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中间驱动中间驱动与双滚筒驱动及多滚筒驱动不同,它可以装在带式输送机的两个转向滚筒的“中间”。在这里不是用胶带滚筒,而是用链轮、带有曳引器的链条、推杆等物来驱动,它们与链状的输送带啮合,或者与装有链条或其它挡块的输送带啮合。也有利用磁力、真空吸力或其它附着方法与输送带啮合的中间驱动。本节所讨论的中间驱动,是指通过驱动中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输送带(或类似的物件),用一个或几个马达来带动输送带的两个分支。这里所解决的是一个有联系的驱动接合的问题。这种接合应当具有弹性,可以利用液压驱动作为差速机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胶带输送机滚筒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支承输送带转向,传递驱动功率到带子上,调整输送带。为此在选择或设计滚筒时,应从作用方面与结构方面了解各种滚筒,并且弄清在作用方面与结构方面和轮毂与轴相关的问题。在作用方面,最常用的输送机滚筒型式有: (1) 驱动滚筒:它把驱动力在输送机的头部或卸料端传递给胶带,也可以在回程段,  相似文献   

3.
《橡塑机械时代》2014,(4):51-52
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动态特性仿真 【摘要】:基于AMESIM软件建立了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动态仿真模型在满载、正弦加速度可控启动和不同启动时间条件下对60km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进行了动态仿真得出了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在4种启动时间下机头驱动滚筒输送带奔入点与机尾滚筒输送带处的张力变化规律仿真结果显示延长启动时间可显著降低机头驱动滚筒输送带奔入点与机尾滚筒输送带处的张力同时得出了输送带动态特性随启动时间增长的非线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带式输送机工作过程中输送带的动态特性及拉伸能耗的分布规律,推导了简谐应变作用下三元固体本构模型的时域应力解析解及拉伸能耗求解公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包含电机、联轴器、减速器扭转振动特性的重锤张紧式输送机系统的纵向振动方程,采用数值分析法对振动方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在实例所述参数下,输送带紧边张力均值沿紧边的驱动滚筒→改向滚筒逐渐减小,松边的张力均值沿松边改向滚筒→驱动滚筒逐渐增大,受输送带粘弹性变形的影响,输送带松边的张紧力约为初始预紧力的21.5%,输送带变形量的变化规律与张力分布规律相同;输送带的速度波动幅值从驱动滚筒侧到改向滚筒侧逐渐增加,其中驱动滚筒侧的速度波动幅值约占均值的3.1%,从动滚筒侧约占10.5%;在每个变形周期内,输送带在紧边侧的拉伸能耗要大于松边侧,且靠近驱动滚筒侧单元的拉伸能耗要稍大些,松边侧输送带的拉伸能耗沿改向滚筒侧向驱动滚筒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5.
赵旭 《中国机械》2014,(23):55-56
七公司煤四期扩容工程现有6000t/h悬臂式取料机四台,主要有行走机构、回转机构、臂架俯仰机构、斗轮机构、臂架皮带机、电缆卷筒等。其中臂架皮带机包括驱动部分、牵引部分、张紧部分、皮带机架部分及附属设备等。驱动装置由电动机、液力耦合器、减速机、电液推杆制动器、驱动滚筒等组成。输送带是带式输送机的牵引构件,同时又是承载构件。整个输送带都支承在托辊上,并且绕过驱动滚筒(也是张紧滚筒)和头部改向滚筒。驱动滚筒和输送带之间是依靠摩擦进行传动的。驱动滚筒是传递动力的主要部件、改向滚筒改变输送带的运行方向。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带式输送机系统驱动滚筒质量大、结构强度弱,在使用中受输送带在启动、停止情况下的冲击影响导致驱动滚筒的结构发生变形等问题,采用ANSYS仿真分析软件对驱动滚筒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在确保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结构强度的情况下降低了驱动滚筒的整体质量,极大提高了驱动滚筒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输送机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的合理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输送带的最大张力、驱动滚筒牵引力之比和输送带张力的增长率等3方面证明了带式输送机机头驱动和头尾驱动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8.
带式输送机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煤炭、化工、港口、建材、粮食等领域,滚筒作为其重要传动部件,可以将驱动装置提供的扭矩传递到输送带上,还具有改变输送带方向的作用。轴承故障是滚筒常见故障之一,直接影响到滚筒以及整个带式输送机的正常运转。降低滚筒轴承故障率对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普通滚筒(以驱动滚筒为例)在恶劣的环境下应用易发生输送带打滑和跑偏等不良现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陶瓷包胶滚筒,从防止输送带跑偏考虑,在滚筒表面两侧硫化1层具有对旋螺旋结构的橡胶层;从防止输送带打滑考虑,从仿生学角度出发,选择一种较为合理的陶瓷片形状,最大程度增大滚筒和输送带接触面的摩擦力。在滚筒面的中间部分采用人字形陶瓷包胶,整个表面预留排水排污沟槽,以增大滚筒的牵引力和实现滚筒的自清洁功能。  相似文献   

