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履带推土机的差速转向机构结构复杂、性能优越,是推土机的高端配置,其中的差速转向液压系统为其核心技术。目前,美国卡特彼勒D6至D9型中的N、R、T系列推土机,以及日本小松D65EX、D85EX、D155AX和D275AX型推土机采用该项技术。此外,德国利勃海尔的静液压推土机也可以实现差速转向功能。  相似文献   

2.
差速式转向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动力学分析,导出了差速式转向机构的输出转矩方程,并分析其转矩分配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履带推土机新型差速转向机构进行力分析,并对各种行驶工况下,变速箱和转向液压马达的输出转速和转力矩进行分析,为该机构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卡特R型履带车辆差速转向机构之运动与力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目的是针对卡特R型履带车辆差速转向机构的运动与力矩特性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以做为履带车辆差速转向机构的设计参考。首先,以图论为基础,定义运动图表示卡特R型履带车辆差速转向机构的运动构造;然后,根据基本回路理论,由运动图推导其系统运动方程式,并由所得的系统运动方程式分析差速转向机构的运动特性;接着,根据力平衡原理、能量守恒原理及基本回路理论,由运动图推导差速转向机构的系统作用力矩方程式,发展履带车辆差速转向机构的力矩分析方法;最后,讨论了履带车辆差速转向机构传动比与力矩关系。本文所得的结果可做为相关产业设计履带车辆差速转向机构之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型履带式机械差速转向机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差速转向机构,并对该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使用特点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6.
新型差速转向机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差速转向机构的设计,对其主要功能、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履带式机械差速转向机构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差速转向机构的设计,对其主要功能、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液压机械差速的履带车辆转向控制,在车辆动力学建模和驾驶员操控信号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驾驶员模型的模糊前馈-反馈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驾驶员模型输入的归一化方向盘转角及其变化率作为模糊前馈控制输入,对液压系统排量比进行补偿;将实际转向半径与目标转向半径的偏差及其变化率作为模糊反馈控制输入,对液压系统排量比进行修正,从而达到对两侧履带速度的补偿修正。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相比,模糊前馈-反馈控制能缩短转向动态响应时间,更好地跟踪驾驶员转向意图,且在转向阻力扰动下转向半径的波动明显减小,提高了转向轨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的履带式作业机如东方红履带拖拉机、各种履带式推土机等大部分采用转向离合器作为转向机构.行星转向机构的应用仅见于前苏联履带式拖拉机,该驱动桥具有零件数目少、零件耐磨性高、故障少、对传动系实现一定速比的降速等优点,有不少可取之处,文中针对前苏联ДТ-75 МЛ履带拖拉机对履带驱动桥行星转向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国内行星转向机构履带驱动桥的开发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履带车辆转向过程的转向特性以及液压无级差速转向机构的工作原理,提出了用液压次级动态仿真试验台模拟履带车辆转向过程的试验方案,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液压无级转向机构的转向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恒压网络中二次元件可四象限工作的能力,可模拟出履带车辆转向过程中内侧履带由输出功率到输入功率,以及外侧履带输出功率进一步增大的变化特性.此试验方法成功解决了履带车辆转向性能试验的台架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激光导引AGV小车的结构组成、激光扫描系统结构、差速转向原理等,并将激光引导方法和路径轨迹推算引导方法相结合,用于实现AGV的路径引导和运动状态控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两轮差速转向AGV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2.
邱明 《机电工程》2004,21(8):47-50
分析了汽车可变转向比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及其对汽车中心操纵性能的影响。首先对差动轮系转向机构进行了静力学和运动学分析,然后建立了简化的动力学仿真模型。仿真的结果表明,基于差动轮系机构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能提高汽车中心操纵性能。  相似文献   

13.
电动助力转向传动机构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转向轴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减速传动方案出发,分析可行的两种方案各自优缺点,最终选择对蜗轮蜗杆——NGW差动轮系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并建立三维模型,采用软件仿真分析具体方向盘和电动机转角规律下,有助力和无助力时齿条位移和速度变化线。从仿真分析知:有助力时齿条位移速度明显增大,揭示了提高驾驶员操纵方向盘舒适性的内在规律,为后续进行机构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汽车转向传动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括了汽车转向传动技术的发展进程,从系统观点和机构学角度,对汽车两轮转向和四轮转向的基本要求、典型实现方案与特点以及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总结,指出了汽车转向传动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刘湘君  吴林 《机械工程师》2014,(12):285-287
在飞机地面操纵阶段,转向运动可通过差动刹车、改变发动机推力差及使用前起落架操纵系统来实现。文中归纳了几种机型不同前起落架转向机构形式,并对这几种转向机构结构形式的运动原理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动力转向器阀芯刃口结构与特性曲线的几何关系,提出采用直线与圆弧组合成阀芯复合刃口,取代传统的单段圆弧结构,以改善传统产品高速行驶时不灵敏区过大、常用工作区手感差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刃口转阀特性曲线较传统结构更符合理想曲线,操控特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由齿轮链传动的滚齿机难于加工大于100的大质数质数齿轮,而滚切斜齿大质数齿数、大模数齿轮就更困难,且生产率十分低。本文提出的双重差动齿轮机构能有效地实施大质数齿数齿轮的分齿运动,大大提高生产率,并且只需配备相当于传统滚齿机1/2的交换齿轮就能满足250以下所有齿数齿轮的分度,显然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分齿机构。  相似文献   

18.
基于汽车转向梯形机构的平面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转向梯形机构的研究方法,即转向三角形和转向三角形顶点的概念并建立转向梯形机构的三角形数学模型。利用作图法和Matlab软件编程绘出转向三角形顶点变化的特性曲线,并分析该特性曲线下的转向梯形机构的转向特性。该方法提出了转向机构新的研究方法,根据转向曲线确定转向机构尺寸。  相似文献   

19.
针对C-EPS系统中转向器常见的故障模式——异响进行了分析,根据产生异响的部位不同,对引起异响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对策,这些对策已经过验证与实际应用,对分析与解决C-EPS转向器的异响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汽车转向器变厚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论文从变厚齿的加工原理中,引出了什么是偏置设计和偏置设计的目的。而且该论文提出了为验证置量的正确与否所必须的验算。这研究也显示了偏置设计的优点和缺点。并概述了抓住沿着变厚齿齿宽上的刚度与变厚齿的齿厚(分度圆齿度)成正比的特征,从而解决了变厚齿的齿根弯曲强度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