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轴承保持架的镀银质量直接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为防止镀银层变色,对钢制保持架镀银及防变色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影响镀银层变色的原因,如保持架表面粗糙度和洁净度、电镀工艺、镀银以及防变色后的清洗、镀后处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提高零件表面光洁度、采用合理的电镀工艺方案以及过程控制,提高镀层的结晶质量,再加以良好的镀后防变色工艺,改善包装以及装配过程的不良方式,尽可能避免零件与含硫以及其他腐蚀介质相接触,可以防止钢制镀银保持架的变色。  相似文献   

2.
镀银件腐蚀变色机理及防变色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文  刘艳  朱如瑾 《材料保护》2005,38(7):36-38,42
介绍了镀银件在大气中的变色腐蚀机理,认为大气中的硫离子对镀银件的腐蚀变色影响最大,紫外光、氧化剂和腐蚀介质等都能加速银层变色;比较了几种防银变色的方法及作用,评价了它们的防变色能力及对镀银件性能的影响,并简单介绍了双酚A型聚芳酯保护膜的合成工艺及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3.
以锚链钢为研究对象,采取电化学测试、实海试验、盐雾试验等手段,从微观形貌和宏观腐蚀行为两方面分析渗锌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渗锌层在为期12个月的潮差、全浸、大气试验环境中均未发生腐蚀现象;渗锌层在盐雾试验500 h条件下,耐蚀性良好;渗锌及钝化工艺均能降低腐蚀速率,保护金属基体。  相似文献   

4.
以间位芳纶(PMIA)为基材,植入催化剂Ag法进行预处理,采用环保型的无氨水镀银浴进行化学镀银,制得镀银复合材料PMIA-Ag。然后,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聚乙烯亚胺(GO/PEI)10膜层,并选用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PFDS)在膜层表面疏水改性,制得(GO/PEI)10-PFDS复合防护膜。结果表明,植入催化剂Ag法预处理,将银纳米颗粒(AgNPs)嵌入到PMIA表皮;无氨水镀银浴体系制得的PMIA-Ag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方块电阻为20~30mΩ/sq,在30~3000 MHz频率范围内平均电磁屏蔽效能为68.23 dB;且(GO/PEI)10-PFDS复合防护膜具备优良的抗腐蚀防变色性能,电化学数据显示,该防护膜对银镀层的覆盖度达到96.48%,对银镀层腐蚀的缓蚀效率达到85.28%。  相似文献   

5.
张洪宾  代继红  车利锋  古秉奎 《硅谷》2011,(17):123-123
普光气田岩石坚硬,研磨性强,可钻性差,易井斜,而且常发生井漏等井下复杂情况。气体钻井技术成功解决常规泥浆钻井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井漏等井下复杂多等问题。但气体钻井造成钻具使用寿命短,钻具失效严重,对气体钻井过程中钻具失效原因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具体预防措施,能够较好的解决钻具失效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起220KVGIS地刀导电杆镀银层脱落事件,运用宏观和微观的检测手段,分析了事件的原因,指出由于该产品在电镀工艺过程中存在影响镀层质量的工艺因素,导致镀银层与基体铜结合强度低,经机械摩擦后,镀银层极易剥离,并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分析和研究,对解决类似故障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碳钢在H2S盐水体系中的腐蚀及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颖  郑家 《材料保护》1999,32(3):32-34
采用静态失重,极化曲线及电子探针等技术,对碳钢在H2S盐水体系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并用合成的咪喹啉缓蚀剂进行了防腐蚀试验,结果表明:ZY型缓蚀剂的缓蚀效果良好,此外,还探讨了H2S的腐蚀机理和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油气田都会含有C0_2/H_2S等腐蚀性气体,而CO_2/H_2S腐蚀是油气田采集、运输、处理过程中主要的腐蚀介质.综述了CO_2/ H_2S腐蚀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防腐蚀涂层技术、缓蚀剂技术、过滤吸附技术以及新型牺牲阳极技术等国内外常用的防腐措施在防止C0_2/H_2S腐蚀中的应用,并指出各种新的防止CO_2/H_2S腐蚀的方法将会不断被提出并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车载压缩天然气钢瓶爆炸事故,通过现场勘测、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断口分析、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H2S含量测定,探讨了钢瓶爆炸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现场调研,文献查阅,总结了沿海地区空调翅片腐蚀机理及腐蚀过程:由于沿海地区湿度大,超过了金属铝的腐蚀临界湿度;同时盐雾沉降在翅片表面,与翅片表面的液膜形成盐溶液,破坏了氧化铝钝化膜,两者共同导致了沿海地区翅片迅速腐蚀.通过盐雾试验,设置不同大小、间距、表面平整度的翅片,测试上述三种因素对翅片腐蚀速率存在的影响.试验...  相似文献   

11.
防止银镀层变色常用4种方法,但存在许多问题,自组装单分子膜防止银镀层变色效果较好.为此,用不同浓度的月桂酰肌氨酸钠溶液,在银镀层表面形成了自组装单分子保护膜.(18±1)℃下,在溶解氧饱和的3.5%NaCl溶液中,应用电化学阻抗谱评估了单分子膜防止银镀层变色的性能,阐述了单分子膜在银镀层表面的形成和防变色机理.结果表明:月桂酰肌氨酸钠浓度为0.4 g/L,浸渍时间为5.0 min时,银镀层表面能形成致密性及保护性良好的膜层.  相似文献   

