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针对精密测中,由于零件轴线放置倾斜,并以该轴线为基准,检测形位公差时产生的测量误差,运用最小二来原理,以圆度误差为例,提出了补偿方法,编制的软件曾在三坐标测量机上进行实测,结果表明,这种补偿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CCD激光位移传感器以其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等优点,应用于精密零件的形位和位置公差的检测中。由计算机控制,利用CCD激光位移传感器的三角测量法,采集被测零件数据后,然后根据最小二乘法拟合标定数据,最后得出零件精确的形位和位置公差。目前可以实现精密零件的直线度、圆度、同轴度等形位和位置公差的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字同步技术的轴类零件尺寸光电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线阵CCD对二维图像进行扫描检测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同步技术的轴类零件尺寸检测方法。它用数字方法保证扫描位移量(或者位移速度)与CCD行扫描次数(或者行扫描速度)严格对应,CCD的行扫描由扫描位移量控制,有效消除了被测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对检测分辨力和精度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精度;采用数字同步技术,使检测在扫描位移的加速、恒速和减速过程中均能进行,提高了检测速度;采用图像边缘自动跟踪方法,自动获取边缘参数,实现被测物体的二维多尺寸自动定位检测。检测实验表明,该方法的检测误差≤0.02mm;当被测物体轴向尺寸为100mm时,检测时间<5s。  相似文献   

4.
作者研制成功“QDA 型加工质量检测分析仪”。这是一种以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几何量检测分析仪器,用以代替千分表或测微仪在车间现场检测多种尺寸误差及某些形位误差,并能自动采集、处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作图等。本文还对应用情况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自行研制的高精度带钢成品检测系统。该系统是一套自动连续测量高精度带风厚度、宽度及重卷自动地中的成品检测系统,并附有超标声光报警,自动打印记录和现场有密码情况下设置偏差值、修正量等功能;其测厚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线性电压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自动跟踪修正测量,其测宽采用CCD光电检测电子快门数字倍频计算机控制测量,其机组采用全数字系统控制带钢张力、传动方向及重卷自动对中,从而保证了系统高精度检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形位误差检测系统的配置方案比较,介绍通用型数据采集器及IC卡的构成、特点、通讯方式和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7.
长距离高精度激光准直技术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欣  冯其波  张玲  李学哲 《测试技术学报》2002,16(Z2):1345-1349
激光准直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型工件直线度、同轴度、平面度等形位误差的测量.本论文主要介绍近年来激光准直技术的最新发展,如反馈控制法、无衍射光莫尔条纹法等.这些激光准直技术从理论到实践都较好地克服了激光漂移、大气环境对激光准直的影响,较好地满足了长距离高精度形位误差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非接触位姿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先逵  秦岚 《光电工程》2007,34(1):50-54
提出一种基于位置敏感探测器(简称PSD)多光束同步检测技术的位姿检测新方法,采用两个二维PSD从不同角度同时测量出目标物体上多个特征点的二维坐标,然后通过坐标变换计算得到各点的三维空间坐标;根据位姿变化前后的各点空间坐标,采用比较简单的算法计算出目标物体的位姿参数.通过算例验证该方法是可行的;由初步的实验获得目标物体的位姿参数,最大平移误差为1.0574mm,最大旋转误差为0.2851rad,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坐标测量机测量齿轮形位偏差不确定度的评估思路及计算方法,通过试验找出了坐标测量机测量齿轮参数的主要不确定度来源,并阐述了提高测量准确度的途径及如何确定被测齿轮的精度级别。  相似文献   

10.
在讨论形位误差检测其准建立的一般原则基础上,具体分析讨论:大尺寸机件位置误差检测中基准误差的来源;延伸公差带的传递特点;基准选择建立时容易疏忽而造成不良后果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线列 CCD 像机交汇测量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提高线列 CCD像机交汇测量精度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 CCD像机交汇测量的原理 .方法 采用空间虚拟的光电靶代替实物靶来实现对弹丸目标脱靶量的实时获取 .结果与结论 在分析了 CCD像机测角精度与布站方式等影响交汇测量精度的因素后 ,对光电靶面上不同位置点的 CCD像机交汇坐标测量结果进行了计算 ,最终给出了测量精度与布站的关系 .CCD像机视轴正交时系统具有最高的测量精度 .  相似文献   

