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了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中组合框架梁正弯矩区截面抗弯刚度增大系数的变化范围和负弯矩区楼板翼缘有效宽度范围内钢筋对梁截面惯性矩的增大效果,对受力状态与组合框架梁负弯矩区长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变刚度组合框架梁刚度增大系数的计算方法,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混合结构中组合框架梁刚度增大系数的影响,并给出了混合结构设计时框架梁刚度增大系数的取值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传统框架和楼板局部设缝框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框架柱端钢筋受拉应力高于梁端相应值,塑性铰主要分布在框架柱端,呈柱铰屈服机制;而楼板局部设缝框架梁端钢筋受拉应力高于柱端相应值,塑性铰主要分布在框架梁端,呈梁铰屈服机制;因此,楼板局部设缝框架能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要求,从而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重要结构的安全性,设计中对于超限高层以及复杂工程多提出中震弹性和中震不屈服设计的性能目标.结合小震和中震设计时,超限高层中特一级框架梁、柱和不规则楼板截面组合内力的对比分析,发现中震弹性设计和中震不屈服设计相比于现行小震弹性的设计方法,框架梁、柱的安全性能并不能完全提高;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框架梁、柱仍应以小震弹性作为主要控制指标,中震设计可以作为补充验算的手段;复杂工程中的不规则楼板可以进行中震不屈服设计.  相似文献   

4.
结合"5·12"汶川地震的震害调查,考察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产生"强梁弱柱"破坏形式的原因,重点分析了现浇楼板对框架梁抗弯承载力的增强作用,研究表明影响现浇楼板对框架梁抗弯承载力增强程度的主要因素为节点类型、横向梁刚度和侧向位移.为详细研究这些主要因素的影响方式,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侧向荷载控制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侧向位移对应的楼板内钢筋应力变化情况,并得出了梁端位置的现浇楼板有效翼缘宽度建议取值方法.  相似文献   

5.
现浇楼板中的钢筋在地震未发生时主要承担竖向荷载,板内上下层钢筋具有不同的应力状态.研究水平地震作用下不同应力状态的板钢筋参与框架梁端负弯矩承载力的程度和方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板钢筋应力状态不同的3个带楼板翼缘框架梁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竖向荷载引起的板钢筋应力状态对框架梁受力的影响规律,并提出合理调整梁端钢筋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单面粘钢加固混凝土梁的相关试验研究和实际楼板加固需要,首次提出了双面粘钢加固混凝土楼板技术,结合截面内力平衡关系及求解受弯构件刚度的经典理论,并考虑加固过程中楼板未完全卸载的情况,建立了双面粘钢加固楼板的抗弯承载力与截面刚度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两种改善钢板与楼板之间粘结效果的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框架梁在梁端存在较大负弯矩及混凝土不能承受较大拉应力的状况,提出了在框架梁的负弯矩区段采用T形钢梁加强的组合框架梁模型。通过两个组合框架梁单层框架足尺模型的试验研究,得到新型组合框架梁的荷载-挠度曲线,截面应变分布曲线。从组合框架梁与一般组合梁的试验结果对比可看出,T形加强截面能有效提高梁的刚度,使框架梁刚度分布趋于合理。最后,提出并验证了按T形肋截断位置分成三段刚度不同的梁分析组合框架梁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中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梁的计算假定,分别利用其中的简化公式和精确计算公式计算型钢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承载力.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对该规程中框架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计算精度进行评定,分析了其适用范围,并提出适用范围更广更精确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根据单面粘钢加固混凝土梁的相关试验研究和实际楼板加固需要,首次提出了双面粘钢加固混凝土楼板技术,结合截面内力平衡关系及求解受弯构件刚度的经典理论,并考虑加固过程中楼板未完全卸载的情况,建立了双面粘钢加固楼板的抗弯承载力与截面刚度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两种改善钢板与楼板之间粘结效果的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中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梁的计算假定,分别利用其中的简化公式和精确计算公式计算型钢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承载力。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对该规程中框架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计算精度进行评定,分析了其适用范围,并提出适用范围更广更精确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钢管混凝土(CFST)柱-钢筋混凝土(RC)环梁中节点(JN-1、JN-2)这2个节点在静载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从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两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环梁节点在破坏形态、延性、耗能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静载试验中,环梁节点在交界处形成塑性铰,向框架梁延伸;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中,环梁节点在环梁与框架梁交界处形成塑性铰。