嵌贴数量对碳纤维板条嵌贴加固梁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及刚度等的影响,并且比较了表层嵌贴法和外贴法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嵌贴长度对加固梁的破坏形态影响较大,过小的嵌贴长度可能引起梁的剪切破坏,足够的嵌贴长度则会保证梁发生延性较好的弯曲破坏;嵌贴数量对梁的破坏形态影响不大。随着嵌贴数量的增加,梁的极限承载力和刚度能得到大幅度提高,而嵌贴长度对二者的影响较小。此外,通过与外贴碳纤维布加固梁的比较表明,相同嵌贴数量下,表层嵌贴法的加固效果明显优于外贴法。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受弯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5根连续梁的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加固T形截面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受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在初始荷载小于极限承载力20%的情况下,可以忽略二次受力的影响。增加碳纤维粘贴层数对连续梁屈服荷 载影响较小,但极限承载力有一定提高。增加支座配筋率能有效提高支座及跨中的屈服荷载,但极限荷载并 无提高。采用改进后的“虚梁法”公式对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荷载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2根芳纶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和1根未加固基准梁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非预应力和预应力芳纶纤维布加固已裂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延性和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芳纶纤维布可以明显地改善加固梁在使用阶段的受弯性能.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预应力芳纶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外贴C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抗弯设计方法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用碳纤维增强聚合物 (CFRP)加固RC梁的受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并给出若干设计建议 ,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截面应力及抗弯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纤维布施加预应力后粘贴加固可有效改善混凝土梁正常使用阶段的工作性能,相应截面应力和抗弯刚度分析对于合理评价加固梁的工作状态有重要意义。根据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正常使用阶段的截面受力分析,提出了截面应力的简化计算方法,进而通过引入碳纤维布应变不均匀系数,得出了对于未加固梁、非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梁和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梁均适用的截面短期抗弯刚度的实用计算方法。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建议的截面应力和抗弯刚度计算方法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