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传统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前处理工艺的不足之处,对其进行优化改进,以酸性脱脂清洗替代原工艺的碱蚀、酸蚀两道工序,新的工艺流程是:脱脂→水洗→非氧化部位遮蔽→酸性脱脂清洗→水洗→阳极氧化→水洗→封闭→去除遮蔽→清理包装。新工艺简化了流程,实现了常温前处理工艺操作,消除了氧化膜发花、露底的不良现象,拓宽了工艺操作范围,延长了溶液的使用周期,最终提高了工件合格率,降低了材料成本。  相似文献   

2.
铝合金低压硬质阳极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宁 《电镀与环保》2000,20(5):28-30
对氧化过程中零件表面状态的分析及膜层增长速率的测定,找出了影响氧化膜质量及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低压硬质阳极氧化的工艺条件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采用传统导电法对铝合金长缸筒内外表面进行硬质阳极氧化时,缸筒表面生成的氧化层存在色泽差,厚度和硬度不均,局部表面有轻微腐蚀或严重的电烧蚀的现象.经分析认为这是由于阳极氧化接电方式不当造成的.对接电方式进行了改进,采用反向导向法代替传统导电法解决了传统导电方法出现的缺陷和电蚀问题,提高缸筒的耐磨性,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碱蚀、出光前处理对铝合金基体造成晶间过腐蚀或脱氧效果差,进而导致的铬酸阳极氧化膜层质量差、耐蚀性试验不合格等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采用三酸脱氧前处理工艺,研究了碱蚀、出光、三酸脱氧三种前处理对铝合金基体脱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酸脱氧中不含碱性成分,不会对铝合金中Fe、Mn等元素的杂质相进行腐蚀,而是通过HF来腐蚀...  相似文献   

5.
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的工艺试验,确定了能够同时满足三种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的溶液配方、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选择适当的工艺参数,能够在铝合金表面形成均匀、致密、高耐磨、高耐蚀性的硬质阳极氧化层.  相似文献   

6.
铝合金常温硬质阳极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了以硫酸、草酸、酒石酸为主要成分的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电解液。讨论了硫酸亚铁浓度、温度、时间、电流密度等因素的影响。确立了本实验的最佳工艺,与传统的硬质阳极氧化相比,温度由-10~10℃提高至10~25℃,所得氧化膜均达到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铝合金快速硬质阳极氧化工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传统的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要求低温操作,能耗大。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研究了直流脉冲电源铝合金阳极氧化工艺在5-10℃下操作。研究了添加剂A、B对工艺参数和氧化膜性能的影响,添加剂A、B的加入提高了氧化温度和速度,所得氧化膜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8.
铸铝合金脉冲硬质阳极氧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铸铝合金在常温下应用直流叠加方波脉冲进行硬质阳极氧化工艺:硫酸150,草酸20~40,酒石酸40~80g/L,10~25℃,E_1,50~70V,E_225~30V,3~10s,t_1/t_2=1:1。  相似文献   

9.
由于现有的铝合金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采用的是弱酸电解液,且处理后没有对铝合金采取封闭措施,导致制备的阳极氧化膜抗腐蚀性能较差,铝合金局部腐蚀深度仍旧比较大,为此提出铝合金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研究。通过对铝合金高温退火、机械抛光、清洗去油、化学抛光以及出光除灰等预处理,去除铝合金表面的油污和自然氧化膜;将铝合金放置在制备的硫酸电解液中,接通2A/dm2恒定电流,以不锈钢作为阴极,对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进行制备;通过对铝合金进行热水封闭处理,对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表层的微孔进行填充和封闭。经实验证明,应用设计工艺后铝合金局部腐蚀深度小于传统工艺,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硫酸中对3003铝合金进行低温硬质阳极氧化,研究了硫酸的质量浓度、电流密度、温度、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氧化膜厚度、显微硬度、耐蚀性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硫酸180 g/L,温度0℃,电流密度2.5 A/dm~2,氧化时间60 min,95℃热水封孔时间30 min。在最佳条件下所得阳极氧化膜均匀、致密,厚度为40.05μm,显微硬度为394.9 HV,耐蚀性好。  相似文献   

11.
详细分析了铝合金零件硬质阳极氧化过程中零件边缘无氧化膜故障.经过验证,得出零件经过线切割后,零件边缘由于高温生成了一层耐蚀性好的膜层,零件在进行阳极氧化时,这层膜阻止了阳极氧化膜的生成,针对出现缺陷的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予以消除.  相似文献   

12.
以硫酸为基础电解液,同时混合加入草酸与添加剂,优化了电源参数及添加剂浓度配比,优化得出最佳工艺参数:10 g/L草酸和44 g/L添加剂,电流密度为3 A/dm2,氧化时间为40 min,占空比为80%。在该条件下得到的氧化膜厚度为40μm,硬度为490 HV,氧化膜表面纳米孔结构均匀致密。  相似文献   

