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造纸行业中桉木化机浆废水难处理、排放量较大、有机污染负荷较高、成分复杂等问题。以TiO2-聚氨酯海绵为光催化载体,活性污泥为生物种源,单独光催化和单独活性污泥以及光催化生物间接耦合作对照,在可见光下构建了光催化-微生物直接耦合体系(ICPB);对ICPB处理桉木化机浆废水进行了工艺优化,探讨了ICPB技术处理桉木化机浆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ICPB体系最佳工艺条件为:载体填充率5%,pH=7,曝气量0.6 L·min-1, NH4Cl添加量为54.1 mg·L-1, Na2HPO4·12H2O添加量为55.1 mg·L-1,反应时间为10 h;处理前后的常规水质指标和GC-MS结果显示,ICPB体系具有较好的降解性能和矿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桉木碱性过氧化氢化机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桉木化机浆制浆废水多组分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等方法系统测定了桉木化机浆制浆废水成分,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桉木化机浆制浆废水中含有大量木质素、半纤维素、有机物、糖类等,其中木质素含量较高,为73 g/L,是杨木化机浆制浆废水的1.2倍;有机污染物40多种;桉木化机浆制浆废水中还检测出多种糖类,是后续厌氧处理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以桉木(45%~70%)为原料,生产化机浆的P-RCAPMP生产线的工艺、成品浆特点、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该生产线采用一段预浸、两段磨浆和两段漂白,生产出了白度50%~82%ISO、游离度200~350mlCSF,松厚度≥2.2cm3/g的桉木化机浆,主要用于配抄轻型纸、白卡纸、口杯纸、书写纸、静电复印纸和双胶纸等。  相似文献   

5.
桉木制化机浆及用于新闻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蓝桉、尾叶桉的纤维特性和化学组份,研究了CTMP和APMP制浆工艺,优化出适用于新闻纸用浆的化机浆的工艺条件,为桉木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尾叶桉化机浆制浆废水的生物处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用厌氧发酵和光合菌(PholosyntheicBacterium,PSB)协同处理尾叶桉(E.eucalyptus)碱性亚硫酸钠法比要浆制浆废水的可行性,在厌氧段和光合菌处理段的容积负荷分别为8.5~10.2gCODcr/(L.d)和1.2~2.1gCODcr/(L.d)时,连续运行24d后,全系统的CODcr,BOD5,SS去除率分别达到53%~56%,77%~83%和85%~89%;系统  相似文献   

7.
对漂白滤液回用的桉木化机浆漂白开展了研究。本研究所使用的桉木化机浆漂白性能良好,2%H2O2用量可以将之漂白至白度80%ISO以上。单次回用漂白滤液,浆料的漂白白度增加了0.3%I S O,多次回用对漂白性能没有出现明显负面影响。经过多达7次的漂白滤液回用的漂白,与常规漂白比较,白度仅略有下降。对药液回用的漂白浆料的得率、漂白滤液的残余H2O2含量、COD、电导率等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漂白滤液回用次数的增加,漂白残液的残余H2O2略有降低,COD和电导率逐渐增加;随着漂白滤液回用至5次以上,漂白滤液的电导率和C OD达到一稳定值。对浆料的物理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漂白滤液回用对漂白浆的松厚度、抗张、耐破和撕裂强度等物理性能没有明显不良影响。使用漂白滤液回用的漂白技术,每生产1t桉木漂白化机浆可望节约2m3新鲜水,10kg Na2Si O3和0.5kgD TPA。  相似文献   

8.
介绍使用桉木化机浆生产文化纸的生产情况,特别是在试产期间对生产工艺的摸索和优化的过程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实验室中,采用相同的预处理工艺条件,对巨尾桉、尾叶桉、雷林1号桉和刚果12号桉的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1实验1.14种桉树的树龄、比重、产地及平均直径(见表1)l.24种桉树的化学成分(见表2)1.3预处理工艺条件预处理设备为回转式8罐蒸煮器,采用连续蒸煮方式,两段预处理方法。第一段预处理:H刀。用量0,5%,NaOH用量6%,温度70C,时fol90min;第二段预处理:H刀。用量2%,NaOH用量2%,温度60C,时间80min。两段预处理的液比为1:4,分别加入3%N8。SIO。及0.玉%MgS已作保护…  相似文献   

