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复杂断裂低渗透薄互层纯化油田开发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纯化油田断裂的复杂性在济阳坳陷具有典型性,油藏储集层为低渗透、薄互层,因此油田开发30年中的主要矛盾是平面与层间矛盾.以早期构造模型和精细构造模型为基础,以增储上产为核心,先后进行了弹性开发、注水开发、加密完善、分层开采、滚动探边、零星完善及注采结构调整等,很好地解决了油田平面矛盾并缓解了层间矛盾.近年来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剩余油富集区实质上位于静态遮挡与动态水势控制而形成的低势闭合区,在构造低部位特高含水区的更低部位钻井,仍可获得不含水井的显著效果,这是与正向型微构造区不同的新类型与新潜力领域,对注水老油田的进一步挖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参2(蒲玉国摘)  相似文献   

2.
纯化薄互层低渗透油田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纯化油田为薄互层低渗透油藏,含油小层多,层间渗透率差异大,储量丰度低,早期采用一套层系开发,层间干扰严重、各小层动用不均衡、储量损失大等矛盾造成开发效果差。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对油田开发层系的技术政策进行研究,确定了油田开发层系划分方案。同一层系内的层间渗透率级差中部地区不宜大于5,边部地区不宜大于3,应尽可能单采3~5个主力小层,射开厚度必须控制在6m左右,单井控制储量一般应大于10×104t,隔层要具有分层卡封的可行性。根据研究结果,在C2块、C23块等5个单元实施,增加可采储量117.8×104t,提高采收率5.2%,表明低渗透薄互层油藏合理划分开发层系可有效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由于低渗透薄互层具有储层薄、微裂缝发育的特点,所以压裂改造难度大,压裂后产量递减快。将大型压裂改造技术应用于该类储层,对其实施难点及主要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梁112块为例,确定了应用降滤、三维裂缝模拟和测试技术的可行性。梁112块经大型压裂改造后,增产效果显著,新投产井压裂后均自喷生产,平均单井产油量18.9t/d,该技术可为同类地层进行压裂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阿南油田低渗油藏储层伤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群超  夏欣等 《河南石油》2001,15(1):12-14,24
目前国内外许多油田都在开展储层伤害研究工作,这项研究对于低渗透油田尤为重要。在分析生产动态和岩心分析基础上,对阿南低渗透砂岩 藏开发过程中的储层伤害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目前主要的储层伤害因素有:原油中石蜡析出造成油井井底附近地层渗透性下降;注入水水质差引起注水井近井地带的储层伤害;颗粒运移主要造成地层深部伤害及细菌堵塞、地层敏感性伤害等。  相似文献   

5.
6.
针对双北低渗油田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低的实际情况,在总结油藏存在如井网不完善,注入水水质差等问题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应的完善井网,改善水质,高压注水,下电泵强采等措施,使该块的日产油由1998年底的31t上升到目前的75t,采油速度由0.08%提高到0.34%,效果比较显著,对同类型油藏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卫城油田沙四段低渗油藏的开发效果,从油藏地质特征、主要开发特点、主要做法,阐述了沙四段油藏高效开发的成功经验,并得出对低渗油藏科学开发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针对以瓦庄油田为代表的薄互层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纵向上动用差异大、矛盾突出的问题,为实现油田稳产的目标,以水驱油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为手段,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开展了细分层系开发政策界限研究。针对瓦庄油田薄互层油藏特点建立了合理的薄互层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界限,可为同类油藏稳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大港油田低渗薄互层油藏整体压裂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港油田油藏评价和产能建设重点区块——官984断块,开展了低渗、薄互层整体压裂改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根据该断块油层薄、泥质夹层等特点,在压裂工艺上重点研究应用了支撑剂粒径组合、控制裂缝纵向延伸、压裂油层保护、压裂液快速破胶和裂缝强制闭合五大压裂配套技术。经现场实施,在压裂投产的8口油井中,平均单井产量达到了13.3t/d,整体压裂改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低渗透油层具有非达西型渗渗注特征,存在“启劝生产压差”现象。本文通过塞、马岭油田岩心室内流体流以试得到的启动压差及临界压差资料,对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分类标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划分低渗透、特低渗透油世故渗透率界限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11.
基于底水锥进、物质平衡和低渗透非达西渗流原理,考虑隔板下部底水锥进的半球形径向渗流方式、隔板非均质性的垂向渗流方式,运用低渗透产能方程和物质平衡原理,推导低渗透带半渗透隔板底水油藏油井见水时间的预报公式.对于低渗透油井下部存在圆形半渗透隔板的底水油藏,由于考虑了启动压力梯度、半渗透隔板项的影响,计算出的油井见水时间要比不考虑以上因素的值更小,也更接近实际.经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底水油藏某油井的实际计算,预测的见水时间与实际见水时间较接近.  相似文献   