13.
铝合金脉冲硬质阳极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实验是在硫酸加草酸的电解液中,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直流叠加方波脉冲电流对Ly—11铝合金进行了硬质阳极氧化。获得的阳极化膜的硬度及耐击穿电压明显高于直流阳极化膜。膜层均匀性好,并可减少用于冷却电解液所消耗的能源。铝合金的硬质阳极氧化膜具和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良好的弹性,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良好的绝热性,电绝缘性和耐腐蚀性等。但是,要获得较厚的硬质阳极氧化膜需要在低温(-10~+10℃)下进行,同时需要较高的电压(60~100V),能源消耗大。随着铝合金中合金元素(特别是铜)含量的增加,阳极氧化膜的性能下降。采用交直流叠加进行阳极氧化对含铜铝合金的氧化膜的性能稍有提高。近年来脉冲技术在电镀中的应用迅速发展,国外也开展了铝合金脉冲阳极氧化的研究。早在1961年Mu rphy和Michelson提出了铝在酸性电解液中阳极氧化时电流密度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称之为电流恢复效应。即在酸性溶液中阳极化时,在电压E_1下开始电流下降,经过很短时间后电流上升到一稳定值i,(见图1),当电压由E_1急降到E_2时,电流立即降到—很小值,然后逐渐上升 (c→d)到—稳定值i_2现E_2相对应。采用此法可以防止阳极化膜的烧焦与粉化现象。图1.再生效应(六角形表示孔隙大小) 利用这一特性,横山和雄等采用脉冲电流进行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处理,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研究了在硫酸+草酸电解液中进行脉冲阳极氧化的工艺条件及所得到的阳极化膜的厚度、显微硬度、耐击穿电压等性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结构复杂的2A11铝合金零件在整体硬质阳极氧化时易出现烧损、膜层均匀性较差等问题。[方法]基于AnodizingManager阳极氧化仿真技术,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典型工艺方案进行仿真计算,并基于仿真结果开展优化试验方案设计。[结果]经试验验证,通过构建新型遮蔽物与导电点,可以改善硬质阳极氧化零件表面氧化膜厚度的均匀性,提高产品合格率。[结论]对于复杂结构的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数值模拟技术是完全可行的,其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工艺优化的“经验设计——现场试制——纠错”研发模式,可节省大量的时间与成本。  相似文献   

15.
恒定电流密度下铝合金的硬质阳极氧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工艺由于在高电流密度时零件易于被烧毁,采用在不同波形电源所产生的高电流密度下进行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根据美军标MIL-A-8625F及吕合金阳极化的各项性能,研究了基体材料及施加电流密度对膜厚、成膜时间、耐磨性和烧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交直流叠电源所产生的高电流密度下可得到质量较好的铝合金阳极化膜。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电源波形的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不同电源波形研究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是近年来有关硬质阳极氧化研究中最活跃的一个领域,这些工艺大都是为了高合金成分材料的阳极氧化,减少烧穿或提高工作温度,提高膜层的硬度,厚度或耐磨性等等,着重评述了交直流叠加,脉冲电流和交流电源在硬质阳极氧化研究中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铝及其合金材料,将在未来的数十年间,会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工业中。它具有比重轻、易加工、导电和导热性好、比黑色金属冶炼所需的工序及劳动力要少得多,但它易腐蚀而且耐磨性差。近年来采用硬质阳极氧化处理工艺,对提高铝及其合金的耐磨性、绝玩性和降低腐蚀性提供了新的途经,它比电镀工序简单、成本低、工艺稳定、质量可靠。厚层硬质氧化可达到100μ的氧化膜。硬质氧化的生产需用冷冻机和交直流叠加电源等一系列复杂的设备,因此使一些企业单位裹足不前。我厂初步总结了生产中大干快上的一些措施和经验,大破设备复杂关,在因陋就简情况下达到了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
3005铝合金常温快速硬质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005铝合金在以磺基水杨酸为主盐的复合电解液中的常温快速硬质阳极氧化.结果表明,当电解液组成为磺基水杨酸40~50g/L,添加剂A25~40 g/L,添加剂B 10~25 g/L,浓硫酸2~4 mL/L时,控制电流密度2.5~5.0 A/dm2和溶液温度10~25℃,可在3005铝合金表面形成一层黑色的硬质阳极氧化膜,膜层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和良好的表面装饰性能.  相似文献   

19.
铝合金不对称正负脉冲硬质阳极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不对称正负脉冲电流方法对LF21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脉冲阳极电流及阴极电流比为5:1,阳极与阴极电流周期比为5:1,平均氧化电流密度为2.5A/dm^2时,所获得的膜层显微硬度大于500HV,膜层表面光滑致密,与直流或直流叠加脉冲阳极氧化相比,不对称正负脉冲硬质阳极氧化技术具有成膜速度快,膜层硬度高,电解温度范围宽,能耗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6061铝合金常温脉冲硬质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流叠加脉冲电源,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占空比、电流密度和氧化时间对氧化膜厚度、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当占空比为50%,电流密度为5 A/dm2,氧化时间为30 min时,所得的氧化膜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