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了螺旋折流板的空间物理模型。介绍了试验用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结构及其性能测试系统。对负压条件下不同进汽温度和流速对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汽-液传热与流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换热器壳侧为负压蒸汽时,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总传热系数随壳侧进汽温度和壳侧液膜雷诺数的升高而增大;壳侧压降随进汽温度和壳侧液膜雷诺数的升高而增大;换热器壳侧综合性能h_o/Δp随进汽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当进汽温度为85℃时,h_o/Δp达到最大值2.48W/(m~2·℃·Pa);随着换热器壳侧液膜雷诺数的增加,ho/Δp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活性焦传热性能,把床层径向传热简化为径向有效导热,将轴向传热看成轴向有效导热和流体流动传热2项组成,自制传热系数测定装置,改变扰流气体流速,测定床层轴向和径向温度分布,利用Matlab软件,采用正交配置法进行数据处理,通过赋予初值,采用最优化方法求解模型偏微分方程,得出径向有效导热系数Ker及壁给热系数Hw。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焦有效导热系数约为1.39 W/(m·K),壁给热系数随着颗粒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加。试验测定的壁给热系数与低传热系数材料的壁给热系数经验公式较吻合。  相似文献   

3.
JCF换热器利用promoter(促进高效的管内结构)减薄气膜厚度,并控制沿气流方向气膜的增厚,使传热系数高达115W/(m~2·K)。而采用碟环挡板的管壳式换热器,在相同的传热温差(△t_m=45℃)下,传热系数仅为25W/(m~2·K)。用JCF换热器改进或改造(结合沸腾转化)固定层转化烟气制酸装置,预计可收到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对于SO_2浓度>3%的装置,可维持自热固定层转化,对于SO_2浓度<3%的装置,有可能实现两级一次沸腾转化。文中列举了4套装置的改进(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4.
计算了焦炉上升管换热器在1个炼焦周期的对流传热量和辐射传热量,换热器的平均综合传热系数为52.8 W/(m~2·K)。整个炼焦过程荒煤气为流动充分发展的阶段,辐射传热量与荒煤气的流动状态无关。在炼焦后期,荒煤气流量下降,传热量下降,会造成上升管内壁温度发生变化,可以通过强化荒煤气与上升管内壁的辐射传热和适当提高荒煤气流量来减缓内壁温度发生突变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朱孟帅  王子龙  孙向昕  周翔 《化工进展》2022,41(6):3203-3211
基于石蜡和高孔密度的泡沫铜制备了复合相变蓄热材料,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可视化蓄热实验装置,分析了高孔密度下泡沫铜填充率对石蜡相变过程的强化传热机理,得到了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综合传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当泡沫铜填充率为0、0.43%、1.29%和2.15%时,复合相变材料的综合传热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分别为1.26W/(m·K)、1.18W/(m·K)、1.44W/(m·K)和1.88W/(m·K),因此随着泡沫铜填充率的增加,复合相变材料的融化时间先增长后缩短。此外,随着泡沫铜填充率从0.43%增至2.15%,复合相变材料融化时传热机制中导热占比从17.26%上升到86.01%,自然对流占比从82.74%下降到13.99%。  相似文献   

6.
采用氟塑料设计了一种U型管换热器结构,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氟塑料换热器换热性能,分析了冷媒水流速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换热器的等效传热系数可以达到40.168 W/(m~2·K)。冷媒水在内管出口的温度比入口处的温度上升了9.045℃,吸收了烟气中的锅炉余热。烟气在外管出口的温度比入口处的温度下降了6.97℃,余热得以散失。此外,氟塑料换热器的冷媒水压降、烟气压降、烟气降低温度和等效传热系数都会随着冷媒水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因而氟塑料换热器的性能随着冷媒水的流速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 任何一个传热过程的传热速率Q都可表示为: Q=KA△t=△t/(1/KA)=△t/R 式中:K为传热系数,A为传热面积,△t为传热推动力,而R为热阻。△t的求取是换热器设计或核算中的一个关键步骤。由于在一般换热器中,冷、热流体间的温度差沿传热壁面在不断变化(如图一所示),所以传热推动力通常都要以平均温度差来表示。  相似文献   

