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宝钢Corex矿渣和常用矿渣的物理性能、易磨性、活性和自身水硬性。结果表明,宝钢Corex渣和常用矿渣的化学成分比较接近。两种矿渣碱度均大于1,说明两者有较高的潜在水化活性。由于Corex渣具有较高的致密性、含铁率和容重,使得Corex渣的易磨性较常用矿渣差。此外,在细度接近时,宝钢Corex渣的自身水硬强度略高于常用矿渣,但Corex渣的早期活性指数明显高于常用矿渣,在比表面积为400~450 m2/kg时,Corex渣的早期(3 d、7 d)活性指数分别高于常用矿渣15%和20%以上,两者后期(28 d)活性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2.
宝钢高炉重矿渣的应用研究顾文飞(上海宝钢综合开发公司)一、概述.高炉矿渣是高炉冶炼生铁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渣。根据排渣处理方式的不同,高炉矿渣可分为高炉水(淬)渣(简称水渣)和高炉重矿渣(简称重矿渣)两大类。当熔融状态的高炉矿渣经水淬骤冷成粒状矿渣时...  相似文献   

3.
粒化水淬高炉矿渣自身水硬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宝钢不同高炉水淬矿渣在不同养护条件下的自身水硬活性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宝钢矿渣自身具有较高的水硬活性,引起该渣自身产生水硬活性的原因是所含碱性物质激发所致;自身碱含量及碱性系数越高的高炉矿渣自身水硬强度发展越快,矿渣自身水硬强度的极限值主要取决于矿渣自身的CaO、SiO2含量及其比例。  相似文献   

4.
宝钢高炉水淬矿渣自身水硬性和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宝钢不同高炉不同时段具有代表性的高炉水淬矿渣进行取样分析,测定比较其在化学成分、质量系数、密度、自身水硬性及矿粉的活性指数等方面的差剐,分析不同高炉矿渣玻璃体的活性差别以及产生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1开发开流矿渣微粉管磨技术的重要意义 1.1是节能降耗、充分利用矿渣资源的需要高炉粒化矿渣是冶炼生铁时从高炉中排出的一种工业废渣,属硅酸盐质材料、具有独立的水硬性,过去主要用作水泥混合材。  相似文献   

6.
《粉煤灰》2015,(4)
采用高炉矿渣替代碎石制备了蒸压粉煤灰砖,研究了不同的高炉矿渣掺量对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砖坯密实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高炉矿渣可完全替代碎石制备MU15的蒸压粉煤灰标砖。当高炉矿渣掺量达到16%,粗渣为12%、碎石为14%时,砖坯的密实度最大;成品抗折强度随高炉矿渣的增加而增大,抗压强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1995年月第一台粉磨粒状高炉矿渣的LM35.2+2S型莱歇磨在法国南部Marseille的FossuMer水泥厂投入使用。这座隶属Lafarge集团的水泥厂正好靠近一个提供粒状高炉矿渣的当地高炉厂。这台LM35磨机具有粉磨熟料和矿渣的莱歇2+2技术,粉磨比表面积为350~450m2/kg的粒状高炉矿渣。磨机自投入使用一直连续运行,目前已生产出200多万吨高炉矿渣。第一台具备2+2技术的莱歇磨1994年12月在中国台湾投入运行。LM46.2+2磨机的最初设计只是粉磨熟料,但是到1995年幸福水泥厂开始用其粉磨高炉矿渣。目前它每年大约可粉磨50万t水泥和大约20~30万t矿渣,比表…  相似文献   

8.
高炉矿渣是在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渣堆积量逐年增加,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还存在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实现高炉矿渣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高炉矿渣的性质及处理工艺,总结了高炉矿渣的综合利用现状,提出了高炉矿渣在阻燃方面存在应用潜质的构想,其有望为高炉矿渣高附加值利用打开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粒化高炉矿渣是冶金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渣,具有潜在的水硬性,在我国水泥工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大部分的矿渣是与熟料一起混磨生产水泥,总体利用水平不高。由于矿渣的易磨性差,混磨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若将矿渣粉磨成400~600m2/kg(或更高比表面积)的矿渣粉  相似文献   