12.
空心玻璃微珠化学镀银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用甲醛-银氨溶液,对3~10微米的空心玻璃微珠进行化学镀银,制备出了吸波用银包覆空心玻璃微珠粉体,并探讨了pH值、稳定剂及装载量对微珠化学镀银的影响.微珠粉末中银含量的测定和SEM观察结果表明,通过增加镀液中NaOH的含量、提高镀液的pH值,能够增加镀液中的银析出量,微珠表面的银包覆较为致密连续;稳定剂可阻止镀液的自分解,但会导致表面包覆层不致密;通过调整空心玻璃微珠的装载量,能够调节表面包覆银颗粒的粒径大小,控制镀银层的厚度,同时增加装载量,也能减少自分解现象.  相似文献   

13.
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伟  潘功配  关华  陈宁 《材料保护》2007,40(12):45-47
为了制备新型无源干扰材料,并简化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银的工艺流程,以葡萄糖+酒石酸为还原剂,采用直接法对碳纤维表面进行了化学镀银。考察了碳纤维预处理及镀液配制工艺等因素对镀层质量的影响,采用SEM及X射线能谱分析仪分析了镀银碳纤维结构,并对镀银碳纤维的导电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镀银碳纤维具有均匀致密、结合强度高、体积电阻率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腰果壳液的主成分腰果酚与甲醛缩合得到的腰果酚缩甲醛树脂漆(PC)具有近似生漆的优良理化性能,对漆膜化学镀银进行表面金属化,可大大提高其装饰性并赋予其特殊的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为此,研究了PC基材化学镀银中镀液主盐、还原剂、稳定剂等对化学镀层厚度、外观和镀速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SEM)、动态热力学分析(DMTA)和热重分析(TG)等手段考察了镀层的形态与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工艺可在PC表面镀上一层均匀、色泽光亮的银膜,其粒径大小匀称、排布规整、镀层致密;化学镀后其耐热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非金属粉体化学镀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表面镀银的非金属粉体材料可作为导电填料用于多种领域,为探索不同助剂和pH值对镀层质量的影响及原因,以玻璃微球为材料,用几种不同高分子化合物(PEG,CMC和明胶等)做助剂,在不同的pH值(7.5,9.5,11.5和13.5)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了镀层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镀速曲线),并对镀银产品进行SEM分析.结果表明,PEG和乙醇均使镀层质量有所提高,其中PEG作用最明显,而CMC和明胶的加入则起反作用;镀银液pH值为13.5左右反应可得质量较好的镀层,并从机理方面对此进行了阐释;混合助剂在pH=13.5时以PEG和EtOH组合作助剂可得高质量的镀层.  相似文献   

16.
应用“非刻蚀-无钯活化”法对Kevlar织物进行表面改性,化学镀制备掺钨镀银层。采用多种表征方法测试掺钨镀银层的结构、形貌和成分,分别用四探针法、Na2S全浸及超声实验研究掺钨镀银层Kevlar织物的导电性能、抗硫变色性能以及银层/纤维结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尺寸银颗粒均匀镶嵌在Kevlar纤维表层,形成活化中心;随后,均匀且致密的掺钨镀银层被制备,该镀层显示晶态结构,W以WO3和Ag2WO4的形式存在,该镀层呈现优异的导电性能和结合力。与纯银镀层相比,掺钨镀银层具有更优异的抗硫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17.
空心玻璃微球表面化学镀银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甲醛为还原剂的空心玻璃微球表面化学镀银工艺,探讨了微球预处理、反应速度、微球装载量、pH值及加料方式等因素对镀覆结果的影响,采用显微分析、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控制微球装载量、缓慢滴加银液、适当降低反应温度可以减缓镀覆速率,能得到镀层均匀致密、结合牢固、体积电阻小的镀银空心玻璃微球.  相似文献   

18.
热浸镀是目前钢结构腐蚀与防护应用最广泛的技术,通过中国专利数据库、德温特全球专利数据库和欧洲专利局数据库对热浸镀技术相关专利进行检索,并从热浸镀技术专利申请态势、申请区域分布、专利申请人、申请技术分支4个方面对热浸镀技术专利进行分析,指出中国专利申请与其他国家专利申请存在的差距,对热浸镀技术行业发展、专利申请方向提供一...  相似文献   

19.
玻璃纤维及二氧化硅微粒表面的化学镀银工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邱文革  黄少强  陈江涛 《材料保护》2005,38(8):29-30,34
为了制备高导电性电磁屏蔽材料,对玻璃纤维和3种不同粒度(400,1 000,2 500目)的SiO2微粒表面的化学镀银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镀层表面状况及镀银产品的导电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用镀银液配方合理;镀银玻璃纤维表面镀层均匀,镀层与基底材料结合牢固.SiO2粒度对镀层质量影响很大,当粒度达400目时,表面镀银层呈明显的非晶态,表明粒度大小影响表面活性进而影响镀层质量.镀银后的玻璃纤维和400,2 500目的SiO2微粒导电性良好,其体积电阻率分别为8.51×10-4,6.10×10-4,5.04×10-4 Ω·cm.镀银玻璃纤维(由于其大的长径比)和粒度分布范围广的SiO2微粒(容易填充紧密)都具有更好的导电性,有望用于制备高导电性电磁屏蔽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