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辐射聚合工艺的概念,及其与传统的聚合物合成工艺相比的优缺点,以及高吸水性树脂(SAR)的吸水机理及溶胀性能;详细论述了采用辐射聚合制备聚丙烯酸类医用吸水树脂过程中具体合成条件,例如中和度、吸收剂量、交联剂用量等对其溶胀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电子束辐照喷淋合成高性能吸水树脂的方法:将混合均匀的料液加入雾化设备中,得到的雾状液滴穿过电子束的射线幕帘进行聚合得到凝胶颗粒,随后进行表面交联、过筛即得到吸水树脂。研究了吸收剂量、聚合反应原料及用量等对吸水树脂产品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和度为65%~80%、吸收剂量为1~5 kGy时,选用不同的聚合单体、次单体、交联剂、助剂,以及不同用量的表面交联剂,最终得到的吸水树脂产品对0.9%NaCl溶液的吸收倍率约为70 g/g;将2g吸水树脂产品加入50 mL的0.9%NaCl溶液中,以600 r/min的速度进行搅拌,将从加入吸水树脂开始到漩涡消失的时间记为吸收速度,吸收速度约为20 s。  相似文献   

2.
硫脲型螯合树脂对贵金属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一个新合成的硫脲型螯合树脂对贵金属吸附性能。该树脂是将硫脲基因引入微孔型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中,该树脂对贵金属离子具有高度的吸附选择性,吸附pH范围宽,平衡速度快,吸附容量大。可用于矿石、陨石等复杂组份中痕量贵金属元素的分离富集,是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定痕量贵金属元素的优良分离富集剂。  相似文献   

3.
研究螯合树脂的工作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内,无论在树脂的合成、性能研究以及应用方面都有很大进展,共发表了约三百篇文献。对于铀的分析化学或铀水冶工艺方面,当前的研究都集中在如何提高离子交换树脂对铀的选择性上。目前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1)采用非水溶剂作为分离介质,以提高分离系数a。(2)合成螯合树脂,即将各种具有高选择性的有机试剂的功能团引入树脂骨架,从而能选择性地吸附铀。显然,后者对铀的分析化学或铀的水冶工艺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主要介绍各种螯合铀的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岩体赋水性评价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场址评价的关键研究内容之一,通常采用钻探并进行钻孔水文试验以获得岩石渗透率、地下水含量及分布等水文地质参数,然而,常规钻孔水文试验不适宜大面积高频次地覆盖整个选址区。为此,采用可直接探测地下水的地面核磁共振法对新场花岗岩体3个已知水文钻孔进行了赋水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地下水水位埋深位置表现为相对高的自由水含量,且其上部同时表现为相对高束缚水含量;裂隙水发育位置表现为同时具有高自由水异常和高束缚水异常;由核磁共振信号反演计算得到的最大渗透系数与全孔抽水试验获得的平均渗透系数在同一数量级,且核磁共振探测获得的岩石单位体积含水率为岩体地下水赋水性评价提供了定量参考。本次地面核磁共振探测试验结果与钻孔水文地质试验结果一致性好,有效揭示了地下水水位埋深、岩石渗透率、水量大小及裂隙水发育位置,地面核磁共振方法可有效应用于花岗岩体赋水性评价,为经济、快速且无损地获得岩体关键水文地质参数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用天冬酰胺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合成天冬酰胺改性类蛋白氨基螯合树脂(NP树脂),用于废水中铀的富集,以提高水中铀的监测速度。结果表明:在F/U摩尔比为0.8,天冬酰胺加入量为5%的前提下合成NP树脂,该树脂在25 ℃、pH值约为5、平衡时间为210 min时其吸附容量为46.98 mg/g。  相似文献   

6.
碱溶性感光树脂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3种类型、4种配比、5种不同结构的碱溶性感光树脂,研究了碱溶性和光固化速度。随着树脂与马来酸酐配比增大,树脂的碱溶性变好,光固化速度变快,当配比大于1:0.7时,树脂具有良好的碱显影性能。用酚醛环氧丙烯酸型碱溶性树脂制备光成像抗蚀油墨,具有较佳的碱显影性能。  相似文献   

7.
紫外(UV)光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对比于传统的聚合方法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反应时间短,易操作,可在常温下进行以及无三废污染等优点。本文以丙烯酸、淀粉和聚乙烯醇为原料,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方法制备了互穿网络耐盐性高吸水树脂。研究了丙烯酸中和度、聚乙烯醇(PVA)和淀粉用量、辐照时间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了样品。在最佳试验条件下聚合制得的高吸水树脂,其吸去离子水率为2235g/g,吸生理盐水率(0.9%NaCl水溶液)为148g/g。  相似文献   

