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原料粉体扁平化后再氮化处理的方法制备了Fe4N扁平化粉体,并以石蜡作为粘结剂制备出粘结磁体,进而研究了球磨时间对粉体径厚比、比表面积以及粘结磁体的复磁导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扁平化Fe4N粉体物相单一,径厚比大,厚度均匀,且小于计算得到的趋肤深度。采用扁平化Fe4N粉末制备的粘结磁体磁导率在一定频率范围内高于未处理粉末所制得的粘结磁体,但具有不同的频散特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用快淬钕铁硼制备粘结磁体的工艺以及工艺因素对粘结磁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尺寸的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适当提高磁性能;粘结剂的含量对磁体的性能有影响,其含量应该在一个合适的范围;随成型压力的增大,剩余磁化强度和磁能积增大;为防止氧化,各个过程应采用惰性气氛保护,氧化后磁体出现-αFe相。最优粘结磁体性能如下:密度ρ=(6.3~6.4)g/cm3,剩磁Br=7.14×10-1T,内禀矫顽力Hcj=7.24×105A/m,最大磁能积(BH)max=8.76×104J/m3。  相似文献   

3.
注射成型粘结NdFeB磁体的研发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注射成型粘结NdFeB磁体的制备工艺,分析了磁粉、粘结剂、取向磁场和工艺参数对注射成型粘结NdFeB磁体磁性能的影响以及该磁体的性能状况,并概述了粘结NdFeB磁体的产业发展及其应用领域,最后提出注射成型粘结NdFeB磁体的开发重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气反应法合成不同掺Ga量的GaxFe4-xN(0≤x≤0.9)粉体,用10wt%石蜡粘结制备成块体材料,研究了Ga掺杂对Fe4N磁体的晶体结构、饱和磁化强度、矫顽力和复磁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完全固溶范围内,Ga掺杂会导致Fe4N晶格常数a增大,随着掺杂量x的增大a线性增大;GaxFe4-xN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着掺Ga量的增大线性降低;适量掺Ga有利于降低Fe4N粉体的矫顽力Hc,当掺杂量x在0.4~-0.6这个范围时,Hc达到最低值10Oe;在10MHz~1GHz频段范围内,微量掺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GaxFe4-xN的起始磁导率及虚部最大值,但降低了其截止频率,而当Ga掺杂量较高时Fe4N磁导率会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信息     
气溶胶沉积制备SmFeN薄膜磁体  厚度约为 10 0~ 30 0 μm的薄膜型稀土磁体 ,在轻型汽车和电磁器件方面的需求量日益增长。有关4 0 0 μm厚度的SmFeN粘结磁体和厚度 2 0 0 μm的NdFeB烧结磁体已有所报道。因为机械制造方法对于薄膜磁体表面所造成的损伤缺陷会严重损害其磁性能。另一方面 ,溅射方法能够制取表面状态良好的薄膜磁体 ,但难以获得高的沉积速度 ,脉冲激光沉积法在制备稀土薄膜磁体时虽然沉积速度高但仍难以制备优质的薄膜磁体。因此 ,研究了沉积速度相当高的气溶胶沉积法 ,在利用气溶胶法制备Sm Fe N薄膜磁体时 ,研究了外…  相似文献   

6.
采用温压工艺制备了钕铁硼粘结磁体,研究了温压压力、温压温度、粘结剂种类及含量对磁体磁性能的影响,以及温压工艺对钕铁硼粘结磁体氧含量的影响.利用Nd2Fe14B/a-Fe系双相纳米晶磁粉为原料,在200℃下,采用12MPa的压力,获得性能最佳的磁体,其密度为6.43 g/cm3,磁性能为:Br=0.808 T,Hcb=461 kA/m,Hci=623 kA/m,(BH)max=101 kJ/m3.  相似文献   

7.
制备粘结钕铁硼磁体的温压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温压成型工艺应用于粘结钕铁硼磁体的制备过程,可以提高粘结磁体密度和磁性能.通过对室温压制工艺和温压工艺制得的粘结磁体对比,考察了压制压力与粘结磁体密度以及磁体磁性能之间的关系;考察了三种适用于温压工艺的粘结剂对磁体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制备粘结磁体的合理工艺参数,并以此为指导在温压温度为130℃条件下,获得密度为6.25kg/m^3、最大磁能积(BH)max为81kJ/m^3的粘结磁体.  相似文献   

