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拱坝坝肩含断续节理岩体破坏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结合金沙江溪洛渡高拱坝坝肩岩体断续节理的特点,采用模型的试验研究方法,根据断裂力学理论模拟了含断续节理岩体抗剪强度的相似性,研究了坝肩岩体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2.
某水库为浆砌石双曲拱坝,左坝肩地质条件复杂,存在F3及F4两条断层,及由它们作用而产生的3组节理,影响左坝肩拱座抗滑稳定和变形稳定,针对该坝肩存在的问题,设计采用了深挖嵌进、封闭F3断层、固结灌浆、加盖压重4种方法同时处理措施,从而提高左拱座抗滑稳定和变形稳定,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小湾拱坝坝肩稳定的弹粘塑性块体理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合运用岩石块体的自动识别方法、岩体网络无压渗流分析方法和弹粘塑性块体理论 ,成功地分析了小湾拱坝坝肩岩体的渗流场和应力场 ,得出了坝肩岩体变形与屈服区分布规律以及稳定安全度评价 .结果表明 ,弹粘塑性块体理论作为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 ,不仅前处理简单 ,计算精度高 ,而且能模拟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锦屏一级高拱坝结构特性及坝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结合锦屏一级高拱坝地形、地质条件 ,针对含断续节理裂隙岩体的强度呈现明显方向性的特点 ,运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 ,研究坝体的结构特性及坝肩 (基 )稳定性 ,并采用超载法分析坝肩 (基 )的变形失稳演变过程。计算成果表明 :正常工况下坝体结构变位与应力分布近于对称 ,坝肩整体超载安全系数为 4 .2。  相似文献   

5.
结合拱坝坝肩与坝基的地形、地质特征以及软弱结构面分布状况,通过ANSYS软件建立拱坝天然地基条件下的三维数值模型,并进行超载法计算,分析坝体变形与应变特征、坝肩和断层的变位分布特征、坝肩的破坏形态和过程,得到整体稳定超载安全系数,评价拱坝的安全度,为工程设计、施工和加固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沙牌高RCC拱坝渗流特性及对坝肩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牌高RCC拱坝是国家“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重点依托工程,由于拱坝坝肩相对单薄,坝肩岩体中存在遇水易于软化的绿片岩,坝址区的渗流特性及对坝肩稳定性的作用与影响是工程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沙牌坝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坝基防渗处理设计措施,运用三维有限元数学模型,研究坝基( 肩) 渗透压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坝基排水廊道的渗透流量,并针对坝基防渗帷幕和排水孔幕不同施工质量,对坝基渗流特性及坝肩稳定性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花山拱坝右坝肩溶洞对坝体及坝肩的影响,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工况不同方案下坝体和坝肩岩体应力变形进行计算分析,并利用超载法分析了不同方案下的坝肩稳定状况.结果表明:溶洞的存在对坝体的应力变形及坝肩的整体稳定性影响较小,对坝肩岩体应力变形的影响也仅限于溶洞附近区域;溶洞回填处理后,其附近的变形得到有效控制.综合来看,溶洞的存在对整个工程影响较小,经过回填处理后,整个工程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影响小湾水电站坝肩稳定的不良地质构造,设计上拟定了以混凝土洞塞为主的系统治理方案,特别是在近左拱端的1 210 m高程构建“牙刷状”的传力抗剪结构来提高坝肩的整体抗变形能力.为对混凝土洞塞的加固措施进行效果评价,针对小湾拱坝1 210 m高程的不良地质构造,采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模拟了坝肩1 210m高程岩体中的断层、蚀变带、坝肩强卸荷岩体及混凝土传力抗剪结构等,进行天然地基方案和加固地基方案的超载法破坏试验对比分析研究.试验表明:对坝肩进行加固处理之后,坝肩变位有一定程度的减少,破坏形态有所改善,超载系数由Kp=2.2提高到Kp=3.0 ~4.0.证明了这种加固处理措施具有改变拱端推力的传递方向、增强坝肩整体抗变形能力等综合作用,是行之有效的加固处理措施.研究成果可对类似坝肩稳定问题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复杂地质条件下拱坝坝肩稳定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结合四川宝兴河铜头水电站混凝土拱坝,对坝肩稳定进行了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试验中采用变温相似材料模拟坝肩坝基岩体中的软弱结构面,运用超载与强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破坏试验。主要探讨了该拱坝坝肩失稳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获得了坝肩整体稳定安全度。试验表明:采用超载与强降相结合的破坏试验方法得到的安全度为3.12~3.51。