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普伦司特(Pranlukast)是用于治疗哮喘病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类药物。为研究其重要中间体8-氨基-4-氧代-2-(5-1H-四唑基)-4H-1-苯并吡喃的合成,以2-氰基-6-溴-8-硝基-4-氧代-4H-苯并吡喃为起始原料,在水相体系中经1,3-偶极环加成、盐酸酸化,得到中间体6-溴-8-硝基-4-氧代-2-(5-1H-四唑基)-4H-1-苯并吡喃,再经钯/炭催化氢气还原取代反应制得。最终产物经H1-NMR确定。该工艺路线具有反应清洁、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和易于工业化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8-氨基-2-四唑-5-基-4-氧代-4H-1-苯并吡喃是合成抗哮喘药普仑司特的关键中间体。以2-羟基-3-氨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5-甲酸乙酯四氮唑缩合、酸性条件下环合得到8-氨基-2-四唑-5-基-4-氧代-4H-1-苯并吡喃。对反应溶剂、原料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进行了工艺优化,产品纯度(质量分数)在99.5%以上,总收率在88%以上。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和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吴强  陈金嫚  何广卫 《广州化工》2014,(19):105-107
以1%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经C18柱(250 mm×4.6 mm,5μm)分离,通过串联ESI质谱在线检测,获得相关的色谱和质谱信息。根据研究结果推测光降解主要产物为1-((2'-1H-双吖丙啶-3-基-[1,1'-联苯]-4-基)甲基)-2-乙氧基-1H-苯并[d]咪唑-7-羧酸,酸降解主要产物为2-氧代-3-((2'-(5-氧代-4,5-二氢-1,2,4-噁二唑酮-3-基)-[1,1'-联苯]-4-基)甲基)-2,3-二氢-1H-苯并[d]咪唑-4-羧酸。  相似文献   

4.
以L-色氨酸为原料,分别与以邻苯二甲酸酐保护的4-氨甲基苯甲酸、4-氨甲基环己基甲酸及6-氨基己酸反应合成了3种酰胺衍生物,分别是(S)-3-(1’ H-吲哚-3’-基)-2-{4’’-[(1’’’,3’’’-二氧代异吲哚-2’’’-基)甲基]苯甲酰氨基}丙酸(I)、(S)-3-(1’ H-吲哚-3’-基)-2-{4’’-[(1’’’,3’’’-二氧代异吲哚-2’’’-基)甲基]环己基甲酰氨基}丙酸(II)及(S)-3-(1’ H-吲哚-3’-基)-2-[6’’-(1’’’,3’’’-二氧代异吲哚-2’’’-基)己酰氨基]丙酸(III)。通过IR、MS、1H NMR及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反向筛选出两种与促凝活性相关的蛋白,再将L-色氨酸与3个目标化合物与其分别进行正向对接,通过凝血四项与血浆复钙时间实验表明化合物I及化合物III的促凝活性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化合物II具有浓度依赖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7-氨基头孢烷酸为原料,于绿色溶媒碳酸二甲酯反应溶剂中,以三氟化硼/碳酸二甲酯络合物为催化剂,与5-甲基四氮唑反应合成了中间体7-氨基-3-[2-(5-甲基-2H-四氮唑基)甲基]头孢烷酸,然后与2-(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氨基)乙酸硫代苯并噻唑酯反应合成了头孢特仑酸。优化条件下头孢特仑酸纯度98.8%,总收率63.8%。该合成工艺具有反应周期短、收率和纯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以2,3-二氨基甲苯为原料经过氨基保护、澳代、水解等反应制备2,3-二氨基苯甲醇,后者与芳香醛缩合成苯并咪唑,再经Mn02氧化、缩合生成2-(4-(4-(羟甲基)-1H-苯并[d]咪唑-2-基)-1H-苯并[d]咪唑-2-基)苯酚。经1^H—NMR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了产物的紫外、荧光性质,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能选择与Zn^2+进行配位,产生较强的荧光,荧光量子收率为0.64,斯托克斯位移为142nm。  相似文献   

7.
系统阐述了头孢药物及其中间体的研发趋势及市场动态。重点关注小头孢和第四代头孢中间体。建议发展头孢药物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和头孢唑兰等,头孢中间体7-苯乙酰胺基-3-氯甲基头孢烷酸对甲氧苄酯、7-氨基-3-氯-3-头孢烯-4-酸、7-氨基-3-乙烯基头孢烷酸及2-甲氧亚氨基-2-(2-氨基-4-噻唑基)-硫代乙酸苯并噻唑酯等。  相似文献   