12.
阿根廷PCO油田VOA1油藏为中孔、超低渗的砂泥岩薄互层砂岩储集层,油藏圈闭是单一大型鼻状构造。通过综合分析岩心资料、构造演化、地震曲率属性、蚂蚁追踪属性及油藏圈闭高部位纯油区内部部分井初产高含水的异常响应数据等资料,对构造裂缝的岩心直观特征、构造应变、空间分布范围和几何特征、动态开启机理等进行了综合描述。研究表明,综合地质、地震、生产等资料从多个角度描述裂缝特征及其相关性,可靠性高,可以大大降低单一方法描述裂缝的不确定性,为生产方案调整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3.
大庆头台油田源13西块PI组油层为低渗油藏,目前已经处于高含水开发期。为进一步通过深部液流转向措施扩大中低渗透层波及体积,以目标油藏储层和流体为模拟对象,以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和采收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了深部液流转向剂筛选及其增油效果评价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目标油藏储层相适应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不大于800×10~4,聚合物质量浓度不大于900 mg/L,交联剂中聚合物与Cr~(3+)聚合物凝胶的质量浓度比为(180~270)∶1;在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浓度相同条件下,与聚合物溶液相比,Cr~(3+)聚合物凝胶不仅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较大,而且残余阻力系数大于阻力系数,表现出优良的液流转向增油效果;随着聚合物凝胶段塞尺寸增加,调驱采收率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适宜段塞尺寸为0.1~0.15 PV。  相似文献   

14.
纯化油田回注污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介了流程两改造:在沉降罐上增设除油和排污系统,增设粗过滤器和精细过滤器;详尽介绍了阻垢,絮凝,缓蚀,杀菌四种污水处理剂的筛选和优选药剂的现场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直井注入压力较高、注水效果较差的情况,利用水平井注水开发低渗油藏。前人推导的方程中没有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水平井段压降和油水两相渗流,但是在低渗油藏实际开发中,这3个因素都不能忽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推导出具有启动压力梯度、水平井段压降和油水两相渗流因素的井距计算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和实例计算,与前人公式的计算结果相比,同时考虑这3个因素的方程计算合理井距有所减小,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气藏压力系统划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田“压力系统”的正确划分是气藏动态分析、开发效果评价、数值模拟、动态预测、开发调整等工作的基础。靖边气田下奥陶统马五段储层具有面积大、厚度薄、低渗透和非均质性强的特征,气井关井后压力恢复慢,很难达到稳定状态,这给气藏压力系统划分和地层压力跟踪带来了较大困难。针对该气田地质特点,将建立观察井网、定点测压、压力恢复试井等多种方法相互结合,在准确求取气藏当前地层压力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气井储层发育、流体性质、井间干扰试验、气藏生产动态特征以及地层压力分布等因素,采取由粗到细、渐进划分的原则,确定了靖边气田的压力系统,满足了气田开发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庆外围低渗透裂缝型茂Z油田储集层物性差,部分裂缝发育井区裂缝性见水、基质受效差,层间、平面矛盾突出等问题,在前期周期注水试验取得较好开发效果的基础上,开展了周期注水参数优化研究。采用相控方法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和数值模型,优化间注方式、间注时间和注水强度,并依据参数优化结果开展矿场试验。试验井区控水增油效果明显,预计提高采收率1.2百分点以上,研究结果为低渗透裂缝型油藏的经济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研究低渗气藏气体滑脱效应需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气体在低渗介质中渗流时存在滑脱效应,气体滑脱系数是一个有物理量纲的系数,但国内研究者却往往把它当成一个无量纲常数处理,甚至连教科书对此问题也含糊不清。由于国内外研究者采用的单位不一致,国内研究者在研究低渗气藏滑脱效应时引用外文数据不考虑单位转换就把滑脱系数当常量直接引用,造成数量级上的差别,在进行滑脱效应评定时,夸大了滑脱效应对低渗气藏生产的有利影响。因此研究低渗气藏滑脱效应时必须注意量纲和单位的问题。在进行了上百组气体滑脱效应实验的基础上,回归出了滑脱系数与克氏渗透率的函数关系,综合考虑气藏渗透率以及气藏压力后做出了滑脱效应对产量影响的理论图版,根据图版可得知不同渗透率的低渗气藏在不同生产阶段时滑脱效应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具有实际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莫北三工河深层低渗非均质强水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较差。为探索更有效提高采收率技术,以莫109区块为目标区,开展了水驱后注CO_2提高采收率可行性研究。首先进行流体相态测试和模拟,分析了地层原油注CO_2相态配伍性和混相程度;然后模拟油藏高温高压条件下注水和注CO_2驱油效率对比长岩心实验;最后在实验基础上运用多组分模型数值模拟技术,在历史拟合基础上对CO_2驱注采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通过5口注水井转注CO_2,10 a内原油阶段采出程度比水驱增加7.15%,目标区注CO_2比注水具有更好的提高采收率潜力和开发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地质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在牛20、纯41、桩74、大芦湖等低渗透砂岩油藏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胜利油区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地质模型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该模型充分利用三维地震、地质、钻井、测井、测试等资料,以定量研究为主要方法,以地层模型、构造模型和储层模型研究为基础。裂缝模型研究是关键,主要包括野外和岩心裂缝研究、测井方法研究裂缝密度、古构造应力场模拟方法预测裂缝走向、现今应力场模拟方法研究裂缝的连通性及分析压裂裂缝的展布方向和储层裂缝对油田开发的影响等。储层非均质地质模型研究主要包括测井资料解释模型的建立、层间非均质研究、层内非均质研究和平面非均质研究。该模型在胜利油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