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可旋转尾管悬挂器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地面投塞固井头总成;封隔器可旋转尾管悬挂器总线;下入坐封工具;止塞浮箍及套管的浮鞋、浮箍。分别阐叙了每一部分的构成及工作原理。较详细地叙述了下入φ178mm尾管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2.
旋转尾管悬挂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转尾管悬挂固井技术能解决尾管入井过程中的遇阻等复杂情况,并可提高水泥浆顶替效率和尾管固井质量,但该技术的核心旋转尾管悬挂器及其配套工具制造技术被国外公司垄断。为打破技术垄断,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旋转尾管悬挂器。介绍了旋转尾管悬挂器的设计要点、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地面性能试验、液压丢手试验及模拟入井试验考察了旋转尾管悬挂器的各项性能。地面性能试验表明,旋转尾管悬挂器的坐挂压力、整体密封压力及承载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液压丢手试验表明,液压丢手工具的抗拉和抗压能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能实现液压、机械两种丢手功能;模拟入井试验表明,旋转尾管悬挂器能实现坐挂、丢手、旋转功能,各项技术参数与设计相符,达到了设计要求。现场应用表明,所研制的尾管悬挂器不但顺利实现了坐挂、丢手、旋转功能,还通过旋转提高了尾管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3.
小尺寸液压尾管悬挂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兰荣  任贵兴 《钻采工艺》1999,22(1):33-34,37
小尺寸必管固井因其受井眼小、环形间隙有限的影响而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德州石油钻井研究所研制成功了一种可靠的固井工具小尺寸液压尾管悬挂器,文章介绍其结构原理,性能特点及现场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4.
封隔尾管悬挂器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一些油田尾管固井时重叠段封固井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研究应用了封隔尾管悬挂器,它是一种顶部带有封隔器的新型尾管悬挂器,与常规尾管悬挂器相比,具有坐挂、坐封两种功能,并在固井重叠段环空形成高效永久密封,防止油气水窜。该技术操作简单,性能可靠,有效解决了吐哈区块悬挂筛管顶部固井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国内尾管悬挂器技术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尾管悬挂器技术在国内深井超深井钻井中面临的新挑战,回顾了国内尾管悬挂器技术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技术现状。指出今后在尾管悬挂器研究中要特别关注5 方面因素的影响,并要着重解决旋转、液压丢手、抗高温、防碰、防腐、增大过流面积等6 大关键技术问题。同时,提出了今后应重点发展多功能组合式尾管悬挂器和可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旋转尾管固井工艺技术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旋转尾管能解决斜井和水平井尾管难下到位的问题。活动套管固井以提高固井质量的观点,已形成了普遍的共识,对于套管直接到井1:3的井比较容易实现,但对于尾管而言,悬挂器坐挂后就不能转动,但使用可旋转尾管悬挂器就能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介绍了旋转尾管固井技术的发展、旋转尾管固井技术的优点和所需条件及其操作特点。  相似文献   

7.
国内特殊尾管悬挂器研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适应水平井、分支井、大位移井、小井眼井以及复杂井眼条件下的尾管固井要求,近几年不断有新型尾管悬挂器被研制应用。这些新型尾管悬挂器包括:可有效解决尾管重叠段封固质量差和油气水窜的集尾管悬挂器、封隔器于一体的尾管封隔悬挂器及其回接装置;具有液压、机械2种坐挂功能的双作用尾管悬挂器;用于深井钻井中的超大尺寸、重负荷尾管悬挂器;适用于老井和套管开窗侧钻井的小尺寸尾管悬挂器;防止CO2、H2S气体腐蚀的特殊尾管悬挂器以及水平井尾管悬挂完井系统等。这些特殊尾管悬挂器在国内陆上和海上油田的应用中,均取得良好效果。介绍了其研制及应用概况,并就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 深井、超深井、大斜度井、水平井、分支井、小井眼小间隙井等钻井技术的不断兴起, 以及老井侧钻技术的高速发展, 尾管固井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对这些特殊井进行尾管固井作业使用现有悬挂器很难满足生产需要, 有时甚至造成重大井下事故。  相似文献   

