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贴附射流解决游泳馆结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游泳馆冬季运行时的热湿特点,建立了游泳馆贴附射流送风的数学模型,针对影响贴附射流效果的诸多因素,选择性地考察了送风温度、送风口形式对贴附射流效果的影响。分别比较送风温度为28℃、30℃以及方形送风口和圆形送风口时贴附射流效果。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介于混合通风、置换通风之间的新型通风模式——条缝型送风口形成的竖壁贴附射流。利用2DPIV研究了该模式下射流送风速度对气流流场的影响,并对极限贴附距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射流送风速度越大,形成的贴附射流距离越长,贴附效果越显著;同时,送风速度越大,射流对周围空气的卷吸能力越强,射流影响区域越大;射流送风速度的改变对极限贴附距离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根据贴附射流原理,本文提出一种为高大空间营造局部贴附射流条件的辐射板导流送风的方式,研究目的是在减小送风速度的条件下,使射流达到规定射程从而尽可能在降低空调能耗的情况下提高空调区的舒适性.为了说明该送风方式的优势,本文选取高大空间常用的侧墙圆喷口送风方式作为比较对象,通过对气流组织分析发现:在总送风量,送风温度相同时,...  相似文献   

4.
龙传民  李安桂 《山西建筑》2007,33(14):150-151
测试了百叶送风口低温贴附射流温度分布,确定了其射流轴心温度轨迹。测量了射流轴心速度,回归分析得出了其速度衰减特性公式。提出选择适当的送风速度,在低温送风空调系统中能获得满意的空调效果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赵静野  祁惠峰  张玉娟 《暖通空调》2004,34(2):76-77,59
研究了不同圆锥顶角及边壁条件下射流流场。实验表明圆锥形送风分散射流存在一个临界角,若偏离此角,分散射流因失稳而发生向上或向下的偏移,出现贴附射流。  相似文献   

6.
在对现有通风空调系统常用气流组织形式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竖直壁面贴附式送风模式。通过全尺寸可视化实验和CF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热送风模式下不同送风速度、温度和风口位置时房间内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并给出了贴附过程中射流轴线速度衰减的表达式。研究表明,竖直壁面贴附式送风是一种通风效率较高、工作区人员热舒适性较好的气流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7.
《暖通空调》2021,51(9)
雄安站首层候车厅属于典型的高大空间,采用传统辅助用房设置机房的全空气系统,送风半径大、能耗高,且不满足清水混凝土的装修风格,设计采用分散的送风单元系统,并采用贴附射流结合侧送喷口的末端方式进行送风。利用计算机模拟手段,比较了夏季3种工况(贴附送风、喷口侧送风、贴附送风结合喷口侧送风)人员活动区气流组织分布,得出较优的送风方式,并对冬季设计工况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夏季采用分散式系统比集中的全空气系统风系统输送能耗降低了30%左右,采用贴附射流结合喷口的送风方式比传统的喷口侧送方式夏季降低了15%能耗。  相似文献   

8.
如今建筑室内空气调节主要依靠在某一固定气流组织形式下,通过改变送风温度及送风速度来达到室内热舒适性的要求。这种做法往往造成了调节方式少、适用范围窄、能源浪费等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在保留各气流组织形式原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多种气流组织形式的角式送风系统。采用实验测试及数值模拟的方式,研究了新型送风系统在不同送风模式下的热舒适性和节能性。研究表明,在角式送风系统下采用以垂直贴附射流为主,水平贴附射流及辐流气流为辅的控制策略,既能达到工作区热舒适性要求,又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下室墙壁面易结露的问题,对贴附射流送风加热墙壁面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以达到防墙壁面结露的目的。结果表明,送风角度为0°、送风口距墙壁面的水平距离为5.0cm时加热墙壁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4种不同尺寸的方形吸顶散流器在喉部风速为2~5 m/s时的多工况等温实验,研究了方形散流器射流扩散宽度、下降距、射程等射流特征参数,通过绘制射流包络面,分析了射流边界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方型吸顶散流器4个面的送风射流呈现3个阶段的特征;整个送风射程达3~12 m,可在顶棚形成良好的扁平射流,贴附射流最大下降距离为0.87 m;射流回流对室内温度均匀分布、营造良好的热舒适环境有一定的作用。利用实验数据,获得了单股射流扩散宽度与射程的多元回归公式。  相似文献   

