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锚泊作业对海底管道撞击概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海底管道遭受的偶然性载荷破坏是其破坏的主要原因,由事故性锚泊作业引起的管道破坏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依据挪威船级社工业标准(DNV-RP-F107)对海底管道的风险评估方法,从概率论的基本原理出发,描述了在不同锚泊作业情况下,锚和锚链撞击海底管道的概率模型以及撞击概率的计算过程,并举例说明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半潜式平台深水锚泊系统三维时域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二维求解锚泊线的动力分析基础上,建立锚泊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时域内进行动力计算,结果与二维计算进行比较,证明该方法能解决二维到三维的过渡,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3.
索-链-浮子/沉子组合锚泊线的静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悬链线方程,对由三段单位长度质量和尺度各不相同的索链与水中浮子或沉子组合而成的复合锚泊线进行了静力分析。在导缆孔高度和导缆孔处锚泊线张力已知的情况下,根据导缆孔处着链点高度建立求解锚泊线张力的控制方程。计算中考虑了锚泊线的弹性伸长和浮子或沉子的尺度作用,对三段索链以上更为复杂的复合锚泊线的静特性可用同样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4.
在无流速、忽略拉伸变形的假定条件下,对链-索-链型悬链锚泊线的静力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以隐函数方程的形式给出了海底锚链离底部分长度的计算式,以参数方程的形式给出了悬链线形状及张力的解析解,所有结果均为无因次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整体钻柱力学接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考虑钻柱的扭转效应和接触摩擦,用有限元法建立了整体钻受力分析的三维准静力学模型和空间多向接触摩擦间隙元.用修正的牛顿迭代法进行迭代运算和用近似梯度增量法修改载荷增量,并对钻柱与井壁的接触摩擦和钻柱变形进行了分析计算.现场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理论和模型用于井眼轨迹跟踪预测结果与钻后实测结果符合很好,可作为定向井钻柱受力分析以及井眼轨迹设计和预测的一种基础理论和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有限元的封隔器密封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能够合理描述封隔器胶筒受力变形的Yeoh模型,通过试验测得封隔器胶筒材料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利用MATLAB计算了Yeoh模型的常数。对封隔器胶筒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胶筒压缩距、肩部"突出"以及接触应力随坐封载荷的增加而增加;胶筒肩部"突出"使最大接触应力的作用区域变小,且由胶筒中部逐渐转移到加载端,造成胶筒与套管的接触应力分布不均匀,使胶筒密封的可靠性降低。通过试验得到坐封力与压缩距的关系,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ABAQUS的压力容器有限元接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BAQUS/CAE建立压力容器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软件提供的接触算法,形成压力容器各部件之间的主-从接触对。通过分步加载模拟了卡箍螺栓预紧和加压过程中容器各部件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各部件的最大应力均出现在应力集中部位。将该结果和用ASME方法计算得到的危险断面的Mises当量应力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显示二者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8.
李绪炎 《石油机械》1989,17(8):11-15
使用直角尺、杠杆百分表和千分表、正弦规和块规等量具对渐开线圆柱齿轮啮合接触线进行测定,可解决目前重型机械特大齿轮和斜齿轮接触区域图的问题。测量数据可经计算机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并打印输出结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三维接触单元和预应力单元,通过建立螺柱、螺母的实体接触模型,对振打装置的螺柱和法兰连接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该结构的强度和密封性结论。文中涉及的建模及分析方法,对类似的结构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雷诺平均方程,采用SSk-ω湍流模式,建立了一个研究海底管道水动力特性的数值模型。利用该模型在Re为对不同间隙比下定常流通过海底悬跨管道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管道的升阻力系数并分析了升阻力与间隙比的关系。通过与试验数据和数值结果进行对比和对升阻力系数曲线作FFT变换,分析了该模型的可靠性,推测出临界间隙比,进而分析了尾涡形式及其产生与抑制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