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新型三辊螺旋孔型轧机的结构,该轧机由轧辊装置、机架、轧辊压下装置、相位角调节机构、轴向调节装置及送进角调节机构等组成。与传统设备相比,三辊螺旋孔型轧机具有单机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特别适合于轴承套圈坯料等环形件的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2.
束学道  赵朋  申光宪 《轧钢》2006,23(4):14-16
由于轧辊弹性弯曲微尺度行为是否可控,直接影响轧机轴承和轴向调节螺纹机构的寿命,为此对KZ型高刚度轧机轧辊弯曲微尺度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并用自行开发的三维接触边界元轴承专用程序解析出KZ型轧机轴承和轴向调节螺纹载荷特性。结果表明,KZ型高刚度轧机具有空间自位性能,其轧机轴承和轴向调节螺纹机构载荷均载,轧辊弹性弯曲微尺度行为可控。  相似文献   

3.
李向锋  唐晓芳 《轧钢》1995,(2):55-57
1分离装置在轧机中的作用近年来,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我国带钢轧机已向四辊轧机结构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对于四辊轧机,两工作辊中间需设有轧辊的平衡与分离装置,以实现两工作辊的辊面分离,形成辊缝,确保轧机的正常轧制。同时可消除上工作辊与上支承辊之间、支承辊与轴承之间,压下螺丝与螺母之间的间隙,减小轧制过程中的冲击。这样既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与精度,同时也可避免轴承与压下装置因受冲击而损坏。目前现代轧机正向着高速、大型、高自动化方向发展,轧辊的平衡装置将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弹性胶体分高装置的简单工…  相似文献   

4.
汪建元 《轧钢》2005,22(5):58-59
针对马鞍山钢铁集团公司高速线材厂二辊水平式布置的粗中轧机组轧辊严重错位问题,对轧辊轴承进行了更新改造,将双向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改为双列圆柱轴承加止推轴承,实现了中轧机组的精确轴向调整,使错辊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且新轴承寿命为原轴承寿命的6倍。  相似文献   

5.
轧钢生产新技术讲座(Ⅱ)──板带部分(6)为了对板带钢的板形、凸度、边部减薄等进行控制,提高板带产品的质量,人们不断地改进轧机结构,赋予轧机新的控制功能,因而新型轧机不断出现。近年,日本日立公司推出的新式高性能四辊板带轧机HCX轧机、多辊轧机KZR轧机充分反映了这种趋势。1HCX轧机1.1PC轧机[1]和HCW[2]轧机PC轧机是一种具有优良板形控制能力的轧机,PC源自英文PairCross,译为对辊交叉,即上支撑辊和上工作辊为一组,轴线平行;下支撑辊和下工作辊为一组,轴线平行;上、下两组轧辊互…  相似文献   

6.
基于冷轧轧机对轧制薄板的需要,轧辊磨床成了关键设备。随着轧辊重量的不断增加,轧辊精度也在不断提高之中。针对目前世界上各大轴承制造公司未能提供的重载高精度轴系中的轴承,进行了技术攻关。介绍了重载高精度轴系轴承的精化技术。结果表明:对轴系增加消隙装置和轴承精化后,所设计制造的MK84系列数控轧辊磨床及其加工精度,完全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7.
张凤泉  史荣 《轧钢》1995,(5):37-39
通过对HCW350轧机综合能力的测试,证明了该轧机具有较好的板形控制能力,为普通四辊轧机的改造和HCW轧机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周小兵  陈青山  万越  李国斌 《轧钢》2005,22(6):69-70
介绍了棒线材轧机轧辊平衡装置采用弹性阻尼体平衡装置来代替旧式碟形弹簧平衡装置,这种平衡装置拆装方便,平衡性能好,并可降低轧辊轴承消耗约25%。  相似文献   

9.
针对轧机滚动轴承短寿及烧损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轴承损坏的原因在于轧机辊系的超静定性和静不定性,轧辊受载荷发生弯曲成挠度而辊颈倾斜,轴承座因缺少铰链副而不能同步倾斜,导致轴承异常偏载,降低了轴承承载能力。由于轧辊之间交叉产生异常轴向力损坏止推轴承。解决的方法:改造轧机的机构学静定性;在设计非静定轧机轴承承载能力时,必须在结构容许条件下乘上安全系数3以上。  相似文献   

