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济阳坳陷断层发育特征、活动性及其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结合不同凹陷油气富集规律,研究了断层活动差异性及其对油气富集的影响。 结果表明:研究区断层活动性在沙二期前表现为“南强北弱”的特点,沙二期后则为“北强南弱”;将断层分为控烃、控运和控藏 3 类。控烃断层数量越多、古近纪活动强度越大,油气富集程度越高;控运断层数量越多、新近纪活动强度越大,浅层油气所占比例越大;控藏断层活动性及形态等决定构造带发育,控制圈闭聚油能力。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盆地历经多期构造变动,断层圈闭发育普遍。断层作为断层圈闭的边界条件,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断层圈闭较发育的歧南斜坡区为例分析了同向断层和反向断层控制油气垂向富集的差异,基于三维地震资料,从断层形成过程和断层圈闭分布出发,剖析了断层遮挡圈闭的成因及分布规律。结合油水分布规律,基于油藏解剖并应用储层定量荧光技术明确了不同类型断层控藏的差异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①断层分段生长作用和断层上盘与下盘的差异活动是同向断层控制下断层遮挡圈闭形成的主要原因,斜坡区反向断层控制形成的断层圈闭则是断块掀斜翘倾作用所致;②同向断层圈闭发育在断层上盘分段点位置,只有当同向断层进入"硬连接"阶段方可形成断层圈闭,反向断层圈闭形成在断层下盘,在反向断层活动初期便可形成;③同向断层既可以控制油气在多套含油气系统中聚集成藏,也可在一套含油气系统中富集,而反向断层往往控制油气在一套含油气系统中富集;④不同类型断层控制油气垂向聚集的差异与圈闭发育位置以及断-盖配置有关。采用泥岩涂抹系数对沙河街组一段中部盖层控制的含油气系统的垂向调整进行定量评价,泥岩涂抹系数低于3.5时油气保存,泥岩涂抹系数高于3.5时油气垂向渗漏。  相似文献   

3.
西湖凹陷平北地区断层发育,圈闭以复杂断块为主,断裂与油气藏关系密切,断层的发育期次、开启与封闭、组合样式,直接影响到油气的运移、聚集和富集程度。平北地区发育了全盛型、早盛型和中盛型3种类型断层,断层的活动时期、断层两盘的岩性配置以及泥岩涂抹等是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平湖组早盛型断层封闭性最好,平湖组—花港组全盛型断层封闭性相对较差。不同断层组合圈闭的油气富集程度具有明显差别,顺倾向断层组合圈闭油气富集程度最高,反倾向断层组合圈闭油气富集程度相对较低,顺倾向与反倾向断层组合圈闭油气富集程度居于中等,根据以上认识优选目标钻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断层发育规模、连续性和油气聚集关系研究 ,指出该区北东向主断层的发育规模控制油藏的分布 ,砂体展布方向与主断层走向的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的富集程度。以此指导该区油气勘探工作 ,部署的泌 2 5 9井试获初产自喷 46m3 /d的高产工业油流 ;泌浅 5 7区块可新增地质储量 3 0 0× 1 0 4t。  相似文献   

5.
付广  李建民 《断块油气田》2014,21(6):707-710
为了认识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油气分布规律及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研究了断裂组合、断-砂配置、断裂封闭性及其后期活动与油气富集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断裂对油气富集控制作用明显。其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断裂空间上,地垒和断阶型组合形成的断层圈闭油气富集;平面上,2条或多条断裂组合形成的断层圈闭油气富集。2)当油气沿着砂体侧向运移时,反向断裂下盘断-砂配置油气富集;当油气沿断裂垂向运移时,油源断裂上盘断-砂配置油气富集。3)断裂侧向封闭性越强,油气富集程度越高。4)断裂后期活动强度越小,油气富集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6.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岩性油藏成藏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文科  张研  方杰  王君  刘冬民 《石油学报》2015,36(3):337-346
岩性油藏是贝尔凹陷油气勘探和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对其成藏规律的研究和认识程度仍然较低,极大地制约了岩性油藏的勘探进程。基于测井、地震及物性分析等资料,通过油藏解剖和成藏条件分析,系统研究了贝尔凹陷不同洼槽岩性油藏成藏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认为岩性圈闭、储层物性以及输导通道是该区岩性油藏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断裂坡折带控制岩性圈闭的发育,即在垂向上,断裂坡折带类型控制砂体类型,主要发育断崖型坡折带形成的近岸水下扇,断阶型坡折带形成的浊积扇以及断坡型坡折带形成的扇三角洲砂体等岩性圈闭;在平面上,断裂坡折带的平面样式控制砂体的空间展布,主要形成断弯型、断接型、断沟型以及交叉型展布形态。砂岩储层临界物性控制岩性圈闭的成藏,只有当砂岩储层的物性高于临界物性时岩性圈闭才具备成藏条件。"断层-轴向砂体"控制岩性油藏的分布,特别是控砂断层下降盘扇三角洲砂体的轴向部位是油气的有利富集区。  相似文献   

