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茶会所坐落在福州有着历史文脉的古建筑群三坊七巷中。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三坊"即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为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此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相似文献   

2.
王炜  关瑞明 《华中建筑》2012,(1):165-167
该文研究范围界定在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从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和地域建筑创作的相关理论研究出发,结合"类设计"模式和"愈合理论",对"三坊七巷"保护更新的具体过程进行探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旨在为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的坊巷空间及其单体建筑的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建立一套规划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3.
三坊七巷是福州城市中心一片以坊巷组织起来的传统城市空间,聚集了172处明清历史建筑和众多民俗信仰、传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6年至今,清华同衡团队成为保护、修缮、复兴三坊七巷的重要技术团队之一,为三坊七巷编制了保护规划,并积极引导当地政府进行周边环境的整治、城市空间的修复,见证了这一历史街区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三坊七巷是福州千年历史文化的典型缩影。坊巷格局借鉴“里坊制”,坊巷内的私家园林体现了隐逸文化、福州本土文化、西方文化对私家园林精神意趣、表现形式、建筑风格的影响。坊巷格局与私家园林在时间、空间、序列、邻里上关系紧密,为私家园林文化的孕育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福州三坊七巷的坊巷格局成因、坊巷与私家园林的共生关系、私家园林的文化交融特征进行剖析。三坊七巷私家园林作为历史文化载体,反映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引起的文化涵化;壶天之隐的园居思想推动了造园的积极主动性;坊巷环境与个体审美促成私家园林格局的统一与差异;私家园林的营造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共同创新园林要素,以期为福州地域性园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历史街区成为旧城改造的重点,而空间形态又是历史街区古为今用成败的关键。文章以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对南后街、坊巷、水巷里弄三者空间形态的分析解读,分别提出和研究三者空间形态的优化设计方法,并总结经验,以期让历史街区真正得以传承和创新,从而完善城市风貌特色,提高城市的空间和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地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出现"千城一面"、传统坊巷肌理被打破等现象,文化传承的载体遭到了破坏。本文以三坊七巷为例,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现状和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资源实现优化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传统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作为中国最具文化代表性的街区,在建筑空间、街巷空间、景观园林空间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本文从三坊七巷的改造背景入手,通过对三坊七巷改造前后公共空间环境的对比分析,以及对商业运营情况的探讨,以期探寻文化历史街区更新中本土化继承的完美方式。  相似文献   

8.
周翔  苏继会  朱强 《住宅产业》2022,(11):26-30
在当今存量规划背景下,旧城更新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头戏,其中历史文化街区对于城市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更合理地处理好黄池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的关系,打造一个“守得住乡愁”和“留得住游客”的历史文化街区,本文基于城市意象理论,以“个性、结构、意蕴”三大意象为切入点,提出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和意象营造的途径和策略,并提出以下观点:(1)黄池镇历史文化街区具有一定的可意向性,但是各类资源未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街区的空间意象混乱;(2)基于城市意象研究方法,从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空间、局部物质和行为三个方面逐次推进,是创建整体街区认知和文化认同的捷径。  相似文献   

9.
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给水系统改造工程为例,分析了历史街区消防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街区市政供水现状条件下,适当封闭改造使其形成环状管网,并重新利用废旧高位水池和增设消防泵,提升及完善了三坊七巷街区消防给水系统的供水条件,为类似历史文化街区消防给水系统的完善和提升改造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赵颖 《福建建筑》2013,(7):39-40,100
三坊七巷历史街区更新地块的住宅设计中,着眼空间与形式的控制,在严格保护坊巷格局,严格控制仿明清建筑物特征的前提下,对坊巷内的生活模式居住形态做出具有延续性的传承与拓展,平衡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与现代生活方式,并解决现代家庭人口精简在传统民居模式下的使用方式。以维持三坊七巷真正的内在魅力,使它的生活方式得以稳定渐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解析历史街区的文化意象,认为文化意象应该包括空间意象和行为意象;通过实地调研和解译遥感影像,探讨漳州古城历史街区的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文化街区中,不能简单地将其保护和发展视为仅是对物质空间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及传承,不应只有针对物质空间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措施,还应有针对社会事物方面的管理措施。研究以温州庆年坊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对街区现状问题的分析,探讨有机更新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并提出更新人口、梳理产权、改善空间和完善管理体制四大应对策略,以期为其他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青岛劈柴院、上海田子坊和广州永庆坊为例,对比游客对三个近代居住型历史街区的旅游意象。在爬取三个典型街区的网络评论文本的基础上,采用ROST CM6工具对街区的个性意象、结构意象和情感意象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三个街区的个性意象和结构意象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但是劈柴院的正面情感意象低于田子坊和永庆坊,且消极情感意象的主题共性大于个性。根据三个典型街区的旅游意象特征,总结出三个街区的旅游意象规律,为其他同类型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格式塔理论是西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现已广泛应用于艺术、建筑、景观等方面。文章运用了格式塔组织律,通过对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现场调研,对其景观空间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福州三坊七巷多处体现了格式塔组织律,旨在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与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拟通过三坊七巷光禄坊公园的景观设计方法,重点从建筑布局手法的深入研究,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来展示三坊七巷传统精神。从建筑布局和功能需求的设计入手来领略三坊七巷的坊巷特色、建筑语言、空间形态、装饰元素、滨水景观等。同时还要满足城市开放绿地的场所要求,并承载一定的非物质文化的活动需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福州老城区也在翻天复地的变化,福州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更新工作也在不停的进展。除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还有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两个历史文化街区占据了市中心经济商圈的重要地段,然而历史不能被遗忘,历史街区的价值应该在城市的发展中不断被唤醒。本文的探讨对象就是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以她独具特色的公共空间特征作为核心内容进行一系列讨论,并在最后试谈其改造的策略,以期给朱紫坊街区改造实践工作提供一点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回顾和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杭州市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从要拆到被保,从规划施工到开街运营都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本文以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背景、保护规划和实施过程以及开街后的评价为线索,对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进行回顾与反思.  相似文献   

18.
三坊七巷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于2007年获福州市政府批准实施。本文从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实施出发,从保护要素的保护和传承、整治规划内容的执行情况、政策制定等方面开展评估,找出存在问题及原因,摸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评估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列举2处文化街区的修复利用实例,如福州旅游的名片三坊七巷和福建船政文化马尾闽安古镇的消防系统设计,提出此类项目的设计步骤和关键问题的解决思路,以期为街区活化项目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福州地区最具历史代表性的建筑瑰宝——三坊七巷,有着"中国唐宋格局的明清建筑博物馆"之称,其大的空间格局是传统的坊巷制度的流传,而其不论是建筑还是园林的细节则属于典型的岭南园林。福州三坊七巷的价值在于它是坊巷制度的活化石,集中提供了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群,其在院内的建筑细节尤为值得研究。此文章将会重点从壁画及泥塑这类极具艺术性的文本意象的角度进行浅析有关三坊七巷具有的人生观,另外将重点从建筑空间的布局入手,通过对传统庭院空间设计来进行剖析,进而来分析三坊七巷所具有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