8.
系统地论述了Fe基纳米晶粘结软磁材料的制备工艺,采用快淬磁粉,选择固态环氧树脂作粘结剂, 通过粘结方法,制备了Fe基纳米晶粘结磁体。然后分析了不同的磁粉粒度和模压压力对粘结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取向磁场下由HDDR磁粉注射成型的各向异性粘结NdFeB磁体,分析了粘结剂和添加剂对各向异性粘结NdFeB磁体的密度、磁性能以及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磁粉表面改性,磁粉的抗氧化性能以及磁体的磁性能都得到提高.比较了6种粘结剂对磁体性能的影响,从中得到比较理想的粘结剂,并且考察了抗氧剂以及润滑剂加入量对于磁体性能的影响.试验中,混炼温度为205~215 ℃,注射温度为265℃,注射压力为5~6 MPa,保压时间为5 s,模具加热温度为80℃.制得的磁体的性能为:Br=0.72 T,iHc=983 kA/m,(BH)max=75 kJ/m3.  相似文献   

10.
系统地论述了Fe基纳米晶粘结软磁材料的制备工艺,采用快淬磁粉,选择围态环氧树脂作粘结剂。通过粘结方法,制备了Fe基纳米晶粘结磁体。然后分析了不同的磁粉粒度和模压压力对粘结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由于TA32钛合金板室温成形性差、精度难以保证,开展了电磁辅助弯曲成形方法的实验研究,通过拉伸和电磁成形实验探究了TA32钛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能,获得了TA32钛合金板在准静态和动态拉伸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给出了在电磁成形状态下的成形极限应变,阐明了电磁成形作用下的TA32钛合金的增塑机制。采用匀压式电磁辅助弯曲成形的方法对TA32钛合金板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磁辅助弯曲成形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弯曲件的成形精度,并且在一定条件下,放电能量越高,贴模效果越好、成形精度越高。带压紧翼的弯曲件的变形区外层过度伸长而产生减薄并开裂,不带压紧翼的弯曲件通过合理地控制放电电压能够获得较好的成形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用电磁成形工艺成形工件,指导工艺试验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磁压力的分布形式与待成形工件是否匹配。通过改变线圈的结构,可以控制磁压力的分布,进而控制毛坯的变形分布。文章采用松散耦合的方法对组合线圈(两个串连线圈)的电磁成形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结构参数对电磁胀形的影响。给出不同条件下磁压力的时空分布,并对管坯电磁胀形过程进行分析。这对研究线圈结构对磁压力分布的影响,进而实现电磁无模成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纳米防腐耐磨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一种纳米防腐耐磨涂料,为了考察纳米材料在防腐耐磨涂料中的作用机制,对其进行性能检测和各种技术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由于呈三维网络结构和高的表面活性,大大增强了涂层的致密化和结合力;微量的SiC纳米粒子能有效提高环氧树脂的耐磨性.纳米SiC粒子和基体环氧树脂之间建立了较强的相互作用(包括化学键合与物理作用),材料界面强度得以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涂层的耐磨防腐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设计和制备了一种在C波段上具有宽频吸波性能的夹层复合材料,并用同轴电缆法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分析了复合材料板的电磁参数和反射率。复合材料板厚度5mm,板表层与底层为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以“Fe50Ni50粉体/丁基橡胶纳米复合材料”为中间夹层。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粒径约为100nm的球形Fe50Ni50粉末,采用二步共混法制备了Fe50Ni50 /IIR复合材料。研究表明, Fe50Ni50粉体/IIR纳米复合材料在2~18GHz频带上以磁损耗为主。表层与夹层的匹配是获得宽频吸波特性的关键,可以通过调整表层与夹层的厚度获得良好的吸波性能。当复合材料板厚度为5mm、夹层厚度为2mm时,板的R≤-10dB的吸波频带为5.6GHz~7.6GHz和16.8GHz~18GHz,吸波带宽达到3.2GHz,该材料在C波段吸波带宽达到2GHz,取得了突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碳化硅微粒的微波吸收性能。方法利用改进的化学镀法,以硫酸钴和硫酸亚铁为主盐,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施镀温度为50℃,使用机械搅拌和超声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在预处理后的微米碳化硅颗粒表面沉积钴铁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能谱仪(ED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化学镀前后材料的结晶状态、组成成分和形貌特征进行了表征;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化学镀前后材料在2~18 GHz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性能进行了测试,并通过计算得到了材料微波反射率损耗。结果钴铁合金呈微球状均匀沉积在碳化硅表面,有效地改善了碳化硅材料的电磁性能和微波吸收性能。碳化硅的介电常数虚部存在界面极化和缺陷极化两个弛豫峰(9.1、13.8 GHz),而沉积钴铁合金后,碳化硅材料Co-Fe/SiC增加了两个弛豫峰:介电弛豫峰(11.7 GHz)和磁弛豫峰(12.6 GHz)。正是由于Co-Fe合金对微波信号的介电弛豫和磁弛豫,有效提升了材料的吸波性能。当吸波层厚度为2.4 mm时,反射率在10 dB以上的吸收带宽达到3.8 GHz,20 dB带宽可以达到1.5 GHz。当吸波层厚度为2.3 mm时,频率为12.7 GHz时达到最大吸收峰值–43 dB。结论在碳化硅材料表面沉积钴铁合金是一种有效改进材料微波吸收性能的方法,且该材料是一种高效、宽频的微波吸收材料。  相似文献   

