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三种照相明胶为研究对象,用陈丽娟等改进的SDS-PAGE(+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探讨了在干燥过程中温度对照相明胶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干燥温度,如从室温提高到55℃,由于发生部分a链降解,明胶数均分子量下降;继续提高干燥温度,如提高到70℃或87℃,明胶数均分子量不变;干燥温度提高到105℃,快胶和惰胶分子量分布朝分子量大的方向变化,数均分子量上升,而PA胶由于  相似文献   

2.
聚烯烃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对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与聚烯烃物理机械性能的关系,其中包括应力-应变、冲击、蠕变、应力松驰、疲劳、结晶和流变学性质。通常,聚合物的机械性能随分子量增大而提高,而当分子量高于某一定值时保持恒定。本文对聚烯烃的生产和加工都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明胶的分子量分布对感光材料的物理性能和感光乳剂的卤化银晶体生长过程有很大影响。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测定和评价其分布,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明胶溶液作凝胶渗透法测定得到色谱图,以此来评价明胶的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4.
明胶氧化产物的分子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改进的SDS-PAGE凝胶电泳法对明胶氧化产物的分子量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氧化时间小于24h,H_2O_2用量低于60mmol/g胶时,分子量各组分的分布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是H_2O_2氧化明胶的临界条件。  相似文献   

5.
明胶氧化产物的分子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明胶是最近二十年来开发并逐步完善起来的一个照相明胶的新品种.文献中Mol[1]等做过氧化明胶的制备及性质的研究.Maskasky[2]做过氧化明胶对卤化银晶形的调变作用的研究.明胶的氧化深度对于明胶卤化银乳剂微晶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然而,深度的氧化...  相似文献   

6.
<正> 一、引言在文献[1]中,我们对提胶前骨素预处理进行了分析研究。骨素经过预处理阶段以后,就进入了提胶阶段。Fysh[3]指出,抽提温度与明胶的产率及性质有密切的关系。在文献[2]中,我们证明了在提胶过程中,提胶温度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关于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及其证明今后将会报导。本文选用国产牛骨及猪牙爿骨骨素为原料(参见文献1),对提胶温度对明胶转化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二、实验部分 1.原料及仪器:参见文献[1]。 2.实验方法:参看文献[2]。  相似文献   

7.
<正> 大约在一百多年前Dr.R.L.Maddox把明胶溴化银乳剂涂在玻璃板上制作了照相干板,今天高度发达的银盐感光材料就以此照相干板为开端。1871年9月8日Dr.Richard Leach Maddox以“An ExperimentWith Gelatin Bromide”为题目在Britj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上发表了明胶溴化银照相干板以来,至今银盐感光材料的研究还一直在进行着。这期间进行的有关照相明胶的研究,其内容繁多,一一叙述是不可能的。因此只选有关这方面报告中的主要论文,对其概述如下。 1.明胶照相化学研究的开始 Sheppard注意到使用不同的明胶,其照相感光度就有差别,还考虑到明胶中可  相似文献   

8.
热处理对照相明胶溶液粘度和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四种照相明胶为研究对象,探讨热处理对照相胶胶溶液粘度和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上升,照相明胶溶液粘度下降,数均分子量下降,照相明胶溶液粘度和数均分子量密切相关,照相明胶溶液粘度下降发生的内在原因是数均分子量下降,在本实验条件下,惰胶、活性胶的加热温度不超过75℃,PA胶的加热温度不超过60℃。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激光光散射与色谱柱联用(SEC-MALLS)的方法对酸法皮明胶(A型明胶)、碱法骨明胶(B型明胶)及酶法骨明胶(E型明胶)的分子量分布进行表征。从SDS-PAGE谱看,酸法明胶没有明显的电泳带;酶法明胶为4.3×104gmol-1~1.0×106gmol-1,多分散系数为1.470。B型明胶和E型明胶均具有明显的电泳带,B型明胶各主要组分的分子量为9.6×104gmol-1,9.7×104gmol-1,1.96×105gmol-1,2.89×105gmol-1,分别对应为α1链、α2链、β链以及γ链,E型明胶除具有这三个组分外,还具有1.65×105gmol-1,1.20×105gmol-1,及6.4×104gmol-1分子量分布比较集中的组分。通过对分子量分布、冻力和粘度的综合分析,我们推测α组分对冻力的贡献最大,LMW组分对于冻力也具有一定的贡献,但作用小于α组分,高分子量组分会降低明胶的冻力。HMW组分对于粘度的贡献最大,α组分对于粘度的贡献仅为高分子量组分的1/72,低分子量组分会降低明胶的粘度。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明胶分子量分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一、前言随着我国彩色感光材料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一次多层挤压涂布的胶片生产工艺的应用,对明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涂布质量。生产出物理性能(粘度、胶冻强度、冻点、凝冻时间)优良的高质量的明胶势在必行。长期以来,明胶的分子量分布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曾被人们应用的方法有:渗透压法、光散射法、超离心法、离子交换色谱法、高压液体色谱法,以及凝胶层析法等。本文采用SDS-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  相似文献   

