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力压裂时对夹层厚度的选择一般认为小型压裂应大于5m,大型压裂应大于15m.低渗透油田一直以4m作为隔层下限.大庆西部低渗透油田油层多为薄互层,油层不但厚度较薄而且层与层之问的夹层也较薄,给分层压裂改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进行隔层遮挡作用的判断及缝高的控制显得更为重要,也是压裂选井选层、层段划分及优化设计的难点和关键.笔者在研究裂缝延伸高度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薄夹层遮挡作用,对隔层的分层界限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一套新的压裂层段划分方法.现场试验32口井,打破了以往夹层厚度小于4m不能分层压裂的界限,从而拓宽了压裂选井选层的范围,对提高低渗透薄互层压裂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措施挖潜难度不断加大,选井选层越来越困难,增油效果逐年下降。本文通过对南五区压裂选井选层方法的研究及注水井的压前培养、压后补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压裂增油效果,同时为其它薄差油层的重复压裂挖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进行,在注水开发条件下,高渗透油层含水不断上升,个别油田综合含水超过90%,直接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致使老区油田产量不断下减。二、三次加密井所开发的油层属于薄差油层,在过去的开发过程中基本作为隔层。随着薄差油层压裂工艺技术的发展,这部分油层得以进一步深入开发,提高了油田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大庆外围油田已开发的低渗透油气田储量约5.65亿吨,共有油水井23800多口,是油田实现4000万吨稳产的重要接替区块,主要分布在裂缝不发育的扶杨油层,其埋藏物性已远远低于油田开发的三类储层标准。由于其低孔、低渗、低丰度、低流度的特点,压裂增产效果差、有效期短,注水开发难以建立有效驱动,经济效益差。低渗透油田储量要通过压裂才能得到有效动用。长垣油田纵向分布上百个油层,具有小层多、岩性复杂、储层以及隔层薄等特点,分层压裂难度进一步增大,储层动用难度越来越大。目前外围油田的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分散。而且外围油田压裂井选井选层的难度越来越大,压裂井条件越来越差。压裂井中二、三类区块的井数比例增大。压裂井中注水受效程度越来越低。重复压裂井数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Z1):142-145
油井重复压裂是中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M油田在油层动用程度高、综合含水高、剩余油高度分散、压裂增产效果逐年变差的的情况下,通过深化油藏认识、寻找剩余油分布规律,精细压裂选井选层和优化压裂施工参数,提出以尾追大粒径陶粒代替大粒径石英砂,提高裂缝长期导流能力;运用桥堵技术,实现压裂过程中裂缝转向,提高油层纵向利用率,现场试验增油效果显著,总结形成了一套高含水期油藏选井选层和压裂优化设计方法,控制了油田递减,能有效指导同类油藏的措施挖潜。  相似文献   

6.
为了尽可能提高Y油田薄隔层井压裂改造程度,本文通过岩石力学理论计算得到储层最小水平地应力剖面,分析了储层最小主应力与自然伽马值的关系,即最小水平应力分布与自然伽马值分布近似成正比关系,并以此为依据,通过现场试验,明确了储隔层自然伽马差值越大,薄隔层能够实现遮挡的界限值就越低,并给出了储隔层自然伽马差值与薄隔层井压裂界限的关系,大大提高了薄隔层井压裂成功几率。利用本文的研究方法可有效指导薄隔层井压裂施工,以提高储层动用程度,获得更高的开采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了尽可能提高Y油田薄隔层井压裂改造程度,本文通过岩石力学理论计算得到储层最小水平地应力剖面,分析了储层最小主应力与自然伽马值的关系,即最小水平应力分布与自然伽马值分布近似成正比关系,并以此为依据,通过现场试验,明确了储隔层自然伽马差值越大,薄隔层能够实现遮挡的界限值就越低,并给出了储隔层自然伽马差值与薄隔层井压裂界限的关系,大大提高了薄隔层井压裂成功几率。利用本文的研究方法可有效指导薄隔层井压裂施工,以提高储层动用程度,获得更高的开采效益。  相似文献   

