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定向耦合器在DIFM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畅  冯起  袁乃昌 《现代雷达》2006,28(2):60-63
介绍了一种新型微带定向耦合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给出了采用这种新型定向耦合器的微波鉴相器设计。并得到其误差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最后。介绍了一种基于这种微波鉴相器的瞬时测频接收机,并给出了用于温度补偿和误差校正的自动快速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FPGA的等精度频率计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三种测频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FPGA的等精度测频原理.给出了采用串行BCD码除法并通过FPGA来设计等精度频率计的具体方法.该频率计可以兼顾频率计对速度、资源和测频精度等诸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用等精度测频和内插技术来提高快速测频精度的原理,说明了其于此项技术对现有的跳频电台的检测方法,给出了检测过程的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4.
基于FPGA的多功能全同步数字频率计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比较现有测频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介绍全同步测频原理,给出采用AT89C51单片机实现控制,并通过FPGA芯片,在Max+PlusⅡ中运用VHDL语言编程,设计出一个多功能全同步数字式频率计。该设计可以兼顾频率计对速度、资源和测频精度等各方面的优化需求。  相似文献   

5.
CPLD在电机测速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测周和测频两种方法的比较,给出了一种M/T法对电机速度进行检测.该方法根据电机的转速变化,通过设定预置门控信号的时间值,确定测周与测频法间进行切换的电机转速值,从而自动完成测周和测频法间的切换,故具有检测范围宽和检测结果准确的优点.并给出了M/T法的检测原理和具体工作过程,采用Altera公司的EPM7128芯片实现了对电机测速电路的设计.最后对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其结果表明该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从傅氏变换基本公式出发,介绍了以色散延迟线(SAW DDL)器件通过“相乘-卷积-相乘(M-C-M)”方式实现傅氏变换的方法。以线性调频(chirp)傅氏变换为基础,研制了测频带宽大于200 MHz、频率分辨小于5 MHz、适应100 ns脉冲的接收机用测频模块,同时给出了样品实验结果和测试波形图,并进一步探讨了改进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了一种利用单片机进行控制的精密测频方法,以及该方法克服测量误差的原理。并对传统的测频方法中存在的精度低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C8051F041的高精度频率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等精度测频原理,给出了采用C8051F041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的高精度数字频率计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将待测频率信号经过整形放大后输入单片机,然后由单片机控制内部计数器分别对待测信号和标准信号同时计数,再经运算处理得到测量结果,并由LCD实时显示,同时通过RS232串口传至上位机进行记录分析。该设计方法与传统测频系统相比,具有测频精度高,速度快,范围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调频非线性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等光频间隔重采样的调频连续波测距系统,采用相位差测频法测量了待测目标点的距离;对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原理进行分析和推导,并依靠该系统进行了测距稳定性和测距误差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8.3~9.3 m测量范围内,相位差测频法的测距单点稳定性范围为50~95μm,测得的距离与理论距离的残余误差不超过100μm;所提算法比快速傅里叶变换具有更好的测距精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多相滤波结构的数字下变频原理,对用于数字下变频的测频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是简单易行的。这种测频方法对宽带数字接收机的设计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蔡教武  钟娟 《电子测试》2007,(11):74-76,48
本文介绍了等精度测频原理及误差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等精度测频原理的频率计的实现方案.最后给出了等精度频率计VHDL程序仿真图.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电子战中,数字测频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对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 )数字信道化技术进行了原理分析和理论仿真,然后研究了欠采样技术,并提出了将STFT 信道化与欠采样结合使用的测频方法,并以正交双通道延迟解模糊为例,仿真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一种提高脉冲信号测频精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短时脉冲信号为研究对象,推导了FFT测频方法精度与脉冲时宽的关系式,指出了使用传统FFT测频方法的不足之处。研究了插值FFT法提高测频精度的原理,分析了在噪声背景下,由于插值方向错误对测频精度的不利影响。探讨了加窗情况下插值FFT方法的抗噪声性能,给出了基于汉宁窗的插值算法,通过仿真验证了其降低测频误差的效果。分析了算法的可实现性,并给出了基于FPGA的全数字实现流程。最后对应用此算法的侦察接收机进行了测试,结果满足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文献「1」分析了多波道比幅测频系统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多波道比幅测频系统测频精度的估计公式,并对系统构成和参数选择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陈铸 《电讯技术》2012,52(7):1129-1132
在保持实时测量的基础上对传统的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测频算法加以改进,采用了基 于多相结构的短时测频算法和CZT算法,大大缩短了瞬时测频的运算时间,提高了测频精度 ,减少了运算资源,更加利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采用声光信号处理的相干光探测方法,分析了声光测频原理,研究了采用相干光探测实现电磁频谱信号的前端截获,给出了提高系统瞬时测频精度和分辨率的基本措施.通过声光互作用建立衍射光栅,抑制不确定噪声和干扰信号对信号检测和频率测量带来的影响.实验证明,基于声光效应的相干光探测系统对带内随机噪声具有一定的选择和滤波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综合测频法通常由搜索测频法和非搜索测频法这两种体制的测频方法结合而成。非搜索测频法瞬时测频范围大,但测频精度较低;而搜索测频法的瞬时测频范围小、测频精度较高,通常用非搜索测频法来引导搜索测频法,以近似过零检测和小波变换方法为例,对低信噪比下的典型雷达信号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综合测频法提取信号脉内特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吕锐  孙仲康 《电子学报》1991,19(4):26-32
一个谐振信号可以通过A/D变换后做有限长度的数字卷积测量出它的频率。本文推导了一种能够测量线性调频信号中心频率及其线性调频系数的卷积测频算法。根据所得到的鉴频特性分析和讨论了信号诸参数对鉴频特性的影响,并且给出了这种数字卷积测频算法的测频精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敌我识别(IFF)模式5询问信号,在采样点数较少、不能增加点数情况下研究了提高测频精度的方法,无噪声与加入高斯白噪声的情况下,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测频粗估计信号载波频率,利用谱峰位置插值校正的方式减小频率估计误差,提高测频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能够有效提高测频精度.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二次载频测量方法,详细阐述了对高速跳频信号实时载频测量算法的工作原理。针对高速跳频信号特点,采用多路并行方法处理高速采样数据、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估计信号载频、数字正交下变频得到零中频信号。详细描述了基于可编程门阵列器件(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通过载频粗测、数字正交下变频、载频精测和载频合成的具体实现过程。以实际跳频信号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稳定可靠、测量精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