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晶闸管投切电容式消弧线圈因具有调节快速可靠等优点得到广泛采用,而准确测量配电网的电容电流是对消弧线圈进行控制的前提。注入信号法主要通过测量配电网谐振频率从而达到对电容电流的准确测量,避免了对消弧线圈进行频繁调节,给出了TSC式消弧线圈控制器的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2.
查表式可控硅投切电容消弧线圈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可控硅投切电容补偿的概念 ,提出了一种新型消弧线圈补偿装置 ,即查表式可控硅投切电容式自动消弧线圈 ,其工作原理为预先将补偿电流制成表格写入内存 ,在发生故障时很快切换到谐振状态附近。介绍了整个装置的设计方法 ,包括消弧线圈的参数计算和控制电路的结构设计。理论分析及 6kV系统实践表明 ,这种新型消弧线圈调节范围宽 (2 5~ 5 0A)、响应速度快 (<5个周波 )、伏安特性线性度好 ,无谐波干扰等。  相似文献   

3.
配电网电容电流实时测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不对称度大的配电网,实现了自动投切可调消弧线圈并联固定电抗器的预随调接地方式,研究了配电网电容电流实时谐振测量技术。为提高电容电流测量精度,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和高精度晶振精确测量注入信号的电压电流相位差,利用线性插值算法精确计算配电网谐振频率。开发了消弧线圈自动调谐测控装置,实现电容电流的精确测量。模拟实验和现场运行结果表明,该电容电流测量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和测量简单等特点,可适用于经消弧线圈预调式和预随调式接地电网。  相似文献   

4.
《高压电器》2013,(6):93-98
笔者对自动调谐消弧线圈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针对2.2 kV.A/220 V的调容式消弧线圈及其2 kvar的电容调节柜,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2控制可控硅投切电容器的调容式消弧线圈,并阐明了其工作原理以及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调容式自动跟踪消弧补偿系统能实现电容电流的在线测量,电网运行状态的自动识别和对地电容电流的完全补偿等功能,达到了电网电容电流自动补偿的要求;同时完成了LCD128×64显示模块实时参数的人机交互界面。经试验得出调容试消弧线圈各级补偿电流实际值,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且分析了误差原因。所以,该装置具有调谐速度快,范围宽,可靠性高,对电网无谐波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准确计算系统对地电容对自调谐消弧线圈的精确补偿至关重要。文中利用投切消弧线圈阻尼电阻的电力电子开关,通过短时控制其导通状态以产生含有丰富频率成分的扰动电压、电流。利用该扰动电压、电流信号并结合基于电力电子扰动技术的谐波阻抗测量方法测量系统对地电容以用于预调式消弧线圈的自调谐。该方法现场可实施性强,对消弧线圈工作状态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仿真分析和模拟实验都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相控式消弧线圈的构成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注入工频信号的相控式消弧线圈系统,阐述了工频信号注入法测量配电网系统电容电流的原理,并通过模拟系统测试了该消弧系统的测量精度。该消弧系统结构简单,测量电容电流快速、准确,投入使用以来运行稳定,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随着配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电缆线路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容电流迅速增长,因此很有必要加强电容电流的整治,以防电容电流超标,对电网安全运行构成威胁。实现电容电流的准确测量,为是否需要安装消弧线圈以及消弧线圈的容量选择提供了依据。目前,湘潭供电公司主要采用了TV开口三角信号注入法、中性点外加电容法和中性点注入信号法来实现电容电流的测量,结合现场实际应用情况,比较几种电容电流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可为电容电流的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准确地计算电容电流是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应用基础。采用一种简单实用的带阻尼电阻的消弧线圈电容电流计算方法,只需通过投切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阻尼电阻便可求解电容电流。研发了基于多核控制器的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多核分工协调完成自动跟踪补偿装置的复杂任务,避免了传统补偿装置需要多个控制器的繁琐设计。具体介绍了各个控制核的功能,并搭建了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IEC61850模型。实验测试所研发装置满足IEC61850一致性要求,而且装置的电容电流补偿具有良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更正     
许明延 《电世界》2005,46(2):43-43
新型晶闸管投切电容式消弧线圈的基本结构是带二次侧绕组的消弧线圈并联多组晶闸管控制的串有小电感的空心电容器。该消弧线圈具有调节速度快,使故障检测和消除的时间大大缩短;运行更加安全可靠,保障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实时在线测量对地电容电流,结果准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消弧线圈的基本参数请见《高压电器》(2004-5)。  相似文献   