8.
油水井在钻井及生产过程中 ,油层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堵塞 ,影响了油田高效、经济的开发。我们根据文留油田油层的特点在文留油田实施了高能气体压裂技术、高压水射流技术、高频增注器增注技术等物理解堵工艺技术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台子油层加密新井进行压裂措施以来,压裂增油对区块增油控水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采油井含水情况、地层压力、油水井注采关系及压前调整和压后保护等方面的分析,找出了主要影响压裂效果的原因,对油田开发过程中实施压裂措施改善开发效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井部分井进入含水回升阶段,措施挖潜难度不断加大。本文通过对南六区三元复合驱采出井进行选井选层方法的研究,得知回升阶段压裂主要选则动用差、含油饱和度高、产液低、含水低、油水井连通好的层段,可提高压裂增油效果。同时为其他三元复合驱采出井薄差油层的重复压裂挖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油井压裂是油田重要的增产措施,如何提高压裂井质量,保证压裂效果,是提高油层动用程度,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的根本保障。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认真分析了由于地质因素、施工质量等方面产生压裂增油低效井的原因,论述了针对不同原因,改善低效井的方法,并在有关选井、选层标准的提出界定标准,对高效益开发油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东部过渡带应用压裂措施以来,压裂增产油量对油田高产稳产和稳油控水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近几年油井压裂效果逐年变差的实际,对油井含水率、地层压力、油水井注采关系及压裂层段的性质及特点优选不同的压裂方式等几方面影响油层压裂效果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对压裂措施在今后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应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压裂改造是油田开发后期增产的主要手段,随着一类油层、三类油层和表外厚层的全面开发,储层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薄差储层剩余油动用程度差,压裂改造技术也不断发展。近年来,除了应用普通压裂、限流法压裂、多裂缝压裂、选择性压裂等常规的压裂改造技术以外,试验了对应精控压裂、连续油管水力喷射压裂、长胶筒定位压裂、压裂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裂缝控砂体压裂技术,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还需要根据剩余油挖潜目标的变化,不断试验新工艺,探索新技术,为油田开发后期持续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压裂施工效果,优化设计压裂施工技术措施,采用高效的压裂液体系,对储层实施水力压裂施工,使油层形成稳定的裂缝,并应用支撑剂进行支撑,达到提高储层渗透率的效果。实现油田增产增注的目标,是压裂施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针对压裂过程中无效支撑比例大,制约压裂增产效果。本文提出应用测井曲线确定垂直裂缝高度方法,并结合矿场实践给出了裂缝延伸类型,针对不同类型提出相应技术对策,提高裂缝有效支撑,进而提高压裂效果。现场应用后,实现了小层优化设计,压裂增油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油田增油技术提供了经验支撑。  相似文献   

16.
水力喷射压裂技术是集射孔、压裂、封隔一体化新型增产改造技术,解决了套变、小套管、薄隔层等特殊井无法分层改造问题。本文通过现场实施和后续效果跟踪相结合,对研究区压裂成败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影响压裂的关键因数,为下步复杂状况井挖潜增油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阶段,一些油井的产液量呈下降趋势,由于地层堵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油井的产液能力大幅度下降,已步入了低产低效井的行列。针对薄差储层砂体发育差、注采不完善、初次压裂不完善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油水井对应压裂技术思路,在细分控制压裂理论基础上,紧密结合油水井砂体发育的实际情况,应用多学科研究成果,合理选择对应压裂层位,通过油水井对应压裂,提高薄差油层的出液能力;对注入端砂体压裂改造,提高渗流能力,减少压力损失,相当于"平移了井筒",实现对薄差油层的高效动用,通过对油水井对应单砂体压裂改造,提高对应压裂井组动用厚度。  相似文献   

18.
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主力油层产量逐年降低,三类薄差油层的开采是油田今后重要的开发及措施挖潜对象。三类薄差储层油层渗透率低、连通效果差,常规压裂措施裂缝间干扰严重、单孔施工排量低、连通差、施工规模小,严重影响了储层动用程度。因此,本文通过采取优化卡段划分、单层排量、裂缝穿透比、加砂量等参数的方式,提高三类储层有效动用程度。现场应用表明,细分对应限流法压裂较常规压裂平均单井日增液量为23.1t,平均单井日增油量为4.0t,有效提高了三类薄差储层的有效动用程度,为三类薄差储层三次加密新井增产提效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规模推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水平井可在薄油层中增大井筒过油层范围,实现高速注采,提高产能。某油田区块投产水平井均采用水力压裂投产方式完井,而经济有效的水力压裂应尽可能地让裂缝在储层内延伸,防止裂缝穿透水层或低压渗透层。现场作业表明,水力压裂的效果往往不十分明显,有时由于穿透隔层导致失败,造成油层压力体系破坏,影响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因此常常需要了解、研究裂缝扩展规律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的扩展形态,从油田实践看,由于受监测手段的限制,对裂缝扩展规律的认识还十分有限。该油田通过应用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压裂前后密闭井温测试、大地电位等多种裂缝监测技术,进行裂缝扩展规律的认识和研究,并通过多种裂缝监测结果比较,对水平井压裂过程中产生的人工裂缝形态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且对区块内其它水平井压裂过程中的施工控制及压后的效果分析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甘谷驿油田沙家沟区属于典型的低孔特低渗油藏,长6油层组为本区主要产油层段。自1983年有产油统计以来,研究区主要依靠自然能量实现工业油流的生产,近年来出现产量下降快、地层压力亏空的问题。利用生产动态数据,对单井及小层压裂效果进行分析,认为压裂改造对该区有明显增产效果,但涉及研究区本身资源量小及油层压力低造成压裂层缺乏能量补充,故压裂增油在该区有效期短、增油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