8.
采用苏氨酸转变为苏氨酸乙酯,再用LiAlH4还原该乙酯合成了苏氨醇,用自动多肽合成仪和Fmoc(9-芴甲基羰基)保护的氨基酸合成了7肽-树脂;再用三氟醋酸铊(Tl(Tfa)3)在7肽-树脂上形成7肽的二硫键;用苏氨醇氨解法裂解肽-树脂并在7肽链上接上苏氨醇形成八肽;然后用三氟乙酸脱去氨基酸侧链保护基团,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化八肽,得到了奥曲肽(OCT)。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N,N-二乙胺甲酰甲撑二己基磷酸酯(DHDECMP)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对Am、Cm吸附行为的研究。用红外光谱法对树脂进行了表征。DHDECMP在树脂上的加接率为0.27。在低酸度时,该树脂与纯DHDECMP的萃取行为有较大差异,而与未纯化的DHDECMP比较接近,在高酸度下两者的萃取行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高分子冠醚是具有选择性配位基的冠醚萃取剂的树脂化形式。这类树脂的离子结合性质与单体极其不同。可以有效地用于各种离子的分离。由E.Blasius合成的酚醛型树脂已用于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元素、镧系和锕系元素的吸附性能和分离研究。我们用这类树脂作过铀的吸附和有害元素的分离工作,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在无交联剂条件下以丙烯酸、丙烯酰胺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利用高压紫外汞灯辐照引发聚合高吸水性树脂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共聚物。考察中和度、光照时间、单体含量、聚合物粒度等因素对共聚AM-AA吸液性能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试验条件,并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合成了共聚物。其吸水率(去离子水)为3062g/g,吸生理盐水(0.9%NaCl水溶液)率为241.6g/g,吸自来水率232.8g/g,吸人工尿率为76.6g/g,吸人工血率为367g/g。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以OP-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γ射线引发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与少量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乳液聚合制备高吸油性树脂。分别采用红外,SEM和TG表征了聚合物的成分、结构和热性能。SEM显示乳液胶束粒子尺寸均一,粒径约为170nm。聚合物在300℃以下时热稳定性良好。研究了反应条件如吸收剂量、剂量率、固含量、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用量等对聚合物的吸煤油性能的影响。聚合物对煤油、氯仿、二甲苯的最大饱和吸油率(g儋)分别为18.1、19.5和15.3。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的目的是利用介质阻挡放电制备聚丙烯酸生物功能薄膜.利用接触角测量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功能薄膜进行表征.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和富血血小板黏附实验,讨论了含有羧基功能团薄膜的结构、成分以及性能对其生物相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等离子放电参数对合成羧基功能薄膜的结构和成分有较大影响,且聚合的羧基功能薄膜能较好地促进细胞在其表面的黏附以及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丙烯酸在PET膜表面的紫外光共辐射接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水性体系中,经紫外光(UV)辐射引发在PET膜表面的丙烯酸接枝聚合反应的实验影响因素,考察了光敏剂、单体浓度以及接枝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接枝率下接枝膜对水接触角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应用大豆油脂肪酸通过酯化反应合成由大豆油脂肪酸改性的丙烯酸涂料,产品经涂层和EB辐射固化实验表明涂膜性能优良,适用于木质家具涂膜的EB辐射固化。  相似文献   

17.
18.
The fate of radionuclides produced in a light water moderator was investigated by assaying with a Ge(Li) detector sampled coolant water and the waste water produced by regeneration of resins, measuring the radiation dose rates along the surface of the resin column length with TLDs, and studying the sorption of radionuclides to resins in dynamic experiments. The buildup concentrations of short-lived radionuclides, produced by activation in the reactor core water and the amounts of radionuclides sorbed on the resin bed, as estimated from a compartment model, are reported. A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production rate of soluble radionuclides with long half-lives in the core water has been developed. Changes in the radiation dose rates along the resin column length recorded during reactor operation and after shut-down, showed that the sorbed radionuclides did not migrate downward, as expected from the chromatography theory, rather they were decreased by the decay process. Moreover, the slopes of the dose rates on both sides of the resin surface were almost identical. These results show the behavior and distribution of radionuclides in the light water moderator of a research rea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