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社区层面入手研究农业要素与城市的融合,将食物生产、居民生活和社区生态等人居环境建设问题关联起来,提出容纳整个农业生产链条和完整物质循环代谢系统,与城市生态、经济和社会系统相融合的城市"有农社区"理论模型,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综合考量,以期突破当前主流的社区建设模式,探索一条农居一体、循环代谢的新型生态社区建设之路,对城市人居环境理论研究进行有益补充,也为我国当前生态社区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城市居主社区的高品质需求成为了城市化的必然产物,本文通过对中海金石公馆项目的设计研究,提出了四大设计理念:延续的城市,融合的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节能社区;地域性景观特色的社区;公私平衡、安全可靠的宜居社区。以期实现生态·人文·价值的和谐共生,为城市高品质居住社区设计提供一个可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江半岛特殊的空间区位条件,城市设计者从两江三岸的宏观布局入手,寻找山、水、城景观要素间内在关系,突出山水城市空间特征,抽象提炼出城市视觉意向,并利用多种设计手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4.
刘飞舞 《中外建筑》2011,(1):108-110
随着人类“回归自然”热情的高涨.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提倡环保的森林生态旅游成为国际生态旅游的新时尚。本文旨在研究城市生态公园在改造设计中所出现的共性问题和解决的策略。整个研究将以城市生态公园的改造设计为主体进行研究分析。城市旧生态公园目前面临着缺乏与城市的有机联系:公园个性缺失:景观空间结构简单、类型单一:公园原有要索丰富但景观效果及功能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湘潭市杨梅洲旅游景点规划设计为例,提出了公园与城市开放空间的融合,公园个性特征塑造以及以景观空间重构,原有要素的有机更新等策略,以期为城市旧生态公园改造设计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绿色发展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在城市生活小区整体设计的实践中,必须将如何布局"绿化空间"进行综合考量,通过将各种人性化、生态化、宜居化的园林建筑进行精心规划,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效果。本文正是基于此,从实现城市生活小区生态优化的视角出发,提出城市生活小区园林规划的基本原则,并对城市生活小区园林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为城市生活的生态优化厚实根基。  相似文献   

6.
《四川建筑》2021,41(2)
在大力建设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的背景下,成都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以城市有机更新为抓手,围绕城市公共空间、公服配套、建筑风貌等城市空间要素,推进城市社区复兴和公共空间营造,文章通过对标国内超一线城市有机更新经验,从成都市成华区老旧院落空间形态和功能现状的基础的调查着手,分析当前成华区在城市有机更新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短板,提出对于城市老旧院落改造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方面的建设思路。以期对同类型社区、院落空间的营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存量更新背景下基于绿色城市设计方法对山地城市进行更新探索,对实现城市与自然协同共生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方法】针对自然要素在山地城市复杂条件下呈现的动态特征,引入渗流力学理论,数字化识别地形、水体、生物3类流要素,解析其内在关联和影响机制,顺应渗流规律提出“织脉”设计路径。【结果】以重庆万州区为证,研究发现水体流与城市界面高密粘连,地形流、水体流在城市颗粒中渗透率低,水体流的孔隙阻力存在季相变化,通过扩大蓝绿空间孔隙度、增加滨水空间浸润区等措施可以提升城市渗透率。【结论】基于渗流力学理论,解释山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互动规律,顺应规律发掘设计路径,为山地城市生态空间因地制宜规划提供绿色城市设计方法的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8.
建设现代住宅区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应用先进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用城市设计者的智慧,创造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生活社区。本文笔者就住宅区的用地选择、结构形式、风格塑造、交通设计、景观绿化设计、空间环境的组织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城市更新行动和“双碳”战略下,社区作为基本社会—空间单元,是城市能耗和碳排放的集中地,也是减碳的主要阵地。大规模社区更新工作开启社区减碳的关键机会期,如何在社区更新行动中整合纳入低碳化的理念和策略,亟待探索。围绕社区低碳更新问题,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发展,总结社区碳排放主要领域、影响因素和社区低碳更新的主要经验;进而面向我国当前的城市社区更新实践,提出了社区低碳更新的策略建议,包括建筑与设备节能、生态绿化、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资源循环、低碳生活与治理等6方面。  相似文献   