8.
中华墨作为集热介质应用于太阳能热法海水淡化。将中华墨纳米粒子添加到海水中,通过实验考察了不同质量分数中华墨以及运行时间对蒸发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水中添加中华墨纳米颗粒能明显提高海水的蒸发速率,且蒸发速率随着其质量分数的提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实验中添加油烟墨颗粒的流体和添加松烟墨颗粒的流体的最佳质量分数均为0. 25%,在光照强度为200 W/m~2下的最大蒸发量分别为0. 72 kg/(m~2·h)和0. 74 kg/(m~2·h),而纯人工海水蒸发量仅为0. 42 kg/(m~2·h),蒸发速率明显提升;同时在最佳质量分数下,蒸发速率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
从Q =K·S·Δt基础公式入手 ,在传热面积无法增加的情况下 ,寻找提高传热系数K和传热温差Δt的途径。着重研究了旋液分离器的分离原理和优化旋液分离器分离效果的方法 ,以及蒸发系统真空形成的机理 ,提出蒸发大气冷凝器真空系统真空极限方程式 ,并以此采取相应的措施 ,大大地提高生产能力 ,满足超负荷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流型影响气液通过塔板时传热传质效率,为了确定立体旋流筛板上不同喷淋密度Lw,空塔气相动能因子Fs的流型及其操作域,采用安装立体旋流筛板内构件的冷模实验塔,在Lw=39—260 m~3/(m~2·h),Fs=0.78—3.9(m/s)(kg/m~3)~(0.5)的操作条件下,测量立体旋流筛板内部差压脉动信号并记录流动照片。使用时域及标准偏差分析并结合流动图片的方法,主要考察了气液并流通过立体旋流筛板的流型特征及其操作域。实验结果表明:液相通量对各流型转变影响较大,Lw70 m~3/(m~2·h)时为连续-分层流,Lw=70—145 m~3/(m~2·h)之间时为鼓泡-分层流或栓塞流,Lw145 m~3/(m~2·h)为泡沫流;当Lw=70—145 m~3/(m~2·h)时,鼓泡-分层流和栓塞流的转变主要受气相通量Fs影响,Fs1.95(m/s)(kg/m~3)~(0.5)为鼓泡-分层流,Fs2.34(m/s)(kg/m~3)~(0.5)为栓塞流。  相似文献   

11.
换热器热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全生 《化工设计》1998,8(1):22-23
对管壳式换热器传热过程各热阻进行数量级估计,并对总传热系数随各热阻的变化规律进行数学分析。  相似文献   

12.
折流杆换热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折流杆换热器的研究进展、结构特征和特性。并阐述了此类换热器的局限性与技术展望。  相似文献   

13.
王瑞广 《化肥设计》1999,37(1):39-41
介绍化肥厂造气工段余热回收设备--热管换热器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热管式废热锅炉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在自制的固—固套管式换热器中,以催化裂化催化剂为原料,对系统的循环特性、传热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床层密度、提升风量、床层温度、催化剂粒径等因素对传热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提升风量增加,表观气速增大,床层密度下降,传热系数下降;提高床层温度,减小催化剂的粒径,传热系数增加。  相似文献   

15.
Ulf Wickstrm 《火与材料》2004,28(5):411-415
Fire safety engineers, especially those experts writing fire test standards, often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the concepts of heat transfer from a fire to a surface by radiation and convection. The concepts are therefore often not very well defined, in e.g. ISO and CEN standards, leading in many cases to confusions, misunderstandings and considerable errors. This paper is an effort, in a very simple way, to make the issue a little clearer, particularly for use in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work. ISO/TC92 and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f Fire Research Directors are currently endorsing very important work on procedures to calibrate heat flux meters. The two entities, heat transfer by radiation and convection, may be treated independently. The presentation below is deliberately very short and basic avoiding many phenomena that are not immediately needed in most fire standardization work. Recommendations are reached on how to define and measure heat transfer in fire testing.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国外非金属换热器的种类、结构以及发展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7.
热管的发展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热管换热器的发展情况,通过两类典型热管换热器在工业上使用情况的比较,阐述了新型径向热管换热器的优良性能将促进热管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岳志刚  蔡红梅  刘玉华 《辽宁化工》2014,(3):263-264,268
从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及换热管厚度计算两个方面阐述了标准中为什么规定换热管不考虑腐蚀裕量;指出换热管考虑腐蚀裕量的方式与其它受压元件不同;总结了换热管考虑腐蚀裕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金仁虎 《涂料工业》1999,29(3):26-27
探讨了设计燃油、燃气烘干室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着重讨论间接燃烧时换热器传热系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20.
通过钠热管测试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分析研究热管轴向传热率受粘性传热极限、声速传热极限、毛细力传热极限的限制。给出各种传热极限时的壁温分布曲线,并将实验的传热率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最后对实验过程中未发现携带传热极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