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拉尔森-米列尔公式,对主蒸汽管道10CrMo910钢进行无应力和加应力条件下的高温加速试验,并与实际运行15×104h的10CrMo910钢进行显微组织与碳化物变化的分析比较,确定高温加速试验与实际运行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加载应力所产生的显微组织变化和合金元素再分配比未加应力显著,但加速试验所产生的显微组织变化和合金元素再分配远没有实际运行的显著.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70Si2Mn2CrMo钢经不同温度等温热处理后,产生超级贝氏体组织转变的同时,碳化物析出的情况以及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试样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检测分析,确定了碳化物析出的温度及类型;同时表明,由于碳化物析出减少了过冷奥氏体中C含量,致使其稳定性下降,超级贝氏体中残余奥氏体质量分数减少。与220℃等温热处理没有碳化物析出的样品相比较,245℃等温热处理样品的抗拉强度降低11%,强塑积降低16%,疲劳循环断裂次数降低55%。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钎具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采用OM、TEM、冲击和拉伸试验,研究了正火后不同回火温度对25SiMnNi2CrMo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5SiMnNi2CrMo钢920℃正火后不同温度回火,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冲击韧度值呈先升高后降低、复又升高的变化趋势,300℃回火后冲击韧度出现峰值,450℃回火出现回火脆性.试验材料在300℃回火后,具有最佳的强韧性配合,具体性能为:抗拉强度σb1391MPa、硬度HRC40、冲击韧性AKV72.5 J.300℃以下回火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超过350℃回火,残余奥氏体开始发生分解,组织中有碳化物析出,随回火温度提高,碳化物有聚集和球化趋势.提出了25SiMnNi2CrMo钢最佳回火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
中碳空冷贝氏体钢在石油钻铤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经不同冷速处理的30Mn_2CrSiMo钢进行了组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30Mn_2CrSiMo钢中的合金元素,能使铁素体、珠光体转变C曲线明显右移,可在模拟钻铤空冷的冷却速度范围内得到较多的粒状贝氏体组织;在试验规定的冷速范围内,钢的力学性能均满足技术要求。通过与42CrMo钢进行比较,肯定了用低、中碳贝氏体钢代替中碳调质钢制造石油钻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以A3钢边角料为原料添加锰铁、硅铁、铬铁和钼铁以及少量的稀土,通过中频感应熔炼及相应的炉前处理,设计了1种铸钢,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制度,在空冷条件下获得了贝氏体组织.通过16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研究热处理对组织的影响规律,借助光学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硬度计和冲击试验机等手段分析研究了试验钢热处理态、回火态以及不同热处理工艺规范下的力学性能,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研究了空冷贝氏体组织组成以及析出的碳化物的成分.结果表明:合金元素C,Si.Mn,Mo,Cr的合理有效配合,可使钢在空冷条件下,在较宽的成分范围内得到以贝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TEM分析证明基体组织以下贝氏体为主,兼有部分上贝氏体,同时还有少量的残余奥氏体存在,贝氏体中的碳化物有渗碳体和ε-碳化物.贝氏体钢的硬度在40~49HRC范围内变化,冲击韧性在44~70J/cm2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20CrMo钢的高浓度渗碳工艺及渗碳后的组织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20CrMo钢经高浓度渗碳后,渗碳层中存在大量弥散分布的颗粒状碳化物,提高了20CrMo的表面硬度、耐磨性、接触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重载铁路辙叉发展要求,在已有发明应用的客运铁路贝氏体钢辙叉基础上,研究重载铁路辙叉用新型贝氏体钢,满足辙叉心轨大尺寸下,热处理空冷态得到贝氏体组织,获得高强高韧性能,代替传统高锰钢辙叉材料。研究表明:研制的新型重载辙叉心轨贝氏体钢成分设计实现了在正火空冷态获得奥氏体-贝氏体复合组织,贝氏体组织为无碳化物贝氏体;奥氏体-贝氏体复合组织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断裂强度高达1 400 MPa,V型缺口的锻后回火态试样的冲击强度高达39.8 J。  相似文献   