16.
以Si单质和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CNTs)为原料,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了CNTs@SiC同轴核壳结构复合吸波剂。CNTs@SiC的一维管状核壳结构有利于提高材料的介电性能和调节阻抗匹配性能,并能有效提高CNTs的初始氧化温度。Si与CNTs质量比是影响此复合材料电磁特性的关键参数,当m(Si) : m(CNTs) = 1:1.5时,复合材料有最好的吸波性能,当其厚度为1.7mm时,反射率小于-10dB所对应的有效带宽达到4.8GHz;当m(Si) : m(CNTs) = 1:2时,材料在X波段有最好的吸波效果,有效带宽达3GHz。所制备的CNTs@SiC复合材料不仅在常温下具有宽频强吸收的特点,其独特的一维管状核壳结构有望使材料在高温环境下仍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17.
平板毛坯电磁成形线圈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磁成形中,成形线圈是使电能变成磁场能,使毛坯产生塑性变形的关键部件.介绍了平板件电磁成形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线圈电感对电磁成形效率的影响,以及几种典型的平板线圈电磁力的分布特点和线圈失效的几种基本形式.指出在平板件电磁时,应根据所需成形力的大小和分布来选择和设计线圈,从而提高能量利用率,延长线圈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光固化快速成形技术及凝胶注模工艺制备变周期电磁带隙晶体的工艺路线,结构材料是氧化铝陶瓷.研究了该工艺制备得到的电磁带隙晶体的微现形貌,及其在8~13 GHz微波段的带隙特性,并对比了不同比例拉伸后的变周期结构和标准结构的微波带隙特征.测试结果发现,与同等外形结构尺寸的周期性结构相比,变周期金刚石EBG结构的带...  相似文献   

19.
Conductive polyaniline (PANi)-manganese ferrite (MnFe2O4) nanocomposites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were synthesized by in situ polymeriz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dodecyl benzene sulfonic acid (DBSA) as the surfactant and dopant and ammonium persulfate (APS) as the oxidant. The 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manganese ferrite nanoparticles were measured by using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 (VSM), respectively. Its morphology, microstructure and DC conductivity of the nanocomposite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four-wire-technique, respectively. The microwave absorbing properties of the nanocomposite powders dispersing in resin acrylic coating with the coating thickness of 1.4 mm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vector network analyzers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8-12 GHz. A minimum reflection loss of −15.3 dB was observed at 10.4 GHz.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work, cobalt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chemical reduction procedure. After the hydrophilic functionalization, Co/polypyrrole(PPy)nano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in situ polymerization of pyrrole in aqueous dispersion of Co nanoparticles. The Co/PPy nanocomposites show good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both magnetic loss and dielectric loss to electromagnetic wave.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bandwidth(reflection loss \-10 d B) for Co/PPy(20 wt%) is above 5.5 GHz at a thickness of 2 mm, and with a maximum reflection loss(around-20.02 d B) at 14.77 GHz. This magnetic nanoparticles/conducting polymer nanocomposites are great potential candidates for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ent, because of their wide-absorbing frequency,strong absorption, good compatibility, low density, and controllable absorbing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