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潘光旦人文教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光旦(1899-1967),江苏宝山县人,是我国著名优生学家和社会学家,也是教育家。他站在生物遗传学的角度,以社会生物学理论为基础,围绕着近代教育的本质、目的、宗旨及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以“位育”观为核心,以人格培养、“通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系统教育理念。从中表达了他对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与现代人格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2.
创建于1865年的江南造船厂是近代中国第一艘兵船、第一台机床、第一炉钢、第一台蒸汽机的诞生地,孕育了我国第一代产业工人,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厂”。1911年辛亥革命后,更名为江南造船所,开始向造船业发展,1920—1922年,为美国建造了4艘“官府”号万吨远洋货船,满载排水量14500吨,这是解放前,中国所建造的最大吨位的船舶,当时世界上只有美、英、日等国能建造万吨级船舶,中国此举令海外震惊,使江南造船厂声誉大振,“东方杂志”称誉“向之需求于人者,今能供人之需求”,开创了中国现代工业发展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3.
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从20世纪初开始,在南通经营了30年,使南通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同时,他在城市建设与实践上也建树颇丰。中国城市建设大师、两院院士吴良镛高度评价张謇先生在南通的城市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南通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文章简析了张謇的城市建设思想与实践,并就我们今天可借鉴的经验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民族资本在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发生、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历史条件,民族资本棉纺织工业发展的状况所起的若干作用,并根据史料客观地总结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不仅对总结中国近代纺织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同时据此可客观地分析民族资本棉纺织工业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所起过的积极作用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近代建筑文化观念的演变和租界在中国近代城市和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论述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这两种文明形态在中国近代社会碰撞的结果,是强制性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痛苦蜕变,并进而推断出中国近代建筑文化观念的演变,实质上是这种蜕变过程中意识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最后,本文还从世界进化之大势的时空观,对当前中国建筑理论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近代建筑文化观念的演变和租界在中国近代城市和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论述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这两种文明形态在中国近代社会碰撞的结果,是强制性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痛苦蜕变,并进而推断出中国近代建筑文化观念的演变,实质上是这种蜕变过程中意识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最后,本文还从世界进化之大势的时空观,对当前中国建筑理论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7.
无锡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摇篮之一,解放前即有“小上海”之称。上世纪7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苏南模式”传遍天下。八九十年代,无锡致力于引进外资,成为日资企业的集聚高地。工业一直是无锡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发展了,污染也一日重似一日,尤其是近年来太湖蓝藻的连续暴发给无锡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上海近代早期“殖民地式”建筑的流行,西方复古主义建筑的盛行,中国民族风格的探求及现代主义运动的冲击,并通过颇多上海近代建筑实例,一一展示了上海作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起因和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晏铭 《株洲工学院学报》2010,(2):111-112,121
中国文艺精神里有“沉郁”的文学艺术风格,近代画家黄宾虹在山水画中发展了这一艺术风格,创造出“浑厚华滋”的新的“浓郁关”美感,李可染、贾又福继续拓展着山水画“浓郁美”的内涵。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审关风尚开始转向金戈铁马式的雄浑悲壮的阳刚之美。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陕西省国防科工委、中国贸促会陕西分会主办的“2006中国国防科技制造设备采购洽谈会”和“中国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论坛”,于4月26日~2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这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响应党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落实国防科技工业“小核心,大协作”、“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的具体措施,对推动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近代建筑的奇葩--"中华巴洛克”建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近代建筑思潮中,存在着“中西建筑交融”的现象。哈尔滨作为颇具有殖民色彩的年轻城市,其近代建筑中有种独特的风格类型——“中华巴洛克”,这是基于中国传统建筑及欧洲巴洛克之上的一种近代折衷主义建筑类型,是“中西建筑交融”倾向的很好例证。哈尔滨城市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华巴洛克”建筑具有独特的发展机制及特征。本文着重探讨这一风格类型的发展机制,从总体布局和细部装饰等方面分析其风格特征,“中华巴洛克”建筑作为中西建筑文化碰撞下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较客观的角度对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不仅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理论家,而且对西方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先驱。本文主要研究了梁启超科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对中国传统“格致学”向近代“科学”的转变所起的作用,分析了梁启超“科学思想”内涵的变化历程,以及其科学史观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北京城市管理制度与市政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初年是北京城向近代城市转变较快的时期.不仅设立了近代市政机构,颁布实行了城市法律法规,同时,具有近代意义的城市改造也已开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渐启动,城市的整体风貌发生着显著变化.随着首都南迁,北京的近代化进程受到影响,但是,以“文化城市”作为城市发展定位的确立,使北京古城的近代化增添了一道新曙光.  相似文献   

14.
略论中国近代“派争”周军所谓“中国近代派争”是指在几乎所有近代史著作中都将提到的,鸦片战争时期的主禁派与驰禁派之争,洋务运动时期的洋务派与顽固派之争,中法战争中的主战派与王和派之争,甲午战争中的王战派和王和派之争,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与守旧派之争、庚...  相似文献   

15.
被误解的李约瑟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提出将李约瑟难题等同于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问题是一种误解,然后简要分析了两者的差异,并追述了误解产生的根源所在,最后通过解读李约瑟早期的作品,指出李约瑟难题的核心应该是“近代科学为什么只在西方兴起?”。  相似文献   

16.
在近代民法史上,典权制度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一草”的只字未提,经“二草”虽然列有专章,但与不动产质权相含混,到民国民法典将其明确的表述为用益物权为止。考察典权制度在近代的立法状况,关注其命运变化,分析其存在的独特价值,也许能为当前中国的法制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维新教育家康有为在审判旧教育重重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与中西兼学的教育主张,体现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素质教育”观,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吸烟有害健康”已是共识。但是作为烟草工业,它在上海的近现代工业发展史中是不可忽略的。上海是中国近代烟草工业的主要发源地。新中国成立前,上海不但是英美烟草公司等国外卷烟企业在华生产重心和销售中心,而且集中了全国60%以上的民族资本烟厂。新中国成立后,烟草工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上海的重要工业门类之一,而且至今仍是国家重要的税源。本文对上海烟草工业的发展历史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从提出“师夷之长技”到坚持“师夷之长”,走了一段漫长的曲折的不断探索的救国之路。经过不断地选择检验,“师夷之长”在毛泽东、邓小平的领导下找到了它应有的归宿: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中国国情“师夷”。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旧冲突跌宕的近代中国,陈独秀十分敏锐地认识到:要改造中国封建社会,不仅仅是广纳西方“民主”与“科学”的问题,更首要的、也是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要对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社会生活方式中的那些陈规陋习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