10.
Fenton高级氧化法处理化机浆废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级氧化法处理了某BCTMP化机浆制浆综合废水二级生化出水。研究结果表明:化机浆综合废水经厌氧-好氧处理后,再用Fenton氧化法进行深度处理,COD可降至50mg/L以下。用稀硫酸调初始pH到5.8,100ml废水投加5%的FeSO4溶液6.4ml后快速搅拌2min,加12%的H202溶液0.15ml,加Ca(OH)2溶液调节pH到6.0,整个高级氧化段COD去除率达85%,SS去除率达到90%以上。Ca(OH)2不仅调节了pH,而且还起到了絮凝的作用。与此同时,加PAM来改善污泥沉降性能,PAM的助凝作用,改变了化学污泥的沉降性。本研究结果为福建某企业化机浆废水的深度处理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不同化学浸渍NaOH总用量下,慈竹和毛竹的化学机械法制浆性能;研究并比较了废水和CODCr产生量,探讨了废水的pH值、COD污染负荷、BOD5、总氮、总磷等关键参数对生化处理的影响;测定了废水固形物的灰分及灰分中主要金属离子的含量,分析了用碱量与制浆得率及废水污染负荷的关系,探讨了废水总有机碳与COD污染负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相同浸渍用碱量下,慈竹化机浆强度性能明显高于毛竹化机浆。2种化机浆综合废水产生量6.20~7.73 m3/t,pH值均大于8.5,CODCr产生量178.88~410.44 kg/t,用碱量与制浆得率和废水CODCr污染负荷相关,废水总有机碳与CODCr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桉木化学机械浆废水和蔗渣堆场废水经厌氧处理后,产生的沼气送锅炉燃烧的工艺、设备特点和综合利用的生产实践。蒲纸和金浪浆业厌氧处理系统平均日去除COD量约42t,平均日产沼气量约17500~21000m3,全年沼气折标煤量为6562t,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红麻化机浆的湿纸幅强度,特别是湿纸幅伸长率的影响因素,并用纤维卷曲指数FCI来表现这一影响趋势。建立了湿纸幅综合性能的分析模式──A/S比概念,并以此来评价红麻化机浆的抄造性能。还根据红麻化机浆的实际应用,对其成纸的印刷适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根据化学机械浆磨浆蒸汽余热回收技术需求,结合蒸发系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经验,研制了ZFQ系列再沸器及配套的冷凝器、热交换器等设备。该系统设备已投产应用于国内多家制浆造纸企业,二次蒸汽产量达35和50 t/h,设备运行平稳可靠,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从生物强化技术、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和环境生物制剂等方面,介绍了生物强化技术在制浆造纸废水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制剂造纸废水生物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桉木P-RC APMP和蔗渣堆场废水混合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桉木化学机械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蔗渣堆场废水混合后,一起进行污水处理的工艺、设备特点和生产实践。桉木化学机械浆生产废水COD7000~10000mg/L,SS1800~2800mg/L;蔗渣堆场废水COD6000~10000mg/L,SS2000~3500mg/L,通过采用斜筛+初沉+IC厌氧+^#1气浮+SBR好氧+芬顿氧化+^#2气浮+二沉池处理后,排水达到GB3544-2008表2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三聚氯氰、牛磺酸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对光稳定剂2,2’,6,6’-四甲基哌啶胺和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类荧光增白剂进行水溶性改性,以表面施胶的形式用于抑制杨木化机浆纸张的返黄,通过紫外光加速老化实验考察了水溶性改性后光稳定剂、荧光增白剂以及复配作为返黄抑制剂对化机浆纸张的返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经过水溶性改性的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和荧光增白剂(FBs)复配产物比单独使用它们的光稳定效果更好、性质更优,且复配质量比m(HALS):m(FBs)=5:1时,协同效应更好,能达到最佳的抑制返黄效果,更适合作光诱导高得率浆的返黄抑制剂。  相似文献   

18.
以三聚氯氰、牛磺酸为原料,经过亲核取代反应对紫外吸收剂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类荧光增白剂进行水溶性改性后,用作返黄抑制剂,以表面施胶的形式应用于杨木化机浆纸张上,通过紫外光加速老化实验考察了水溶性改性后紫外吸收剂、荧光增白剂以及二者复配作为返黄抑制剂对化机浆纸张的返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经过水溶性改性的反应型紫外吸收剂和荧光增白剂复配比单独使用它们的光稳定效果更好、性质更优,且复配比例为1∶1时产生较强的协同效应,涂布后白度增加了9.6个百分点,经过48 h光老化处理后,纸样白度降低了5.9个百分点,分别比二者单独使用少下降了3.7和6.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对杨木化学机械浆(化机浆)漂白段氢氧化钠的最佳用量进行了优化。当H2O2和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1时,获得纸浆的白度最高。如以提高化机浆的强度指标为目的,应适当增加氢氧化钠的用量;若以提高松厚度和不透明度为目的,则应减少氢氧化钠的用量。为了防止化机浆在储浆塔放置一段时间后返黄,至少保证漂后化机浆中的残余H2O2为漂白段H2O2总用量的10%以上。根据实验结果对化机浆生产线的漂白工艺进行了调整优化,化机浆质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