10.
以淮南大通矿工业废弃地为案例,从分析工业生产遗留下来的城市废弃地与城市发展需求、以及市民生活品质需求之间的矛盾入手,通过阐述由工业废弃地对城市发展、人口健康、环境景观等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提出利用工业废弃地,将其转化为城市绿色游憩空间,在满足城市新功能需求的同时,综合进行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景观建设以及活化更新,提供市民休闲与游憩场所,建设和谐矿区的生态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是形成并承载城市的重要资源,河流在城市兴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作为黔中经济区中心城市,贵阳须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坚守生态环保红线的需求与约束"新常态"下,通过基于生命复活、绿色共享、和谐共生的景观空间顶层设计,实现高原丘陵城市河道整治在流域规划、生态修复、功能优化和集约用地上的价值牵引作用。  相似文献   

12.
翟俊 《规划师》2012,28(9):71-74
研究以"统筹城市开发空间系统发展"为出发点,运用协同共生的原理,将市政的灰色基础设施、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进行协同整合,进而成为一体化的景观基础设施;从综合协同、整体协同、战略协同和共生共存四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前瞻性景观基础设施的新范式,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各要素之间形成功能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整体,实现区域内生态网络、交通网络、户外步行网络一体化运作的景观基础设施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城市面临的种种困境里,养分线性代谢是一个日益严重却被长期忽视的问题,构建新的城市养分代谢系统、重新闭合养分循环是一个必要措施。本文以马克思"代谢断层"理论为切入点,分析城市养分自然循环过程遭受破坏后带来的代谢失衡等严重后果;从社区层面入手,把社区代谢废物视为可以循环利用的养分资源,关联废弃物、肥料、农业、食物及居民等诸多要素,促进形成社区内部递进往复的养分循环过程,以修补代谢断层。本文以鄂尔多斯郝兆奎社区为例,将农业要素融入社区空间,重构社区基础设施,循环利用社区代谢废物,解析在社区尺度实现城市养分闭合循环的作用机理,并介绍相关的可持续社区规划理念,以期为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可持续社区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韧性理念下的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生态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峤  臧鑫宇 《风景园林》2017,24(4):50-56
基于当前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探讨了韧性理念与城市空间环境要素的有机结合。从城市韧性的生态方向与适灾方向出发,以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要素及其子要素与韧性的关联框架,并总结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和设计原则。从土地优化利用、景观生态保护、绿色交通、生态防灾等方面提出了基于韧性理念的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从而构建完善的山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有效促进山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许晶晶  陈洁炀 《安徽建筑》2022,(9):22-23+49
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原有工业空间无法满足新型城市化发展需要。为了实现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形成健康、简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后工业景观更新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成为了学界热点问题。单纯拆除重建的方式已不再满足社会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对地域文化的保护、对工业历史的传承、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对城市资源的重组。文章将城市触媒理论引入江苏运河沿线后工业景观更新设计中,提出在设计理念中要注重空间、功能和文化三大要素,遵守全面性、阶段性和可持续性三个原则,实现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走向循环利用三大改造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任奕诚 《建筑经济》2023,(6):110-110
该纺织厂作为某工业旅游城市的一部分,承载着这个区域的记忆和文明。在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的政策下,以该纺织厂为场地的社区综合体设计融合了工业文明、农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该设计旨在打造一个联合、整合、共生的可持续生态社区,建设一个生态、自然、和谐、发展的社区综合体。从功能、文化、生态三个方面进行整合设计,从而解决场地内功能无序等问题,增强社区的文化体验,改善社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现代城市农业景观基础设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倞 《风景园林》2013,(3):20-23
摘要:农业生产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现代城市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通过对城市的农业生产潜力和景观的农业生产性传统两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城市景观与农业生产的关联性,进而提出了现代城市农业景观基础设施的设计思想,并从城市立体农业景观基础设施、城市社区农业景观基础设施和城市农业公园3个方面,结合实例对其空间构成、表现形态、生产模式、公共功能等方面内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现在住宅中的绿地景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绿色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结合先进的设计理念,通过园林内外的各种影响因素,在小区绿化建筑中实现物质与能量的有效循环,为区民提供一个和谐、绿色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道法自然的海绵城市,无疑是实现良好生态环境的最佳方式之一。城市景观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载体,小到雨水花园,大到湿地公园,景观用大大小小的细胞肌理给予海绵城市有效的支撑。本文以天津生态城美嘉园海绵城市建设为例,阐述建筑与小区的海绵城市与景观双融设计核心原则与技术原理,探索在项目中的实际运用与创新技术,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海绵城市带来的绿色、生态、和谐。  相似文献   

20.
旧城商务区更新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乌鲁木齐新市区"钻石城"城市设计为实证案例,提出了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兼顾"双修"的渐进式更新策略,包括生态修复优先的自然空间要素更新和城市修补并行的物质空间要素更新,分别对绿地系统和通风廊道,以及交通模式和核心区建筑形态进行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