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汶川8.0级地震单层工业厂房的震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汶川地震造成的单层工业厂房的震害的调查,总结单层工业厂房的震害特点,分析其破坏原因,提出加强单层工业厂房抗震性能的措施,对震区企业的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后多层砌体结构震害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月12日发生在汶川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建筑严重损坏,特别是砌体结构房屋。为了掌握各种类型的砌体结构震害特点,研究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为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依据,地震发生后,课题组成员在现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震害调查;整理和归纳了此次地震中多层砌体结构破坏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各种破坏现象发生的原因。分析表明,多层砌体结构教学楼的破坏主要源于窗间墙承载力不足;按现行规范设计、施工质量较高的多层砌体教学楼和住宅楼能获得良好的抗震性能;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不仅加强了砌体结构的整体性、提高了变形能力,还提高了砌体的抗剪和抗压能力;砌体的破坏形态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应克服当前认识上的一些盲点,考虑砌体真实的受力状态来进行抗震设计;抗震概念设计需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地震绵阳市区房屋震害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历次大地震的经验总结是推动建筑抗震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绵阳市区房屋在汶川大地震后的震害应急评估和调查,对市区各类房屋结构的震害进行了统计,总结分析各类房屋的震害特征和经验教训。得到一些启示和建议:绵阳市区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房屋基本经受住了地震考验;不同的结构体系表现出的抗震性能差别较大;老旧房屋始终是抗震薄弱环节,应有选择地进行抗震鉴定加固,开展砖混结构墙体抗震防裂措施研究,采取措施有效减轻框架结构中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的震害,开展楼梯抗震设计计算与构造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历次大地震的经验总结是推动建筑抗震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绵阳市区房屋在汶川大地震后的震害应急评估和调查,对市区各类房屋结构的震害进行了统计,总结分析各类房屋的震害特征和经验教训。得到一些启示和建议:绵阳市区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房屋基本经受住了地震考验;不同的结构体系表现出的抗震性能差别较大;老旧房屋始终是抗震薄弱环节,应有选择地进行抗震鉴定加固,开展砖混结构墙体抗震防裂措施研究,采取措施有效减轻框架结构中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的震害,开展楼梯抗震设计计算与构造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地震典型山地建筑结构房屋震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山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薄弱环节,指出其在抗震设计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5·12汶川地震震害调查,针对吊脚式和错层式两种典型山地建筑结构房屋的震害进行描述和分析,提出了若干建议和启示.其主要震害特征表现为:(1)架空层形成柔弱底层而严重破坏;(2)采用长短不同柱将坡地架空,短柱易发生剪切破坏;(3)采用桩柱混合体系将坡地架空,桩基础易发生破坏;(4)错层处楼梯柱、楼梯板破坏严重;(5)陡坎边缘地带建筑物震害较重等.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中学校建筑震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512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导致大量教学楼严重破坏或完全坍塌,造成大量学生和教师伤亡,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基于在地震受灾地区深入广泛的调研,本文介绍了传统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教学楼的震害特征,并结合教学楼的建筑结构特点进行了震害原因分析。相比于其他建筑,教学楼竖向结构体系相对单薄,教学楼倒塌的关键原因是竖向结构体系强度和刚度不足,因此,高烈度地区的框架结构教学楼的设计应重视剪力墙的设置,砌体结构的窗间墙宜采用组合砌体或配筋砌体。传统的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缺乏必要的整体连接措施也是导致教学楼严重受损或坍塌的主要原因。建筑体型不对称加剧了地震中建筑的倾倒,寻求合理的建筑平面布局方案是提高教学楼抗震能力的重要途径。按现行规范设计、整体性好、施工质量过硬的砖混结构教学楼在此次地震中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对板式楼梯的破坏形态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了建筑楼梯的震害机理.研究表明:在罕遇地震下,板式楼梯应考虑楼板平面内偏心轴力和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板式楼梯梯段板1/4~3/4跨度范围内应加强受压区配筋,以抵抗偏心轴力及竖向往复荷载下横截面受压区混凝土产生的拉应力,并从设计角度提出了楼梯结构抗震设计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5·12”地震绵竹城区砌体结构房屋震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现场纪录,重点对绵竹城区砌体结构房屋震害现象做了分类描述与总结,并对房屋损伤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总体震害表明:虽然遭遇了远高于当地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绵竹城区房屋倒塌率极小,基本上达到了抗震设防目标;地震中展现的一些新的破坏现象应受到重视,如房屋整体滑移破坏、窗下墙大范围损伤等.