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Fe(acac)3-Al(i-Bu)3-α,α ′-联吡啶(acac=乙酰丙酮)催化马来酸酐(MA)与环氧环己烷(CHO)开环交替共聚,研究了Fe /Al、Fe/α,α′-联吡啶摩尔比对聚合的影响,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共聚物的交 替度,测得共聚物中马来酸酐含量达33%以上.共聚物分子量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得,分析 表明共聚物分子量分散度很窄.共聚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反应速度与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表观活化能为25.4 kJ/mol.  相似文献   

2.
Fe(acac)3-Al(i-Bu)3催化马来酸酐与异戊二烯共聚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双金属体系F e(acac)3-A l(i-Bu)3催化马来酸酐与异戊二烯的共聚反应。结果表明,在甲苯/二氧六环=2/5的混合溶剂中反应2 h,共聚物的收率为78.3%,溶解性实验表明,共聚物不溶于氯仿、丙酮、四氢呋喃等溶剂,但在极性溶剂如二氧六环中共聚,得到微溶于四氢呋喃的共聚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测定了共聚物的结构及组成。  相似文献   

3.
以AIBN为引发剂在氯仿溶剂中成功地合成了耐热型苯乙烯-苯乙烯/N-(α-甲基-丁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St-co-BAM)。通过IR、TG、DTA对共聚物的表征,研究了其耐热性能;讨论了单体全程配比、温度、引发剂浓度对共聚合初始速率的影响,测得共聚合总活化能Ea=76.2kJ/mol,共聚合增长活化能Ep=13.4kJ/mol,比一般的正常乙烯基单体Ep值小。  相似文献   

4.
以正丁基溴为引发剂,卤化亚铜/联吡啶(bpy)为催化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末端为丙烯酰胺基的聚氧化乙烯(PEO)大单体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WTRP)反应,得到的实测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相近,分子量分布较窄,有预期结构的接枝共聚物,用IR,^1H-NMR,VPO,GPC,DSC等进行表征,并对单体总浓度,投料比,引发剂及反应时间对共聚物的组成和分子量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Nd(acac)3-Al(i-Bu)3催化剂催化邻苯二甲酸酐和环氧氯丙烷交替共聚合。考察了共聚反应的聚合特征,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了共聚物结构。共聚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以频与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与催化剂浓度呈一级关系,表观活化能力为112.0kj/mol。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负载双金属PBM型为催化剂,通过二氧化碳(CO2),环氧丙烷(PO)与马来酸酐(MA)的三元开环共聚反应,得到一种三元共聚物聚碳酸亚丙酯马来酸酐(PPCMA)。用FT-IR1、H-NMR1、3C-NMR、DSC、WAXD对PPCMA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地引入了马来酸酐单元,且共聚过程中不发生双键交联和构型转化。有效地提高了聚合物的特性粘数[η],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用核磁共振(13C-NMR),红外光谱(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利用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的水解反应制备了苯乙烯-马来酸交替共聚物,并对其水溶液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苯乙烯-马来酸交替共聚物为二元羧酸,且随着共聚物...  相似文献   

8.
在超临界CO2中进行了马来酸酐(M A)与苯乙烯(S t)的沉淀聚合反应,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压力等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用FT-IR、GPC、DSC和TG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6%,产物的数均分子量M-n可以达到4.6×104g/m o l。DSC和产物溶解性分析表明所合成的产物为交替共聚物。  相似文献   

9.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ABA型嵌段共聚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α,α’-二溴代二甲苯为引发剂,CuBr/2,2‘-联吡啶为催化体系,制备了双溴端基的分子量分布窄的聚苯乙烯(MWD=1.21)。再以此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实现了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得了分子量可控且分子量分布窄的ABA型嵌段共聚物,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相似文献   

10.
N-PMI/MMA/AN乳液共聚物的合成及热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乳液共聚合的方法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三元共聚物,用DSC,TBA及TGA热分析方法对共聚物的热性能进行了对比表征,实验结果表明,TBA能 了地表征N-PMI对共聚物耐热性能的影响,从TGA结果看,加入N-PMI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同时用GPC对共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球磨诱发α-Fe粉与间苯二胺混合物的固相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球磨α-Fe粉末与间苯二胺混合时发生的固相反应以及铁氮化物的形成机理,在球磨过程中,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α-Fe粉末与间苯二胺混合发生的相变为α-Fe→α′-Fe(N)→ε-F2-3N,球磨250h后,可得到含有11.53%N(质量分子)的过饱和ε-Fe2-3N相,它在512℃以下是稳定的,其饱和磁化强度为814.4emu/g,剩磁为33.8emu/g,矫顽力为16.3kA/m.与固-气反应相比,用固-固反应制备ε-Fe2-3N相的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Nd(naph)3—Al(i—Bu)3催化MAn与PO共聚合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研究了稀土配位催化剂Nd(naph)3-Al(i-Bu)3催化马为酸酐(MAn)与环氧丙烷(PO)开环交替聚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3.
PBA/αMS-AN核壳乳液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丙烯酸丁酯(PBA)为核,用石油化工副产物α-甲基苯乙烯(αMS)代替通常使用的苯乙烯(St)或甲基丙烯醚甲酯,利用其成本低,本身不易均聚,但易与丙烯腈(AN)共聚的原理用其共聚物作为壳层,采用分段乳液聚合法,得到了具有PBA/αMS-AN核壳结构的高分子复合乳液。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了聚合反应配方及加科方式,通过红外分析法(IR)、透射电镜法(TEM)、差热分析法(DSC)等手段,对该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了该共聚物为核壳型结构。  相似文献   

