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张慧玲 《山西建筑》2007,33(18):60-61
详细介绍了预弯复合梁,并结合设计、施工,全面分析了预弯复合梁的优缺点,使人们加深对预弯复合梁的认识和了解,并提出解决其弊端的方法,以期尽早在我国推广。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跨度为12.0m的预弯复合梁(即预应力劲性砼梁)足尺试验结果,观察梁在反复荷载作用下裂缝发生、发展及闭合规律,测定梁的挠度、截面应变与作用荷载的关系,得出了预弯复合梁开裂后刚度随作用荷载的衰减规律,有效截面的几何形心随作用荷载的移动规律,从而得出预弯复合梁开裂后刚度及强度的实用计算式。它与国外现行规范相比,物理概念明确,计算结果更接近梁开裂后的实际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3.
李国强 《工业建筑》1998,28(9):45-46,55
5.3截面设计方法 (1)预弯复合梁的高跨比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及公路桥梁上可取(1/30~1/40),在铁路桥梁上可取(1/20~1/30)[2,4]; (2)二期混凝土厚80~120mm时,预弯复合梁和钢梁的承载力之比k1约为1.1;厚150~250mm时,k1约为1.25[2,4]; (3)预弯复合梁和钢梁的刚度之比k2约为2.5~3.5[2,4]. 预弯复合梁的设计一般采用试算法.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已有预应力砼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预弯双预应力复合梁、预弯预应力钢筋砼、预弯无粘结预应力砼、横张预应力砼技术的构思。其中,横张预应力砼技术集良好的使用性、用材的经济和施工的简易性于一体,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预弯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制作工艺专利申请号:95113212.1公开日:961002一种预弯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制作工艺方法,其工艺顺序为预制无粘结结构钢筋混凝土梁→对梁进行预加竖向荷载→填封预留槽口→卸除预加荷载。本工艺方法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施工的简...  相似文献   

6.
介绍哈尔滨先锋路立交桥2号桥38.5m跨径简支预弯复合梁的设计原理、施工难点、施工工艺等,并与常规施工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大力  宋进青 《市政技术》2003,21(6):354-356
预弯组合梁是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一种新型施工技术。预弯组合梁是利用工字钢梁的预弯回弹力对混凝土施加 预应力。此项技术在北京及城市跨河桥中均属首次使用。  相似文献   

8.
刘冲 《云南建材》2011,(13):385-386
本文通过实例阐述了某立交桥工程中所采用的大跨度预弯组合梁的结构特点及施工工艺。从而使整个预弯组合梁抗裂、抗震性能提高,刚度增大,并且较常规钢筋混凝土梁的高度降低,自重减轻,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9.
周志祥 《OVM通讯》2000,(1):13-17
在总结已有预应力砼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预弯双预应力复合染,预弯预应力钢筋砼,预弯无粘结预应力砼,横张预应力砼技术的构思,其中,横张预就砼技术集良好的使用性,用材的经济性和施工的简易性于一体,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结合工程实例 ,采用预弯预应力混凝土梁 ,解决了要求天桥跨度大、梁高低的问题 ,采用半预制半现浇的施工措施 ,解决了妨碍交通和满足吊装重量的问题。而且维护费用低。预弯预应力混凝土梁应用在20~40m跨径的人行天桥中 ,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斜拉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文章介绍了徐葛大桥独塔双索面双跨式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索塔施工方案,索塔施工采用的主要设备和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原作者为印尼著名华裔桥梁设计师梁庆昌教授。文章介绍了印尼GrandWisata斜拉桥的设计和应用的新技术。该桥尽管跨度不大,但代表了印尼在混凝土斜拉桥建筑方面应用的一些新技术: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斜拉桥系统中预拱度的预制梁、斜拉索使用无粘结环氧钢绞线。  相似文献   

13.
浅谈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支架施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左生 《山西建筑》2002,28(8):56-57
介绍了施工上部结构时,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均采用满堂式支架。着重对支架的应力计算与支架的预压进行了论述,提出支架稳定性是梁体质量与生产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凤咀江特大桥墩身和盖梁施工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占军 《山西建筑》2007,33(10):330-331
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凤咀江特大桥墩身和盖梁施工方案对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得出了该施工方案和方法可行合理的结论,以推广该特大桥墩身和盖梁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中小跨径桥梁的抗震性能,总结了青海玛多地震、汶川地震等震害,阐述了合理的抗震概念设计以及合适的构造措施,基于“多道设防,分级耗能”“一可三易(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可控、损伤部位或构件易检、损伤部位或构件易修、损坏部位或构件易换)”的桥梁抗震理念,提出将支座作为“保险丝式单元”的桥梁抗震概念设计。针对中小跨径简支梁桥易发生落梁震害,提出了适当增加盖梁宽度和横向设置双层挡块的抗震构造设计,建议在进行桥梁抗震设计和抗震评价时,统一抗震构造措施,不应再按照烈度(或基本地震动参数)划分桥梁抗震构造设计。从结构基本周期和频谱成分的角度,总结并分析了玛多地震中结构相似的相邻桥梁发生不同震害的原因。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的抗震设计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某钢筋混凝土锯齿形排架结构设计中柱子截面取值偏小导致结构不满足承载力及变形要求的原因。将锯齿形排架与一般排架受力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在锯齿形排架结构设计中不能将七字梁部分简化成链杆进行计算。针对工程特点制定了仅加固边柱的经济有效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钢筋混凝土悬臂梁构造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钢筋混凝土悬臂梁构造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对纵筋的锚固、梁端小柱、梁端有集中力时的构造处理及支座处是否设置弯起钢筋等作了探讨 ,提出了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二明 《山西建筑》2001,27(3):143-143,154
较详细地介绍了英德人民大桥拱跨开裂之后,影响了市区两岸居民的交通和正常的生产,生活,通过对木桩加固和采用振动锤下沉钢管桩形成排架快速加固两种方案的此选,最终采用后一种方案,并通过受力分析对加固方案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采用钢管桩排架快速加固危桥的施工技术,仅用5天就全部完成了了整个旧桥的加固,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装配式装配式施工已成为城市桥梁建设的发展趋势。然而,交通需求巨大的城市宽桥通常会有大量的下部结构承台。盖梁的长度往往大于25米,重量通常超过300吨。整体预制盖梁的运输条件受道路限制,整体吊装吨位过大。盖梁预制装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迅速的发展。本文对盖梁预制装配技术进行了分类,并介绍了典型的工程实例。总结了预制盖梁的性能研究现状,总结了盖梁预制装配技术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