7.
渤中34北区浅层油气成藏特征和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渤中34北区浅层主要为河控三角洲沉积,储层横向连续性差,断裂发育,构造复杂。区内油气成藏的主要特征是:油气水的分布整体受构造控制,储层发育程度影响油气富集丰度。油气富集成藏的主控因素是古近系“中转站”和断层,“中转站”的存在为浅层提供了充足的油源,断层的发育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断层的性质决定了油气运移能力,进而影响了圈闭充满程度。在本区及渤海海域其他凹陷浅层复杂断块区应继续以断块圈闭为主进行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8.
在区域油气成藏条件、运聚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亚诺斯盆地LB区块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探讨局部油气富集的影响因素,预测有利勘探方向。LB区块是油气运聚的优势指向区,主力储层卡沃内拉组内部发育多套储盖组合,圈闭类型主要为与正断层伴生的低幅断背斜、断鼻构造;区块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是构造与储层,它源油气沿C7层块状砂岩侧向运移,首先在层内构造圈闭中聚集成藏,部分油气被后期断层作用垂向输导到C5层,并在该层底部紧邻断层的构造、岩性圈闭内再次聚集成藏,局部油气富集受构造背景、圈闭幅度及储层质量等因素共同控制;区内预测发育有C7层远离断层的低幅背斜型油藏、C5层断层下降盘岩性上倾尖灭型油藏。  相似文献   

9.
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的勘探及认识程度非常低,尤其对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油藏分布规律的认识尚不明确.通过对研究区成藏模式和油气藏分布规律的深入研究,认为南斜坡孔店组主要存在T型、S型和阶梯型3种油气运移模式,可形成断层、断层-岩性和地层超覆不整合3种模式的油气藏;油气藏类型主要包括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3种.从生储盖组合特点、断层特征、圈闭形态与规模质量等方面研究了它们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提出南斜坡孔店组油气成藏主要受构造背景、断层及圈闭特征3方面因素的控制,斜坡带鼻状构造的反向断块圈闭、砂泥比小于30%的地区成藏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0.
付广  刘雪雪 《断块油气田》2010,17(5):533-536
三肇凹陷扶杨油层3个主要成藏要素的研究结果表明:烃源岩主要是青一段发育的暗色泥岩,已进入大量生烃期,可以向扶杨油层供给充足的原油;圈闭类型主要是断层圈闭,或断层-岩性;原油运移输导通道为T2源断裂与砂体。通过空间匹配关系研究得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断层圈闭与青一段烃源岩在空间上有2种匹配关系,一种是扶杨油层断层圈闭直接位于青一段源岩下方,由T2断裂垂向连接;另一种是扶杨油层断层圈闭位于青一段源岩的侧下方,除T2断裂垂向连接外,还需要砂体输导通道的侧向连接。三肇凹陷扶杨油层3个成藏要素空间匹配关系对其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青一段烃源岩生成油"倒灌"运移区控制着2种源圈配置中油藏形成与分布;源上圈正下方配置中T2断裂发育区内断层圈闭油富集程度高;源上圈侧下方配置中砂体侧向运移输导通道上的断层圈闭有利于油藏形成;断层下盘是2种源圈配置类型中油聚集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简化油气集输、储运工艺流程,在设计上发展多功能组合的工艺装置,可减少厂房建筑、场区管网等工程量,为确保安全生产,建议在原多功能组合设备的基础上,选用国外的液下泵或潜油泵代替现有卧式输油泵与现有多功能设备组合,实现转油站油气分离、加热、缓冲、增压等工艺流程全面组合成一套多功能组合的工艺装置。  相似文献   

12.
依据断层生长指数、断层上下盘岩矿特征、油气性质对比分析等明确了断层的垂向输导性能,通过砂体物性条件、荧光定量评价特征等刻画了砂体横向输导性。结果表明:车排子地区断层垂向输导指数大于1时,具有垂向输导作用;当砂体输导指数大于2时,油气具有横向输导能力;在实际地质条件下,油气只有同时满足断层、砂体有效输导条件才能进行长距离运移;建立了断层、砂体输导数学模型,结合油气分布提出了断层和砂体的有效输导下限。  相似文献   

13.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经历了多期建造与改造。基于新2D和3D地震、钻井与实验分析资料,采用原型识别、断裂构造变形解析技术,对盆地原型、演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盆地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期泛火山盆地、早期伸展断陷盆地、中晚期走滑盆地、抬升扭压变形转入晚白垩世坳陷盆地,末期构造反转变形及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复杂构造演化历程,对油气成藏过程产生重要控制作用:南屯期低角度伸展断裂系统沿北东东向以相对分隔的箕状断陷型式广泛分布,控制着早期断陷沉积充填和烃源岩的赋存;伊敏期高角度走滑断裂系统沿北北东、北东向呈"S"形局部分布,决定了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和成熟范围;伊敏末期主成藏期也是早期构造定型和晚期构造形成期;伊敏期末及自垩世末构造反转,控油断层再活动调整形成次生油藏;先存南屯期主洼槽区及边缘的断裂隆起带和缓坡断阶带有利油气富集,稳定洼槽区易形成岩性油藏聚集带。  相似文献   