11.
<正> 1.导言 以猪皮为原料生产的明胶,在医药胶囊、食品加工和其它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胶囊和食用胶在粘度、胶冻强度、粘度下降和某些金属杂质(如砷和铬等)方面,都有特定的要求。在这些众多  相似文献   

12.
<正> 凝胶渗透色谱法(简称 GPC 法)已广泛地应用于测定高聚物分子量分布。此法应用于各种高分子化合物的有机溶剂体系已较为成熟。用多孔硅球经表面改性为载体研究水溶体系的工作还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国内亦有不少从事这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3.
14.
<正> 目录 1.导言 2.明胶分子量分布范围 3.与分子量分布有关的一些重要物理性质 4.早期使用的方法 5.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 6.SDS-PAGE法 7.HPLC和SDS-PAGE法的比较 8.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正> 明胶是从动物的骨、皮中经过酸或碱处理后抽提出来的蛋白质,是一种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从几万到几十万的高分子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品、印刷、感光等行业,是感光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明胶的分子量及分布直接影响到胶片、乳剂等的物理力学、流变学等方面。近来,也有利用低分子量明胶制造固体摄像元件用分色滤片和水溶性感光树脂材料,其分子量与分布直接与解像性、感光度相关,因此有效地  相似文献   

16.
<正> 自1959年 Raymond 和1964年Davis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人血清蛋白成功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得到广泛发展,成为分离、分析蛋白质、核酸类生物大分子的有力工具。1967年 Shapiro 又提出用 SDS-聚丙烯酰胺(简称 SDS-PAGE)凝胶电泳方法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1969年Weker 和1970年 Tanford 进一步证实用 SDS-PAGE 法测定蛋白分子量的可行性。由于 PAGE 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设备简单,所用样品量极少,速度也较快,近年来大有取代超离心法、光散射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之趋势。明胶也是一种生物蛋白质大分子,为此我们初步探讨了用 SDS-PAGE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择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明胶,测定了它们的核酸抑制剂及硫增感剂含量,着重考察了核酸抑制剂对物理成熟乳剂的颗粒性质及敏度性质的影响。随着核酸含量递增,颗粒大小下降,颗粒分布变窄。核酸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内外敏度分布,核酸含量增大,内敏增高,内敏层的量子检测效率增大。  相似文献   

18.
对于我们制胶行业来说,明胶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明胶这种变性天然高分子的结构和构象,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溶胶和凝胶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们与制备工艺、成膜条件和应用技术之间的关系。为了帮助读者们学习这门课程,本刊自1982年第1期起举办“明胶化学基础讲座”,每期一讲,逐讲介绍明胶化学有关内容。讲座的对象是已经学过基础化学的本专业的读者。本讲首先讲解“明胶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概述”。对于本讲座有什么希望与要求,欢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对讲座内容有疑问的,本刊编辑部愿为读者答疑。  相似文献   

19.
本工作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了明胶的分子量及其分布。使用了三根串联的μ-Bondagel E-linear柱,用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淋洗剂,采用α、β和γ三种胶样作为标准样品。测定了惰胶和改性胶的_N、_W、_Z和_η。估计并讨论了改性胶在制造过程中的降解量。  相似文献   

20.
高压凝胶渗透色谱测定明胶的分子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用压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了明胶的分子量及其分布。使用了三根μ-BondagelE Linear 作为分离柱。用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淋洗剂。采用明胶的α、β和γ组分作为标准样品。测定了惰胶和改性明胶的(?)_n、(?)_W、(?)_Z 和(?)_η并与理论计算值作了比较。测定并讨论了改性胶在制造过程中的降解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