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6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压缩比对焦炉气与天然气混然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以一台6缸焦炉气发动机为研究对象。运用CATIA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了4种不同压缩比的燃烧室模型,然后在相同的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及过量空气系数等条件下,利用AVL-FIRE流体力学分析软件对不同压缩比的发动机的压缩及膨胀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当压缩比为12时,在点火时刻缸内的最大气流流速最小,有利于初始稳定火核的形成,压缩上止点时在强挤流的作用下产生横向流动的气流流向火花塞的远处,有利于火焰向远离火花塞的位置传播;与原机和其他压缩比的发动机相比,压缩比为12的发动机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CONVERGE软件建立了二冲程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换气过程的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仿真模型,并且基于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独特结构,研究了气口比时面值、扫气箱压缩比、活塞顶倾角和活塞杆直径对换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发生废气倒流时,扫气效率主要与扫气比时面值有关,增大扫气比时面值有利于提高扫气效率;捕获率主要与排气比时面值有关,减小排气比时面值有利于增大捕获率;提高扫气箱压缩比有利于提高扫气效率,扫气箱压缩比从1.2增加到2.1,扫气效率提升9.8%;适当增大活塞顶倾角有利于扫气效率和捕获率的提高;减小活塞杆直径有利于提升扫气效率,但同时会导致捕获率下降。  相似文献   

3.
为兼顾米勒循环发动机高负荷动力性和部分负荷燃油经济性,在高压缩比米勒循环发动机上应用外部EGR技术,通过将发动机的部分废气重新引入气缸实现对部分负荷燃烧过程的优化控制,改善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在一台高压缩比米勒循环发动机上,将不同比率的废气重新引入气缸,探究外部EGR技术对高压缩比米勒循环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压缩比米勒循环发动机上应用外部EGR技术,可有效降低发动机部分负荷下的泵气损失,改善燃油经济性,整车百公里油耗改善2.11%;同时可降低缸内最高燃烧温度及含氧量,大量减少NOx排放,部分工况点甚至可降低88.5%。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AVL Boost软件对CNG发动机进行仿真优化计算,分析点火提前角、压缩比、配气正时和EGR率对缸内热负荷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点火提前角和EGR率对缸内热负荷影响较大,压缩比和配气正时对热负荷影响较小。发动机进行台架试验验证,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5.
压缩比对直喷天然气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缸内直喷火花点火天然气发动机上开展了压缩比为8、10、12和14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压缩比对发动机性能、燃烧和排放有较大影响。压缩比增加,发动机充量系数增加,燃烧速率加快,热效率提高。缸内最高燃烧压力、最高燃气平均温度和最大压力升高率等燃烧参数随压缩比的增加而增加;HC和CO排放随压缩比的增加而降低,NOx随压缩比的增加而增加。压缩比过高会导致HC排放的增加,当压缩比大于12时,发动机在中高负荷出现轻微爆燃现象,NOx排放明显增加。综合考虑直喷式天然气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认为发动机的最佳压缩比设置在12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一台可调压缩比(compression ratio,CR)的单缸发动机和自主设计的湍流射流点火(turbulent jet ignition,TJI)系统,开展高压缩比下扫气式预燃室湍流射流点火对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稀释汽油机性能影响的研究。研究发现在高EGR率时,扫气式TJI的点火方式燃烧稳定性最高,可以在EGR率超过30%时实现稳定燃烧。提升压缩比对提升TJI在高EGR率下的燃烧稳定性有积极作用,然而对提升高EGR率下火花塞点火(spark ignition,SI)的稳定性作用不大。对于TJI,在低EGR率时提升压缩比会造成发动机强烈爆震,过于推迟点火造成燃烧定容度下降,燃油消耗率上升。在高EGR率时,发动机爆震受到抑制,可以提前点火优化燃烧相位,降低燃油消耗率,在压缩比15时最低燃油消耗率相比压缩比11时降低2.2%。高EGR率时,提升压缩比有利于提升燃烧速率,降低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提升发动机燃烧稳定性。在EGR率为30%而压缩比为15时,逐渐提前点火时刻会加大末端混合气自燃倾向,放热率出现两阶段高峰。  相似文献   

7.
黄敬党 《内燃机学报》1998,16(4):412-420
本用一台Ricardo E6可变压缩比单缸四冲程试验机为样机,研究了燃烧汽油和模拟生物质气时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指标的变化规律。试验中改变了生物质气的成份,发动机转速,空燃比以及压缩比等。试验结果表明,即使压缩比为13,用气体燃料时的功率也低于压缩比为8.5用汽油时的功率,但前的热效率接近或高于后。用气体燃料的HC和CO排放低于用汽油时。纯天然气高压缩比工况的NOX排放高于汽油工况,随着模  相似文献   

8.
把一台单缸柴油机改装成一台单缸试验用汽油机,该机可以方便地改变燃烧室形状、压缩比、火花塞位置及个数、挤气面积比、挤气间隙等参数,可以深入细致地研究发动机结构参数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点燃式HCNG发动机一维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VL BOOST软件建立天然气掺氢(HCNG)发动机的整机工作过程一维模拟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证明了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并对HCNG发动机进行了一系列的变参数分析研究,主要变化参数包括体积掺氢比、负荷、压缩比及配气相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提高掺氢比和负荷可提高缸内燃烧温度,使传热损失和NOx排放增加;提高压缩比有利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进气迟闭角和排气提前角相位对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把一台单缸柴油机改装成一台单缸试验用汽油机,该机可以方便地改变燃烧室形状、压缩比、火花塞位置及个数、挤气面积比、挤气间隙等参数,可以深入细致地研究发动机结构参数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由发动机原理我们知道,随着压缩比的增大会使燃烧的热效率提高,也可以使进气效率提高,发动机的功率、扭矩增大,有效燃油消耗率降低,但同时也会增加未燃混合气自燃的倾向。压缩比过大,热效率提高程度减慢,发动机燃烧粗暴,导致机件的机械负荷过大,排放污染严重。本文通过分析与试验给出不同压缩比对小排量汽油发动机的影响以及应用93号无铅汽油的合理压缩比的选取。  相似文献   