14.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地质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位于蒙古—大兴安岭裂陷盆地群的东部。通过对多条横切构造走向的区域大剖面研究,证实了盆地由复式断陷组成。盆地在南屯伸展断陷期发育大量相对分隔的半地堑、小型地堑,随着盆地伸展构造变形,转入伊敏走滑期新发育的断陷叠置在先期发育的断陷之上,再经历构造活动隆升反转,形成了22个复式断陷组成的构造格局。断陷复合和叠加过程,决定了复式箕状断陷湖盆的地质特点、成藏条件,制约了主控因素与配置关系,决定了油气的分布规律。南屯期复式箕状断陷控制烃源岩的赋存,伊敏期走滑盆地控制烃源岩的演化,伊敏期末及白垩纪末构造反转活动控制油气的运聚和成藏。多期叠加的复式断陷主洼槽控制油气的形成与分布,富烃主洼槽内或边缘的断裂隆起带和缓坡断阶带两带富油。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生产过程中设备参数时变、非稳态特点,提出了基于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结构,用于设备的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设计了TE过程与模拟电路故障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结构对设备进行监控可以提高设备故障诊断的准确率,降低系统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针对快速性问题,采用提升小波与递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相混合的快速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快速算法训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节省了存储空间和运算时间,增加了诊断模型的适应性。根据设计要求设计了工业故障诊断研究实验平台,并在此平台上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该应用平台采用C/S,B/S的混合模式,集成Matlab,力控等专业软件系统,并采用OPC,ODBC,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故障诊断系统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6.
吴艳梅  王永刚 《石油物探》2008,47(2):195-200
低级序断层对油气水的分布和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的富集起控制作用,水平井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开采剩余油,提高油气采收率。设计水平井时需要对断层进行精确定位,以确定合适的水平井轨迹。以地震资料为依据,结合地质信息、钻井资料、钻井油气采收信息,利用地震剖面解释技术、相干体解释技术、可视化解释技术以及钻井解释结果、油水关系和油气采收信息等,对L1油田断块油藏的低级序断层进行了解释和验证,由此解释了井资料显示的油气水分布矛盾、油井实际产量与预测产量的矛盾。据此设计的多口水平井投产后,平均日产油量比常规定向井增加了2~4倍,大大提高了油田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中非Muglad盆地由多个以中生代沉积为主的裂谷凹陷组成,各凹陷分割性强,有独立的构造和沉积体系。通过对Muglad盆地1/2/4区块多个构造层系的地震层位解释及构造演化剖面的制作,分析了构造演化特征、断裂特征以及油气聚集的关系。研究区发育5条较大的呈NW向展布的同沉积断裂和东部两条呈NNW向延伸的盆地边界断裂,构造格局主要受这两组断裂控制,白垩系构造格局具有继承性。东部构造带受NW和NNW向正断层控制,西部构造带主要受NW向断裂控制;东、西分带明显,具"一隆二凹两斜坡"的特征,南、北成藏具有分区特点,北部主要为Abu Gabra(AG)组及Bentiu和Aradeiba组成藏组合,南部以Bentiu和Aradeiba组成藏组合为主。Kaikang凹陷东、西两侧盆地结构及构造演化差异,造成两侧油气丰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中非Muglad盆地由多个以中生代沉积为主的裂谷凹陷组成,各凹陷分割性强,有独立的构造和沉积体系。通过对Muglad盆地1/2/4区块多个构造层系的地震层位解释及构造演化剖面的制作,分析了构造演化特征、断裂特征以及油气聚集的关系。研究区发育5条较大的呈NW向展布的同沉积断裂和东部两条呈NNW向延伸的盆地边界断裂,构造格局主要受这两组断裂控制,白垩系构造格局具有继承性。东部构造带受NW和NNW向正断层控制,西部构造带主要受NW向断裂控制;东、西分带明显,具“一隆二凹两斜坡”的特征,南、北成藏具有分区特点,北部主要为Abu Gabra(AG)组及Bentiu和Aradeiba组成藏组合,南部以Bentiu和Aradeiba组成藏组合为主。Kaikang凹陷东、西两侧盆地结构及构造演化差异,造成两侧油气丰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根据区域构造演化和地层发育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由于石西地区石西11井区J2x-K1q段发育较低倾角、小断距断层及较高的泥地比值,造成了导油断裂在该井区J2x-K1q段地层发育泥岩涂抹层形成断层封闭,阻止了下部油气沿该导油断裂运移至下盘高部位的石西11井K1q圈闭成藏,由该泥岩涂抹形成的断层封闭也同时阻止了油气向石西6井同一盘上部层位K1q圈闭的运移成藏。研究泥岩涂抹效应对研究区及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根据区域构造演化和地层发育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由于石西地区石西11 井区J2x-K1q 段发育较低倾角、小断距断层及较高的泥地比值,造成了导油断裂在该井区J2x-K1q 段地层发育泥岩涂抹层形成断层封闭,阻止了下部油气沿该导油断裂运移至下盘高部位的石西11 井K1q 圈闭成藏,由该泥岩涂抹形成的断层封闭也同时阻止了油气向石西6 井同一盘上部层位K1q 圈闭的运移成藏。研究泥岩涂抹效应对研究区及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