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琦 《治淮》2007,(12):14-15
行蓄洪区运用补偿是一项政策性、实效性很强的工作。2007年淮河发生了1954年以来最大的流域性大水,为了确保防洪重点地区的安全,按照国家防总、淮河防总的命令,安徽省防指先后启用了淮河干流洼、南润段、邱家湖、姜唐湖、上六坊堤、下六坊堤、石姚段、洛河洼、荆山湖等9处行蓄洪区,同时命令临北段、香浮段、花园湖3处行洪区进行了撤退转移;河南省防指下令两次运用了洪汝河老王坡滞洪区;江苏省防指启用入海水道行洪。大水过后,根据国务院《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的规定和上级指示,流域各地抓紧完成了行蓄洪区运用补偿的氵蒙  相似文献   

2.
2003年,淮河发生了建国后仅次于1954年的第二位大洪水,共使用了9个行蓄洪区,确保了沿淮重要堤防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对洪水的科学调度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好评。正确贯彻执行国务院《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所确定的政策,是行蓄洪区得以及时顺利使用的保障。本文对淮河行蓄洪区的调度情况进行了总结,对补偿政策进行了阐述,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蓄滞洪区运用与补偿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迎战2007年淮河大洪水,减轻淮河干流防汛压力,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命令,到7月20日,安徽省先后启用了蒙洼、南润段、邱家湖、姜唐湖、上六方堤、下六方堤、石姚湾、洛河洼、荆山湖等10个行蓄洪区。为减轻灾害损失,帮助行蓄洪区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安徽省政府决定启动行蓄洪区运用补偿工作,并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要求省财政会同省水利、农业、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抓紧制定行蓄洪区运用补偿工作方案,认真做好有关政策规定的学习、宣传和培训,立即启动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安徽省2007年行蓄洪区运用补偿工作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行蓄洪区运用补偿的范围及标准,总结行蓄洪区运用补偿工作的基本经验,对补偿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安徽省2007年行蓄洪区运用补偿工作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行蓄洪区运用补偿的范围及标准,总结行蓄洪区运用补偿工作的基本经验,对补偿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1998年长江洪水对淮河行蓄洪区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目前淮河行蓄洪区在防洪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人与水争地的矛盾,协调处理好人类自身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提出关于淮河行蓄洪区的具体建议:要吸取长江大水的教训,重新研究和修订沿淮河行蓄洪区规划,适当提高行蓄洪标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行蓄洪区安全建设速度;依法管理蓄滞洪区,尽快制定蓄滞洪后的补偿政策和救助办法;团结抗洪,顾全大局,实施科学调度,合理运用行蓄洪区  相似文献   

7.
张效武 《中国水利》2009,(21):53-54
安徽省2003年、2007年在淮河干流运用了18处(次)行蓄洪区,另对12处(次)行洪区下达了转移命令,后因情况变化未行洪。2003年和2008年在滁河流域运用了7处(次)行蓄洪区。依据国家和省政府出台的有关规章,对行蓄洪区内群众实施了补偿。  相似文献   

8.
吴贵勤 《治淮》2009,(11):6-7
淮河行蓄洪区及淮干滩区是淮河行(蓄)洪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区内群众赖以生存的场所。2003年、2007年淮河大水后,国家安排资金实施了部分灾后移民迁建,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淮河行蓄洪区及淮干滩区仍居住有大量不安全人口,为保证行蓄洪区及时有效运用,实现人水和谐,继续实施移民迁建,逐步将淮河行蓄洪区及淮干滩区不安全人口迁至安全区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安徽省淮河行蓄洪区现状,按照有利于适时适量运用、流域防洪安全及区内居民及财产安全的要求,探讨行蓄洪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策,认为应从加强行蓄洪区经济社会管理,完善防洪安全建设工程和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等措施入手,以实现淮河行蓄洪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行蓄洪区运用风险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行洪危险性、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承灾能力4个方面17个指标的行蓄洪区运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尝试将改进的ISODATA聚类分析方法应用到行蓄洪区运用风险快速评价中。选择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进行实证分析,将淮河干流21个行蓄洪区按运用风险高低分为5个等级。分析结果表明:淮河干流蓄洪区运用风险普遍偏高,17处行洪区中6处运用风险等级处于"高"和"较高"水平;行洪区中鲍集圩、寿西湖等运用风险最高,上六坊和洛河洼运用风险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