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伍秋霞 《中外建筑》2022,(11):96-101
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城市空间品质、人居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过去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在当今社会显然是行不通的。以吉首市为例,针对山地小城市存在的生态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等优势以及地形地貌复杂、耕地保护困难、城市竞争力弱、人口流失风险等挑战,以高质量发展为背景,对山地小城市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进行探索,提出了山地小城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路线,以改变现有土地粗放外延扩张的现状,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保持国土空间开发的活力与高效。  相似文献   

2.
以贵阳市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试点规划为实践,通过城市用地条件评价,分析建设用地需求及扩展方向,划定刚性管控边界,及两规用地差异分析分析等,划定贵阳市城市开发边界,并提出规划管控要求。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张掖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从战略指引和问题导向出发,落实发展目标与战略,解决城镇空间拓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初步划定了全域市级开发边界。本文从以上实践经验出发,预判甘肃省河西地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可能面临的五类难点,并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层级框架与技术体系入手,在省市联动、科学支撑和政策设计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生态方面入手,分析划定的刚性空间适用于传统型农业县,为长岭县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提供参考.基于底线思维,通过构建长岭县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以此界定长岭县未来城镇的扩张发展空间.结果显示:长岭县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中较适宜建设的区域与建成区高度吻合,包含了长岭镇、太平川镇等大部分区域;建设用地适宜性为限建区和禁建区...  相似文献   

5.
6.
7.
《规划师》2017,(5)
当前,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城市内涵式转型发展的新途径,但我国海绵城市规划实践集中于特大城市及大城市,以中心城区水系治理为主,缺少与城市周边山、水、林、湖、田的"大海绵"空间格局的衔接,且往往采用总体年径流指标控制的方式,对于详细规划引导相对不足。文章以四川省华蓥市海绵城市规划为例,基于"大海绵"视野,从"面要素—线要素—点要素"三个层级构建小城市"大海绵"空间格局,并提出分区建设指引与管控、完善城市水系统、建立动态监测平台等规划策略,以期为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曾子轩 《城市建筑》2022,(3):101-104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的重点,各地市都在积极探索契合地方实际发展需求和体现地方特色的划定技术路线与方法。柞水县作为典型的河谷型城市,面临着建设用地总量匮乏、城镇发展方向无序蔓延等问题。以柞水县河谷型地貌下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困境为切入点,以供需平衡作为技术路线,在规划其所能承载的最大建设用地规模上,结合“双评价”结果划定柞水县城镇开发边界,引导城市建设用地高效利用,促进柞水县的集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开发边界是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统筹调控区域城乡空间、生态空间的制度安排,是保障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的公共政策,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杭州市把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的重要内容,作为城市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布局的基础性依据。在划定方法上从区域整体和长远发展要求出发,以"谋取最大公约数"的理念,结合人口、设施和经济活动的布局需要,通过部门协商统筹,将依法依规梳理出的18个空间管制要素整合形成满足各项要求的"空间一张图",坚持于法有依、空间落实、多规融合、简便易行。制定了《杭州城市开发边界实施规划》,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分类处置开发边界外的现状建设,细化开发边界外空间保护利用要求,促进开发边界内外功能融合,建立包括制定条例、动态监控、政府考核、社会监督等方式在内的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11.
李玲  刘婷 《城市住宅》2022,29(1):167-170
随着国家空间治理体系的建立,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以往对于城区范围的定义、确定方法等未形成共识,导致在国家统计局、住建部、地方政府各部门及部门内部之间对于城乡划分仍存在不同口径.城区范围划定能客观反映城市建设现状,通过量化、便于实施的城区划定方法科学合理地划定城区范围,为编制市县国土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12.
张媛明 《城乡建设》2021,(15):50-52
城镇开发边界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十九大报告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近两年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在调整数据基础上,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整改划定的基础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充分论证水资源约束底线,结合双评估、双评价,结合上位规划分配的规模指标,确定城镇开发边界的空间形态,并通过划定弹性发展区来预留弹性.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土空间开发进入底线约束、绿色发展的新阶段,城镇空间从弱约束下的快速增长模式转型为强约束下的内涵式增长模式。城镇开发边界作为城镇空间增长的核心管控抓手,其功能不应仅停留在规模及底线管控上,更应具有主动塑造美丽国土空间的作用。文章以滇池与流域国土空间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从湖城生态、湖城空间等多个角度出发,探索了以自然和谐、国土安全为前提,环境影响、舒适艺术、低碳高效为控制导向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新方法。结论显示,在综合多因素下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具有降低环境影响、塑造景观格局、提升城市开发效率等作用,为新阶段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提供了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城镇开发边界最初以城市增长边界的形式引入国内,如今已积累了十余年的实践经验。近年来,随着空间规划改革的深入,城镇开发边界作为构建国家空间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屡次在中央会议和文件中提及,并在国家层面的规划改革试点中得到推动。不同于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的三条控制线中,只有城镇开发边界目前尚未形成国家层面的划定规程和技术指南,亟需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探讨。本文通过对已有空间规划试点工作中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经验进行梳理总结,尝试探讨该边界应有之内涵及实施之关键,以期为其他地区的规划实践和空间规划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浅析——以矾山镇规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城市"在《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的定义为: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通常,大城市的人口在50万人以上,中等城市的人口在2050万之间,小城市的人口在20万以下。全国由于在东、中、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在同一地区内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小城市的差异性也很大,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四川省省情,本文梳理了城市开发边界的难点,明确其内涵和划定范围,提出筑牢底线、确定规模和多规衔接这三大核心要求,提出城市开发边界的实施与管理建议,确保开发边界具有可行性和强制性。  相似文献   

17.
《规划师》2016,(10)
城市开发边界不仅是城市与非城市区域的分界线,是城市公共管理政策,还是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文章参考北京、杭州、武汉、成都及厦门等试点城市的实践经验,并结合苏州市吴江区开发边界的划定工作,提出了"反规划"的底线保障、上下反馈的协调共商及城乡统筹的动态调整等方法,从确定总量、划定边界、计算离散度和弹性设置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规划措施,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循化为例,在分析归纳城市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全面评价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在文化视角下通过4个方面探索小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新思路:扬长避短,明确特色文化小城的发展定位;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地域文化的空间模式;尊重风俗,完善特色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文脉相承,引入总体城市设计,延续传统城市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19.
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的边界关系到保护目标的实现和管理措施的制定,是自然保护地规划和建设的首要环节。该文以欧美地区的实践案例为例,介绍了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自然保护地边界划定方法。首先对现有自然保护地边界划定方法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面向实施的景观单元(Operational Landscape Units)的概念和划定流程;其次梳理了韦斯特布鲁克圩田保护边界划定和旧金山湾海岸带保护边界划定的案例;最后为我国自然保护地的边界划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借助理论和经验的研究和研讨,结合磐安小城市老城更新具体案例,探索有利于老城更新的规划实践,试图为山区小城市的老城更新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