12.
使用快速压缩装置进行了直喷式天然气发动机排放特性的研究。测量了三种不同方式下的排放,并与均相混合气燃烧情况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宽广的当量比范围内,天然气直喷方式的燃烧效率高于0.95。由于混合气的分层燃烧,天然气喷射方式在宽广的当量比范围内保持较低的HC排放量,同等功率下的低CO2排放量,低NOx排放量,其NOx排放在理论当量比处的降低更为明显。直喷天然气发动机既具备柴油机发动机效率高的特点,又具备预混燃烧发动机排放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AVL-BOOST软件建立了天然气发动机的数学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变参数研究,分析了压缩比、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压缩比的增大,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和最高爆发压力均呈上升趋势,压缩比在10~13的范围内,最高压力升高率始终在爆震警戒线以下,在点火提前角为27°~36°CA范围内,发动机的有效功率随着点火提前角的增大而增加,同时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缸内直喷式汽油机废气滞留条件下,负气门重叠角、点火提前角、压缩比及分层混合气对废气滞留燃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DI发动机在部分负荷时利用废气滞留可减小泵气损失,但使燃烧持续期增长、循环波动增大;负气门重叠角增大导致循环波动增大;适当地提前点火时刻有助于降低循环波动;废气滞留燃烧采用高压缩比会产生点燃触发压燃的组合燃烧方式,可缩短燃烧持续期但使循环波动增大;利用2次喷射策略形成分层混合气有助于降低废气滞留燃烧时的循环波动,缩短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从而提高循环热效率,第2次喷射比例和时刻对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甲醇裂解气发动机的计算模型。对甲醇裂解气发动机性能作出预测,分析了压缩比和点火提前角对其影响。最后,用ISIGHT软件对配气相位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6.
将研究柴油机和汽油机的快速压缩膨胀机进行改制,使之可模拟气体燃料发动机中的燃料工将该快速压缩膨胀机用于模拟沼气发动机燃料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快速压缩膨胀机可较好地模拟发动机中的燃烧过程,并具有燃烧室结构,工况参数可调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航空煤油在点然式发动机中的燃烧热效率,改善发动机爆震及拓宽发动机负荷范围,以3号航空煤油(RP-3)为基础燃料,基于一台单缸水冷、压缩比可调、4冲程点燃式发动机结合高压共轨缸内直喷技术,开展了单双点火、不同负荷、压缩比、喷射压力、喷射时刻和两次喷射策略下航空煤油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原机压缩比为10的条件下,将直喷汽油改为直喷航空煤油后,由于航空煤油的抗爆性差、雾化困难、燃烧速率慢等理化特性,发动机的动力性损失约50.0%,油耗增加约60.0%,循环波动也大幅增加;相比于单点火,双点火可使缸内平均有效压力提高,燃烧相位提前,循环波动降低;为了抑制高压缩比下的爆震倾向,可通过降低压缩比来拓宽负荷范围,恢复原机功率。随着压缩比的降低,有效平均压力(BMEP)持续增大,当压缩比为6时,最大转矩可达39.5N·m,功率恢复至原机的88.0%。同时耦合高压及两次喷射策略,随着喷射压力的增大,有效燃油消耗率(BSFC)减小约30.0%,经济性有所提高。相比于单次喷射,采用两次喷射策略可降低油耗,提升缸内有效平均压力,提升燃烧效率,最终可实现发动机燃用航空煤油的性能接近原机水平,最大负荷达原机的90.0%且油耗增加量不超过15.0%。  相似文献   

18.
The current work investigates a coke oven gas fueled spark ignition (SI) eng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law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nergy conversion performance of fuels and achieve highly efficient utilization. A detailed energy and exergy analysis is applied to a quasi-dimensional two-zone spark ignition engine model which combines turbulence flame propagation speed model at 1500 rpm by changing gas fuel types, compression ratio, load and ignition timing. It was found that the irreversibility of methane is the maximum and that of syngas is the minimum among the three different fuels. The irreversibility in the combustion process of a coke oven gas fueled SI engine is reduced when the compression ratio or the throttle valve opening angle is increased and the ignition timing is delayed. Increasing the compression ratio and delaying the ignition timing can improve the first and second law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BSFC). The power performance and fuel economy are good and the energy is also used effectively when the compression ratio is 11, the throttle angle is 90% and the ignition time is ?10° CA ATDC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9.
尧命发  秦静 《内燃机学报》2004,22(5):411-418
应用零维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二甲基醚/天然气双燃料均质压燃燃烧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由于两种燃料相互作用,DME低温反应进行程度很小,没有第二次加氧过程,β-scission起主导作用,大部分甲醛由CH3O生成,而不是DME的低温反应;H2O2主要由DME控制,H2O2浓度升高促进了天然气的低温反应进行;另一方面,天然气低温反应放热也促进了DME的氧化反应,OH浓度升高,使CO能够全部氧化。计算结果表明,在压缩比较高的条件下,天然气浓度变化对DME稀燃极限几乎没有影响,但压缩比较低时,随着天然气浓度升高,DME稀燃极限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