10.
李爱平 《中国水泥》2004,(11):101-102
矿渣是高炉炼铁的废渣.从炉中以熔融状态流出.经水淬急冷后成为高炉矿渣,化学成分中:C2AS和C2S活性较好,CAS2和CS活性较差,即:CaO、Al2O3含量高,SiO2含量低的矿渣活性高。同时活性与水淬质量有关,水淬好的矿渣80%~90%为玻璃相,矿物呈微晶状态,活性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炼铁高炉渣、转炉渣和水泥熟料的组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组分比较接近。经初步探讨认为,优化高炉渣和转炉渣的成分,使两者在热熔状态下混合均匀,或同时配加部分矿物,可以生成和水泥熟料基本一致的组分。这样既充分利用了高炉渣和转炉渣及其余热,又减少了水泥熟料的资源消耗,达到了废渣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和低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钢渣-矿渣立磨联合粉磨助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华  孙波 《水泥工程》2018,31(3):11-14
以不同比例钢渣替代矿渣,并添加适量改性剂CHJ-S制备了复合粉。研究探讨了CHJ-S对复合粉细度、活性指数的影响,并通过SEM、MIP对掺加复合粉的硬化水泥浆体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掺入CHJ-S可有效改善钢渣-矿渣的易磨性,对于掺加20%钢渣的复合粉,其7d和28d活性指数略高于空白矿粉。CHJ-S可提前释放钢渣的膨胀,加速钢渣-矿渣复合粉的水化,生成更多的水化产物,改善了硬化浆体的孔隙结构。通过大磨生产综合分析,钢渣-矿渣立磨联合粉磨方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姜晗  陈平  邹小平 《水泥工程》2014,27(3):74-76
为缓解矿渣等高活性混合材资源的紧张,通过对矿热炉渣、矿渣、精炼渣三种渣按照不同比例复掺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在加入激发剂后,当矿热炉渣掺量为25%、矿渣为5%、精炼渣为5%时,可配制达到PC42.5水泥;当矿热炉渣掺量为30%、矿渣为15%、精炼渣为5%时,仍可配制合格的PC32.5水泥。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攀钢含钛高炉渣大量堆放造成的环境问题以及减少有价资源浪费,通过研究水淬含钛高炉渣的化学成分、矿物物相组成、热重等特性,以-140目水淬含钛高炉渣为原料,采用加热方式研究其矿物物相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水淬渣与空冷渣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矿物物相组成随颗粒粒径变化有较大的差异;矿物物相的结晶主要发生在6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正处在关键时期,各地建材企业克服市场需求不足、生产销售与物流受限、人员返岗不足,资金供应短缺等诸多困难,积极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措施,应对当前疫情对行业、企业造成的冲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统筹抓好“六稳”工作的有关决策部署,引导建材行业广大企业坚定信心,有效采取各种措施,在切实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业、因企施策,根据上下游市场需求变化,全面筹划、合理有序部署好全年的改革发展,有效组织好当前的复工复产,努力推进行业发展和经济稳增长,保障生产经营顺利进行,继续扎实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确保全年各项发展任务和经济增长目标顺利实现。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6.
高炉渣是高炉炼铁过程产生的主要废渣,随着中国钢铁行业的蓬勃发展,高炉渣的排放量日益增加。高炉渣的堆积不仅增加环境负担,还是一种资源浪费。为提高高炉渣的附加值,以高炉渣为吸附剂,研究了高炉渣对La3+的吸附性能。用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衍射、氮气吸附脱附仪对高炉渣的理化性质做了表征。为进一步研究高炉渣的吸附行为及机理,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探讨了La3+在高炉渣上的吸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高炉渣颗粒分明,有微裂纹结构,是非晶态的玻璃体结构;在吸附行为实验中,实验数据分别满足准一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气淬钢渣活性、制备钢渣水泥的方案及不同方案下制备的掺气淬钢渣水泥的物理性能及水化机理。结果表明,气淬钢渣活性指数高于普通钢渣,制备掺气淬钢渣水泥适宜采用加入激发剂或复掺水淬高炉矿渣,在激发剂作用下,气淬钢渣掺量达到50%时,其水泥强度满足P.SS32.5级水泥的要求,而普通钢渣在掺量为50%时,强度已达不到水泥的强度要求;而在复掺水淬高炉渣和气淬钢渣作用下,气淬钢渣掺量达到40%时,其水泥强度满足P.SS32.5级水泥的要求,而普通钢渣水泥强度已达不到要求;气淬钢渣用于生产高掺量、高强度等级的水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风冷高炉渣和水淬高炉渣的矿物组成和玻璃体含量。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风冷高炉渣复合体系水泥和水淬高炉渣复合体系水泥的净浆强度、水化产物的矿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风冷高炉渣的主要组成为玻璃体和α'L-C2S,玻璃体含量为83.34%;水淬高炉渣的主要组成为玻璃体,玻璃体含量为96.79%。水化28d时,风冷高炉渣复合体系水泥与水淬高炉渣复合体系水泥相比,净浆抗压强度接近,水化产物的主要矿物相组成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9.
为了拓展攀钢提钛尾渣的利用途径及降低钛白企业废水处理成本,进行了提钛尾渣处理钛白废水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处理钛白废水的提钛尾渣中氯质量分数应≤0.24%,即必须使用洗后提钛尾渣处理钛白废水。随着废水酸浓度的增加及洗后提钛尾渣配比的增加,提钛尾渣与废水中和后pH越来越低;洗后提钛尾渣可代替20%石灰石液体中和废水,中和后pH、滤液及中和渣的化学成分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