10.
构建一种带式输送机机尾部驱动张紧力自动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张紧力检测装置以及检测反馈装置,并对装置结构及控制方式等进行详细分析。将设计的装置在3502运输巷内布置的DTL120型带式输送机上应用表明,该机尾部驱动张紧力自动调节装置可实现输送带张紧力实时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自动调整驱动滚筒转速,确保机尾位置不出现打滑问题,显著提高输送带及驱动滚筒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第一部分输送带对于功率传递和承载量以及运输长度的重要关系带式输送机的构成部分带式输送机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承载物料与传递牵引力的输送带;(2) 将电动机的功率传递给输送带的驱动装置;(3) 改向滚筒与中间托辊及支架结构;(4) 张紧装置、向输送带装料或由带上卸料的装置、保护与控制装置、输送带清扫设备等附件。在以上所有项目中,承载物料的输送带是最主要的,不仅是因为输送带是输送机中最昂贵的部分,而且它还控制所传递的功率,因此,也就对最高承载量以及输送长度起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输送带跑偏是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中最常见的故障。为研究输送带跑偏运动规律及各种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提出基于多体动力学方法,对带传动系统进行离散处理,根据输送带与滚筒间的刚柔多体耦合接触,建立其多体非线性接触动力学模型,研究滚筒平行度、输送带黏弹性特性、运行状态以及输送带与滚筒间压陷深度等对输送带偏移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输送带跑偏对主动滚筒可靠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输送带跑偏不仅与受力有关,还与其材料黏弹性特性引起的弹性变形有关;滚筒平行度公差与输送带偏移量呈单调递增关系;输送带黏弹性特性决定其与滚筒间的压陷深度,且输送带偏移量随着压陷深度的增大而增大;输送带运行速度越高、输送距离越长,输送带偏移量越大;输送带跑偏将导致主动滚筒应力、应变及其分布发生变化,降低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惠塔公司1~5#辊压机原设计辊压机的回料是通过底部的胶带机将物料输送至循环提升机,胶带输送机结构简单,效率高,以挠性输送带作物料承载和牵引构件的连续输送机械,一条无端的输送带环绕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两滚筒之间的上下分支各以若干托辊支承,物料置于上分支上,利用驱动滚筒与带之间的摩擦力曳引输送带和物料运行,但胶带输送机密封性较差,胶带运输过程中胶带表面会黏附粉尘和少部分物料,长时间的运行会造成胶带机周围扬尘较大,积料严重现象,造成周围环境卫生差,不利于绿色工厂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采矿工业的发展,大运量、长距离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的结构和性能必须改进。为此我们研制了真空滚筒,以提高输送带对传动滚筒的粘着系数,降低输送带的张力。该真空滚筒装置于1988年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88 2 17880.6),1993年通过了由  相似文献   

15.
介绍如何合理安排驱动位置,以使输送带最大张力最小化,从而降低胶带强度等级,使输送机元部件(电机、减速器、耦合器、滚筒、机架等)设计小型化,降低带式输送机整机造价,减少能源损耗和设备浪费。  相似文献   

16.
带式输送机单个驱动滚筒的牵引力是有限的。当胶带与滚筒之间的摩擦系数为f=0.25~0.3时,胶带强度的利用系数为K_H≤0.7。因此,单滚筒驱动装置或是用于倾斜的输送机中(此时胶带重力的纵向分力给予从动滚筒上胶带的绕出分支以相当大的拉力),或是用于小功率和中等功率的水平与微倾斜输送机中。在后一种情况下,要求输送机张紧装置要有很大的张紧力,从而需要采用强度较高的输送带,但其价格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17.
长距离高速带式输送机大范围的应用使得各驱动滚筒间功率的合理分配成为研究焦点,鉴于此背景,在电动机功率不平衡度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驱动滚筒直径偏差对不同类型带式输送机功率分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驱动滚筒直径偏差正负值对功率平衡的影响较大,影响规律受到输送带弹性伸长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对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受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合理简化思想,将作用在驱动滚筒上的输送带均匀划分为10段并逐一施加对应的载荷,利用CATIA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对受力情况下焊接结构和铸焊结构滚筒的受力和变形情况均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铸焊结构滚筒的静力学特性优于焊接滚筒,在工作中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周亚东 《山西机械》2012,(1):31-32,35
以斜沟煤矿6.9km带式输送机为研究模型,通过建立带式输送机的整机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长距离矿用带式输送机启动过程中的动态特性。分析得出:在启动过程中,机头驱动滚筒的张力大约是机尾改向滚筒张力的6倍,容易造成机头驱动滚筒、机架的破坏;输送带中的波动速传递到机尾时,机尾的瞬时速度变化较大,容易产生强烈振动现象。  相似文献   

20.
对引起滚筒胶面磨损的因素进行仿真分析,对各因素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小滚筒的表面磨损.实践结果表明,滑动角、输送带的张力及输送带钢丝直径对于滚筒的胶面磨损均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减小滑动角、减小输送带张力及增加输送带钢丝直径有利于减小滚筒的胶面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