14.
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复合膜催化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正硅酸乙酯(TEOS)、硝酸铁和银酸铵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Si-O和Mo-O溶胶,通过浸渍-提拉法,分别制得了Fe-Si-O薄膜(以载玻片为基板)和MO-Fe-Si-O薄膜(以多孔α-Al2O3为基质材料).考察了制备工艺条件对Fe-Si-O成膜的影响,采用DTA、XRD和SEM等技术研究了热处理条件对Mo-Fe-Si-O薄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粘度、衬底材质、浸渍时间、提拉速度等是影响Fe-Si-O成膜的主要因素;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o-Fe-Si-O/α-Al2O3无机复合膜热处理温度达到650℃以上,即能形成比较明显的结晶相,薄膜经高温焙烧(700℃)-冷却反复5次,膜表面没有出现剥离和开裂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四元共聚物。保持马来酸酐单体质量分数为5%,N-苯基马来酰亚胺单体质量分数为30%,改变α-甲基苯乙烯和苯乙烯的投料比合成系列四元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四元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四元共聚物对ABS树脂耐热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α-甲基苯乙烯和苯乙烯的投料比为1∶1,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0×10~4左右的四元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最高达到253.3℃,5%热分解温度可达到351℃。该共聚物可使ABS共混物T_g升高到124.7℃,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丙交酯(LA)开环聚合时同时引入功能性单体合成含活性基团的可降解聚合物,是目前对聚乳酸(PLA)类材料进行改性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文中首先以聚乙二醇(PEG)和马来酸酐(MAh)为原料,采用溶液缩聚法制得聚乙二醇与马来酸酐的交替预聚物(MAh-PEG)n;然后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MAh-PEG)n为引发剂,引发D,L-丙交酯(D,L-LA)开环聚合,制得聚(D,L-乳酸)(PDLLA)与(MAh-PEG)n的共聚物PDLLA-(MAh-PEG)n-PDLLA。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傅里叶红外(FT-IR)、核磁共振(NMR)等方法对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随着(MAh-PEG)n用量的增加,共聚物的分子量有所下降。这种聚合物的主链含有不饱和双键和亲水性的链段,预计将成为一种新的生物可降解材料。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原子量的稀土元素对稀土R-α’-Sialon(R—Nd,Sin,Gd;Dy,Er和Yb)致密化行为和形成特性的影响.样品分别以热压及无压烧结工艺制备.研究结果表明,样品达到完全致密化所需的热压温度随稀土元素原子量增加而减少,在1550℃热压保温1h的Yb-α’-Sialon已完全致密,而样品中α’-Sialon相的含量随稀土元素原子量的增加而变大.比较了热压及无压烧结形成的R-α’-Sialon的反应过程,并讨论了少量β’-Sialon及黄长石与α’-Sialon同时存在的原因.TEM照相显示了材料中非常窄的晶界.为进行对比,同时制备了Y-α’-Sialon样品.  相似文献   

18.
高粘原油降粘剂MSA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自制的降粘剂单体(丙烯酸高级酯)与其它单体共聚合成了新型的高粘原油降粘剂: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高级酯(MS)三元共聚物,研究了降粘剂合成工艺以及降粘剂的单体配比、加入量、分子量、加入温度等因素对降粘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配方与合成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以α-蒎烯为原料合成冰片烯,以冰片烯作为聚合单体在氯化钯催化下与CO进行共聚反应。考察了氯化钯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压力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Pd2+)/n(冰片烯)为0.01,CO压力2.5 MPa,搅拌速度120 r/min,反应温度60℃条件下反应2 h,冰片烯/CO共聚产物得率最高为22.03%,催化活性为4.4×102g PK/(mol.Pd.h);采用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元素分析(EA)等方法对冰片烯/CO聚合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冰片烯/CO共聚物为严格线性交替共聚物,-Mw=1.5×103g/mol,-Mn=1.1×103g/mol,D=-Mw/M-n=1.36。  相似文献   

20.
淀粉/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及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淀粉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反应特征参数的影响。当引发剂浓度为4.5×10(-3)M/L,MMA浓度为0.225M/L,在30℃反应3.5h时,单体转化率C%=90.5%,接枝率G%=62%,接枝效率GE%=70%,接枝支链的粘均分子量M=×10(-3)。接枝共聚物及其与聚氯乙烯(PVC)共混物浇铸成膜后,用黑曲霉在无机盐营养培养基中降解40天,失重率分别为32%和23%,表明淀粉/MMA接枝共聚物可作为生物降解塑料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