10.
基于注入信号的消弧线圈电容检测方法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为利于消弧线圈自动调谐,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电容电流检测方法,即向消弧线圈二次侧线圈注入变频小电流,寻找系统对地电容与消弧线圈励磁电抗的谐振频率,可直接计算出系统对地电容值。此法用于磁通补偿消弧线圈时,不增加系统硬件成本,并可直接得到调节消弧线圈电抗值所需的重要参数—电流补偿系数α。  相似文献   

11.
新型TSC式自动调谐消弧线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志丽  杨学昌  常思哲 《高压电器》2004,40(5):339-341,348
分析了自动调谐消弧线圈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经过改进的新型晶闸管投切电容式消弧线圈,详细介绍了其结构、原理和设计方法。该装置响应速度更快,波形更好,可靠性更高,对地电容电流的实时在线测量更准确方便。  相似文献   

12.
晶闸管投切电容式消弧线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34,自引:9,他引:34  
分析了自动调谐消弧线圈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晶闸管投切电容(TSC)式消弧线圈,阐明了其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TSC式消弧线圈具有响应速度快、调节范围宽、伏安特性线性度好等特点,由此构成的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装置电容电流测量准确,补偿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调容式消弧线圈自动补偿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我国电力系统配网谐振接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给出一种基于双CPU结构和晶闸管的调容式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二次侧电容器组的分配原则,电容电流测量方法以及消弧线圈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 介绍了本研究所构建的6 kV试验动模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方案和一次二次设备参数正确,动作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14.
在中压配电网中 ,各种接地方式均被采用。随着微机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 ,消弧线圈接地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文中阐述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的消弧线圈的设计 ,说明了补偿电网自动调谐装置的工作原理 ,并对现场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配电网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的初步设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3~66kV配电网一般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近几年随着城市电网改造,越来越多的电缆线路代替架空线路,线路对地电容增大。当电网的单相接地电流大于一定值时,接地电弧不容易自行熄灭,使故障扩大,此时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消弧线圈可以补偿电网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以及减缓弧隙恢复电压上升速度,保证电弧可靠熄灭。本文针对10kV配电网设计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采用晶闸管投切电容式(TSC)的调谐原理,并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改进设计。最后,利用PSCAD/EMTDC软件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各种状态(包括正常运行和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仿真,对本文的设计进行了验证,证明了其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消弧线圈串联非线性阻尼电阻,克服了自动跟踪消弧装置中线性阻尼电阻并联短接装置的固有缺点,改善了手动调谐消弧线圈的运行状况,从而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从南京西华门变电站10kV电网消弧线圈串联非线性电阻器的现场试验及近一年的运行经验证明,新产品——DFD型大功率非线性电阻器将会在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10k V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老式消弧线圈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DSP TMS320F2812的可控消弧线圈补偿装置,装置采用改进极值法在线测量接地电容电流,根据中性点位移电压识别电网运行状态,判断故障类型,采用晶闸管二次调容的方式实现动态调谐,设计采用过补偿和全补偿相结合的控制策略。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电容电流的在线精确测量和接地电容电流自动补偿的功能,可靠性高,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500 kV隔离开关控制接触器在操作过程中的电压、电流波形,认为在接触器线圈励磁返回瞬间,线圈回路出现的暂态冲击是造成其频繁故障的原因,提出了在接触器线圈两端加装消弧回路的反事故措施。通过对2种消弧回路的效果对比,最终选择加装二极管串联电阻的消弧回路。  相似文献   

19.
叶鹤林  陈霞 《江西电力》2010,34(6):27-30
为解决不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造成弧光过电压影响电网安全,在3~66 kV配电网中性点上装设消弧线圈。目前具有自动跟踪补偿功能的消弧线圈在电网中使用日臻成熟。为合理选择该消弧线圈,本文简要介绍了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对消弧线圈容量的确定、调节方式的选择以及其它技术条件选择作了说明,并对其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