10.
针对1 250 mm热轧带钢精轧机组轧辊轴承频繁损坏的问题,通过从轴承选型、密封结构、装配质量、轴承使用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降低了偏载,增强了密封性能。保障了设备的稳定运行,降低了轧辊轴承消耗,提高了生产线的作业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冷轧厂在线轧制过程中轧机的振动问题,从辊缝油膜承载力的角度分析其对轧机振动的影响,得出轧制过程中辊缝间距的减小导致辊缝油膜需提供更大的承载力来维持轧机稳定。从乳化液浓度、轧辊转速、乳化液金属微粒含量方面探讨了增强辊缝油膜承载力的方法,得出乳化液浓度与轧辊转速在增强油膜承载力的同时减小了辊缝的摩擦系数,也易导致轧机振动。通过试验得出,调节乳化液金属微粒含量能够在原有摩擦系数的基础上增强辊缝油膜承载力,从而保证轧机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
轧机微尺度可控辊系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笔者提出的轧机辊系微尺度行为可控理论框架下,经过对2200mm铝箔中轧机工作辊轴向力进行大量的在线测试,开发研制了2200mm铝箔中轧机微尺度可控辊系。该辊系具有工作辊和支承辊平行度调节、工作辊轴承座和机架窗口间安装间隙的控制、工作辊辊系空间自位、轴向力可视检测及热补偿等性能。在800-1550m/min不同轧制速度下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微量调整工作辊相对支承辊的交叉角可以改变作用于工作辊的轴向力大小,甚至改变其作用方向,将轴向力控制在轴承寿命允许限度之内;显著增加工作辊轴承座固有频率以改善其振动特性,证实了微尺度可控辊系理论框架的正确性,为根治长期困扰2200mm铝箔中轧机工作辊止推轴承(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短寿烧损和轧机被迫降速运行的病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铝箔轧机工作辊轴承座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能量稳定法对 2 2 0 0mm高速铝箔轧机辊系中工作辊轴承座同机架窗口侧向有隙或无隙两种不同约束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开闭复合运动副新概念 ,重新综合铝箔轧机轴承座约束机构 ,解决了该轧机工作辊轴承座与机架窗口间更换轧辊必留间隙和在运行时须消除间隙的矛盾。本概念及分析结果给出铝箔轧机实现高速轧制和工作辊止推轴承治烧延寿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厚板轧机轧辊轴向力及主传动扭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志勇 《轧钢》2009,26(4):32-34
针对某厂3500mm中厚板轧机多次发生工作辊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破坏和支撑辊辊端断裂事故的问 题,分析了该轧机的轧辊轴向力和主传动系统的扭振情况,并提出了减少轧辊轴承座与机架滑板间隙、传动部件之间的间隙等改进措施,明显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李守卫 《轧钢》2023,40(1):80-84
针对十八辊型轧机在实际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侧支撑系统稳定性差、背衬轴承消耗大、工作辊断裂、止推轴承损坏频繁等诸多问题,对十八辊轧机侧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工作辊和止推轴承的故障原因及影响轧机效率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开发出新型侧支撑辊盒锁紧机构、侧支撑标定装置以及快速换辊装置等多项专有技术,最终获得了一种故障率大幅度降低的高稳定性、高效率的十八辊轧机,并在中冶南方印度不锈钢项目上得到良好应用。  相似文献   

16.
辊间压痕是制约六辊铝板带冷轧机实现中间辊抽动功能从而达到改善板形目的的一大障碍。在现场考察的基础上,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六辊铝板带冷轧机进行了辊系受力仿真,得到了辊间受力的情况,分析并验证了辊间压痕的成因是由轧辊倒角设计不合理或磨辊时处理不当,没有把倒圆角倒到规定的标准所造成,并由此提出了对轧辊倒角设计的改进方案并对倒角改进后的辊系受力进行了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倒角改进方案能够大幅度减轻辊间压痕,从而对充分发挥六辊轧机的板形控制能力,对改善板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铝板轧机支承辊轴承控温系统热电偶补偿导线的国产化,铝箔轧机支承轴承控温系统国产经,后者共进行两次改造,第一闪与某自动化仪表厂联合开发出电接点压力式温度计, 用于铝箔轧机该系统控制,第二次运用热电阻Cu50和动圈温度指示调节仪XCT_102组织控温系统,代替原设计妆点压力式温度计组成的控温系统,通过上述系统国产化,解决了进口铝板,箔轧机存在的隐患,使同正常而安全地运行。  相似文献   

18.
针对轧钢机工作辊轴承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套圈断裂现象,从轴承质量、装配使用方面对损坏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了造成轴承损坏的主要原因和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19.
四辊轧机轴向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四辊轧机工作辊轴承及支承辊止推轴承失效的主要原因是轴向力过大.辊系各轴线不平行引起辊子间有轴向相对运动的趋势,在轧制压力作用下该轴向相对运动趋势使辊子间产生轴向静摩擦力,这就是产生轴向力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机架窗口衬板和轧辊轴承座衬板,保持辊系各轴线的平行度,可显著降低轴向力,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胡宗阳 《轧钢》2012,29(4):28-31
轧辊负载后的弯曲挠度是分析轧机辊系机构的重要因素。当代服役的四辊板带轧机没有考虑辊系构成元件微小挠度的不静定性,因而轧机滚动轴承易烧损。为此,开发了微尺度静定1250mm四辊轧机,其辊系稳定,滚动轴承寿命提高1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