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藏北高原太阳辐射能收支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利用藏北高原五道梁所获取的一年地面辐射观测资料,计算分析了该地区26个睛天个例的辐射收支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大气透明度高,太阳直接辐射和总辐射强,太阳总辐射3月的增和10月的锐减造成地面加热场强度的突变,影响高原行星边界层内平均气系统的季节性能转换,地表反射率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地表反射率为0.19-0.25,冬季则高达0.30-0.34;太阳紫外总辐射较平原地区强,夏半年紫外总辐射与太阳总辐射  相似文献   

2.
在实际天气下对黑龙江省谟河县1997年3月1日至12日太阳辐射、大气臭氧和气象要素等观测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实际天气条件下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观测值吻合得较好。由北京、广州和漠河地区太阳紫外辐射的计算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计算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河西地区绿州和沙漠的紫外总辐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91年“黑河地区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实验研究”期间在甘肃河西走廓张掖站(绿州)和沙漠站(沙漠)太阳紫外总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两站紫外总辐射的变化特征,并进一步讨论了云状况(云量、云状)对紫外总辐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影响地面太阳辐射及其谱分布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全球变暗(明)的热点问题,利用一个高光谱分辨率的辐射传输模式,计算了全球42种大气下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通量及其在近红外、可见和紫外各光谱区间的比例,详细分析了大气内部因子(水汽和臭氧、云和气溶胶等)以及外部因子(太阳天顶角和地表反照率)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低云对地面太阳辐射通量及其谱分布有很大影响,高云的影响很小.水汽和臭氧的敏感性试验表明,水汽对地面近红外辐射的影响较大,而臭氧对可见和紫外辐射的影响较大.气溶胶对地面太阳辐射的影响仅次于大气的吸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此外,太阳天顶角和地表反照率都会对地面太阳辐射通量及其谱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晴天地面太阳紫外总辐射的观测结果和统计计算方法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利用1990年至1991年24个月北京地区的太阳分光辐射观测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晴天条件下地面太阳紫外总辐射的变化规律,给出了用于计算晴天条件下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总辐射的两种公式,并计算了因臭氧总量减少引起地面太阳紫外总辐射增加的百分率。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太阳紫外辐射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1990年1月至1991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香河观测站(北京东南70公里处)利用国产TBQ-4型分光辐射表及配套的智能辐射记录仪,对近地面太阳紫外辐射进行了观测,得到此间北京地区近地面太阳紫外辐射及其占太阳总辐射比例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差异的原因。给出了1990年1月至1091年3月太阳紫外辐射的极值及对应的紫外辐射占总辐射的比例,后者同太阳总辐射存在反相关。  相似文献   

7.
王炳忠  姚萍  汤洁 《太阳能学报》2002,23(5):610-614
太阳的紫外光辐射能量随波长变化极大,与室内紫外标准灯的光谱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如何将室内紫外标准光源标定出的工波段紫外辐射表灵敏度校正到太阳到紫外辐射的灵敏度,是观测和标定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该文提出了通过太阳紫外光谱测量与模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并利用Lowtran7模式软件所能提供的计算参数,分别计算了3个紫外波段(UV-A,UV-B和UV-C)的辐照度,研究了不同太阳高度角,不同气溶胶,不同海拔高度以及大气中不同水汽和气溶胶含量对3个紫外波辐照度的影响;并以Eppley实验室制造的TUVR宽带紫外辐射表测量的紫外辐照度为例,证明了此类辐射表的测量值,并非就是紫外辐射的总量,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其所占比例随大气条件变化而改变。此外通过,证实了在紫外辐射中以散射辐射为主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太阳紫外辐射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实际天气条件下北京地区1990年1月至1992年8月太阳辐射预测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实际天气条件下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计算值与预测值吻合得比较好,利用该式计算了北京地区1979年1月-1996年6月的太阳紫外辐射,讨论了1979-1996年北京地区太阳紫外辐射的变化趋势及不同因子(臭氧、水汽、气溶胶等)对太阳紫外辐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宽谱晴空大气透过率提取气溶胶光学信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韧  季国良  杨文 《太阳能学报》2005,26(2):150-156
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是评价大气污染,研究气溶胶辐射效应的一个关键因子。结合五道梁地区MS-120太阳光度表观测及该地区宽谱太阳直接辐射观测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晴空大气透射比与ngstr m浑浊度系数(1000nm波长气溶胶光学厚度)、1000nm波长气溶胶透射比回归方程。利用回归方程,从该地区晴空大气透射比中提取出了ngstr m浑浊度系数,利用ngstr m浑浊度系数与波长指数的关系,计算了五道梁地区波长指数的变化。计算了ngstr m浑浊度系数增大致使到达地表的太阳直接辐射的衰减量。  相似文献   