8.
用SEM,TEM的方法对34CrNi3MoV钢贝氏体的形核长大和亚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贝氏体在晶界处形核,向晶内生长,在形核初期,首先形成一个贝氏体铁素体基元,随后沿不同方向析出碳化物,导致形成上下贝氏体不同的组织形貌;同时经选区衍射及标定与组织图相结合,确定在34CrNi3MoV钢的上下贝氏中存在孪晶亚结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火力发电厂12CrlMoV钢主蒸汽管道的蠕变损伤。有的弯管由于局部应力较高,蠕变损伤明显。在管子使用到蠕变第三阶段初期或损伤率达0.1%之前进行恢复热处理,可以恢复合金的显微组织和蠕变性能,并延长管子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GCr15钢在短时上贝氏体处理下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短时上贝氏体等温条件下,B上优先于晶界处析出且具有小针状形态,赋予组织较高的强韧性.  相似文献   

11.
In1949,Braidwoodpredictedthatthecastironwithneedlestructure(bainiteductilecastiron)mightbethebestoneinmechanicproperties[1].Becauseofthedif-ficultyinproductioncontrol,thiskindofcastironwasnotwidelyappliedinindustry[21.Asthepredigestingofproductionpro...  相似文献   

12.
对540MPa级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的组织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为85%左右的铁素体加上15%左右的贝氏体;铁素体晶粒尺寸细小,基体中有较高的位错密度和大量细小弥散的析出物;贝氏体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均匀,以板条状为主,板条间分布有较多碳化物颗粒。通过合适的成分设计和控轧控冷手段获得的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组织形态,可较好地保证材料所需的强度-拉伸凸缘性能匹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金相分析与断裂力学方法研究了主蒸汽管道蠕变破裂过程。在破裂前的1000小时之内,主裂纹不断以快速剪切方式与裂纹前沿的微裂纹相联接而发生扩展,这样就会产生峰值声发射,可以用声发射诊断主蒸汽管道的蠕变破裂,防止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对氯碱厂材料为Incoloy800H不锈钢的EDC裂解炉炉管腐蚀失效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铬的碳化物沿晶界析出使得晶界贫铬,导致Incoloy800H不锈钢的腐蚀以晶问腐蚀为主,晶界被腐蚀后裂纹沿晶界扩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多维应力状态下的蠕变理论,提出了对主蒸汽管道进行周向蠕变及轴向蠕变的联合蠕变测量新方法.论述了利用联合蠕变测量结果对主蒸汽管道进行蠕变监督和寿命预测的方法及如何实现对主蒸汽管道的焊缝、弯管等部件的寿命监督和支吊架工作状态的监督  相似文献   

16.
The ultra-free bainitic microstructure of a 900 MPa low carbon bainitic Cu-Ni-Mo-B steel was obtained by a newly developed relaxation precipitation control (RPC) phase transformation processing.In a pan-cake like prior-anstenite grain,the microstructure consisted of lath bainite,a little of abnormal granular bainite,and acicular ferrite.The effect of zirconium carbonitrides on the austenite grain coarsening behavior was studi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lath is narrower with increasing cooling rate.The ratio of all kinds of bainitic microstructure is proper with the intermediate cooling rate;and Zr-containing precipitates distribute uniformly,which restrains austenite grain growing in heat-affected welding zone.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宏观检验、紧固工艺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金相检验和断口分析等对抚顺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机组高压主汽门断裂螺栓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螺栓硬度偏低,断口附近金相组织存在偏析且有混晶现象,断口边缘有蠕变空洞及裂纹,断裂从螺栓根部向另一侧扩展,无明显塑性变形属于蠕变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8.
Ultrafine grained ferrite was obtained through tempering cold rolled martensite with an average grain size of 200―400 nm in a low carbon and a microalloyed steel. Thermal and mechanical stability of the two steels was studied. Due to the pinning effect of microalloyed precipitates on the movement of dislocations and grain boundaries, the recrystallization and grain growth rate were retarded, and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ultrafine grained microstructure was improved. The ultrafine grained ferritic steel was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