12.
毕超  郝雪  刘孟晨  房建国 《计量学报》2020,41(7):775-780
为了重建高压涡轮导向叶片气膜孔的三维形貌特征,基于机器视觉原理,设计并搭建了非接触式的气膜孔四轴视觉测量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三坐标测量机框架、高精度回转台、叶片专用夹具和图像采集装置构成,将视觉测量技术和三坐标测量技术结合起来以应对气膜孔的检测问题。为了获取气膜孔的三维形貌数据,提出了应用景深合成技术进行孔壁三维形貌重建的方法,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重建方法的验证。在实验过程中,应用该测量系统对某个高压涡轮导向叶片上的气膜孔特征进行了测量实验,获取了孔深范围内的对焦图像序列,而后对其进行了景深合成与深度信息转化,最终实现了该气膜孔的孔壁形貌的三维重建与显示,并实现了向三维点云数据的转化,充分说明了所搭建的气膜孔视觉测量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视觉测量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非接触测量手段,具有系统组成灵活、工作空间大、精度合适、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非常适合工业现场的在线测量与质量监控。本文分析视觉测量的原理及视觉测量系统的组成,研究了一个实际的视觉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利用标准球对显微图像测量系统进行标定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显微系统小视场小景深的成像特点简化计算模型,减少标定参数.通过标准球图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直径比计算比例因子;利用标准球边缘图像的边缘点集.运用优化的方法来计算成像系统的畸变系数和主点位置.系统的放大倍数由标准球的实际直径来标定得出.利用标准球在多摄像机公共视场内其轮廓在任何位置均可见这一特性,可同时对显微图像测量系统中的多个摄像机进行标定,简化标定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标定精度较高,标定后的测量系统的极限误差3σ为2.4μm.  相似文献   

15.
磁浮列车气隙磁场的测量可以为列车电磁系统的设计和控制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对气隙测量系统中磁传感器运动控制平台的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阐述了运动控制平台的工作原理和光栅尺信号的处理方法.采用双计数器鉴相法消除了光栅尺抖动的影响,提高了传感器的定位精度.同时采用电流矢量恒幅旋转的细分方法实现了步进电机恒转矩均匀细分控制,提高了步进电机的分辨率和运行稳定性.所设计的运动控制平台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μm.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浮空器气囊体积测量装置的现场校准方法,通过设定现场校准区域,构建地面控制点的局部三维坐标;在被测对象侧边的6个地面控制点设立测站,用激光全站仪和棱镜组件按照极坐标法观察得到被测对象侧边精密标定杆上所有准校点的局部三维坐标,建立校准参考坐标系,构建完整的现场校准场。测量装置对在校准参考坐标系中的精密标定杆上校准点进行拍摄获得图片,解算得到测量装置的每个相机的外方位元素,得到其位置和姿态,完成校准工作。本文提出的现场校准方法解决了测量装置在任意场景下浮空器囊体体积测量的应用问题和测量装置使用中需要搬动情况下的校准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标准的单模光纤模场直径(MFD)刀口测量方法,提出了一种新颖独特的双刀口法测量方案并在实验室实现.此方法最突出的优点是:测量操作方便,简洁,可以实现全自动,测量精度相当高.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it is shown that the iron cores of conventionál current comparators may be replaced by superconducting shields. Their function is to transmit the magnetic field of the exciting ratio windings regardless of their position and shape to a detector winding. A toroidal shield system with two modifications - a nested one and a helical one - has been combined with a SQUID to build up current comparators for dc and ac applications. The smallest dc error was found to be 5 × 10?10. Finally a practical example is given of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precision cryogenic current comparators.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三角测量的原理出发,对双光源光切法三维轮廓测量系统的精度进行了深入讨论,分析了系统各环节的误差产生原因及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程度,得出了系统误差、特别是光学系统成象倍率误差是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各环节误差的改进措施,并进行了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20.
沈海龙  杨观鸣 《计量学报》1994,15(1):27-30,36
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测量玻璃折射率的方法。它克服了传统的最小偏向角方法的缺点,即需要反复调节样品棱镜直到准确位于最小偏向角位置上才能测量。该方法测量精度高、速度快,适用于光电对准式测角仪器,是标准玻璃样块折射率标定的较好方法。同时,它也适用于不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标定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