10.
1992年夏季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总辐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1992年夏季珠穆朗玛峰地区考察的多通道有线遥测辐射观测资料,对珠峰地区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总辐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2年珠峰地区夏季中午前后的大气透明度状况与1959年没有明显差异。夏季在珠峰绒布寺地区最大总辐射大于太阳常数现象的出现十分频繁。本次考察时,在有完整资料的16天中,14天观测到了瞬时总辐射大于太阳常数的现象;这种现象从地方时9时到14时都可出现,有时竟连续出现5个时欢。瞬时总辐射的最大值为1688Wm-2,超出了太阳常数23%。考察期间记录到的总辐射时累计值的最大值为4.71MJm-2,平均强度1308Wm-2,达太阳常数的95.7%。青藏高原地区持续出现总辐射大于太阳常数的现象对近地面辐射平衡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中日合作“全球能量与水分平衡试验一青藏高原季风试验(GAME—Tibet)”和中日合作“黑河地区地一气相互作用野外观测实验研究(HEIFE)”IOP、FOP资料,计算分析了藏北高原典型草甸下垫面安多站和HEIFE沙漠站的辐射平衡各相关特征量时频变化的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高原安多站还是黑河沙漠站,夏季均出现超太阳常数现象(只是安多更为明显);总辐射、大气逆辐射、地表长波辐射、地表有效辐射和地表辐射平衡等的日变化(晴天)无论是安多站还是沙漠站均表现为早晚出现最小值而正午附近(地方时)达到最大值,而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晴天)相反表现为早晚大而正午附近小的规律;上述各分量均表现有程度不等的季节变化规律:总辐射、大气逆辐射、地表长波辐射和地表辐射平衡均表现为夏半年增大达到最大值百而冬半年降低量出现最小值;另外,大气长波辐射、地表有效辐射和地表反照率在沙漠站的年际变化的振幅较安多站更为显著和有规律。  相似文献   

12.
利用温度及水汽压距平计算五道梁地区的紫外辐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常规气象资料,给出了一个较为简单的而且计算误差相对较小的紫外辐射计算方法,计算了五道梁地区的紫外辐射,给出了五道梁地区1957~2000年间的紫外辐射序列。分析发现:五道梁地区冬、夏季节季平均紫外辐射有减小的趋势,冬季减小的趋势较夏季明显;年平均紫外辐射瞬时辐照度略有减小的趋势;紫外辐射10a变化分析发现,70年代紫外辐射为大值,90年代为次大值,60年代、80年代为小值;月平均紫外辐射冬季小、夏季大,3~5月份紫外辐射急剧增大,9~11月份紫外辐射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13.
An experimental device for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water over zeolites with possibilities of measuring the mass variation of zeolites during UV radiation was built.By means of an electronic microbalance to which an irradiation system of zeolites was added, mass variation of samples and temperature rise of zeolites during irradiation was measured.Microgravimetric measurements of mass variation of zeolites during irradiation were accomplished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study of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 during irradiation. The decrease in weight of zeolites during irradiation, assigned to the elimination of water molecules from zeolite was noticed.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有效辐射参数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82年8月~1983年7月青藏高原地面辐射平衡资料及五道梁能量平衡观测站的辐射观测资料,将水汽压、云量及气压作为独立的影响因子,同时引入了气温、地面温度、水汽压、云量、气压的平均量,给出了青藏高原地区地面有效辐射的参数化形式,与其它的参数化方案作了对比,该文的参数化方案计算误差小,计算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Interactions between air pollution and solar radi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ir pollutants and solar radiation is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ree examples: measurements of the direct solar beam to determine atmospheric turbidity; the role of solar radiation in initiating photochemical smog processes; and urban-rural differences of incident solar energy. Turbidity measurements from several non-urban stations, particularly in the south-central and south-eastern U.S., show a slight increase during the past 10–15 yr, with most of the change occurring during summer. Measurements at certain urban stations indicate a decreasing turbidity trend. Coincident measurements of incident solar radiation at urban and rural sites are presented for St. Louis and Los Angeles. The urban-rural differences of incident total and ultraviolet (UV) solar energy ranged from near zero to more than 50 per cent. The solar depletion was much larger over Los Angeles than St. Louis. The impact of solar radiation on photochemical smog over Los Angeles is shown be discussing the sensitivity of ozone concentrations to variations of UV radiation. The results of a numerical photochemical diffusion model indicate that the seasonal decrease of UV energy from July to November has a substantial effect on ozone levels, especially over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Los Angeles Bas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