11.
热空气上浮使得供暖房间的温度梯度较大,对人体热舒适和热风能量利用率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具有大面积落地窗的房间内,近窗处空气通过对流换热被冷却后下沉,使得温度梯度大的问题尤为严重。在人工气候室对这类房间的热风供暖效果进行了实测,分析比较了不同送风参数时,贴附和非贴附射流送风形成的室内温度、气流和热舒适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混合通风供暖房间的热舒适满意度不随着送风参数单调改善,存在着最佳送风参数。  相似文献   

12.
《暖通空调》2021,51(8)
为解决混合通风冬季供热时热风易停滞在房间顶部造成无效能源消耗的问题,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竖壁贴附通风供热模式下水平贴附射程达到设计要求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竖壁贴附通风用于供热时的室内热环境特性。在6.19 m(长)×3.44 m(宽)×2.80 m(高)的房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季供热工况下,在舒适性空调送风参数范围内,竖壁贴附射流轨迹及射程由惯性力主导,热浮升力影响次之,水平贴附射程大于房间长度的80%,即Ar0.001 5时认为水平贴附射程达到送风要求;当送风速度大于4.14 m/s时,房间中轴面附近距地面0.5 m高度以下工作区局部可能造成人员脚踝处的吹风感,人员应远离房间中轴面上距离送风口较近的位置;由于热气流首先送入工作区,热风沿高度方向不断补偿房间围护结构的失热量,在竖直方向上并没有明显的热分层现象,热量能被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灯具式消声风口是一种集送风、消声和照明三种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风口,可降低噪声20dB(A)左右,属于高效灯具。本文对其空气动力性能进行实验研究,找出射流出口速度与风口全压的关系,以及气流的射程.试验表明,该风口能形成贴附的气幕,均匀而稳定,射程较远.装有灯具式风口的空调系统。风口上方无需调节风阀,就可使各个风口送风均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受限贴附射流影响段的分析,指出,对于受限贴附射流,应用受限度h/H表征受限程序,用贴附度D/H表征贴附程度,并对各种不同的模型实验进行了计算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辐射供冷与贴附射流复合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采用CFD软件分析了冷辐射板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分布以及室内空气水蒸汽质量分数分布,并对冷辐射板表面结露现象和贴附射流流场的观察实验,分别从仿真和实验两方面验证了贴附射流降低冷辐射板表面结露可能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送风速度下碰撞射流通风房间内的热环境分布特征,并对室内的热舒适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碰撞射流通风用于供暖时,送风能量能够被人员活动空间充分利用,并且增大送风速度能够缓解碰撞射流供暖房间内的温度分层现象。虽然碰撞射流通风近送风口附近的近地面处气流速度较大,但热舒适分析表明,在本文研究的送风参数范围内,热舒适参数均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现有通风空调系统中采用混合送风或置换送风模式存在的问题,在传统顶板水平贴附送风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壁面贴附的空气幕式送风技术。采用实验测试的方法研究了与这一新型送风模式热舒适性相关的气流组织特性参数,并通过热舒适指标计算分析了该模式下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研究表明,壁面贴附式送风具有工作区人员热舒适强的特点,并且采用该模式送风时,工作区允许风速和温度较我国的传统设计要求可以有一定的提高,因此适用范围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18.
在人工气候室内,对碰撞射流通风两种送风高度下的室内温度与气流速度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碰撞射流送风高度对室内温度竖直分布影响不大,但对紧贴地面的空气温度的衰减过程有明显影响;送风高度对室内气流分布有较大影响,增大送风高度可以减小地面附近气流的速度,但增大了离地面较远处的风速;由于送风高度较低时近风口处的空气温度较高,导致碰撞射流热风供暖时送风口越低,人体吹风感越小。  相似文献   

19.
在人工气候室内,对不同送风状态下的碰撞射流通风和混合通风的供暖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送风速度和送风温度对2种通风模式供暖房间热环境的影响,并对室内热舒适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由于碰撞射流通风热风直接送入房间底部,室内温度梯度小于混合通风模式,并且室内温度分布对送风参数变化的敏感度亦小于混合通风,这对减小建筑供暖能耗有重要意义;尽管碰撞射流在送风口附近的近地面气流速度较大,造成人员吹风感的风险大于混合通风,但在本文研究的送风参数范围内,热环境参数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对有明显冷风侵入房间采用碰撞射流热风供暖时在不同开门时长和送风参数条件下的室内空气温度和气流速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实测研究。结果表明:冷风侵入使得碰撞射流热风供暖房间室内温度梯度小的优势明显减弱,但风口附近气流速度没有增大;送风速度越大,冷风侵入引起的头足温差和室内上下部温差越小。建议有明显冷风侵入的房间使用碰撞射流热风供暖时应采用较大的送风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