8.
7-对甲苯硫亚氨基-3-(1-甲基-1H-四唑-5-硫甲基)-3-头孢烯-4-羧基酸二苯甲酯(7-DTMC)是合成甲氧头孢菌素关键中间体7β-氨基-7α-甲氧基-3-(1-甲基-1H-四唑-5-硫甲基)-3-头孢烯-4-羧酸二苯甲酯(7-MAC)的重要中间体。采用7β-氨基-3-(1-甲基-1H-四唑-5-硫甲基)-3-头孢烯-4-羧酸二苯酯(7-DAMC)为原料,以对甲基苯硫氯(TSC)为氨基保护试剂,二氯甲烷为溶剂,1,2-环氧丙烷为催化剂和4分子筛为脱水剂剂反应制备得到7-DTMC。本文主要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通过二次回归建立了数学模型,确定了合成7-DTMC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合成的产品收率89.71%,HPLC纯度99.34%。产品结构经1H-NMR和FT-IR表征确认。  相似文献   

9.
以巴卡亭Ⅲ(Ⅰ)为原料,经酯化、缩合、选择性脱保护等得到2''-O-[4-N,N-二甲基氨基-2(R)-氟代丁酰基]-紫杉醇盐酸盐(Ⅵ)。中间体7-O-苄氧甲酰基-紫杉醇(Ⅳ)与(R)-4-N,N-二甲基氨基-2-氟代丁酰氯盐酸盐(Ⅶ)酯化得到2''-O-[4-N,N-二甲基氨基-2(R)-氟代丁酰基]-7-O-苄氧甲酰基-紫杉醇盐酸盐(Ⅴ),Ⅴ经氢解脱保护得到Ⅵ。探讨了三氟乙酸和乙酸体积比对合成化合物Ⅳ反应时间的影响;考察了在制备化合物Ⅴ时,(R)-4-N,N-二甲基氨基-2-氟代丁酸盐酸盐(Ⅷ)和催化剂(4-DMAP)的用量对Ⅳ转化率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实验条件为:V(三氟乙酸)∶V(乙酸)=1∶8;n(Ⅳ)∶n(4-DMAP)∶n(Ⅷ)=1∶3∶3。得到的产物Ⅵ采用核磁、质谱和碳谱进行了表征。此合成工艺操作简易,总收率大于60%,并且目标产物Ⅵ的HPLC纯度可达99%。  相似文献   

10.
利用Peachmann缩合反应,合成了7-羟基-4,6-二甲基香豆素和7-羟基-4,8-二甲基香豆素。随后分别与取代苄氯反应,合成了23个7-苄醚基香豆素衍生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过1HNMR和高分辨质谱进行表征。初步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化合物7-(4-氟苄氧基)-4,6-二甲基-2H-苯并吡喃-2-酮、4,6-二甲基-7-(2-甲苄氧基)-2H-吡喃-2-酮、7-(4-甲氧苄氧基)-4,6-二甲基-2H-吡喃-2-酮、7-(4-氟苄氧基)-4,8-二甲基-2H-吡喃-2-酮、7-(4-甲氧苄氧基)-4,8-二甲基-2H-吡喃-2-酮对芒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抑制率达70%以上;化合物7-(3-氯苄氧基)-4,8-二甲基-2H-吡喃-2-酮显示出广谱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过渡金属二取代钨钼三元杂多酸盐:[TBA]4H3[PW7Mo3M2O38(H2O)2](M=Fe^2+、Co^2+、Cu^2+、Ni^2+、Mn^2+),并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它们都是具有Keggin结构的杂多化合物;并且利用它们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2;催化剂用量占总量的1%;最佳反应时间为5h;考察了它们的催化性能,其催化活性为:[TBA]4H3PW7Mo3Mn2O38(H2O)2〉[TBA]4H3PW7Mo3Ni2O38(H2O)2〉[TBA]4H3PW7Mo3Co2O38(H2O)2〉[TBA]4H3PW7Mo3Cu2O38(H2O)2〉[TBA]4H3PW7Mo3Fe2O38(H2O)2。  相似文献   