9.
针对固井用进口尾管悬挂器价格高昂、供货周期长、技术服务不及时等问题,对国内厂家尾管悬挂器产品进行了调研和论证。结合塔里木油田特殊井况,对封隔式尾管悬挂器进行了结构和尺寸等优化。通过在塔里木台盆区的单井试用,提升和完善了施工工艺,封隔式尾管悬挂器的性能在小规模推广应用中得到了验证,实现了国产化,并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膨胀式尾管悬挂器在国外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一种新型膨胀式尾管悬挂器,它是以实体膨胀管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尾管悬挂器。该悬挂器利用金属挤压变形的原理,通过涨锥使悬挂器的可膨胀本体发生径向形变紧贴于上层套管内壁上,从而实现挂管。它能够成功地解决尾管顶部封固质量差以及常规尾管悬挂器存在的潜在提前坐封的风险问题。该悬挂器在国外已经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并成功地在尾管钻井中应用。建议在我国加快该项技术的研发进度和提高其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楚广川  邹洁  丁玲玲  乔雪梅 《石油机械》2012,40(2):67-68,89,100
为了进一步提高苏丹油田水平井采收率,高效合理开发油藏,采用提出球座式尾管悬挂器和管外封隔器组合结构的筛管完井方案来解决现场开发问题。该悬挂器主要由悬挂器本体总成、送入工具总成、密封总成及回接筒等组成。坐挂后将球座随钻具一起提出地面,现场不需要再下钻钻除球座或盲板,简化了现场施工工艺,提高了作业效率。该产品已在苏丹六区最大曲率水平井中成功使用,为油田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也为以后苏丹油田六区水平井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复杂深井、超深井钻进受套管层序的限制,同一裸眼井段通常钻遇多个压力系统,纵向地层出现窄安全密度窗口,虽然钻井常采用控压钻井(MPD)技术保证了安全有效钻进,但也给下部小间隙尾管固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而开展既能满足四川盆地小间隙尾管固井质量又能保证窄度安全密度窗口地层固井安全的固井工艺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在借鉴控压钻井成功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精细控压平衡压力法固井技术:在注水泥设计时将环空流体静液柱压力设计为欠平衡(略低于地层孔隙压力),然后利用精细控压钻井装置MPD在井口节流产生回压或施加井口补偿压力,使注水泥过程通过井口压力和流体在环空的流动摩阻达到平衡孔隙压力,注水泥结束后环空继续施加一定的补偿压力,防止静压不足与水泥浆失重造成候凝期间环空窜流。四川盆地某探井(超深井)应用该技术后,全井段固井水泥胶结合格率为97%,胶结质量优的井段为76%。结论认为,该技术无需增加其他设备,仅借助控压钻井的设备就能实现高顶替效率下的固井施工安全和固井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介绍了国外尾管固井悬挂器的发展现状,通过对Weatherford公司的SwageHammerTM尾管悬挂器系统和Drillquip公司LS-15TM尾管悬挂器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现场应用情况分析,得出高温高压尾管固井技术的发展趋势。概述了国内目前较为先进的尾管悬挂器技术,指出其相比于国外同类产品的不足之处,并探讨了我国尾管悬挂器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Welleader旋转导向工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工具,可与国产随钻测斜、测井工具Drilog配合使用,构建为D+W旋转导向随钻测井系统。传统的D+W系统在数据传输速度方面存在不足,导致该系统在深井、复杂井等重点井型钻井作业中应用受限。D+W互联互通系统依靠互联互通短节实现了Welleader工具与多型国际先进定向井工具的通讯连接,借助第二代BCPM工具,可实现数据快速传输,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该系统在渤海油田的首次钻井作业实例,从工具结构特点、现场数据调试、井眼轨迹控制、作业参数优化等方面详细分析新型工具使用特点。以期为后续该系统大规模投入实际应用提供作业参考。  相似文献   

15.
毗邻雄安新区的苏桥地下储气库群是目前世界上储层埋藏最深、运行压力最高的地下储气库群,其注采工程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和安全风险。为此,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工程建设等3个方面对该地下储气库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该地下储气库群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存在着受自然灾害影响的风险;(2)该地下储气库群位于京津冀中心地带,存在着一定的社会风险;(3)该地下储气库群地质条件复杂,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由此构建了由三级安全保障系统和三级安全控制系统组成的保障体系:(1)基于完井工程、井下管柱和井口安全的三级安全保障系统,从源头上保证该地下储气库群强注强采的安全;(2)在地下储气库安全控制设计中,提出了从单井到地下储气库群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理念,建立了单井就地独立控制、井场集中联动应急安全控制、远程统一控制等三级控制系统。结论认为:三级安全保障系统和三级安全控制系统的应用,有力地保障了该地下储气库群的平稳运营。  相似文献   

16.
微重力监测技术是将叠加场转换为差异场,得到较为真实的变化场信息,其结果与单井点无关,是对油气藏整体密度及流体变化的客观描述和对油气藏整体监测,为克服解释的多解性创造了条件,其监测结果更接近于事实真相。因此,提出利用微重力监测成果对剩余气分布进行描述,并对开发井井位以及剩余气开发潜力进行评价。首先分析了含气地层在微重力异常剖面上的特征,其次建立了开发井井位评价以及剩余气潜力评价模型,最后将微重力监测技术应用到Su14加密井区,描述了剩余气平面分布,评价了Su14加密井区开发井井位和剩余气开发潜力,提出了下一步剩余气开发综合调整挖潜措施方案和对调整方法进行了指标预测,并利用Su14加密井区数值模拟结果和开发井生产动态分析结果分别验证了微重力监测剩余气分布结果以及评价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脐带缆技术研究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水下生产系统脐带缆技术的研究现状,并针对我国深海油气田开发的实际需求和在脐带缆关键技术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提出了发展我国脐带缆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测井资料在气藏储量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惠 《石油物探》1997,36(1):107-115
在储量计算中,优良的测井占有非常重要的城位,尤其对非常规的复杂性岩性气藏储量大量的储层评价参数都要通过测井分析处理而取得,有些数据是岩芯分析无法得到的。在一定范围内,测井资料是进行地层对比的最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罗发强 《石油机械》2011,(9):13-15,5
阿北1井四开井段地层倾角大、构造角度和倾向变化较大,采用大钟摆钻具组合和轻压吊打等措施,纠斜控斜效果不明显。为严格控制井身质量,在四开井段采用171.5 mm VTK垂直钻井系统控制井斜钻进,共计入井11次,总进尺504.92 m,平均机械钻速1.23 m/h,最大井斜2.09°,最小井斜0.11°,不仅达到了纠斜和控斜钻进的目的,同时还提高了机械钻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