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泵技术高效环保,被广泛应用于干燥行业。为了研究热泵干燥系统的性能,设计了4种不同的干燥系统,分别为单级压缩热泵干燥系统、准二级压缩热泵干燥系统、单级压缩回热干燥系统和准二级压缩回热干燥系统。分别对各系统进行数学建模与分析,结果表明蒸发温度与系统功耗和除湿量呈正相关;在单级压缩热泵干燥系统的基础上增设回热器与经济器均可以提高系统除湿量,但功耗也随之增加;在单级压缩热泵干燥系统的基础上单独增设经济器,系统的COP最大,单独增设回热器或同时设置回热器与经济器会使系统COP降低,但系统的除湿能效比(SMER)最大。  相似文献   

2.
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节能技术包括带经济器的准二级压缩循环、水平管降膜蒸发器、分段式冷凝器、节流装置选取.经济运行方式可采取开停机调节方式、变输气量调节方式.采用节能技术的新型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的名义性能系数比传统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提高了30%左右.  相似文献   

3.
CO_2热泵与采用传统工质的热泵相比,具有低温适用性、环境友好性、设备紧凑、能够制取高温度热水等诸多优势。但是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系统会出现排气温度升高、制热量下降等问题。通过对改进型单级压缩循环、双级压缩循环、准二级压缩循环、双极耦合系统、其他辅助加热方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各种循环方式主要的技术特点及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这对于促进寒冷地区CO_2热泵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运行时存在排气温度过高、压力比过大的问题,本文结合喷气增焓和喷液冷却两种准二级压缩技术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气液耦合喷射的准二级压缩技术,对系统进行了配置并实施了性能测试分析。该系统通过喷射阀和膨胀阀的自适应调节,使压缩机喷射口冷媒保持气液混合状态,合理控制排气温度的同时,保证系统的高效制热。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热泵系统能有效控制压缩机排气温度,实现超低温环境下(低至-35℃)的正常供热,同时能效更高。  相似文献   

5.
以户用风冷冷水(热泵)机组为对象,研究了采用闪蒸器的二级节流补气增焓系统在不同环境工况下的运行性能,并进一步研究了二级节流耦合控制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系统相比,补气增焓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制热量提高约18%~20%,能效COP提升约7%。初步得出了耦合控制的二级节流的控制规律,为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优化低温工况下R32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制热性能,结合涡旋压缩机系统的结构以及实际运行特点,引入喷气增焓技术,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调节系统的补气压力、准一级压缩内容积比、定量分析中间参数对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得出带有喷气增焓技术的热泵系统较普通热泵系统相比,优势更明显,制热量能提升10.64%~20.35...  相似文献   

7.
张吉礼  赵天怡  李忠建  陆亚俊 《暖通空调》2007,37(11):67-71,140
以COP为优化目标,以制热量、冷凝器和蒸发器(简称两器)水侧流速和压降、压缩机排气温度为约束条件,提出了双级循环离心压缩高温热泵系统换热器换热面积仿真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两器总换热面积优化、两器面积比优化、回热器与两器面积配比优化3个过程。建立了双级循环高温热泵数值仿真设计系统,并进行了换热器换热面积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换热器换热面积优化设计是解决热泵系统单一部件结构参数不匹配的有效途径;优化设计后,在保证热泵制热性能不变的前提下,两器总面积约降低了8.6%,蒸发换热管总管数减少了35.5%,优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针对逆向循环除霜方法冷媒循环流量低、除霜时间长的问题,本文基于准二级压缩热泵系统,提出智能冷媒循环流量控制除霜技术和智能除霜控制逻辑组合应用的优化除霜方案。该技术通过为除霜过程设计专用节流部件,降低节流压力损失,冷媒循环流量大,从而实现快速除霜的目的。本文根据该技术配置相应的除霜系统并实施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对出水温度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可大幅缩短除霜时间,同时能效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风力制热以及风力驱动的压缩式、吸收式与机动车热泵空调系统,重点分析了风力制热,以风电、蓄电池和市电并联共同驱动的压缩式热泵空调装置和风力驱动的吸收式制冷(热泵)机组,分析了风力热泵的节能环保性能。  相似文献   