12.
陈智  庞于  杨长龙 《贵州化工》2012,37(5):1-3,9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五水钒酸铋Bi(NO3)3.5H2O和偏钒酸铵NH4VO3为原料,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新型可见光响应型光催化剂BiVO4。借助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粉体进行了表征;探索比较了掺杂Cu2+和Ni2+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2+的最佳掺入量为0.3%,Ni2+的最佳掺入量为1%;掺杂Ni2+所制得的复合光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以头孢主环(6R,7R)-7-氨基-8-氧代-3-[[(1,2,5,6-四氢-2-甲基-5,6-二氧代-1,2,4-三嗪-3-基)硫代]甲基]-5-硫代-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7-ACT)为起始原料,与反式活性酯侧链(E)-2-(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胺-乙酸-2-苯并噻唑硫酯(E-AE)反应作用生成(6R,7R)-7-[2-(2-氨基-4-噻唑基)-(E)-2-(甲氧亚胺)乙酰氨基]-8-氧代-3-[(1,2,5,6-四氢-2-甲基-5,6-二氧代-1,2,4-三嗪-3-基)硫代〗甲基]-5-硫代-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然后在丙酮溶液中与异辛酸钠成盐而制得反式头孢三嗪钠。该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高纯度,可作为对照品使用。  相似文献   

14.
R-(+)-兰索拉唑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有国  宗在伟  陈祥峰 《化工时刊》2010,24(7):17-18,24
2-氯甲基-3-甲基-4-(2,2,2-三氟乙氧基)吡啶盐酸盐经缩合兰索啦唑硫醚,再经不对称氧化制得R-兰索拉唑,粗品经纯化得到化学纯度99.6%,光学纯度99.8%的目标产物,总收率37.9%。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目标产物经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及红外确认结构。  相似文献   

15.
刘晶  王昕  汪澜  考宏涛 《水泥》2012,(10):9-12
以分析纯Ca(NO3)2·4H2O、Na2SiO3·9H2O和重金属硝酸盐为原料,通过溶液反应法分别制备钙硅比为0.8和1.8的纯净及含Cd2+、Zn2+和Cu2+的C-S-H凝胶,研究了C-S-H凝胶在形成过程中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固化作用.结果表明,两种钙硅比的C-S-H凝胶均能吸附固化Cd2+、Zn2+和Cu2+,重金属离子较易进入低钙硅比C-S-H凝胶夹层结构中,可以置换高钙硅比C-S-H凝胶结构中的Ca2+,在水化液相中形成Ca(OH)2.C-S-H凝胶对Cd2+和Cu2+的固化能力好于对Zn2+的,低钙硅比C-S-H凝胶对Zn2+的吸附固化作用优于高钙硅比C-S-H凝胶.  相似文献   

16.
改性活性炭在微波场中升温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浸渍法制备负载Cu~(2+)、Fe~(3+)和Co~(2+)等过渡金属离子的改性活性炭。以N_2作为保护气,在微波场中进行升温实验,通过与未经改性处理的活性炭进行比较,发现负载金属离子的活性炭在微波场中具有更高的升温速率和温度最大值。经过微波辐照之后,改性活性炭的质量损耗率在7%以下。  相似文献   

17.
以(-)-α-蒎烯为原料,经过选择性氧化合成(+)-2-羟基-3-蒎酮。研究了其合成工艺条件,对不同氧化体系、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α-蒎烯选择性氧化合成(+)-2-羟基-3-蒎酮合适的工艺条件为:13.7g(纯度为93.0%)的(-)-α-蒎烯,在α-蒎烯与高锰酸钾物质的量之比为1:2,溶剂丙酮与水的用量是110:12(mL:mL),反应温度为0-5℃,反应时间为5h,α-蒎烯转化率为97.1%,(+)-2-羟基-3-蒎酮选择性为78.4%,纯度为92.1%,得率为76.1%,比旋光度为[α]D28+26°(c=0.5mol/L,CHCl3)。另外,采用IR、GC-MS和1H NMR和13C NMR等对(+)-2-羟基-3-蒎酮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侯玲  宋研  侯伟  李万龙 《辽宁化工》2009,38(10):721-722
向铜箔漂洗废水中加入一种复合沉淀剂,能将废水中的阴离子(SO24-、AsO33-、AsO34-)、阳离子(Cu2+、Cr3+、Zn2+)同时沉淀出来。沉淀后滤液呈中性,电导率由原来的720μs/cm降低到50μs/cm以下,其他指标均符合回收水标准。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采用自制的D401螯合树脂柱分离富集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水中痕量Cu^2+、Pb^2+、Cd^2+的分析方法。探讨并确定了分离富集和仪器的最佳条件。试验表明,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Cu^2+、Pb^2+、Cd^2+可被D401螯合树脂柱定量吸附,可采用25mLl.5mol/L的HNO,溶液完全洗脱,动态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101.9、205.3、176.7mg/g,方法测定Cu^2+、Pb^2+、Cd^2+的检出限(3σ)分别为0.00041、0.00083、0.000361xg/mL,相对标准偏差(RSD,n=7)分别为2.3%、2.8%、3.1%,加标回收率在93.0%~104.0%之间,测定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