同时表明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坝肩是稳定的,在强降阶段,坝肩出现开裂,尤以左坝肩为甚,因此对两坝肩特别是左坝肩上部进行加固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香溪口工程坝肩软弱夹层的处理及其应力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依据提出的拱坝应力稳定分析计算模式,对香溪口工程拱坝肩岩体情况,用三维有限元法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总结了软弱夹层对拱坝应力分配的影响,提出对软弱夹层的处理方法并讨论处理后它对坝体应力分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小湾拱坝坝基开挖及加固的三维弹粘塑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三维弹粘塑性有限元法对小湾拱坝坝基开挖及加固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初始地应力和渗流场的作用,模拟了分步开挖的过程,考虑了锚杆和锚索的加固效应,评价了爆破松弛对边坡稳定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边坡整体是稳定的,开挖设计合理,锚固措施得当.由于安全系数并不高,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开挖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将块体单元法与极限分析下限法相结合,提出了拱坝坝肩稳定的块体单元极限分析下限法.借助于块体单元法离散计算区域,通过块体系统静力场在结构面上满足Mohr-Coulomb屈服条件、应力边界条件以及在块体单元上的力矢力矩平衡原理,构成求解拱坝坝肩强度储备安全系数下限解的数学规划模型,模型的求解采用内点法.最后研究了一个楔形体算例和青龙拱坝左岸坝肩实例,通过比较块体单元下限法计算结果与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小湾拱坝诱导缝模拟计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小湾拱坝设置底部诱导缝进行了合理模拟,并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设缝前后拱坝的工作性态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设置诱导缝,可改善坝踵附近的应力分布,从而起到保护坝体的作用,且对拱坝的整体稳定安全度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锦屏双曲拱坝整体稳定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锦屏双曲拱坝设计坝高 30 5m ,其坝址河谷呈V形 ,有良好的建坝条件 .但基础左坝肩存在断层、低波速带及深部裂隙等地质缺陷 ,成为此工程的隐患 .能否处理及如何处理左坝肩成为在此坝址建坝的关键因素 .本文利用三维非线形有限元程序进行计算分析 ,分别单独考虑各种地质缺陷及其组合对坝体及基础应力位移的影响 ,找到最不利的控制因素 ,针对其提出加固处理方法并加以验证 .利用大坝超载分析寻求破坏面 ,从而得出破坏的极限荷载 .最终证明了在此坝址建坝的可行性 .  相似文献   

15.
小湾拱坝施工过程温度场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NSYS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一套快速、高效、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仿真反馈分析系统用于模拟拱坝施工过程温度场.在小湾拱坝施工过程温度场仿真计算中,各测点温度计算值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与监测值基本一致,吻合情况较好,总体上相差2~3℃以内,计算结果揭示了坝体内部的温度变化规律.研究成果表明:1)1077m高程以下坝体采用的二期冷却方案A使得坝体中出现较大的温度梯度,产生较大的径向拉应力;2)1096m高程以上采用的二期冷却方案B能很好地改善方案A中的不足,较好地控制温度应力,防止拱坝开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拱坝可视化CADC(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nstruction)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系统基于Auto-CAD 2000的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语言VB(Visual Basic)与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进行二次开发,并利用VB的DAO(Data Access Object)技术,以数据库为核心管理设计数据.系统基于拱冠梁法来计算拱坝应力,进行了拱坝的体形设计、施工放样和施工模拟,实现了设计过程的可视化.系统的开发增强了拱坝工程设计的直观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不同发展阶段典型面板堆石坝筑坝材料特性分析,得出不同级别面板堆石坝的筑坝材料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8.
在拱坝等结构的非整体性分析中,横缝、诱导缝等接缝对大坝变形及应力状态影响较大,坝体接缝的模拟是计算分析的关键。为对坝体接缝力学行为进行较为合理的模拟,提出法向和切向本构关系均采用双曲线模型的薄层接缝单元,算例验证表明这种薄层接缝单元可以较好地模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接触面拉压交替的现象。对接触接缝单元的刚度系数、摩擦系数和单元厚度等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阐述了采用这种薄层接缝单元模拟拱坝横缝和诱导缝的方法。将薄层接缝单元用于模拟某实际碾压混凝土拱坝工程中的接缝,计算结果表明横缝和诱导缝对其附近区域坝体拉应力有较大的削弱作用,同时这种薄层接缝单元也可为其它类似接缝模拟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