10.
对北京卢沟桥污水处理厂1^#热泵系统进行了技术和经济分析,认为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热泵系统是环保经济的供暖制冷措施,是未来污水热泵的发展方向。同时,指出科学到位的维护保养是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热泵系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利用CSD物性方程建立工质R22蒸气压缩热泵循环模型,模型考虑实际循环中过冷、吸气过热及压缩过程的不可逆熵增,导出多联式热泵系统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值与蒸发器、冷凝器换热器面积比、冷热源温度及热泵负荷的关系式,并建立系统IPLV值与换热面积比之间的优化模型。通过数值分析研究在不同换热面积比下冬夏季及全年IPLV值变化,分析其影响规律,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燃气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梯级利用地热尾水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吸收式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思路、流程、运行状况,并与压缩式热泵进行比较,对系统进行经济性、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3.
传统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网输送能力不足,导致管道投资大,供热距离受到限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发电厂热泵供热系统方案,减少了供热管道成本和系统的不可逆损失。应用Cycle-Tempo软件模拟了该系统的热力性能,并与传统分布式电压缩热泵系统和集中吸收式热泵系统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系统总效率为37.037%,比传统分布式电压缩热泵系统和集中吸收式热泵系统的效率分别提高了11.62%和14.84%;在1~20km的供热距离内,改进方案的供热总成本最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现有热泵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热泵室外机系统.该系统以盐水为冷媒,采用二级换热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冬季供暖过程中室外机的结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一种可以用于寒冷地区的风冷热泵技术——双级压缩低温热泵。文中介绍了双级低温热泵的系统组成和作原理,给出了通过试验得出的系统性能结果,并且对该系统用于住宅采暖中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高效、环保以及低温适应性好等特点,是目前用于寒冷地区比较理想的采暖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建设信息》2002,(10):8-10
本文提出一种可以用于寒冷地区的风冷热泵技术-双级压缩低温热泵。文中介绍了双级低温热泵的系统组成和作原理,给出了通过试验得出的系统性能结果,并且对该系统用于住宅采暖中的经济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高效、环保以及低温适应性好等特点,是目前用于寒冷地区比较理想的采暖方式。  相似文献   

17.
同时供冷供热双级压缩制冷热泵循环是1种新型热力循环,它能够同时对制冷、制热量进行调节,以满足用户的冷热量需求。本文建立了该循环系统的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给定的传热温差下,影响该系统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室外空气温度、制冷剂流量比;在低制冷剂流量比下,该系统产生损失的主要部位依次为热源侧换热器、热水加热器、第一节流阀、高压压缩机;在高制冷剂流量比下,该系统产生损失的主要部位依次为第二节流阀、热水加热器、高压压缩机、低压压缩机。通过在系统中增加1个经济器对该系统进行了优化,并对比分析了系统优化前后的效率和损失,结果表明:经济器能提高系统的效率,大幅度降低发生在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损失,但对其他部件损失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水输配形式、水泵配置和运行方式等对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能效的影响,通过建立水泵能耗模型,找到了取水高差与取水泵能耗的关系,并结合系统能效的限定值,提出地表水水源热泵临界取水高差的概念及计算分析方法。基于对取水水泵功率随流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并结合实例,研究了取水水泵一、二级两种配置方式的确定依据。综合分析流量对机组和冷却水泵的能耗的影响,对比了定、变流量运行下的能效,以系统整体能效最佳为目标,得到了研究实例中取水泵的节能运行方式。研究表明,与常规系统相比,水源热泵系统节能效果的实现,存在临界取水高差的应用限制;而且由于机组、水泵所占系统能耗比重的差异,运行方式应依据优化模型而确定。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建筑热负荷方程、散热末端散热方程、管网热输配方程的分析和联立求解,推导出了不同散热末端下定流量供热系统的质调节方程。分析了质调节对电动蒸气压缩式热泵机组制热性能系数的影响,并结合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散热末端逐日质调节与逐时质调节在定流量热泵供热系统中应用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20.
输送能力不足是目前困扰城市集中供热的严重问题之一。"Co-Ah"技术可利用吸收式热泵机组拉大一次网供回水温差,有效提升常规热网的输送能力,但对于长距离输送热网仍显不足,电动压缩式热泵可作为有效的补充。结合北方某热力站需求,对配合吸收式热泵机组和换热器的电动压缩式热泵进行分析,确定了三级串联涡旋式压缩热泵方案及其变工况需求,并计算了合适的级间温度和排量需求。实验结果证明该电动压缩式热泵在最大热负荷工况下具有良好的性能,实际制热COP达到5.93,部分热负荷工况下性能更高,出水温度可以满足调节要求,证明采用电动压缩式热泵进一步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