环梁节点满足传递梁端剪力和弯矩的要求,塑性铰在框架梁端,节点表现出良好的延性,容易达到“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两榀分属"梁强于柱"、"等强梁柱"的单层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试验和分析,研究了其内力重分布的特点,并对"柱强于梁"、"梁强于柱"、"等强梁柱"这三类框架的相关特点做了初步对比.通过对比,证实这三类框架是客观存在的,且每类框架的内力重分布特点各有不同,并提出这三类框架弯矩调幅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弹性弯矩图以及不同类型框架之间内力重分布特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为了研究影响框架结构“强柱弱梁”实现的因素,本文选取了剪力墙进行研究,采用PKPM软件中的PMCAD模块分别建立常规框架模型、框剪模型,在PKPM中的SATWE等模块对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比对分析模块所提供的模型数据,探讨适量的剪力墙对于结构“强柱弱梁”实现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地震波(RH1TG045)的作用下,框剪模型对于结构“强柱弱梁”实现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对钢筋混凝土框架中柱内节点的受力分析、三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空间节点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以及OpenSEES程序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在斜向方向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柱因其斜向承载力不足而发生“强梁弱柱”的破坏机制及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45°方向地震作用下柱梁强度比小于1.0且随轴压比的增大该系数减小;对比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两者吻合较好;此外,应加强在斜向地震作用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双向水平地震动的耦合作用将使塑性变形更多集中于柱端,框架结构在双向地震下的塑性铰分布明显较单向地震作用下更差。严格按中国规范设计了8度0.2g区二级抗震规则空间框架结构,并采用上部各层柱端"强柱弱梁"措施与底层柱下端弯矩增大系数不同取值的多种组合,形成了共7个算例框架。在OpenSees平台上,采用基于柔度法的纤维模型从而更加真实地模拟柱在双向弯曲和变化轴力作用下的非线性反应,对各空间框架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非线性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抗震规范给出的8度二级抗震的"强柱弱梁"措施取值明显偏低,框架部分楼层形成了层侧移柱铰屈服机制。基于梁端实际配筋∑Mbua对上部各柱端进行"强柱弱梁"调整的塑性铰控制效果较好,但底层柱下端非线性损伤过大。将底层柱下端的弯矩增大系数提高为1.8,上部各柱端按∑Mc=1.25∑Mb进行增强可形成较为优化的塑性铰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关于底层框架砖房受荷状态问题,现行规范存在需改进之处,其主要不足是没有考虑托梁与砌体的组合作用,使得设计存在“强梁弱柱”,忽视梁的偏心受拉,底层砌体局部抗压不够等问题.文章从概念设计入手,根据砌体中存在拱作用及其整体工作作用,提出底框砖房竖向荷载取值及设计的三条建议,为此类工程设计展示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某些城镇地区,底部框架砌体结构仍然大量存在。这类结构大多呈现出一种“下柔上刚”、“头重脚轻”的结构特性。这种弱底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往往表现很差。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一典型底部框架砌体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根据计算结果,对该结构采取两种加固方式。通过比较得出,在结构底部增加抗震墙的加固效果要优于增加框架梁截面高度,且使得楼层位移减小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钢筋工程是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很关键的一个分项,钢筋的设计、加工及安装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在钢筋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工程技术人员一般研读标准图集不够,或对钢筋工程的设计意图及施工工艺了解不是十分透彻,结果在钢筋的设计、加工及安装中出现许多质量隐患,不能引起工程界的足够重视。章针对钢筋工程在结构主梁与次梁的连接、框架柱与梁及剪力墙的连接、梁与板的连接、柱子纵向钢筋的加工、现浇板负筋的绑扎等部位和钢筋工程经常忽视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供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推广永久性建筑模板的工程应用,探讨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永久柱模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改善.方法通过对一榀配钢纤维RPC永久柱模的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并基于该型框架结构的破坏特征、滞回耗能、变形及延性等性能,分析永久柱模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试件具有显著的"强柱弱梁"破坏特征,滞回环面积较大,正、反向延性系数分别达4.44与6,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极限点等效黏滞阻尼系数达0.21,耗能能力较强.永久柱模对核心混凝土有一定的紧箍作用,约束核心柱的横向变形.结论配钢纤维RPC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良好,永久柱模的配置提高了框架的抗震能力,这种柱模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