另外,对一些不符合抗震设计要求的房屋及其震害也做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地震砌体结构房屋震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汶川地震重灾区的震害应急评估和调查,对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总结了砌体房屋的震害特征和经验教训,总体评价了砌体结构在汶川地震中的表现,对其在高烈度区是否适用得到了一些认识,并在砌体结构抗震技术方面得到一些启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现场纪录,重点对绵竹城区砌体结构房屋震害现象做了分类描述与总结,并对房屋损伤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总体震害表明:虽然遭遇了远高于当地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绵竹城区房屋倒塌率极小,基本上达到了抗震设防目标;地震中展现的一些新的破坏现象应受到重视,如房屋整体滑移破坏、窗下墙大范围损伤等.另外,对一些不符合抗震设计要求的房屋及其震害也做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5.12汶川地震中山区公路桥梁震害及启示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通过对5.12汶川地震强震区桥梁震害调查,总结了此次地震中桥梁、特别是山区公路桥梁在地震中破坏形态和特点,初步揭示此次地震造成桥梁(特别是山区公路桥梁)的破坏原因和特点,为灾区地震损伤桥梁的抗震加固和重新建造桥梁提供一些参考,同时初步分析了震害原因和应从中吸起的一些教训,为今后桥梁抗震设计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5·12"汶川地震造成了四川、重庆、甘肃、陕西等省的650多万间房屋倒塌,2 300多万间房屋损坏.笔者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灾区应急评估组赴绵竹进行灾后房屋应急评估,对绵竹市城区和绵远、齐天、汉旺等乡镇建(构)筑物震害进行了分析调查.根据评估小组的调查资料和笔者对绵竹典型建筑物震害的调查分析,绵竹乡镇一级建筑物存在设计和建筑缺陷:(1)未按规范设置圈梁、构造柱;(2)普遍采用预制空心楼板;(3)相当部分沿街住宅采用所谓"混合底框结构";(4)施工质量差.这些问题是造成乡镇一级建筑物震害严重的主要因素.针对绵竹震害调查分析,就当前经济、技术水平下我国乡镇建筑的建设和当前技术条件下的防震措施进行重点讨论和思考,对我国抗震防灾提出了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为了快速准确地评估受地震影响的梁式公路桥的破坏状态,以朱美珍提出的震害经验统计回归方法为基础,选取更为合理的梁式公路桥震害影响因素,基于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中部分梁式公路桥震害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新的震害影响因素系数,建立了一个改进的梁式公路桥震害评估方法.改进后的方法与原方法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综合考虑场地类别和地震烈度2个因素,来代替原方法中有关液化和边坡失稳对桥梁的影响.在算例分析中分别采用朱美珍方法和改进的评估方法对汶川地震中部分桥梁进行震害评估,经过与实际震害对比,初步验证了改进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后北川干溪沟山地灾害及长期发展趋势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42(Z1):22-32
汶川地震在干溪沟内激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根据航空影像数据解译,干溪沟内发育成片的崩塌滑坡91块,总面积10.42 km2,占全流域的28.95%,而暂时没有泥石流活动痕迹.干溪沟内山地灾害在坡度、坡向、高程、断裂距离、地层岩性等方面存在如下规律:1)发生崩塌滑坡的坡度主要分布在30°~50°,随着坡度的增加,发生崩塌滑坡的概率越大;2)崩塌滑坡的坡向主要分布为向南方向;3)崩塌滑坡主要分布在1 000~1 600m高程内,其中,1 000~1 400m尤其集中;4)绝大部分崩塌滑坡都分布距离北川断裂2000m或距离其他主要断裂1 000m的范围内;5)T1f+t地层是"5·12"汶川地震的易发山地灾害地层.通过初步分析,预测干溪沟泥石流长期发展趋势为:1)总体呈活动强度下降趋势,可供形成山地灾害的松散固体物质来源总量呈下降趋势,泥石流总量下降;2)活跃期-平静期交替、活跃期逐渐缩短、平静期逐渐延长;3)泥石流活动类型表现震后一段时间内为输移控制型、然后为输移控制型向松散固体物质控制型过渡,最后发展成为松散固体物质控制型;4)汶川地震后第一个活跃期为10~15 a.干溪沟的山地灾害现状及其长期发展趋势分析为下一步制定减灾方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汶川地震灾区文化遗产建筑震害与保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42(Z1):82-85
汶川地震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严重威胁着灾区内的各类文化遗产建筑的安全.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建筑,根据文化遗产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破坏状况,总结了不同结构形式的文化遗产建筑的震害特点.结合汶川地震灾区文化遗产建筑的营造特点,分析了其传力机理和不同构件的抗震重要性,提出了文化遗产建筑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相应保护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地震烈度区水电站地下厂房结构震损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电站多位于西南高地震区.针对地下厂房结构的震损机理问题,以距汶川8.0级地震震中最近的映秀湾水电站和渔子溪水电站为分析对象,对水电站建筑物进行了震后实地调查,建立了映秀湾水电站洞周围岩和厂房结构的整体有限元模型,采用波动场应力法,对地下厂房结构在震时的结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根据实地调查结论和数值计算成果,对地下厂房结构的震损机理进行分析.实地震损调查表明,地下结构的震损形式多为表层脱落和闭合裂缝,破坏程度要明显轻于地面建筑.数值计算所反映的震损规律与实际调查中得到的结论基本吻合,则可从数值分析的角度进一步研究震损机理,认为产生震损的外因是沿一定角度入射的地震波,内因是地下厂房结构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而地下厂房结构赋存于洞周岩体则是地下结构震损与地面建筑具有本质区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